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但闻故人音 > 第37章 第 37 章

但闻故人音 第37章 第 37 章

作者:柒暮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14 22:29:44 来源:文学城

洛闻音很久没来东宫,想去看一眼小侄女,出了寝殿,就去往南书房。

小郡主叫刘嘉玥,正月刚满十岁,是刘玚亲弟刘珏的孙女。刘珏早逝,留下一女,招了个文生为夫,婚后二人感情不睦,这女子生下女儿后抑郁而终,刘玚借此为由将那文生发配到边军中。

宁泰十六年马鸣关一战,文生死在军中,刘嘉玥成了孤儿,刘娴君自幼和其母一同长大,又要找个继承人,就将她接入东宫抚养。

皇族五岁开蒙,要读四年诗书,直到九岁,入南书房跟随师傅学习。

洛闻音站在书房外听了会儿,赵黎在里面讲书,讲的都是圣贤道理,刘嘉玥颇为机灵,总是一点就通。

里面诵读声停,她敲门进去,赵黎行礼时,刘嘉玥跟在旁边,有模有样地拱手躬身,又行跪拜礼,像个小大人。

洛闻音牵起侄女,翻看桌上的书册,拿起本经书问道:“太傅希望玥儿成为圣人吗?”

那是本孝经,赵黎恭敬道:“回殿下,礼记有云,‘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臣以为,小郡主应先格物致知,意诚心正,才能读史明智。”

“太傅说得有道理。”洛闻音揉着刘嘉玥头顶的羊角辫,“好好学,过段时间姑姑带你去骑马。”

刘嘉玥谨慎地看一眼赵黎,作揖称是。

从东宫出来后,洛闻音在宫里转一圈,没找到燕岚,心道:没良心的,竟然扔下她跑了,回去定不轻饶。

一出宫门,就见那没良心的站在那儿,手捧油纸包,见她出来,忙从纸包里拿出个饼子:“府里做的,我怕你回去太晚,凉了。”

洛闻音接过饼子,这饼子还是热的,咬一口,暖到心底。

一张饼吃完,她伸出双油亮的手:“府中有炉子,饼子不会凉,你说你是不是傻了,非要送过来。”

“怕你饿。”燕岚替她擦手,看到嘴边那点油渍,用拇指肚抹掉,“黄侍医说你之前吃了好些药,药用多了对胃不好,要按时吃饭。”

早上她们步行入宫,这时缓步走在宫道上,洛闻音回看一眼宫墙:“你说做皇帝要先做圣人吗?”

燕岚搂着她后颈,垂下的手掌抬起,碰到耳垂上的玉珠,在细小的摩挲声里作答:“要真是这样,得几百年才能出一个皇帝,圣人指的是德行,而皇帝要看他为国为民做了什么事,明君英主可能私底下是个烂人,但谁会在意那些?”

“这么简单的道理。”洛闻音话说一半,耳朵被弄得又热又痒,烦躁地说出下半句,“赵黎难道不懂吗?”

圣人之道讲求不争,顺天应人。而为君之道,尽在术字,制衡百官,行事利万民,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不择手段,这和圣人之道相悖。

依照圣人学说,敌人兵不血刃刀架皇帝脖子上,皇帝非但不能反抗,还要让出皇位,双手把玉玺奉上。

这样的不争,与懦夫无异。

“你是说太傅教太女读圣贤书,要她当圣人。”燕岚不再动手,“我看太女一点都没学到。”

这话点醒了洛闻音。

先生希望学生身上有自己的影子,那是志向的延续。赵黎饱读圣贤书,做了东宫太傅,想教出个高尚的圣主,但刘娴君显然不合格,于是她把希望寄托在刘嘉玥身上。

如果只是这样,那还好,算不得坏事。

*

夜里枕边有人,洛闻音白天不用补眠,闲极无聊,要带燕岚去月明楼找乐子。

马车停在府门前,车夫翘着二郎腿坐前室,不时撇头看向府门。

去年冬天极冷,今年春天又热得早,三月初的天,日头毒得赛五月,只等一小会儿,烤得车夫满头满脸汗。他喝着凉水,拿起府里发的丝绢擦头,再一次撇头时,日影里冲出身丧服。

“平德王薨逝。”报丧的人被侍卫拦下,踮起脚大喊,“小人奉郡王之命前来报丧,快去禀告秦王殿下。”

“立刻去平德王老宅。”洛闻音刚走到府门前,几步迈出府,觉得水蓝色常服不合适,对侍女道,“去拿套素服来。”

死人的场合,多少有点忌讳,她没让燕岚跟着去,况且非亲非故,没必要去太早,再者宫中不会因宗王过逝辍朝,立教殿的朝议还要继续。

平德王刚落气,身上穿着黑色王服,头戴金龙冠,就病让他形容枯槁,脸色灰败。逐渐僵硬的身体抬入金丝楠木棺,棺椁内四角各放一把米,棺盖随着沉重的声响合上,这间便再没这人。

