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 第1章 《我的写作搭子是扶苏》1

“好热啊——”

炎热的夏天,荆长乐榨了一杯西瓜汁,加入冰块,瞬间舒爽了许多。

这时手机震动,她低头一看,上个月的稿费到账了。看了看那可怜的数目,荆长乐的舒爽犹如放入滚水的冰块,快速融化消失。

写小说是自己热爱的事业,但是,这口饭吃得有点艰难。

罢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写小说不行,我就专心做推文号吧。”扑街荆非常想得开。

伴随着文学网站遍地开花,各大网站都开始做自己的网文平台,除了网文多得灿如繁星,推文号也到处兴起。

荆长乐喜欢写作,也喜欢看文,之前为爱发电专门做了个推文号来推荐自己喜爱的小说,现在看来,可以尝试专业做推文号了。

想到就做,荆长乐打开常用的视频平台,特意整理了一期自己喜欢的小说,打算认真做一期。

就在荆长乐录制视频时,却没发现,自己这个视频平台,其实与以往的不太一样……

【时空位面直播已连接】

【直播投放中……】

公元前216年,秦始皇兰池遇刺。后虽然击退刺客,但是遍寻无果。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等仙人踪迹,后来又使韩佟、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对此,儒生和大臣们极力反对,并且提出恢复分封制。

当朝堂正在争议之时,殿外突然传来不小的奇怪声音。

嬴政皱眉:“外面何人喧闹?”

殿外,侍卫快速进殿回复:“陛下,天上出现了文字!神秘的文字!”

文字?

莫非是上天感受到了他的诚意,来透露天机启发他?

嬴政激动地走出大殿,大臣们亦步亦趋跟上,这才发现,天空之上,真得出现了一行行密密麻麻的文字!

明明那些笔画与秦篆或者六国文字完全不同,但是他们莫名能够看懂,莫非真是天上的文字?

【大家好!我是爱阅读的长乐~今天又来给大家推荐小说啦!】

【秦朝是华夏第一个封建王朝,却因为资料太少,让我们对秦朝的许多人与事充满猜测。比如秦始皇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不是因为丹药,再比如扶苏为何拿到被篡改后的假旨真的立即自杀。】

秦始皇死于丹药!

扶苏死于自杀!

一句话信息量太大,震撼的满堂皆惊。

嬴政瞳孔放大,看向了明显震撼到有一瞬间茫然的长子扶苏身上,又看向其他大臣。

他们的表情告诉自己,天上的话不是自己的幻觉。

“这定是天上的仙人特意透露天机。”李斯快速为天上看不到人脸只能看到文字的女声做出解释。

嬴政微微颔首,一句话定音:“没错,这是大秦的仙人在提醒朕。”

正好在他想要寻访仙人时天上出现了仙人,岂不是感受到了他的所求所愿?

只是手心里的冰凉依然告诉嬴政,自己依然为仙人预告的那个未来,感到心惊。

【有时候我们会忍不住做一个假想,假如扶苏不自杀,假如扶苏怀疑父皇命他自杀的旨意是假的,然后和蒙恬一起,带着三十万大军立刻回咸阳,大秦是不是就不会二世而亡?】

【历史没有如果,最终秦朝二世而亡,而公子扶苏也死于假传圣旨。】

大秦君臣上下再次齐齐震惊。

二世而亡!

始皇帝和扶苏死后,那阴谋家竟然如此无能吗?

嬴政听到大秦二世而亡,比听到自己和扶苏的自杀更愤怒:“废物!”

没那本事夺什么位,这样废物莫不是六国的报复?

【但是,小说却可以给我们另一种可能。】

【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一本长乐非常喜欢的小说——《我的写作搭子是扶苏》!】

【这本小说,就给了扶苏另一个结果,给了平行时空的大秦另一种可能!】

扶苏本人一脸茫然:“搭子?”

写作他懂,但是搭子是什么意思?

王绾道:“《庄子·外物》中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小说乃‘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天上说得这小说,莫非也是民间口头流传的琐屑之言?”(1)

李斯抬头细细看着天上的文字:“天上的文字,与大秦的文字相差甚远啊。”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实行“书同文,车同轨”,命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就是秦小篆。

目前小篆刚刚颁布,天上出现了明显更简化的文字,李斯看着天上的简体字,心情激动之余,贪婪地阅读着,恨不得一眼全部记下来。

说来神奇,天上的文字与秦篆或者六国字体完全不同,但是他们却都能明白它的意思。

只是李斯看着看着,就觉得这个简化后的字体有些眼熟,似乎在哪见过?

御史程邈瞪大眼睛,只觉得这些文字,怎么与自己简化大篆后的隶书有些相似呢?(2)

.

汉朝,刘彻正在与群臣一起庆祝卫青大捷。

“这天上提到扶苏,莫不是扶苏死后去天上做了神仙?”刘彻突然很羡慕了。

“朕的将军刚刚取得大捷,为何不提卫卿?”

