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带老祖宗去自驾游! 【历史直播】 > 第12章 第十二章

带老祖宗去自驾游! 【历史直播】 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谯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9 11:25:39 来源:文学城

一个小时后,安夏站在人潮汹涌的武侯祠门口,看着上面那块“汉昭烈庙”的牌匾,不由得心潮澎湃。

今天的成都也在下雨,但下得并不像昨日那般狂暴,而是那种细密如丝线的斜风细雨,轻轻地便从游人身边蹭了过去,只留下一点春日的清凉。

安夏没有打伞,只是戴了一顶黑色的帽子,手中捧着两束刚才在附近排队买的白色花束。

【朋友们,这就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庙、三国圣地——武侯祠!】

她来之前做过不少功课,此时认真地为老祖宗们解释道:

【由于诸葛丞相的爵位是武乡侯,谥号是忠武侯,所以后人为纪念他而立的庙宇都叫武侯祠。

本来,武侯祠与汉昭烈庙并不在一处,据传是明初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受封蜀王来此后,因主张“君臣宜一体”,于是重修了汉昭烈庙,将诸葛丞相的雕塑移到庙内。

从此君臣合祀的格局才彻底形成。

而因为蜀地百姓感念丞相恩德,对丞相极为敬仰,所以民间大多直接将这里称为武侯祠。*】

三国初期。

青年诸葛亮与刘备面面相觑。

半晌之后,诸葛亮拱手道:“主公……”

“哎!”刘备抬手打断了他的欲言又止,“先生不必紧张,死后能与先生同祀乃是孤之幸。孤听得出来,这后辈定是给孤留了几分颜面。不然,这好好的汉昭烈庙为何又要重修合祀呢?”

他转头注视着天幕中来来往往的游客,欣然笑道:“‘昭烈’……看来孤的逆天而行,并非只是一场徒劳啊!”

-

由于手上拿的东西比较多,安夏便没有按照顺序依次游览昭烈庙。

她先穿过人潮去了摆满鲜花的惠陵,这里葬着刘备和他的二位夫人。

陵墓前,暖心的游客们纷纷为先主送上了长安、洛阳、南京等地的旅游地图,以及各种各样的零食、酸奶、可乐、香烟、三国名将卡牌、同人文……

这混在其中的某些奇奇怪怪的小礼物,不仅让安夏忍俊不禁,也令天幕下的刘皇叔刚刚翘起的唇角瞬间僵住,不自觉抽动了起来,一时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骂。

不过……

刘备最终还是舒展了眉头。

——虽然这些后人确实有点失礼了,但看在他们写了不少信夸自己的份上,刘皇叔都可以不往心里去!

嗯,其德昭昭,其志烈烈。*

夸得真好!

-

安夏摘下帽子,混在人堆里给皇叔献完花和礼物后,又逆着人流去到了诸葛亮正殿。

一路走马观花过来,武侯祠中对诸葛丞相的赞美之词无处不在。

老祖宗们一一细数着诗句后的署名:

唐时的李白、杜甫、李商隐……

宋时的范仲淹、陆游、文天祥……

明朝的罗贯中、于谦……

——秦始皇嬴政从没想过,自己了解后世数个朝代的方式,竟会是通过诵念一个臣子流芳千古的赞歌。

某个时空里,有学者慨然长叹。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孰人得到的赞誉能与诸葛孔明相比?

无数旷世英才为他写下的不朽诗篇,传唱了千年。

雕像前的燃着的香火历经数载岁月变迁,至今依然徐徐续着青烟。

供桌上的新鲜花果换了一茬又一茬,却从没有空出过片刻。

……

等安夏排到供桌前时,上面早已被摆了个满满当当。

不仅有常规的鲜花香果,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用玻璃小瓶子仔细装好的土壤,有游客们从各自家乡带来的美味特产,以及无数精致漂亮的丞相周边……

她一一拍照留念后,才对着大殿中央的塑像郑重鞠了一躬,含笑道:“诸葛丞相您好,我是来自长安的夏天。今天我也给您从长安带了个礼物来。”

