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湾河水 > 第5章 第一部 张家沟

大湾河水 第5章 第一部 张家沟

作者:木公匠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7 21:25:16 来源:文学城

13

周围,山林茂盛起来,山林间的小路被杂草淹没,土地长满野草,偶有蛇在野草丛中游走留下气味。荒芜的土地增多,在家务农的人都察觉到。不知不觉中,时代已经加快它的步伐,它的变迁像波浪逐渐波及到中国最为偏远的地方。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许多肥沃的土地不收租子,免费给人种。嗅觉敏锐的人已预感到生活舒坦的将不是庄稼能手,而是挣钱最多的那类人。

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有些农民意识到社会即将剧烈性变革,有许多事情是以前那个时代无法想象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大批大批涌进城市,他们推动着城市化建设。每年有外出的务工人员回家过年,过完年又乘火车到沿海务工。腊月,从橘子林除草回来,春年商量着说:“过完年,我们到外面挣钱去吧。”春年家资产稀薄,三亩菜地,五亩橘树林,猪圈里有五头猪,离家不远处,有两头牛。爷爷奶奶先后病死,如今家里没有沉重的负担。他跟他爹偶尔到柳林镇上做临时工,又或者到需要劳力的农家干活,经济来源很是稀薄。

除掉全年家庭总支出,每年只有绵薄的存款。任谁都看得出,土地带来的收入日渐显现出乏力与贫瘠。很久以前,把土地视为命根的农民,他们大概不会想到他们视为生命的东西,在不久的将来会变得那么没有价值。

农村的生活安稳,可现在是金钱社会。同样辛苦,为什么不能选择挣钱更多的辛苦?春年被挣了大钱回家过年的人说得头脑发热,他相信他们说的,他相信城市里遍地都是挣钱的机会。有人说给他听,他还听进去了。

市场经济诞生那天,大多数农民注定要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他们将作为劳动力这种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经济建设,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农民参与建设后,他们到农村生活,即便打牌打麻将,也不会回到土地上劳作。

春年发现,外出务工的,没有不说外面挣钱容易的。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愿意动手,就不愁挣不到钱。他心想自己这么年轻,有的是力气。人可能笨了点,可他足够勤快,足够吃苦耐劳,挣钱养家糊口,应该是极其容易的事情。大年初二,春年全家到后山上坟。这时,张秋水在这里,他今年在姐夫家过年。

春来满岁,春年跟张春水外出务工,孩子留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临走前,张春水反反复复拜托她的婆婆要好好照顾春来。她婆婆信誓旦旦着说:“你放心吧!我什么都不做,全心全意照顾我的孙子!”

春年扛包,张春水走在他身边,这对年轻的夫妻外出打工。在农村,这样的夫妻有许许多多,他们奢望的不多,就是挣钱维持生计供孩子读书。

转眼,四年过去,当初在襁褓里的孩子像猴儿可以在地上活蹦乱跳。这些年来,这对夫妻挣到手的钱还不多,可以肯定的是,这强过他们在家务农。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第六年,摸熟套路后他们逐步挣到钱。

14

姐姐嫁人,张秋水还是十三岁的少年。他羞涩、不懂世故,刚从梦想破灭的痛苦里走出来,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努力学习。斗转星移,张家沟的稻田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寒来暑往,三个春秋过去,张秋水现已成年。

他听说姐夫家在外面挣到了钱,想跟他们到外面去闯。于是,这年春节结束,张秋水跟着他姐姐姐夫来到厦门这边务工讨生活。

先是跟他们在鞋厂干活,三个月干完就走,他坐不住。不仅坐不住,还觉着年轻该多去闯闯。各种各样的活都可以干,只要能挣钱就行。日子不分白天黑夜,可因为挣钱,他觉得生活总有奔头。两年后,张秋水手里积攒了一笔小钱,他想回老家休息,顺便看看可不可以到老家附近找着媳妇。

有老婆后,两个人挣钱,日子才会有奔头。这些岁月,张秋水褪去青涩,逐步成熟,他不是以前的小孩。他留着青春期独有的长发,像大学艺术系的学生。他身体结实,流露出成熟的男人味,只是个头有些儿矮小。

大巴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行驶,让乘客晕头转向。经过两天两夜的颠簸,这辆载着张秋水的大巴车从厦门那边赶到清水县城。从清水县城坐着班车到柳林镇,路面坑坑洼洼的,路边杂草丛生,路上有泥潭。那时,车只能到镇里。

下车,走路,两个多小时后,张秋水站到沟口。他的心仿佛刚刚获得自由,像天边的白云随着呼啸的风欢快地穿行在秋天的歌谣里。

熟悉的村口,熟悉的山水,熟悉的乡音。路还是以前的路,河沟还是以前的河沟,张家沟还是以前的张家沟。在外漂泊两年多,张秋水回到生长的地方,这里的山水还是那样清秀,风景还是那样迷人,空气中依然气味清新。

两年后,今天,张秋水回到张家沟,他发觉张家沟变小。张秋水想不到,这是他视界宽广见识增长的缘故。他觉得张家沟确实变小。他背着包,提着行李走进院坝。杨老梅坐在水池附近的小凳子上砍猪草,抬头忽见张秋水。

“妈,我回来啦!”

