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梦殇 > 第8章 初识知己(修)

大唐.梦殇 第8章 初识知己(修)

作者:鹿筱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0 20:17:23 来源:文学城

烈日当空,红彤彤的骄阳笼罩着大地,热腾腾的暑气席卷整个天空。房间内一室的热气,扇子、冰水也解不了我的燃眉之急,我看着窗外的绿荫树木,遂拿着团扇走向室外。

我信步在御花园中,这里的一砖一瓦可都是文物,如果拿到现代,我就发了。我漫无目的在御花园的林荫小道上走着,看着百花争先斗艳,清澈的池塘,黄色的鱼在荷叶下欢快的嬉戏。

寂静的御花园中,一阵风拂过,远方传来一阵阵悦声,悦耳的音律中夹杂些凄凉的韵味。寻着悠扬的悦声,我顺着悦声一路找寻过去。

透过崎岖的假山,一眼望去,一男子身着月白圆领袍衫,袍摆若隐若现丝丝蓝色花纹。白皙的皮肤下一双黑色眼眸仿若砚台里浓不开的黑墨,直挺的鼻梁上微蹙的双眉好象藏有众多的心事,男子手里举着排箫,看着远方,眼中带着几许忧伤,嘴不停的吹着排箫。

望着这男子萧条的背影,我不由得停下脚步,静静的听着。之前在这里从未听过,因为暑气,偌大的仁智宫无一人外出,这阵阵的排箫声随着园中池中的水层层推进,飘入耳力尽是凄凉之气,忽如深夜繁空中星星点点静静流淌……

男子身姿挺拔,却有着说不出的落寞。

我正沉迷于箫声中,排箫声嘎然停止,抬头望向吹排箫之人,只见他已停下手中的排箫,缓慢转过身来,目不转睛的望着我。

过了许久,两人就这样四目相望。

见男子不在奏乐,或许是我的到来打扰到他的演奏,我带着少许的歉意朝那年轻男子行了个礼,正想转身离去,只见那男子忽然张口道“连你也不愿听我的箫声,没有想到我竟然如此------。”

我按耐住离开的想法,信步至那男子身边,抬头望着男子秋水般的黑眸,沉声道“不是我不想听郎君的箫声,而是以为打扰到郎君吹排箫,所以这才想悄悄的离开”

男子长长的睫毛恍如蝶翼眨了眨,紧握手中的排箫不再言语,忧郁的黑眸望向远方。周围只听见簌簌的风飘声,寂静的针落地声可听到。

我纳闷的看着眼前的男子,这人真奇怪,是他把我叫住,现在却一言不发。我默默的站着,过了许久还是一言不发,我只好自言自语道“这是皇家的行宫,你是什么人,怎能进入到这里。”

男子不再沉默,耳畔传来低沉的声音“我是李------”只见那男子顿了顿,轻声道“某叫李成,唤我大郎便可,某是跟随齐王来这里的,不知娘子如何称呼啊?”

竟然遇到李元吉身边的人,我饶有意味的盯着男子,笑道 “我叫崔芸熙,是跟随秦王来到行宫的。,郎君唤我二娘便可”李成听了略微一怔,遂低下头轻抚手中的排箫,喃喃自语道 “原来是秦王的人啊”

我的心咯噔一跳,怎会有如此忧伤之人,淡淡的看向远方,呢喃问道“大郎怎么会吹出如此凄凉的曲子,难道有什么伤心的事情?”

李成压抑住喉咙的酸楚,定定的看向远处道“二娘听出我的箫声带点凄凉。”我侧身转向李成,李成的话语中夹杂着丝丝的寂寞,除了寂寞还是寂寞。

我低头扫向李成手中的排箫,虽不懂乐器,但从未见过如此精致的排箫,倏地一下抽出李成手中的排箫,拿在手里细细的看着。李成微微一愣,看着手里空无一物,继而嘴角附上笑容,淡然的再次将目光投向远方。