哀乐响起,洛闻音站在烈日下,看着脚下的影子,无端升起一股寒意。她送别过无数人,不知哪天躺在棺木里那人会成为自己。

屋檐下没有阳光,刘静姝站在阴影里,麻木地支开腿,走到木棺前,点亮七十二盏白烛。

停灵七天,她吃睡都在灵堂里,送走一波悼念的人,又迎来另一波,百遍千遍地重复着感谢语。

洛闻音没回府,晚上在厢房找间屋子休息,白天就在灵堂外陪着,有很多个瞬间,她以为长姊成了具行尸走肉。可出殡那日,刘静姝大哭一场,在之后的答谢宴上谈笑自若,甚至击节而歌,感叹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

宾客看不见黑夜,赞叹郡王洒脱,洛闻音当她悲极反笑,待人去席散,坐在喧闹后的残象里,担忧道:“阿姊,你要是难过就哭出来,别笑了。”

粉黛难遮的憔悴脸,配上灿烂的笑,实在看得她心慌。

“阿音,父王久病,如今去了,解脱了,我是真替他高兴。”刘静姝灌下一大口酒,笑还挂在脸上,“祖父死在春日,父王也死在春日,你说这是不是他们的命?”

洛闻音看着她,在那个笑里看出了股狠劲。

刘静姝摔了酒壶,拍掉头上的麻冠,咬牙道:“如果要我死在春日,我绝不接受。”

这不忿来自刘玚的猜忌,洛闻音一直如此认为,她喉头滚动,要说几句轻松的话,旁边的笑语怒骂归于一句温和的劝说:“快回府去吧。”

“你这么久没回去,燕岚要担心的。”刘静姝轻拍她的手,“等这里的事情结束了,阿姊再帮你盯着黄彦锡。”

说到黄彦锡,洛闻音趁机问:“他给阿姊弄周边的宝物了吗?”

“别提,收了我一盒宝物,人都见不着。”刘静姝道,“我得把他逮到,不然那些宝物都打水漂了。”

看来黄彦锡的确有问题,洛闻音打趣道:“阿姊,没准他早把你卖了。”

*

这段日子里,何俨辞官,刘玚再三挽留未果,准其三日前离开望京。那两兄弟轻判了罚俸半年,放归禁军,百姓不满,不能去围刑部大院,就趁夜往郑其儒府门前扔臭鸡蛋,泼狗血。

燕岚在府门前接到洛闻音,飞快把这几件事说完,顿了顿道:“我去拜访过何尚书,得知真相,在她离京前给她写了封信,让她在民间多听多看。”

洛闻音跨过柳映真备好的火盆:“其实不用麻烦,民心什么的我用不上,不过你要是乐意,随你就好。”

燕岚双手圈住她的腰:“在千军万马面前,这些用不上,但朝廷诡谲,要未雨绸缪——又瘦了。”

“每次都说瘦。”洛闻音展臂踉跄,“我快被风吹走了。”

寥寥数语,道破玄机,这人像只在宦海里沉浮多年的狐狸,思虑周全,做事总留后路,连潜在的疏漏都要杜绝掉,这样的人如果是敌人——

燕岚扬起宽袖作势挡风,从袖中抖落信函,她道:“岭北府送来的,半个时辰前刚到。”

洛闻音捡起信,信封上盖有朱印,这是封加急军报,拆开来看,果然是昆弥七部有动作。

岭北生活着林间部族,统称昆弥七部,这些人披发赤膊,身裹兽皮,极善野战攀登。他们以狩猎采集为生,有时会劫掠边境百姓,岭北府曾出兵围剿,却因林间烟瘴,不战自溃。

年前,七部挑选百名勇士,潜入岭北府治所曲邱,被守城将察觉,将他们射杀在翁城内,并将尸首吊在城墙上示威。

昆弥人消停两月,在首领贺顿的带领下,又开始袭扰城郭,百姓春耕,不堪其扰,岭北都督莫杰上书请示朝廷,出岭北府半数兵力深入林间,彻底剿灭七部。

洛闻音把信递给燕岚:“加急的,从曲邱送来要用十三日,发到兵部则要十六日,如果这三天里我批了,发到兵部那封就不会再奏。”

兵部和其他五部不同,所属官员要参与立教殿朝议,与军务有关的折子却要递给刘玚。

燕岚看完信,未就是否出兵发表看法,而是道:“你不要批,让兵部把军报呈给老头子。”

洛闻音坐在秋千上,露出赞许的目光,示意她继续说。

“岭北府有六万兵力,七部总人口不过三万多,这是场必胜的仗。”燕岚摇晃着秋千,“这种等人捡的军功,老头子会给谁呢?”

洛闻音踩着石砖,让秋千停下。这样的人如果是敌人,将是个可敬又可怕的对手,还得感谢那碗毒药,把她们拉上同一条船。

她摸到扶着秋千的手,把头靠上去,声音软绵绵的:“我们去睡觉,我这几天都没睡好。”

“讲个鬼故事。”燕岚抬手遮住洒落在她脸上的阳光,“我姑父来了,已经在正堂里坐了半晌。”

洛闻音立刻起来,举步如飞地去正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