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丹心浮沉录 > 第39章 郁城谣言

丹心浮沉录 第39章 郁城谣言

作者:一语天然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24 21:36:43 来源:文学城

象志诚引路,将一众人等引至县府中,县府中有几间闲置的厢房,专用于接待往来官员,便将众人暂时安顿在此。众人稍作歇息,陶源不想多耽搁时间,便与墨曜一起向象志诚先行了解城中情况。

“陶源来的路上,遇见了一些从郁城出去逃难的百姓,这城中近况如何,还请象长官解说一二。”陶源道。

象志诚微叹口气,道:“郁城中原有人口约三万多,近日有人开始举家外逃,目前城中百姓,十户中约已去三户。”

陶源道:“战事一起,难民逃亡,必然会导致民心动荡,官府理应想办法安抚民心。”

象志诚点头道:“自从莫兰山开战后,各种谣言纷起,官府虽竭力辟谣,但仍是杯水车薪。大部分百姓心中惶恐不安也是人之常情,幸而地方治安总体平稳,只是各商品贸易受些影响。近日,城中忽出现数百名不明身份之人,在菜市场,酒肆,热闹街巷口等各处散发传单,那传单上书写了几条我国将亡的理由,我等官员知道后立刻派人去阻止,但不少传单已被市民带走,恶劣影响已成。这些传单在百姓中引起恐慌,不少人纷纷结伴出逃。”

这些传单必是邾国探子的手笔。陶源望向墨曜,墨曜只是听着,并不发言。

陶源问道:“是何谣言?愿闻其详。”

象志诚道:“谣言其一,邾国将输送数万名瘟疫重病患到边境各城,大规模瘟疫即将在郁城爆发。”

陶源问道:“郁城目前瘟疫情况如何?”

象志诚道:“本城瘟疫患者不足百人,都已按之前的防疫规则,将其安置到城郊的古庙中,进行统一诊疗,并未有爆发趋势。我刚已令那处的主治大夫过来汇报情况,估摸时间,也应快到了。百姓只是道听途说,如今以桃源圣手之名,可速击退此谣言的影响。”

陶源一点头,道:“自当如此。还有何谣言?”

象志诚道:“又曰,上鲁国国君遇刺,实则国君已亡,只是秘不发丧。”

陶源虽知道这是谣言,但听到这句话时,心中一震,全身发冷,忽然语塞,说不出话来。

墨曜忽然开口,冷冷问道:“象长官信此话吗?”

象志诚微微一摇头,道:“我自是不信,我上鲁国国君何等英雄,怎会轻易遇刺。如今,陶源特使从南华城来,带着国君新签发的诏令,这说明国君耳聪目明,必然无恙,此谣言也可不攻自破。”

陶源回过神来,道:“我自南华城来,国君之前是被邾国刺客轻伤,但目前已无恙了。象长官可向百姓说明此事,安抚人心。”

象志诚点头道:“好,自当如此。”

墨曜忽然站起身,快步离去。

象志诚见了,心中吃惊,这哪里像是陶源特使的助手?是来暗中督察的要员吧?默默思量自己刚才的言语是否有失当之处。

陶源也是一愣,话说了一半,有些尴尬,见那象志诚似乎话犹未尽,道:“这些谣言皆是无根之萍,如今我们皆已有足够理由去说法百姓,只待明日象长官发话,向市民说明清楚便好。”

象志诚目光略有犹豫,道:“确实如此,谣言其三,更是无稽之谈,不说也罢。现已夜深,不如明日再做讨论吧。哦,对了,那瘟疫的主治大夫我也叫他明日再过来吧。”

一名士兵进来禀报道:“抗疫主治大夫到。”

象志诚望向陶源。

陶源心道,象志诚和这主治大夫倒也是尽心尽职,如此深夜,人已经来了,不见一见,似乎也有些无礼。

陶源道:“既然来了,便见一见吧。”

夜色中进来一人,玉树临风,仪表堂堂,见到屋中的两人,忽然眼神发亮,道:“陶源!真的是你?”

陶源一怔,惊愕道:“司徒慧?”

象志诚问道:“你们两人认识?”

司徒慧笑道:“何止认识。我们两人曾是心源医学馆的同僚。”

陶源奇怪道:“你为何会在此处?我记得之前是安排你负责通城分馆的事宜。”

司徒慧脸上阴郁一闪而过,含混笑道:“我遇到一个朋友,说这边更需要人手,想着也是可以学以致用,便过来了。”

陶源心中奇怪,问道:“是何朋友?”

司徒慧似乎在思考,还尚未回答。

门口忽然又来一记响亮的声音:“陶特使,冰大哥叫你回去。”云盛站在门口,朗声叫道。

如此打断他人对话,甚为无礼,更何况是有官方背景的谈话。众人皆是一愣。

陶源略有些尴尬,道:“对不起,对不起,我的这位助手朋友家教比较严格,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到点了就必须睡觉。”

象志诚心中默默想着,作息规律,管好自己就行,为何还要管着他人?

司徒慧似乎很不悦交谈被打断,向陶源问道:“你为何会忽然来到郁城?”

陶源低头心虚道:“这个......说来有点话长......”

“陶源,你又要违抗命令?”冷冷的声音传来。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

陶源望向他,他的脸色这么冰冷,生气了?

