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当暗卫在光明之下 > 第2章 识文断字

当暗卫在光明之下 第2章 识文断字

作者:冷青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5 07:25:04 来源:文学城

焕游笙和公主到达弘文馆的时候,授课的大儒司马先生还没到,公主、皇子和被特许来听讲的几位大臣之子女也未全部到齐。

大皇子坐在第一排左侧,正一板一眼的捧着书看,对周遭的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二皇子汤易儒在其身后,手上是一本游记,见她们来了,就招招手,面上露出笑容。

世安公主从来与二哥亲近,见他如此,立刻乐颠颠凑上去。

汤易儒遮遮掩掩,变戏法似的从书匣中取出一包七顺斋的糕点,在公主面前晃了晃。

世安公主眼睛一亮,欢喜的直拍手:“世安便知道,二哥哥最疼世安了!”

汤易儒笑着将糕点递给妹妹,故意压低了声音:“别让大哥和母后瞧见了,省得他们又念。你藏起来,回头和焕姑娘一块儿吃。”

世安公主轻手轻脚地将糕点藏入袖中,脸上掩不住的窃喜。

大皇子无声的翻了一页书。

焕游笙随公主顺着过道往后走,去倒数第二排的位置上,看公主将糕点藏好,接着就听到刻意放轻了的脚步声。

焕游笙微微侧过身子,给蹑手蹑脚的来人让开了道路,手却捏在了袖中的弯刀刀柄上。

“大功告成。”公主笑意盈盈的拍了拍手,接着,眼前一黑,一股轻柔的香气扑鼻而来。

她伸手去摸,是一双纤细柔荑,盖了眼睛。

接着耳边传来刻意闷低的声音:“猜猜看,我是谁?”

世安公主嘿嘿一笑:“是齐鸢姐姐?”

“不是,再猜。”

“那是,四哥?”

站在公主后面的女子看不见她使坏的表情,只粗声粗气道:“再猜!”

公主犹豫了一下,声音中带着一丝调皮:“那是翠晴?”

听着公主连身边的宫女的名字都一一猜过,却都不对,那人一甩手,扭过身子:“哼!看来公主已经把我忘了!”

世安公主笑嘻嘻转过头,从那人一侧肩膀探了过去,那女子就气哼哼的一扭头,环佩叮当。

公主见状,掩嘴轻笑,又从另一侧探过去,好声好气的:“卫姐姐,世安和你闹着玩的,你怎么能当真呢?这满宫中,除了卫姐姐,也没有旁人会蒙世安的眼睛了,世安不多猜几个,多没趣啊?”

卫静姝是尚书令卫岚的嫡孙女,因其家世颇高,地位超然,自幼与皇子、公主玩闹在一处,所以格外没规矩些。

她抿了抿唇,掀了眼皮去看公主。

世安公主知道她是不气了,便拉起卫静姝的手,轻轻摇晃:“卫姐姐,别生气了,母后说,生气是会长皱纹的。”

卫静姝咬了咬牙:“不与公主胡咀了,我还有功课没温习。”

世安公主挠了挠头,看着卫静姝提着书匣去大哥旁边的位置坐下,轻轻翻开书卷,眉宇间透出一股专注。

平日里卫静姝就喜欢那个位置,最方便司马先生提问,和公主正好相反。

“皇后娘娘今日要来考校功课,不如公主也翻书看一看吧。”焕游笙一边提醒,一边将笔墨纸砚依次摆好,又将一册《孟子》递到了世安公主面前。

“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嘛。”公主咕哝着抱怨,却还是接过,随意翻了起来。

传说中的慕容遥和司马先生是一同到的,焕游笙只是随意瞥了一眼,认清了对方的面容,便转了注意。

司马先生端坐于案前:“今日慕容公子方从蜀地归来,带回几卷珍贵的古蜀图志,考校之事不若也因此变上一变,诸位便以蜀地为题,诗、词、歌、赋、文章不限,各自发挥。”

话落,几卷图志便由宫人举着从两处传阅开来,图中描绘的山水奇景顿时吸引了众人目光。

世安公主放下手中的书卷,好奇地巴望着那几卷图志,但离得太远,看不分明。

片刻,卫静姝自信起身:“蜀,剑阁入云斜雨寒,黑日暗影路险难。红映带绿水行处,月下重山舆狩还。”

世安公主低着头凑过来,附在焕游笙耳边:“蜀地的荔枝香味独特,带绿更是其中佳品,若是下次父皇和母后多赏我两颗就好了。”