看到刘彻第一时间想到卫青,大臣们,尤其是武将,暗暗地交换了几个微妙的眼神。

卫青谨慎低头:“臣不过一介凡俗,不敢被仙家所知。”

“陛下是天子,若是神仙知道也应该是知道陛下。”主父偃笑呵呵打圆场。

刘彻喝了许多酒,有些熏熏然,但也不影响他对神仙的向往:“哈哈,那我们先看看神仙怎么说!”

汲黯严肃抚须:“这天上的文字与隶书有些相似之处,有些字还能认出来。”

“相传秦隶是一名名叫程邈的胥吏在狱中发明出来的,胥吏本就是整理文书的小官,程邈在秦篆的基础上发明秦隶也不是不可能。”董仲舒说起秦末的这一段传说,但也有文臣表示反对。

“文字哪有可能是一个人发明,程邈可能和李斯一样,只是在本就有的基础上统一整理。”

还有大臣表示嫌弃:“都别吵吵了,天上的文字似乎是个与扶苏有关的故事,看故事。”

身为帝王,刘彻敏锐地发现了文字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文字或许可以让天下百姓趁机识字。”

只是识的是天上的简体字而不是大汉的文字,让刘彻微微蹙眉。

但是再一想,大汉现在还在使用秦隶(3),天下百姓大部分本就不识字,秦隶或者简体字对他们而言可能根本没什么差别。

刘彻放下心:“先看看再说吧。”

.

唐朝贞观三年,李世民正在与众臣庆祝灭东突厥。

从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突厥突然来犯,到渭水之盟,突厥始终是大唐的心腹大患。现如今平定突厥,让大唐出了一口恶气,君臣上下气氛喜悦轻松。

李世民:“爱推文的长乐,这是哪个神仙?”

他下意识的感觉,不是神仙。

皇帝还要给神仙加封,宗教给神仙立传,民间给神仙香火,大大小小的神仙里,都没有听说过这种奇怪的神仙称号。

年少就颇有才名的杜如晦抚须道:“推文,笔友,兴许是掌管文学文字的小仙。”

只是他也有些不解:“怎么偏偏是扶苏,那扶苏也没听说文采出众?”

曾经在秦王府负责管理文书典章的房玄龄也道:“的确未曾,始皇帝都留下诗词,扶苏没有任何诗作传世。”

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认真揣摩了一下字体道:“这文字不算优美,倒是简约,适合印刷。”

褚遂良自幼跟随虞世南与欧阳询学习“笔法”,后来经过了魏征的推荐,成为了太宗皇帝的“侍书”,也相当于是李世民的书法老师。

李世民非常重视书法教育,登基后把李渊时期的修文馆改为“弘文馆”,让许多皇亲贵胄子弟,来此间学习书法,而褚遂良就是弘文馆的“馆主”。

在战争的胜利后,文教也得提上计划,君臣齐齐认真地看向天幕,思索着对东突厥的教化该如何进行。

李世民:“不知道突厥那边能不能看到,派人去看看。”

“是!”

.

宋仁宗时期,满朝后世赫赫有名的文臣看到天幕上的字体格外亲切。

“天上的神仙也爱看书,这莫不是我大宋的神仙?”

赵祯老师张士逊说道:“这文字与我大宋的书宋有许多相似之处。”

——宋体字,本就是宋朝最早开始发明使用的印刷体,分为书宋和报宋。到明朝嘉靖年间,统一为出版行业印刷字体,后来传入日本。因为是明朝时传入,在日本又被叫做“明朝体”或者“明体”(4)。

赵祯索性命宫人在殿外设置茶座上茶,与众臣一起喝茶看天幕。

“这里面的句读很有意思,比大宋的句读更丰富。文字的排行也从竖变成横,从左往后横着看,我们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竖看。刚开始看还有点不习惯。”

于是一群未来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学家信誓旦旦:“天上这就是我大宋的神仙!”

.

相较于前朝的喜悦,明朝的气氛有些压抑。

朱元璋起初对儿子们十分纵容,直到藩王不断扩建王府等荒唐事传出,朱元璋也起了戒心,开始规定宗亲无召不得进京。

而今日众藩王汇聚一堂,却不是因为什么喜事,而是长子朱标的丧事。

“天上莫非也流行小说?”

朱棣原本对神仙之事并不在意,但看了看父亲的脸色,故意大声吹捧,“父皇免了小说的出版税,大明的活字印刷术也比宋朝更发达,日后大明定然文风昌盛更甚于李唐。”

朱允炆也跟着吹捧:“祖父还颁布了《大明律》和《大诰》,古往今来从未有帝王对百姓如此普法。设置了乡学,让寒门学子也有机会读书写字,大明日后定然会出现更多才子!”

朱元璋依然表情冷然,冷冷地看着天幕不为所动。

此时正是公元1392年,朱元璋经历了1382年马皇后之死,又迎来了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悲痛之下,脾气有些阴沉不定。

哪怕是亲生儿子们被召入京中送葬,朱元璋看儿子们的眼神一个一比一个阴冷,甚至怀疑是他们害死了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子。

此时,藩王们一个个噤若寒蝉不敢说话,也只有朱棣这个朱标的同母兄弟和朱允炆这个受宠的皇孙敢附和几句。

【关于扶苏的自杀,有的人认为扶苏是被儒家忽悠瘸了。

但是也有人认为,单纯是因为他品性正直,过于君子,没有怀疑父皇留下来的老臣,更没有怀疑自己野心勃勃的兄弟,这才导致了他的悲剧。】

嬴政瞬间眼神犀利如刀,在自己最信任的心腹大臣和儿子们之间刀刀割过。

大臣们各个胆战心惊,彼此之间眼神怀疑地去寻找那个可疑的“老臣”。

老臣和扶苏兄弟勾结,难怪能矫诏命扶苏自杀!