看着手中得排箫,这排箫是由长短不一竹制成,城双翼排列,参差不齐。刚由李成嘴中吹出,空灵飘逸,音色细腻,把玩一会后便塞向李成的手中,温和道“你的箫声我很喜欢,从来没有遇到把箫吹的如此动听之人。”

我不知李成为何如此忧伤,他的背影、眼神无形之中时刻散发出寂寞。只见李成忧伤的脸上终露出笑容,淡淡的笑道“没想到今日竟遇到知音,略为欣慰”

知音,我顿时摇摇头,蓦然看向花园中绽放的花朵,微微一笑,轻声道“大郎谬赞,我对音律是一窍不通,谈不上什么知音,只是偶遇这里,恰巧做了一个倾听者而已”

这一刻,李成英姿挺拔的身体靠在石壁上,放松的道“不管二娘你懂不懂音律,二娘却能读懂某的寂寞。”这样的气氛实在压抑,我不由得提议道“换个话题,气氛有点沉闷啊,我给大郎讲个故事”

李成灵活的转动手里的萧,点点头赞同我的提议。

我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从前有个草原,草原上住着一群羊和两只狼。其中的一只狼叫灰太狼,另外一只是灰太狼的夫人红太狼。每次灰太狼想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捉羊,小羊们很聪明每次都能逃离灰太狼的魔掌,红太狼吃不到羊,把怒气都撒在灰太狼的身上。这个灰太狼不但不生气,每天都在努力的抓羊。李成你知不知道灰太狼每次受到小羊的欺负,它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吗?”

李成微闭双眼,左手拿着箫敲了敲右手的手心,想了半天后,张开眼对我摇了摇头道“我不知道灰太狼会讲什么,你说说看。”

“哈哈,灰太狼最后总会说我一定会回来的。灰太狼的目标是羊,捉不到羊它永不放弃。李成狼都如此,更何况我们呢,即使有不开心的事情,笑一笑就没事了。”

李成不禁莞尔一笑,眼神在我的面容上飘忽,笑着道“二娘,与你聊天真是有趣,可以听到闻所未闻的事情。”

我不禁畅怀一笑道“我跟你们这里的人当然不一样了。”李成稍微愣了愣,追问道“二娘怎么跟我们不一样了”

“呵呵”我真想抽自己一下,一不留神什么话都从口中冒出,右手的食指不停的挠着左手,尴尬的笑笑道“大郎是男的,我是女的,咱们能一样吗?”

“是这样啊”李成话语未说完,看到远处的路上,一人向他点点头,规规矩矩的站在那里。

李成看看远方的人影,从石壁上起身,转身面对我道“二娘,某要走了,与你聊天甚是开心。”我看了看远处的人,笑着挥挥手道“我也很开心认识你,有缘的话我们还会见的。”

“是啊,有缘我们还会再见的,后会有期”李成朝我挥挥手,拿着排箫离开了假山,向远处的那人走去。

李成的背影渐渐远去,我转身走在御花园的小道,继续我的纳凉之路。

------------------------------------------------------------------------------

炎炎夏日如蒸笼,一朝一夕绿林荫。

殿内萦绕着甜香的气味,宫婢缓慢的摇着手中的团扇,李渊端着茶杯抿了一口凉茶,清凉感润入喉咙,舒适的笑容扩展在满是皱纹的脸上。

殿外的侍卫匆忙走进来,跪在地上道“禀陛下,秦王觐见。”李渊放下手中的茶杯,大手一挥,道“宣”

李世民满怀着期待,步伐稳健、气宇轩昂来到大殿上觐见李渊。李世民规矩的长揖,朗声道“儿世民参见父亲大人”

李渊大手一挥,笑着道“平身,吾儿一路辛苦了。”李世民面露喜色,含笑道“父亲,叛贼杨文干已被儿拿下,宇文颖给杨文干通风报信,也被儿押解回来,父亲大人如何处置。”

“世民,你辛苦了。”李渊顿了顿,黑眸扫了一眼李世民,接着道“把宇文颖押回长安,听从发落。”李渊摸摸下巴的胡须,三言两语的就解决杨文干得事情。

李世民微微一愣,自己远赴宁州,已把叛贼杨文干拿下,怎料父亲三言两语就打发了,迟疑问道“父亲,其他相干人员如何处置。”

