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名著成为合订本之后 > 第44章 不肖

当名著成为合订本之后 第44章 不肖

作者:野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30 19:18:09 来源:文学城

且说贾敏如今十六岁,已经是大姑娘了,她的母亲史老太太,也就是贾母,也开始暗暗开始为女儿相看合适的女婿人选。

素日与贾家来往的都是王府公侯,贾母见过不少王孙公子,冷眼看去,竟没有几个能入眼的。

对于宁荣两府这些老爷、哥儿在背后干的腌臜事,贾母心中有数,只是懒得去干涉,富贵人家的孩子沾染的这些毛病只要对家族无害,她就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在挑选女婿的人选时,她对于这些毛病却不能容忍,也见不惯他们躺在祖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

由于存在这种双重标准,使得贾母在一时之间很难找到合适的女婿人选。

在贾母身边服侍多年的赖嬷嬷不难猜出贾母的心思。

这日,贾母用完午饭,歪在炕上逗弄刚得来的一对虎皮鹦鹉,她趁着丫鬟们在外面收拾,说:“老太太,我瞧着敏姐儿生的好,又伶俐,如今做媒的人已经快踏平门槛了,您不必心忧,咱们慢慢地找,肯定能找到如意的。”

贾母停住逗弄鹦鹉,命赖嬷嬷也坐在炕上。

赖嬷嬷不敢逾矩,屈着右膝在炕沿之上,左半身仍旧立于炕下。

“你说的我何尝不明白。我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跟眼珠子似的疼大的,就怕她去了别人家受委屈。”

“有句话,按理来讲我是不应该说的。”

“你我几十年的交情了,不必藏着掖着,有什么话你直接说便是。”

赖嬷嬷道:“前几日,我去儿子家,路过朱雀大街,那里人山人海,一问这些人原来是参加明年会试的举人们。我瞧着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生的跟花朵似的,让人爱得不行。”说着,又冲贾母笑道:“这些人里面,保不齐就有人能中状元、探花,日后前途无量。”

贾母的思路瞬间被打开,笑道:“可不是这话!如果更进一步,登阁拜相,史书都能有记载呢。你看那王家,原本不如咱们家的,就因为出了一个王子腾,做了京营节度使,如今官位、权势远超赦哥儿和政哥儿。好在还有敬哥儿,他若是明年中了,咱们家还能续几十年富贵日子。”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公侯之家虽好,但因为降等袭爵制度的存在,爵位迟早会被收回,如果没有人入仕,侯府公子也会成为一介白丁。

贾家如今已到第四代,爵位由最开始的国公降至神威将军,说实话前景堪忧,到贾敏这一代,全家竟只有贾敬一人中了举人,在科举上有所建树。

赖嬷嬷笑道:“老太太您说的极是,咱家敏姐儿的才貌,也只有状元来配。”

她的一顿奉承,弄得贾母心花怒放,不过为了维持形象,贾母还是紧绷着脸,说:“这话可不兴说,若被人听去了,不知道怎么编排,还会说咱们家轻狂。”

赖嬷嬷忙止住笑,“您放心,这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晓。”

贾母点了点头,“你说的有道理,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王孙公子虽然好,但大多都是靠着祖先荫庇,若自己不争气,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不如找个有前程的,即便出身差些也没关系,起码未来有盼头。再有,咱们家虽是二三等富贵人家,嫁妆还是能给得起的,能保证敏姐儿在婆家能一世无忧。”

贾母做了决定,暂时不接待上门的媒人,等殿试结束后再去慢慢相看。

贾敏不知道母亲在背后为她做的谋划,她心里毫无烦恼,兴致勃勃地看着从贾敬那边带回来的书。

贾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但由于贾敏生的实在聪明伶俐,她也默许贾敏能在私塾继续跟着哥哥们读书。

全族的女孩子也就她一人有这份殊荣了,贾家的男儿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贾敏确实聪慧,比他们学问还好。

她父亲贾代善在世时曾感叹:“若是敏姐儿不是女子,何愁家族后继无人。”

“姑娘,这大氅放在哪里?”翠竹问。

贾敏抬起头,想了想,说:“放最外边的柜子里挂着吧,过几日不是南安王妃的生日么,到时候就穿着去,气一气她们家的郡主。”

翠竹抿嘴一笑,“是,那我就先放在一边,到时候拿出来,也叫别人看看侯府小姐的派头。”

贾敏口中的郡主是南安王妃的大女儿明安,与贾敏年龄相仿,打小和她就不对付,爱和贾敏攀比,说些软绵绵的酸话,贾敏平时不怎么搭理她,这次不知怎的,决定回击。

————

隔了两日,小厮来回,门外有个自称林海的举人拿了请帖上门,贾敬听了,连忙出去将人迎了进来。

林海今日穿着青色圆领袍子,头戴儒巾,面如美玉,恍如神仙公子。

二人见礼入座后,下人端了茶来给他们吃。贾敬问他:“林兄弟,你是什么时候进京的?”