“世安公主看来是想好了,不若说来听听。”司马先生的声音忽然从上方传来。

世安公主微微一愣,抬头就见司马先生正瞪着一双死鱼眼睛盯着她,于是只得踌躇的站起身来:“蜀地、蜀地……带绿……嗯……带绿香满园,彘肉奇佳绝。闻得蜀酿醉人心,不如……不如佐酒尝新熟,鱼蟹茱萸炊。”

众人听罢各自掩唇,司马先生胡子一吹,就要发作。

二皇子汤易儒忙起身笑道:“世安诗句虽不似常规,却也别有一番意趣,写我大启盛世泰安之景象。如此,学生也以乡间市井为题,拙作一首。”

司马先生呼出一口气:“二皇子,请。”

“贵雨润绿牛首昂,蓑翁满载踏斜阳。春夜花重锦绣处,儿嬉忘食扑蝶忙。”

汤易儒惯来不爱用华丽辞藻,叙述平实,却字字透露着对民间生活的热爱与理解,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悠闲的田园风光之中。

司马先生听后微微颔首,脸上的不满渐渐消散。

又有几人不咸不淡的吟诵了几句,大皇子才缓缓起身:“客蜀思坦途,云山梦中好。整装立马心似箭,行难望返早。故地旧人念,羌管纷纷扰。不如归去凭栏望,岁岁山曾老?”

弘文馆中一时寂静,司马先生默然。

大皇子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所作之词却暮气沉沉,“不如归去”,他身为皇长子,自幼居于长安,又要归去何方?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司马先生点名慕容遥:“慕容公子既然是方从蜀地归来,就请也分享所见所感。”

慕容遥从容起身:“巫山雨绵绵,夜宿云海天。纵有石栈蜀道难,炊烟是人间。乡愁因情念,风斜亦向还。怅然阑珊有尽处,生机藏如禅。”

大皇子知道这是他对自己的规劝和安慰,二人对视一眼,没有言语。

司马先生欣慰颔首,最后才把目光落在焕游笙身上:“焕姑娘方识文断字半年有余,老夫也不为难你,你便说说方才诸位所作,哪一首最得你心。说错了也不打紧。”

众人听罢,纷纷将目光投向焕游笙。

“是。”焕游笙恭恭敬敬行了个礼,才开口,“学生认为,世安公主所作最佳。”

弘文馆内一时传出几声细微地嗤笑,然而焕游笙却神色坦然。

司马先生掀了掀眼皮:“说来听听。”

“蜀地究竟何种风光,学生不曾亲临,公主亦不曾,今日在场诸位殿下、公子和女郎多半也只能从书本和口耳相传中了解些许。勋贵尚且如此,平民百姓中更多的是一辈子只在生处劳作终生之人,他们向往的,不过吃饱穿暖而已。公主所言,就连学生这样不通文章之人,听来也觉向往,应是最贴近民间的心声。”焕游笙回答的诚恳。

“焕姑娘所言极是,民以食为天,天之下,情之所系。如此看来,世安公主所作果然最是深入人心,假以时日,再添文采,必成一代大家。”慕容遥赞着世安公主,目光却探究的落在焕游笙素净的脸上。

他话音刚落,从帷幕后传出“啪啪”几声掌声,众人望去,只见皇后雍容而出。

她身着一袭水红云锦滚金边广袖襦服衬嵌珠拖地石榴裙,浅金色百福暗纹披帛,高耸的双环望仙髻上缀着金凤镶珊瑚步摇,耳上、颈上皆以东珠金玉装饰,透过薄薄的衣袖隐约可见手臂上錾刻金纹臂钏。

和焕游笙在暗卫营初次见到她时别无二致,一样的奢华明艳,就连唇角的弧度也无半分变化。

皇后步履又稳又实,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速很慢:“说得好。天下社稷,土载万物,谷育黎民。国家之根本,在民生之安康。世安公主能体察民情,以诗言志,实为皇家之表率。尔等所作,本宫也已一一听过,各有风骨,皆为栋梁。愿尔等勤思敏学,不负天子之望。”

“谢皇后娘娘教诲。”众人纷纷起身拜谢,气氛肃然。

世安公主一边瞄着母后,一边悄悄凑到焕游笙耳边:“我还以为母后今日不来了呢,原来是在偷听。”

焕游笙瞥了公主一眼,不经意间与皇后对视。

……

傍晚,日头西沉,椒房宫中的光线渐渐暗淡,皇后身在寝殿之中,妆容尤在,端坐于桌案之前。

不一会,一道黑影闪身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