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站在门口,手里稳稳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药,他见到穗悦,脸上立刻浮现出憨厚的笑容。
“师父,快把这药喝了,我按医书上说的,仔细煎了好久,对祛疤有好处。”
穗悦看着那碗药,又抬眼望向齐玉,心里暖烘烘的。
她接过药碗,手指触碰到齐玉的手,两人都微微一怔。
“麻烦你了。”
齐玉挠挠头:“不麻烦不麻烦,只要能对你的伤有帮助,我做什么都愿意。”
这时,娘从屋里走出来,看着两人,笑着打趣道:“你们俩孩子,站在门口说什么呢,快进来坐,别在外面站着。”
两人走进屋内,穗悦坐在桌前,看着碗里深褐色的药汁,轻轻皱了皱眉头。
齐玉见状,连忙从兜里掏出一块糖,递到穗悦面前:“我知道这药苦,喝完赶紧含块糖,就不苦了。”
穗悦接过糖,仰头将药一饮而尽,随后把糖放进嘴里,甜味瞬间驱散了口中的苦涩。
屋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两人面对面坐着,谁都没有先开口打破这份沉默。
以往相处时的自在,像是被一层无形的薄膜隔开。
穗悦的手指不自觉地在桌上轻轻敲击,发出细微的声响,她试图找点话题,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齐玉的目光在屋内四处游移,他的手局促地放在膝盖上,不时地搓动着,掌心都微微沁出了汗。
“那个……”
穗悦终于鼓起勇气开了口,可刚说出两个字,声音就戛然而止。
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缓解这令人窒息的氛围。
齐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立刻接话:“嗯?你说什么?”
然而,回答他的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这时,屋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穗悦望向窗外:“今天的鸟儿叫得真好听。”
齐玉忙不迭地点头,附和道:“是啊是啊,往常都没怎么注意,今天听着确实不一样。”
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过头望向师父:“最近没看见小黑与墨玉了。”
穗悦嚼碎嘴里的糖:“我也许久没看见它们了,不知道去哪野了。”
此时门又被敲响了,穗悦起身前去应门。
她打开门,瞧见王大娘,脸上立刻绽放出笑容:“王大娘,您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应该是我去拜访您才对,之前多谢您帮忙……”
穗悦还一直想着找个时间好好谢谢王大娘,之前多亏她帮忙托王习去京中求助。
王大娘笑着摆摆手,大大咧咧地说:“嗨,这有啥好谢的,都是邻里乡亲的,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嘛。”
说着,她迈进屋内,目光在穗悦和齐玉身上扫了一圈,“我今儿来啊,是我家那小子王习从京中回村了,带回来个消息要告诉大伙。”
“我寻思着请乡亲们一起吃个饭聚聚,你们俩可得来啊。”
穗悦一听是王习回来了,眼中满是感激。
她连忙点头应道:“王大娘,那我们肯定去,你们帮了这么大忙,我们还没好好感谢呢。”
齐玉在一旁看着穗悦,见她答应得如此干脆,想着师父都去了,自己自然不能落下。
王大娘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好嘞,那就说定了,傍晚时分,大伙都到我家院子里来。”
说完,王大娘又和两人寒暄了几句,便匆匆去下一家了。
齐玉道:“师父,我回去和我娘说一声,晚些时候咱们王大娘家见。”
傍晚时分,穗悦带着爹娘前往王大娘家中走去。
还没到王大娘家,远远就瞧见那宽敞的院子里热闹非凡。
王大娘儿子在京中为商,一家在村里算是富足,她家屋子是村中最大的,院子也宽敞,能容下不少人。
此时,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村民们陆陆续续赶来,大家有说有笑,互相打着招呼。
穗悦一家子刚走进院子,就看到齐玉在向她们招手。
娘拉住穗悦,指了指不远处一个身着华丽衣裳的男子:“那人便是王大娘的儿子王习,你过去打个招呼吧”
穗悦点点头,朝着王习的方向走去。
王习正与身旁的人交谈,不经意间抬眸,目光与走来的穗悦交汇。
刹那间,周遭的一切似乎都模糊了,他的眼中只剩下穗悦温婉的身影。
穗悦脸上虽有伤疤,却掩不住眉眼间的灵秀。
王习并没有认出穗悦,因为许久都没有回村了。
“王大哥,先前多亏你从京中帮忙求助,我和齐玉都很感激你。”
穗悦走到王习面前,微微欠身,真诚地说道。
王习回过神,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忙摆手道:“姑娘竟是悦姑娘,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悦姑娘言重了,你对大伙有恩,这不过是举手之劳,能帮到你我也很开心。”
说话间,王习的视线始终未曾从穗悦脸上移开。
穗悦被王习这般盯着,浑身不自在,她下意识地目光闪躲,四周搜寻着借口。
恰在这时,她瞥见齐玉,忙开口说道:“王大哥,我先去找齐玉,失陪片刻。”
没等王习回应,穗悦便匆匆转身,快步朝着齐玉走去。
齐玉看着穗悦神色慌张地走来,脸上满是疑惑,将手里的茶杯递给她,问道:“师父,你咋了?”