林海道:“十月份从姑苏出发,一路上走走停停,腊月初才到京城。”

贾敬笑道:“林家曾祖曾与我家祖父同朝为官,算起来也是世交。林兄弟你一人身在京城,如果无聊寂寞,尽管来府里找我。”

林海忙应下了。

贾敬见他谈吐有致,心里高兴,叫小厮去请贾珍过来。

贾珍这几日窝在家里,整日和丫鬟厮混,阴阳失调,致使面色透露出几分蜡黄来,加上神态萎靡不振,和林海站在一起,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贾敬对贾珍原来就有几分不满,这下又增添了几分。

贾珍素来会察言观色,见父亲面露不喜,头缩得跟鹌鹑似的,不敢说话。

贾敬留林海吃了午饭,两人又去了书房探讨学问,双方都各有进益,直到掌灯时分,贾敬才依依不舍地命人用马车将林海送回去,并邀请他一定要多来宁府。

将林海送走后,贾敬又吩咐下人把贾珍喊过来。

贾珍此时正跟着母亲刘夫人用饭,他心里不想去,又不敢违抗父亲的命令,瘪了瘪嘴。

刘夫人安慰他:“我的儿,你尽管去。别怕,横竖有我呢。”

贾珍这才慢吞吞地移步到贾敬屋内。

“听你身边的人说,如今学到《诗经》了?”

贾珍心里叫苦不迭,说是上学读书,其实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在学业上没有任何进益,只结交了几个风流童子,每日混在一起喝酒耍乐。

贾代儒收了他不少好处,没有将实际情况告诉贾敬。

“是的,父亲。”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对君子品德的描写,你学《诗经》至少有一年了,把这一篇背诵下来。”

天知道贾珍连《诗经》开篇《关雎》都还没能背下来。

“瞻、瞻彼......瞻彼淇奥,绿竹......”一句都不能背齐。

贾敬见他一开始就磕磕绊绊,然后马上没有下文,立刻就明白他在学堂根本就没有好好读书,冷笑道:“日后你再说去上学,我就要羞死了。每月除了月例,还单独给你八两银子去买纸笔,天知道你用到哪里去了。八两银子,够庄户人家半年的嚼用了,结果却养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贾珍被父亲说得面红耳赤,不敢回嘴。

跟着他来的小厮见状不好,就想溜出去给刘夫人报信,结果被贾敬喝住。

“谁敢通风报信,直接打死!”贾敬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敢触他霉头。

“芒种,你去儒老太爷屋里问问他,珍哥儿书到底读到哪里了;秋收,你和李立柱去把平日和珍哥儿玩的好的同学找出来,问问他们在学堂做什么勾当。记住,跟他们说,是我问的。”

“是。”小厮们领命出去。

半路上,李立柱拉住秋收的手肘,“好哥哥,今日这事,该怎么处理?”

秋收见他愁眉苦脸,笑道:“自然是问到什么,就回老爷什么。”

“那珍大爷那边......”

秋收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看在我俩是同乡的份上,提醒你一句,如今府里还是老爷当家,他还年轻,珍大爷不知道何时才能继任。咱们是下人,只看眼前,跟着老爷准没错,可不能在他面前有所隐瞒,否则万一被发现,吃不了兜着走。”

“多谢哥哥提醒,明日我请哥哥吃酒。”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芒种先回来了。他双膝跪下,说:“小的去问了儒老太爷,他说已经大半年没在上课的时候见到过哥儿了,还以为您送哥儿去外面的书院读书了。”

贾敬不怒反笑,道:“他是个老滑头,一听有事,马上就把自己撇干净了。你平日给了他不少好处吧?”

贾珍不敢承认。

这时,秋收和李立柱也回来了。

秋收一直跟在贾敬身边,自诩见过不少市面,没想到贾珍私底下什么都来的,弄得他瞠目结舌

“他们是怎么说的?”贾敬问。

秋收看了眼贾珍,不太敢说。

贾敬让其他人先下去,只留了贾珍、李立柱、芒种和秋收在场,“你说吧,不会怪罪你的。”

有了他的承诺,秋收才把自己得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跟贾敬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