安夏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制作精美的小卡:“这是一张现代长安城的明信片。”

——同样的卡片她刚刚也给刘备陵前放了一张,只是当时人多,她便没有功夫跟刘皇叔说些什么。

安夏将明信片展示给‘丞相’,指着图片中央的高塔道:“这个是大雁塔,是由唐朝时期的高僧玄奘大师主持修建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长安目前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之一。”

天幕下,诸葛亮全神贯注地听着她的讲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座方方正正、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市。

“唐朝,就是外面那块祠堂碑立起来的时代。是一个与强汉并称,再次为华夏民族塑造了脊梁的朝代。”

“它继承了汉帝国的遗志,终结乱世,再造了华夏辉煌。而今天,我们也继承了它的遗志,再次走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

安夏在供桌前肃立拱手,声音严肃道:“丞相,汉室虽亡,但汉文明从未断绝。我们永远不会忘了强汉‘虽远必诛’*的霸气,不会忘记‘国仇十世犹可报也’*的隐忍图强,更不会忘记您以身入局、扶大厦之将倾的勇气!”

这番话郑地有声,顺着系统开辟的通道将浓浓的家国情感传至了所有时空。

而所有时空的诸葛丞相同样郑重地拱手回礼,声若洪钟。

“亮,知矣!”

时间有限,安夏简短地说了几句后,便将明信片放在花里,在供桌下勉强找到一处空隙将花束放了进去,然后起身为后面的游客让出位置。

也正因此,镜头随着她的动作,将桌下那一片浪漫的白色“花海”框进了画面中央。

满地的白色花瓣无声,但老祖宗们却皆被惊到头皮发麻。

——后人们汹涌澎湃的热情强烈到直接触及了他们的灵魂。

一封封倾诉心事的手写书信,一页页字迹工整的《出师表》,一个个别出心裁的精巧礼物……

一千七百多年有多长,诸葛亮想不出任何具体的概念。

他只知道,剑门关的遗址被多次损毁,又被重建;纵横睥睨了四百年的汉帝国早已消逝在无情的岁月中,化作了史书上的寥寥几页记载。

但……

后人仍记得他!

诸葛亮的气息开始不稳,他努力保持着平静,认真地选定了要打赏给安夏的礼物。

屏气凝神许久后,他勉强恢复了镇定,对着系统躬身一礼,庄重道:“烦请仙人代我向后辈问上一句,此等美誉盛名……”

“亮,如何担得?”

-

当安夏看到这个问题时,她暂时没有作出回答,只是默默地带着直播间回到了武侯祠大门口。

将镜头对准了门边那块石碑,她简要介绍道:

【朋友们,这一块就是武侯祠的镇馆之宝——俗称的“三绝碑”。

它是由唐中期辅佐唐宪宗实现了元和中兴的名相裴度所立,上面的字体则是由柳公权的哥哥柳公绰所书,最后找了当时的蜀中名匠鲁建进行雕刻。

三绝之名是从明代传下来的说法了。

在我们现在看来,这块碑应该是四绝。分别是诸葛丞相的功绩绝、裴度的文绝、柳公绰的书绝和鲁建的刻工绝。

这块石碑完整地叙述了诸葛丞相从躬耕垄亩开始,一直到星落五丈原的全过程,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我想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这块石碑上了。*】

为了方便可能不太懂文言文的观众,安夏还从网上找到了这篇碑文的白话译文,截图贴在了公屏上。

唐朝,元和年间。

鲁建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他没想到在后人眼中,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匠竟然能与宰相相提并论,一同留名后世!

唐朝,贞观元年。

李世民一边细细品味着这“四绝”之名,一边敏锐地捕捉到了安夏在提及元和中兴时,语气中的一丝怅然之意。

他与身旁的重臣们对视一眼,彼此都确认了心中的猜想。

——看来,这所谓的“元和中兴”并不是什么令人振奋的事啊!

