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梦殇 > 第87章 第 87 章

大唐.梦殇 第87章 第 87 章

作者:鹿筱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0 20:17:23 来源:文学城

翌日正是六月望日,我早早起了,趁着朝会未散,我身着宫婢的衣服站在太极殿外的一隅,眼睛紧紧盯着太极殿,丽箐则是四处张望着,待看到群臣散去,丽箐低头走向房玄龄,房玄龄正与杜如晦说话,丽箐走上前低声与房玄龄说了几句,房玄龄闻言微微诧异,视线瞥向我,我见状微微颔首,房玄龄收回视线与杜如晦说了几句后,便随着丽箐走了过来。

见他行来,我隐到一旁的石壁旁,房玄龄走至我面前微微施了一礼,道“昭仪万福”我笑着回着“中书令无须多礼”房玄龄抬头看了看我的妆扮后,不禁疑问道“昭仪为何这身装扮”我看了丽箐一眼,丽箐便退到了一旁静候。

我垂首看了看自己的衣服,解释道“这身装扮只是为了外出方便”因是在太极殿外,我环视一圈后方继续说道“毕竟这宫内见过郑昭仪容貌的人少之甚少”

房玄龄问“不知昭仪找臣所为何事”我垂首看着地面,低声问“房公可还记得在仁智宫与六娘的赌约”房玄龄听后忙不迭回着“臣时刻不敢忘与昭仪的赌约”

我抬头眸中已是淡然笑意,道“那今日六娘要房公兑现当日之约,不知房公可否愿意”房玄龄恭敬道“昭仪请说”我淡淡看着他,柔和道“六娘今日恳请房公,他日我若一命呜呼,还望房公能在圣上面前谏言让我魂归李氏,不知房公可愿”

房玄龄闻言一怔,脸上全是错愕神情,张了张嘴,才缓缓发出声音“昭仪的意思是不葬在皇家陵”我看着他错愕的神情,微微一笑道“六娘正是此意,不知房公可否愿意兑现当日之约”

房玄龄低头略一沉吟,尔后退后一步恭敬的施了一礼,我目不转睛的直视他,房玄龄直起身信誓旦旦的说着“臣当日幸得昭仪相救,臣无以为报,今日昭仪之请,他日臣定不负昭仪嘱托”

听他说完我心内顿时松了一口气,我抬头看着天边,缓缓道“房公筹谋帷幄,助圣上定社稷之功,如今辅相圣德,为大唐尽心竭诚,您这为民之心令六娘佩服”房玄龄听后忙摇摇手,道“不敢,不敢,昭仪谬赞,臣惶恐”

我收回视线,笑道“房公无须自谦,百姓心中皆有一秦权,房公为大唐所谋,自是在百姓心中,虽然我看不到这盛世,但我相信房公日后定会成为我大唐贤相”房玄龄郑重施了一礼,道“昭仪尔其过哉,房某差矣愧不敢当,但房某愿得此身长报国,死而无憾”

我上前一步虚扶一把,柔声道“若是日后我李氏有难,还望房公能在圣上面前多美言几句”房玄龄抑制住眸中得酸涩,朗声道“此事不用昭仪嘱托,臣亦会鼎力相助”我默默的点点头,房玄龄略一踌躇,终是开口问道“昭仪身体如何”我退后一步,看着前方低声道“终是过不了月余,我就要走了”

房玄龄叹息一声,道“昭仪莫要悲伤,人总归是要走的,只是早晚问题而已,先走的人说不定会很幸福,而后走的人则是痛苦无比”“房公所言极是,其实六娘早已看开,来到这世间走一趟,权当是美梦一场,梦醒了便要离开了”

我说到这儿,抬眼看着房玄龄笑道“以后恐遇不到房公了,今日六娘在此与房公告别,望房公珍重”话音刚落,我对着房玄龄恭敬施了一礼,房玄龄亦是回了一礼,但却未发出任何言语,只是沉痛的看着我,我朝着房玄龄笑了笑,便转身朝着丽箐行去,丽箐回头看了一眼静立的房玄龄,问道“昭仪是回昭庆殿吗”

我左手摸了摸右手的镯子,这镯子是韦贵妃当日在王府赠与我的,今日特意让丽箐拿了出来,我捏着手镯的手松了下来,道“去延嘉殿”丽箐闻言一怔,疑问道“昭仪是要去韦贵妃那里”我轻轻“嗯”了一声,便大步走着,丽箐忙跟上来,道“如此装扮于礼不合,不如昭仪先回昭庆殿换身衣服,再去贵妃那里”