“回来了好,你吃饭没?没吃的话,我给你下碗面条。”

张秋水吃着他妈煮的面条,面条还是以前的面条,就是滚开水下的几根面条,三四皮青菜放在碗里,浇上辣椒油。“妈,你煮的面条就是好吃!”

杨老梅看着她的儿,她儿子的微笑有点羞涩,似没有长大。

两年来,张家夫妻带着小女儿张冬水,供养老妈妈,偶尔收到张秋水从外面汇来的钱。相对前几年,他们家的日子可以说是舒坦极多。现在,他这年纪合该着娶媳妇生娃凑合过日子。人们常说,哪些年龄就要做哪些事情。

15

张家沟是西南地区最为偏远最为贫困的山村,它四面环山,农家沿着山脚三三两两地散落,有条小溪蜿蜒穿过这个落后的村庄。张秋水家由于他爷爷辈无能,土地下放那会儿没有分到好山好土。在这个村,就属他家最穷。

凭借着想象的翅膀,我们的场景飞回到从前。他们家是这样的,张著江四十五岁,杨老梅四十三岁,张洪水二十八岁,有老婆李翠花和五岁的张良;张春水二十一岁,张秋水跟张夏水都只十三岁,最小的是张冬水有六岁。

在那个年头,计划生育不是国策,没有人推行,生儿育女像是听从老天爷安排,多个孩子无非家里多双碗筷。这些孩子年龄差明显的原因在于,张著江与杨老梅有些孩子没有存活,这样的家庭死了孩子就扔进深山。医疗恶劣、衣食都成问题的条件下,怀胎十月生下来是死婴的,并不是稀罕的事情。

张春水嫁人那年,张洪水的孩子有五岁。在这以前,他们家曾因为“分家”起了冲突。肇事者是张洪水的老婆,也就是李翠花。起先,这家人没有因为李翠花的到来不愉快,但后来……毕竟是人性,人性趋利避害。

李翠花来自地主家庭,嫁到这边后。她发现,这个大家庭有那么多嘴吃饭,自己累死累活得到的东西得分给别人吃,她越想越不平,越想心里越有气。他们应该分家!李翠花多次跟张洪水说,可他不想分家,仿佛没脸开口。

张洪水有老婆有孩子,他本来不想分家,可是他拗不过老婆不停吹枕边风,渐渐心有所动。当然,还是给李翠花提出来的分家。张家原本只有十二亩地,如今对半分成两份,到张秋水他们这里的时候,土地怪少。

十六岁那年,看着差不多高,可张夏水身体强过张秋水。只因,他生性要强,特霸道,蛮不讲理。这年以前,白虎山就是牛婶她家山后,张夏水跟张著明偷柴。那时,家家户户都穷,山里有几根柴,他们都知道。现在,有人偷柴,主人家闻声找来抓贼。张夏水这厮初生牛犊不怕虎,不逃走,反倒跟张著明商量着把来理论的人捆起来。仿佛土匪投胎生,他还没收人家的砍柴刀,惹得找上门来。最后还是他妈归还了刀,又给主人家赔礼道歉才平息了争端。

岁月如流,转眼间,张夏水找到老婆,没管那么多草草办了酒席,算是结婚,如今老婆怀孕,再过段时间就要临盆。历史总是相似的,无数悲剧或者喜剧总在重演。人们常说天底下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可变来变去,变化也就那么丁点。张秋水这次回来,其实并不是单纯想回家,主要是分家。

杨老梅跟张著江无奈,穷苦了大半辈子,他们没怎么享受清福,老是为女儿们的婚事焦头烂额,为此得节衣缩食。他们从不思考贫穷、劳苦的根源,只是按照从小到大的习惯行事。在张家沟这些地方,大多数人都这样活。

这时,村长村支书会计组长,张家沟有些德高望重的人都在这里,他们为分家这事做见证人。原来已经被一分为二的土地,现在要把原来二分之一分成三份,张夏水跟张秋水两兄弟抓阄,剩余那块土地留给父母种。

张秋水让张夏水先抓,按照惯例,也该张夏水先抓。谦让的人容易走运,张秋水抓阄走运,他抓到的那些地相对肥沃,可他看到嫂子落寞的表情,犹疑瞬间决定不要。“哥,你们人多,将来还有小孩,你拿我这块地!”

张秋水啊张秋水,你可真是慷慨啊!张夏水不客气,理所当然般接受。张秋水性格深处的善良,常使他被动,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争强好胜多多谋取利益。现在,张家留给张秋水的,只有他睡的那间房,房外倚建起来的灶房,跟零星的几块土地。张秋水家里穷,长得丑、其貌不扬。二十岁出头,他未来的路还很漫长,运气也不站在他这边。这个人还会经历了种种苦难,但他不会被命运击倒。只因,他心中有光明,不愿意放弃活下去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