【在这里,主播也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在刚开始学习丞相的文章时,我其实还很懵懂,对那段历史只是人云亦云,并没有自己的看法。

直到后来,我听说了刘皇叔携民渡江的故事后,我才开始想要去了解蜀汉,从而才知道了丞相对于蜀地民生和发展的重要贡献,因此敬重于他的人品,钦佩于他的志向,惋惜于他的结局。

所以,对于我个人而言,我喜欢丞相,喜欢皇叔,乃至于喜欢蜀汉,都是从那一句不知从哪儿看来的“蜀汉从没有屠过城”开始的。

毕竟,作为普通平民中的一员,统治者的文韬武略、雄心壮志,都与我们离得太远。能被百姓永远歌颂的,从来都是切切实实为我们做出过实事的人!】

安夏喃喃念诵起深刻在记忆中的一句诗:“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直播间里,一直在默默窥屏的朋友从手机里找到自己的教案,截了张图,将整首诗发到了直播间的公屏上。

“——不!不要听她说话!不要看天幕!她是妖女!她这是在妖言惑众!”

天幕下,各个时空的无数角落猛然爆发出震天般撕心裂肺的怒吼。

无数平素锦衣玉食的贵人老爷们突然发了狂一般,狠狠抽打着周围的仆从,强迫他们闭目塞耳,再不许抬头往上看一眼!

其中,有不少情绪激动的,甚至直接冲到大街上对着天幕破口大骂,各种上不得台面的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但在他们以数年积威勉力维持的重压下,一个又一个民众依然倔强而坚定地缓缓仰起了头。

【叮!】

忽然,这些情绪失控的老爷们面前出现了这样几行文字:

【系统提示:由于您无故辱骂主播,触犯了直播系统主播保护条例,为保护主播的身心健康,系统将对您进行拉黑处理。即日起,直播间将不再为您提供任何服务!】

紧接着,系统在天幕上发布了新的全体公告:

【尊敬的用户们,本直播间欢迎大家进行任何合理的讨论,但拒绝一切无理由的人身攻击。

请大家遵守弹幕礼仪,共同维护和平友好的直播环境!】

顿时,刚刚所有叫得欢的贵族老爷们所有的声音顿时卡在了嗓子眼里。

他们慌张的目光来回扫视过整片天空,却再也找不到任何天幕的影子,身上也再没有了天幕带给他们的任何感受。

这些人惶恐地四下张望起来,看着身边其他人纷纷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眼光,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个异种,所有人看过来的眼光好像都带着浓浓的愤怒与鄙夷。

这种无声的排斥感瞬间让他们头皮发麻,似乎自身被暴露于重重的威胁之中,寻不到一处安身之所。

最后,他们只能赶紧躲回自己那幽深的高门大院里,以求得几分虚假的安慰。

唐朝,垂拱元年。

武则天被这首新形式的长诗深深触动了!

虽然本朝自太宗朝始,便一直强调着“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但在此之前,她从未能如此直观地看到这句话里蕴含的真正力量。

不过,在内心一片惊涛骇浪的同时,她也没有忽视系统提示中的信息。

武则天微微眯起眼睛,在心中默默品味起“保护主播身心健康”这几个字。

她暗暗思索:这么看来,那几个倭国使臣莫不是在最开始就被系统拉黑了?

也不知道后世到底发生过什么,会让后人如此排斥那些倭国人?

*1.武侯祠资料来自官方介绍网站。

(据说是因为朱椿看皇叔的庙太破败了,丞相的庙香火旺盛,觉得臣子不应该掩盖君王的光辉,所以才把他们放在了一起。)

*2.其德昭昭,其志烈烈。——出自《论语?卫灵公》

*3.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名将陈汤。

*4.十世之仇犹可报也。——出自孔子的“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5.三绝碑介绍来源百度百科

*6.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臧克家《有的人》

注:武侯祠里的诗文署名和游客送的礼物有一定的艺术加工,跟现实并不完全一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