穗悦接过茶杯,轻抿一口摇摇头。
这时,王大娘扯着嗓子招呼大家入席,众人纷纷朝着各自的座位走去。
穗悦和齐玉并肩走向座位,一抬眼,又对上了王习炽热的目光。
王习坐在不远处,眼神穿过人群,直直地落在穗悦身上。
王习凑近王大娘耳边,低声急切地询问:“娘,悦姑娘可有婚配?”
王大娘先是一怔,随即眼中闪过惊喜,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忙不迭地回答:“还没呢,我儿可算开窍啦!”
王大娘拍了拍王习的肩膀,心里乐开了花,多年来一心扑在生意上的儿子,终于对姑娘家上了心。
开席后,大伙纷纷动起筷子,热闹的交谈声和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酒过三巡,村民们酒足饭饱,愈发好奇王习带回的消息。
一位大爷放下手中的酒杯,抹了抹嘴,扯着嗓子说道:“王习啊,大伙都吃饱喝足了,你到底从京里带回啥消息,快给大伙说说!”
众人纷纷附和,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习身上。
王习脸色微红,目光凝重,缓缓开口:“乡亲们,最近京中实在不太平。”
“敌国来犯,一路势如破竹,边境防线岌岌可危。”
此言一出,众人瞬间安静下来,脸上满是惶恐与担忧。
方才的老者手颤抖着,声音也跟着发颤:“这可如何是好?战火不会烧到咱们这儿来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焦虑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
王习顿了顿,接着说道:“不过,也有好消息。苏丞相之子苏青,主动请缨前往前线,定能平息战乱!”
穗悦和齐玉一听,对视一眼,眼中皆是震撼。
齐玉忍不住冷哼一声,轻声呢喃:“没想到他竟还有这份心胸。”
王习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随后提高音量,郑重提议:“乡亲们,前线的将士们不日便会途经咱们村子。”
“咱们虽不能披挂上阵,但可以收集些粮食,让将士们在赶路途中饱腹,也算是为前线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话刚落,一位中年男子猛地站起身,声音洪亮地喊道:“我同意!咱们上不了战场杀敌,可提供粮食,让将士们吃饱了有力气打仗,那作用可大了去!”
“对对对!”
村民们瞬间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附和着,现场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穗悦也十分赞同王习的提议。
她连忙转身,和身旁的爹娘小声商量起来:“爹、娘,咱家晒了许多鱼干,还有那些风干的腊肉,也能给将士们带上,补充体力。”
爹娘听了,纷纷点头支持。
王习站在一旁,目光始终追随着穗悦,看着她如此心地善良,心中愈发欢喜。
王大娘将儿子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欣慰。
待众人讨论得差不多了,王大娘笑着站起身,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一圈,最后落在穗悦身上,故意提高音量调侃。
“悦姑娘,你瞧你这也不小啦,大娘我就好奇,你这般好的姑娘,可有心仪的对象呀?”
这话一出口,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穗悦。
不少村民附和着王大娘。
“就是就是,悦姑娘,你就跟大伙说说呗,咱们都好奇着呢!”
“是啊,悦姑娘,藏着掖着可不行,满足下我们的好奇心嘛。”
穗悦的心跳陡然加快,她下意识地悄悄看向齐玉,目光交汇的瞬间,又像触电般立刻收回。
要是王大娘先前问她,她会毫不犹豫回答没有,可是现在……
怎么能在全村人面前说出自己的心意呢?
这实在让她难以启齿。
齐玉装作若无其事地摆弄着手中的茶杯,可微微颤抖的手指还是暴露他内心的紧张。
穗悦大脑飞速运转,试图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王大娘,您就别打趣我了,这战事当前,我哪有心思考虑这些呀,还是先想着怎么帮前线的将士们要紧。”
王习微微一笑。
“悦姑娘说得在理,只是战事虽要紧,个人的终身大事也不能一直搁置。”
他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
“悦姑娘若是没有喜欢的人,那你看我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