我回着“不用了,这身装扮甚好,我也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的身份,你在前面引路”丽箐虽想再劝,但看到我脸上的神情,不再言语,默默在前面引路,须臾后便到了延嘉殿,丽箐看着我,我淡淡吩咐道“以你的名义通传”

“是”丽箐恭敬的回着,走至殿门与门口的宫婢说了几句,那宫婢听完便转身去殿里禀告,我缓缓走至丽箐身后,安静的站着,待通传的宫婢出来后,我随着丽箐走入殿内,韦贵妃正倚在凭几上翻着卷帛,丽箐恭敬道“韦贵妃万福”

韦贵妃视线离开卷帛,温和道“你今日来是不是皇------”话未说完,韦贵妃眼角余光瞥见丽箐身后的我,眼睛一眯扫视我一番,尔后立马坐直身体,我见状微微施了一礼,道“贵妃万福”

韦贵妃正欲开口,抬眸间见我身上的装扮微微一怔,只是“嗯”了一声,抬手一挥,身旁的宫婢带着殿内其他宫婢依次退到了殿外,丽箐亦是随着她们退到殿外。韦贵妃看了一圈,起身踱至我身旁,携着我的手在案前落座。

韦贵妃亦是在案前落座,目光在我面上扫视一圈,柔声道“不知昭仪此次来所为何事”我笑吟吟回着“贵妃怎知我是昭仪,而不是李六娘”韦贵妃笑道“众所周知,郑昭仪为国祈福身居白马寺,这几日才回京师,我岂会不知昭仪“

我赞许道“贵妃聪慧,那我就开门见山说明来意“韦贵妃笑着看着我,我低头将右手的镯子拿了下来,轻轻搁在食案上,韦贵妃看了一眼镯子,笑问“这是何意?昭仪有话不妨直说”我将镯子推至韦贵妃眼前,眼睛眨都不眨的问“贵妃可还记得当日赠我镯子时所说的话”

韦贵妃眼睛一眯,拿起镯子凝视许久,方才笑道“我自是记得,当日我说若是他日你有了难处,凭着这手镯来寻我,我定知恩图报”话毕韦贵妃便将镯子轻轻搁在案上,漫不经心的道“不知昭仪今日有何难处”

我看着韦贵妃眸中的淡淡笑意,暗自呼了一口气,平静的说道“我时日不多了,日后我李氏若是有难,恳请贵妃出手相助”韦贵妃闻言默不作声的看着我,悠悠的说着“朝中圣上最尊,后宫皇后最尊,圣上平日亦是只听皇后言,此等事情昭仪为何不去拜托皇后”

看着韦贵妃那语气,我心里暗道总不能跟你说虽没有长孙皇后那般得宠,但比长孙皇后活得久,一直到唐高宗时代,不拜托你还能拜托谁?想到这儿,我莞尔一笑道“皇后之下便是贵妃,且贵妃出身名门,世人皆说贵妃姿容端丽,虽圣宠优渥却恭谦有加,以贵妃之性我自是相信贵妃会应我今日之请”

韦贵妃饶有意味的打量我,须臾后笑了一声,道“昭仪如此说,我盛情难却”韦贵妃说到这儿视线看着案上的手镯,思虑一番后终是拿起手镯,抬眼时眸中已是笑意 ,缓缓道“昭仪之请我自是应允”

我闻言恭敬的道“多谢贵妃”韦贵妃指腹摩挲着手镯,视线直视着我,问“李尚书征战无数,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如此功勋,就算是有难,圣上亦会网开一面,昭仪岂不是杞人忧天”我轻叹一声道“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楚”

韦贵妃放下镯子,嘴角无奈一笑道“方才昭仪说我圣宠优渥,这圣宠只不过是表面,别人认为我身处高位就是因为圣上的宠爱”说到这儿韦贵妃无奈的摇摇头“但我深知在这后宫中,圣上唯一在意的便是皇后与昭仪,我只不过是顶着一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贵妃头衔而已,圣上心中并无我”

听她如此说,我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韦贵妃低喃道“我虽出身京兆韦氏,与圣上却是一场联姻,当初洛阳城破,圣上为了拉拢洛阳城中的望族,才会让我韦氏姐妹入秦王府,若是圣上真心待我,又怎会对外宣称我是以良家之身入秦王府”

我没料到她会如此说,我迟疑一下,轻声道“六娘亦是如此,这宫中甚少有人知郑昭仪就是李府的李六娘”韦贵妃摇摇头,悲悸道“不一样,你与我怎会一样,昭仪是因出自陇西李氏,圣上亦是出自陇西李氏,大唐律令中同姓不能为婚,圣上是真的喜欢你,才为你考虑这才让你换了姓氏,这世上哪个不知我韦珪嫁过人,即使圣上对外宣称以良家之身入府,这也抹不去以往的种种”