而扶苏如遭重创,面色摇摇欲坠。

【比如,大学生夏诺就坚定的这么认为,并且在阴差阳错之下,真和几千年前的老祖宗扶苏成为了写作搭子!】

【故事是这样发生的。

夏诺是文学系大一学生,也是一位疯狂的扶苏迷,具体表现为在论坛上与“扶苏黑”大战了三个月,就为论述扶苏自杀不是软弱也不是被忽悠傻。

夏诺从大秦的军功制说到秦人的军事作风,从大秦的法律制度说到秦人的高服从性,从秦始皇的个性作风说到儒法在大秦的地位。

争到最后,“扶苏黑”受不了夏诺,直接删除账号跑路了,夏诺还觉得不解气,于是索性亲自动手,打算写一本以扶苏为主角的小说,来宣传扶苏的好。】

“几千年前?”

嬴政懂了,这个“夏诺”是后世的人。

天上的仙女这是在借用后世人的小说,来提醒大秦的未来之祸。

嬴政又有些不懂,扶苏目前没什么政绩,未来还没来得及登基做出政绩就自杀了,怎么还有人这么喜欢他?

嬴政眼神挑剔地看向扶苏,看得扶苏脸色讪讪。

另一个时空里,刘彻也感觉不可思议:“竟然还有人这么喜欢扶苏?为什么?朕不值得喜欢吗?”

汲黯嘴角抽抽,强忍着想劝谏的心,继续把注意力放在天上的文字。

而大唐,一群文学修养很高的君臣再次开始思索:“扶苏到底有什么成就?史书怎么写得?怎么后世人那么喜欢他???”

喜欢到大战三个月,这让武将都叹为观止!

【话说夏诺决定写小说,先在网络上下载了码字软件。这个码字软件做成了竹简的风格,看起来古色古香特别有意境,夏诺果断下载!】

伴随着荆长乐的声音,天上的文字撤掉,变成了竹简码字软件的界面。

嬴政微微蹙眉:“天上之前的文字不是写在竹简上。”

他语气肯定,也发现了有点不对劲。

天上仙女需要特意介绍,就说明竹简在天上,或者是在后世,已经不是普遍的书写之物。

那么,他们用什么写字呢?

还有之前的“文学系大一学生”,莫非是稷下学宫那样的学堂,他们都不用竹简吗?

【夏诺一个人关小黑屋码字觉得太无聊,于是开始在码字软件上找写作搭子。

就是那么巧,有个网友名叫“扶苏”,夏诺一看,这可不就投了她的喜好,果断加了好友!】

【而更巧的是,在古代,历史上的大秦,扶苏因为与父皇政见不同,被勒令要去看法家书籍。

扶苏打开《韩非子》,一边学习一边写自己的看法。

就在这个时候,空白的竹简上出现了神奇的文字:

“你好呀,我喜欢扶苏,你正好叫扶苏,真巧!”

“我就是扶苏。”此时的扶苏谨慎地在竹简上书写上自己的回答,就看到竹简上很快浮现新的回复。

“对对对,你是秦始皇的好大儿,是两千多年前的老祖宗,是我朝思暮想的男神。”】

天上的文字放大,荆长乐开始详细介绍,声音极具穿透力,整个大秦的时空都听得清清楚楚。

也让扶苏想闭上眼睛不听都做不到。

感受着众人的视线,扶苏羞涩中带着些许尴尬。

这样的喜欢私底下知道就可以了,大庭广众之下诵读,让他如坐针毡。

谁知道下一句让扶苏更坐不住了——

【夏诺正在构思自己的小说,看到扶苏就来了灵感,一开口就道:“你说我写扶苏穿越到秦始皇五岁时候怎么样?让扶苏冒充嬴子楚,让嬴政叫他爹?”】

嬴政面无表情看向扶苏。

群臣齐齐看向扶苏,眼神震惊。

扶苏吓到立刻跪下:“不!父皇!儿臣从未有过这种想法!”

让父皇叫自己爹什么的,太大逆不道了!

注1:“小说”一词的由来

注2:(程邈)擅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采古来能书人名》

【程邈发明隶书的说法古人自己也有质疑,现代研究者也有质疑,认为隶书的发展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只是为了小说剧情服务选择了其中一种说法。】

注3:汉初时期虽然使用的是隶书,还是秦隶,到了新莽时期,隶书产生决定性的重大变化,到东汉时期汉隶才会彻底定型,《曹全碑》《张迁碑》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隶书是谁发明的》

注4:宋体字——网络百科

高亮:本文参考资料来源于网络,不能当学术资料看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我的写作搭子是扶苏》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