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象塔·绮梦 > 第7章 我们从结尾开始

大象塔·绮梦 第7章 我们从结尾开始

作者:萧墨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9 16:50:16 来源:文学城

2023年末的时候我看了《繁花》。阿宝说,爷叔是他生命里的第一个贵人,接着一阵王家卫式的光影,画面里出现了游本昌老师扮演的爷叔。

好多小说开始回忆一个人的时候,都会用这个句式:xxx是我命里的贵人。

如果这段我来拍,我会说“傅青筠老师是我命里的贵人”,然后用一阵王家卫式的光影,把镜头转向东篱文学社。

【2023年12月27号,宿舍,俞梦】

周二下午,俞梦在阳台上洗衣服,准备一会儿去上晚自习。从阳台看出去,小广场人头攒动,中心建筑那里围着的人最多,好像是有一支乐队在路演。

今天是百团大战啊。俞梦想起来,卢姐前两天说过这件事。

川中的百团大战其实只有四十个社团。当然,对于一个高中来说,这已经很多了。社团活动一直是川中“素质教育”的宣传特色,高一的同学们有享受周二下午最后两节课社团活动的权利。

看样子这个星期是社团招新了,下周开始就有正式的社课了。

她急急忙忙把衣服晒好,下楼跑去小广场。中途遇见田圆,田圆激动的很,拉着她就要去看合唱团的路演:“梦梦,那个打架子鼓的学长好帅好帅的!”

小广场中心雕塑早已经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鼓手又穿了件黑色卫衣,帽子遮住了半张脸,俞梦其实有点疑惑,这是怎么看出来长得帅的——难不成看的是氛围感?

她从人群里退出来,旁边的长廊两侧有不同的社团在摆摊。每个社团的桌子上都有自制周边,她慢慢悠悠地晃过去,开始比较哪个社团的美工最好。

最后她停在“东篱文学社”的立牌旁边。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文学社用来宣传的周边明信片和其他社团的相比,显然很草率。

大概是书吧随手拿的几盒,背面随手写了几句诗。

俞梦捡起一张,上面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我给你瘦弱的街道、绝望的日落、荒郊的月亮。我给你一个久久望着孤月的人悲哀。”

执笔者的字算不上好看,放到隔壁书法社的明信片里,八成被秒杀。

“欢迎来看看东篱文学社哦。”她听到一个细细的声音说。俞梦抬头才发现桌子后面坐着的几个学姐看着她,友好地笑笑。

学姐们看起来很拘谨,招新的人比招新的对象还紧张。

俞梦便直截了当地问了:“东篱的指导老师,是不是傅青筠老师?”

学姐看起来很惊讶,又问:“是傅老师,你怎么知道?”

俞梦点点头,向学姐要了一张报名表。她写下自己名字的时候,想起两年前傅老师问她她的名字怎么写的片刻。

傅青筠是川中的语文老师,现在在带高二。俞梦上初中的时候,傅老师曾经来学校开过一个文学社团,想要培养孩子们写作。俞梦当时任性地撇了数理培优班不上,去傅老师的文学社团听课,把妈妈气了个半死。

记得第一节课,傅老师讲竞赛作文,发下来一篇川中学姐写的作文让大家欣赏。

俞梦记得那个故事好像讲了一个孩子捡到一个灌满沙的瓶子,瓶子里住着“沙仙”。孩子的家庭情况也许不太好,在学校里受到同学的欺负。沙仙帮他实现了很多愿望,比如治好奶奶的病,让失业的爸爸找到一份工作等等。

孩子很开心,因为他可以像他的同学一样生活了,沙仙也为他高兴。

但是好景不长,孩子逐渐开始许愿一些过分的愿望,比如让家里变得很有钱,比如不用学习也可以维持好的成绩。

沙仙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实现他的愿望,瓶子里的沙子开始消失,等到沙子漏尽的时候,沙仙也会消失。

俞梦记得文章的结尾是:“沙子漏尽了,沙仙消失了。”

当时傅老师让他们点评这篇文章。她在点名册上看了一圈,最后叫到俞梦的名字。

俞梦站起来就说,她觉得这篇文章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让我来写,我会写‘沙子漏尽了,这个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孩子’。”俞梦道,“我觉得,我的结尾比她写的要好。”

傅老师愣了几秒,然后笑着说,你说的有一点道理。

“但是我希望你下次能把整个故事写出来,不要只写结尾。因为没有一个作家是只写结尾出名的。”

俞梦不服气地回去写了一个故事,写一支玫瑰花和它的小王子,结尾是“玫瑰花不能失去了刺,也失去了小王子”。童话风的叙事,很有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的感觉。

她在第二周社团活动的时候交给了傅老师。

傅老师看完以后,在第三周叫住她,说:“你有天赋的,俞梦——你的名字是哪两个字?”