墨曜沉沉的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没人能架得住他那强势的一瞥。如怒海上的一阵狂风,墨曜快步走到陶源身边,一把拉起她的手,转身就走。

司徒慧忽然回过神来,认出来墨曜便是之前在医学馆门口破坏他告白之人,当下气得脸色铁青,拦住去路,问道:“你凭什么管她?她是你的什么人?”

象志诚惊愕。

陶源惊愕。

墨曜眼中火光一闪,盯了他一眼,转身,如清风拂柳,一把将陶源轻轻抱在怀中,蔑然一笑,道:“什么人?她是我内人。”

什么?内人?陶源只觉得象志诚和司徒慧的目光如炬向自己射来,羞得只将手捂住脸,不敢看向两人。

墨曜抱着她绕开司徒慧,慢慢踱步离开。

明日见面可要多尴尬?

陶源捂住脸,对身后两人疙疙瘩瘩道:“对不起......我家里管得严......今日有些晚了......我明日再与你们继续商讨......”

墨曜似乎心情好了一些,一路轻快地走着。

陶源道:“你刚才说......”

墨曜瞥她一眼,道:“上次说你是外人,你生气。今日说你是内人,应该没错了吧?”

陶源脸上发烫,喃喃自语道:“上次我也没生气啊。”

抬眼望向他,月色下更显得他面色清朗,如墨的长发随着步伐轻轻摆动,神色宁静,真是好一副倜傥风流的模样。

来到墨曜房中,这是刚收拾的房间,马车上搬下来的东西还临时散放着。

墨曜放下她来,似乎忽然有些犹豫,轻声问道:“我刚才这样说,你生气了?”

陶源低头郁闷道:“说都说了,还能如何?”

墨曜道:“你的房间就在隔壁,你过去休息吧。”

陶源望向他,他不看她,只是沉默着。

他的神色间似乎有一丝晦涩?

陶源见那桌上散放着一些案卷,还有一张地图半摊在桌上,上面做着不少标记,陶源走过去,拿起地图来,问道:“你好像有些忧心,现在战况如何了?”

墨曜一愣,似乎没想到她会忽然问这个,道:“邾国号称在莫兰山边境上已屯兵百万。”

百万?邾国能有百万大军?这怎么可能?

陶源道:“邾国国王疯了吗?”

墨曜本来面色沉静,听到陶源这一句疯狂的吐槽,似乎压力减轻不少,一笑,道:“我也没想到他们会有这么多兵力。”

这必然是虚张声势。两人会心一笑。

陶源问道:“我国有多少兵力?”

墨曜并不回答,沉默片刻,道:“我今日刚接到的战报,给你看。”

走过去,从一堆简报中,取出一份,递给陶源。

陶源只见那上面写着:“鏖战月余,我军死伤过半,莫兰山未失一寸。粮草尚足,然军中略有谣言,军士信心待弥。”

墨曜神情有些沉重,道:“我明日要去莫兰山,你便在此地等我。”

陶源望着他,点点头,道:“郁城百姓中有谣言惑众,前线将士也必受其扰,你去了,可安抚军心,是好的。”

墨曜目光有些闪烁,似乎不敢看她,低声道:“顺利的话,十日便会回来,若十日回不来......”

陶源见他犹豫,忽然心中一痛,两人沉默着。

陶源道:“狂风不竟日,暴雨不终朝,天道如此。邾国并没有如此强的兵力和国力,他们应撑不了很久。”

墨曜笑道:“你总是能说出我心里的话。”

陶源将那简报放下,忽然桌上另一张黄色纸张映入眼帘,那纸张和其他案卷的颜色不同,而且是方形的,上面用红笔题名为:郁城传单。

这份就是刚才象志诚说的郁城中散发的传单?原来他这边早就已经接到报告了?

陶源好奇拿起来,上面写着:国君断袖,天不降子嗣,上鲁将亡。

国君断袖?天不降子嗣?

这便是太后说的“那些谣言”和刚才象志诚说的“谣言其三”?

墨曜忽然发现了她在看什么,急急走过来,手忙脚乱想将那纸收起来,谁知那纸和另一份奏章粘在一起,那奏章原本好好地卷着,被他一扯,竟自动展开来。

陶源没法装作没看到,这奏章的书写之人似乎是要将满腔抑郁之情抒发在那纸上,字大且笔画浑圆雄厚,那奏章上是几个大字:速充后宫,以安人心。后面是一堆官员的签名,竟是一封联名奏章。

墨曜见她眼神定定望着那奏章,有些不知所措。

陶源觉得口中有些苦涩,但有些问题是回避不了的,黯然问道:“墨曜,为何你后宫中至今空无一人?”

墨曜沉默着,只是静静望着陶源。

陶源不想看懂那目光,黯然道:“不论是为了须句趣,还是陶源,都不该如此。”

墨曜闻言,似乎微微一颤,问道:“为何?”

一阵悲凉从心底慢慢升起,陶源道:“须句趣已死已亡国。陶源只是一名山村游医。无资格与君匹配。”

墨曜定定地看着她,似乎没听懂她的话。

陶源笑道:“好君王本该从善如流,如此才不至于伤了那些拥戴你之人的心。”

墨曜的目光中有千言万语,但最后只是黯然垂下眼帘,叹了口气,道:“我已从边防营中调遣了一支分队,负责郁城中陶源特使的日常安全事务,这几日我不在,你自己务必万事小心。”

陶源心痛笑道:“你也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