李渊默不作声,抿了一口茶,略有所思的看着李世民,沉声道“世民,你去庆州平叛,这几日吾已查清楚,此事不关太子的事情。杨文干并不是受到建成的指使,建成并未让杨文干攻打仁智宫,事情皆是他一人所为,人证书信皆在,亦是洗清了建成得冤屈,吾已令建成回长安处理政事,待吾回到长安再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君王心不可测。

李世民的心微微的一沉,事情已经朝着另外一方向发展,完全超出自己掌控的局面,即使心有不甘,不能惹怒龙威。李世民不漏声色的道 “父亲明鉴,兄长怎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现在终于还兄长清白,儿甚为欣慰。”

“你长途跋涉,要好好休息,五日后再启程返回长安。”

“是”

李渊用手按按太阳穴道“吾乏了,世民你先退下”李世民双手在前,微微的颔首应允道“是,父亲好好休息。”

李世民回到寝宫后一声不吭,在屋内不停的走着,回忆着过往。深知秦王府树大招风,每走一步都是谨慎为之。生怕一放松,把柄落入他人手中。

李世民暗暗的叹口气,自从父亲建立大唐,发生太多的事情。兄弟三人再也没有儿时的要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利的增大,改变了一切。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如今隔着一道墙,这无形的墙,把他们兄弟之间的情谊隔在千里之外。

梦里时常想起儿时欢乐地场景,兄弟围着母亲快乐的跑着、快乐的玩耍。梦醒时分这一切不复存在。机会在一次一次的流失,此次看上去完美无缺的计划,怎会落空?

心中的**一片茫然,更多的是失望。一念执着,竟会如此的艰难。

李世民没有觉察我的到来,满脸尽是绝望的表情。我悄悄的放下茶水,静静的退到一旁。看到李世民心急如焚的表情很想告诉他你注定是最后的赢家,不差这一次机会。

深知历史结局的我知道这一点,可李世民却不知。在这里,我就像是一看客,尽情的欣赏这里每个人的表演,不管如何闹腾,最终还是会顺着历史的大潮流一步一步走去。

熟知别人的命运,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我的命运会走向何方呢,将来的我也不知何处才是我的归属。

窗外吹来一阵凉意,看着李世民单薄的身体,拿来披风披在他的身上。李世民空洞的望着我,迷茫的说着“芸熙,我好累。”

此时的李世民卸掉往日的镇静,如同迷路的小孩无助的寻求帮助。而我只是个局外人,历史仍是历史,不会因为某个空间的错乱而发生改变。宿命的轮回依然运转。

高高在上的秦王,我却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静静的呆着。他此时的痛楚,我不会理解,因为权力不曾在我的手中。

只能无声无息的呆着。

翌日一早,见李世民用完早膳,我招招手,殿门口得婢女急忙走过来,将食案上的早膳一一收拾好端走,只见李世民随手拿过一旁的卷书,心不在焉的翻阅着,我听见叹息声,垂眼一望,李世民重重的卷上书卷,复又起身,踱步在殿中,走走停停,反反复复,终不再走动,我抬眼看着其身影,只见李世民转身看着我道“芸熙,想不想出去逛逛”

“大王,想去哪里”“凤凰谷”话音刚落,李世民转身便朝着殿外行去。我怕酷暑燥热难耐,忙拿起一扇子,跟在李世民身后走着。

仁智宫建于玉华山下,依山临涧,其中凤凰谷最为有名,我执扇亦步亦趋的走着,凤凰谷松林茂盛,虽是盛夏,却无暑意,凉气渐渐袭来,我看着手中的扇子,怎知这里如此清凉,亦无须这扇子扇凉,素有夏有寒泉,地无大暑之名,不愧是避暑胜地。

走着走着,李世民在一瀑布前停下脚步,我看着眼前这声如奔雷般的瀑布,水气蒙蒙,流水从上直泻而下流入潭中,激起阵阵水花,在这云漫雾绕中,传来李世民的声音“芸熙,你可知这凤凰谷因何得名”