俞梦就在那个时候给傅老师写了自己的名字。傅老师问她喜欢看什么书,她说:

“我最喜欢张爱玲。”

傅老师夸她有天赋,在那之前,有很多人对着父亲夸过她“是个难得的天才”——那种夸奖一直要追溯到她七岁发表自己第一篇小诗的时候。

荼白色的月亮。她把思绪收回来。眼前傅老师对她说:“但是我觉得,单独这个故事而言,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个时候的俞梦最讨厌别人让她改东西,所以对傅老师的建议面服心不服。后来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字删改以外,没有动过一次那个故事。后来她让爸爸拿去给本地的文学杂志,用一直以来的笔名“榆林夕”当期发表了,开心了好一阵。

川中的教学任务很忙,傅老师那个文学社团开了半年就结束了。结束的时候她对俞梦说,她看到了那期杂志。

“你的笔名是不是叫‘榆林夕’?”

俞梦矜骄地点头。

傅老师对她说:“俞梦,我觉得你完全可以尝试更大一点的刊物,我这里有很多编辑的联系方式——但是他们都不会要一篇仅限于此的作品,明白吗?”

俞梦怔住了。因为在她七岁以后,就没有人跟她说过“你仅限于此”这种话了。

傅老师走后,俞梦很不争气地哭了一场。她像是想证明给谁看似的,接下来写了好多文章,投给傅老师所说的“更大一点的刊物”。但除了等邮箱回复那段时间的焦虑和期待交杂缠绕的复杂情绪以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收获。

“石沉大海”能说明很多东西,在俞梦的字典里,很长时间这四个字都直接关联着“仅限于此”。

剩下初二的下半个学期,俞梦没有再写一点东西。“榆林夕”这三个她平常喜欢没事就拉出来溜溜的字被她放在草稿纸下面,和那些堆砌起来不知所谓却被她叫做诗的东西一起。

她的情绪隐入文潮汹涌,在临近初三时,一个来他们学校宣传的作文比赛里浮出水面。

她把那个玫瑰花和小王子的故事按照傅老师的建议改了改,投给了这个比赛,竟然通过了初选,去北京比了复赛,拿了全国一等奖。

奖杯做成北大未名湖的样子。也是从捧着那个奖杯的时候开始,她觉得一定要好好学数学了,不能让它拖后腿,导致考不上川中。

她跟傅老师还有话没有讲完,除了结尾怎么写,她还有很多没有教过她。她们的故事也是先写了结尾,还没有写开头。

“你跟傅老师认识?”那个学姐好奇道,“她是我的语文老师呢——她一直带文学社的。东篱文学社成立于1984年,有很多厉害的评论家和作家都是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

俞梦看了一眼东篱文学社的立牌,极简的设计,除了文学社的名字以外,还有一句“从1984年走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她填完报名表,很利落地把它递给那个学姐,道:“有见过几次面,特地选文学社来见她。”

学姐握了握她的手,看了看表格,笑道:“东篱文学社欢迎你——俞梦,对吗?”

俞梦还没来得及回答,就听旁边有人也叫了一声她的名字:“呀,俞梦,你也来文学社啊?”

是肖子怀。她看到她手上拿着的明信片,笑眯眯说:“哦,是不是博尔赫斯的《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撞文癖了。”她用手肘撞一下她,问学姐要了一张报名表。

那个学姐显然认识她,问:“子怀,参加了秘书处,也要参加文学社啊?”

“两不相冲嘛。学姐你也不是又在秘书处又在文学社?”她眨眨眼,一溜就把表填好了。

学姐把表格接过来,笑着打了一下她,说:“就你知识渊博,博尔赫斯什么诗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白长你一岁噢。”

肖子怀摆摆手说哪里话,她拉拉俞梦,又道:“博尔赫斯我就背过这一首,再多就露怯了,要是俞梦拿了别的诗,我还真不知道。”

俞梦心里第一反应是,肖子怀的博尔赫斯肯定不止背过这一首,这么说八成是在藏拙——反过来又觉得自己心思太多,干嘛这样揣测别人。

她们离开了文学社的摊位,肖子怀问她最近有没有看什么书。

“子怀,上次你推荐给我的那本书我看了。”俞梦灵光一闪,道,“是很好看——我特别喜欢柏拉图那一章。”

“是吧是吧——你是不是也喜欢费恩写‘洞穴’那块?”肖子怀兴奋起来,见她点头,又道,“如果你一生生活在阴暗的洞穴而未曾见阳光,你会把墙上摇曳的影子视为唯一的真实。”

“对对,那句话翻译也很到位……”俞梦的眼睛亮了亮,正打算和肖子怀说下去,却发现一个熟悉的影子从她们身边经过,往文学社的摊位去。

俞梦偏过头,看着那个高痩的侧影。他站在那张桌子前面,好像在填报名表。

“那个十三点?”她喃喃了一句,却被肖子怀听到。

“什么十三点?”她问,“你骂谁啊?你骂人怎么用上海话啊?”

“上海话么,受人影响。”俞梦连忙解释,“不是说你啊,我只是看到一个怪东西。”

肖子怀一脸狐疑。

1.这本插叙和倒叙会比较多,所以我们的故事也是从结尾开始

2.俞梦命里的贵人 1

3.俞梦这种性格是有原因的,后面会说~

4.2024.7.8修文:文学社改名叫东篱啦,因为有小朋友说东川会跟安川搞混。那就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我们从结尾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