我心中思虑一番后,柔声道“贵妃莫要如此说,圣上平日忙于国政,但对贵妃自是宠爱有加”韦贵妃听后冷冷哼了一声“宠爱有加”继而冷笑道“听了真是刺耳”我闻言不敢出声,只是默默的看着她,韦贵妃眼神清冷的看着我,道“我身为正一品妃,阿娘理应获封正四品郡君,上月我阿娘过世,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都不曾获封郡君的封号,昭仪你说,圣上宠爱我吗”

我清了清嗓子,道“圣上前几日追封令尊为徐州都督,这也说明圣上还是偏爱贵妃的”韦贵妃压低声音道“我阿耶身前曾授开府仪同三司,历任陈州刺史,沈州刺史,袭爵郧国公,哪一个不比这徐州都督显贵,圣上此举只不过是敷衍我而已”

我听她如此说,忍不住提醒道“贵妃今日所言,六娘我出了这延嘉殿便不曾听过,这深宫中贵妃莫要忘了人心不可测”韦贵妃手臂撑在案上,手掌托着脸颊,看向我,平静的道“今日我既说与昭仪听,自是相信郑昭仪的人品,亦不怕昭仪传了出去,倒是----”

韦贵妃话未说完,视线瞥向殿外,我顺着其视线看向殿外,顿时恍然大悟,道“丽箐虽是皇后身边的婢子,但我所做并无对皇后不利,所以她不会去传话的,即使皇后知道我来延嘉殿,又无不妥,身为昭仪来拜见贵妃皆是情理之中”

韦贵妃笑道“皇后的气度自是无人可比”复而叹息一声,道“昭仪可知我甚是羡慕你,你可知玉山那场大火,那段时日除了皇后,谁都不敢近圣上身边,圣上白日忙于国政,夜晚便是宿醉,这样持续了好久,还是皇后劝谏后,圣上才不再饮酒,即使你不在了,却留在了圣上心里,你说我能不羡慕你吗”

我微微一愣,韦贵妃是笑非笑的看着我,继续说着“昭仪自玉山大火后杳无音信,圣上即位依旧在宫中给你留一席之地,封你为昭仪,册封一下后宫哗然,众人皆好奇这郑昭仪是何许人也,圣上与皇后三缄其口,皇后为了堵住众人悠悠之口,对外宣称郑昭仪在白马寺为国祈福,这才止住了宫中的流言蜚语”

我心头一动,疑问道“既然众人都不知,那贵妃又如何得知六娘就是郑昭仪”

韦贵妃目光一斜,笑了一声,道“在这宫中,谁还没有一些手段,我自是有我的门道,但我深知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你知道吗”韦贵妃身子前倾,轻声道“揣摩圣意并不难,难的是揣到后如何守口如瓶”

韦贵妃又絮絮叨叨了几句,自从来到唐朝,我虽与韦贵妃见面次数不多,但给我的印象她一直是温婉的娘子,对李世民亦是关心,今日听她一说,深感宫中女子的不易,现在回想韦珪的一生也是不易,长女虽被李世民封为定襄县主,但下嫁于薛国贞公阿史那忠,儿子李慎年仅八岁便出藩,因支持李贞起兵反武则天,而被坐罪下狱,在流放中逝世。与李世民所生的女儿贞观十五年封为临川郡公主,出嫁周道务,却没有长孙皇后所生的女儿受宠 。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我又与韦贵妃寒暄几句,看了看殿外的天色,这才起身道“叨扰贵妃许久,不敢耽误贵妃休憩,六娘先行告退”韦贵妃起身后来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手臂,柔声道“昭仪且宽心,昭仪今日之请他日我必履约”

我闻言朝着韦贵妃恭敬施了一礼,尔后迈步走向殿外,丽箐见大门打开,忙上前来扶着我,俩人相携走出了延嘉殿,抬头看着空中的云朵,我边走边问“丽箐难道你不好奇我与贵妃都谈了什么”

丽箐回“昭仪的事情岂是我一婢子好奇的”我无言的拍了拍丽箐的手臂,继续在宫中走着。丽箐这人非常伶俐,这几日把昭庆殿打理的井井有条,亦是拒绝了很多前来探视的妃子,那些人因丽箐是皇后身边的宫婢,亦不敢造次,这才让我在宫中的生活清净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