我晃了晃手中的扇子,道“奴婢听闻,是因常有五色雀翎翔于中而得名凤凰谷”略一停顿“还有一种说法是此山外形如凤凰展翅般,因此得名凤凰山”

李世民点点头“这山从远处看,却是一展翅飞翔的凤凰”聆听这澎湃得瀑布声后,缓缓问道“这仁智宫因何得名”

“是圣上取任者乐山,智者乐水中的仁智二字”

“那可知父亲为何选在这里做避暑离宫”

我摇摇头。

李世民找了一块石头,顺势而坐,转头看看我,拍了拍身边的石头,见其动作,我微怔,毕竟他是未来的君王,尊卑有别,我不敢坐在其身边,只是静静的立在其身后,李世民看着我小心翼翼的神色,不由的一笑,便不再要求,转过头,看着飞流直下的瀑布娓娓叙道。

原来李渊选择这里作为避暑离宫,还有一段令人捧腹大笑得故事。

李渊建唐初期,为了防止突厥入侵,李渊与李世民多次巡防渭北,且把宜州作为防卫重点,多次勘察后,在这一带并未选出合适得作为离宫,一日,李渊与李世民寻访结束后,便去祭扫黄帝陵,在返回途中,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在前引路。怎知尉迟敬德喝酒了,醉醺醺得骑在马上,并未看路,马把大队引向了凤凰谷,此谷却挡住了大军前行,尉迟敬德见此,吓得醒酒了,李世民见大军停住,问明原因后,便和军师徐茂公一起下马勘察地形。徐茂公看后道“秦王,这里山清水秀,且前面那座山,形如凤凰展翅,这可是个栖凤藏龙得好地方”

李世民不解问“何以见得 “徐茂公指着山川道”此山肥田沃土,四周有青山做屏障,是屯兵养马,操兵习武得好地方。且这四面荫浓气爽,地无大暑,是避暑好去处,况且这里离官道不远,很快能返回长安,是块风水宝地”李渊李世民二人一听,遂是高兴,回到长安后,便命人在此修建离宫。

李世民手指轻轻抚着衣服,叹息一声,缓缓道“隋末,天下大乱,我随着父亲在太原起兵,建立大唐,在我们父子兄弟齐心协力下,灭了王世充,刘黑阀等势力,虽然累,却打下了大唐得根基,但现在,根基已定,是不是父亲就不需要我了”

我站在一旁不知该如何接话,挠挠头缓缓道“大王龙凤之姿,天日可表,必能济世安民矣”李世民闻言,目光怔怔的看着我,须臾后嘴角一邪,是笑非笑的道“你这话要是让圣上与太子听了,可是要勃然大怒的”

龙凤之姿,天日可表可是形容你李世民的,我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说出来罢了,这大唐以后都是你的天下,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我瞥其面色一眼,低头道“奴婢只不过是说实话罢了”

“如此妄言下次不可再说”李世民口气平淡的说着,我扫了其一眼,低声道“喏”

李世民不再言语,只是静静的坐着,须臾后我听到娑娑脱靴的声音,我抬头一看,李世民正在脱靴,我上前一步,一时情急蹲下按住其手道“大王,脱靴作甚”李世民身体一颤,低头看了看我的手微愣,抬头朝着潭中一瞥,我压住其手,劝阻道“大王,现在虽是盛夏,但这潭中水寒凉,不易下水,大王若是身体不适,奴婢回长安无法向王妃交代”

“我平时在外行军,比这还艰苦,这水虽寒凉,对于我来说无事”说完便要拿开我的手,我想起王妃的嘱托,只得紧紧的抓着其手,“大王,临行前,王妃叮嘱奴婢,说大王脾气难免急躁,望奴婢能劝之,若大王有疏忽之时,望奴婢要直抒己见”

李世民唇角一扬,淡淡笑道“既是王妃嘱托,我听便是”

听闻他如此说,我松了一口气,抬眼一看,李世民正笑意盈盈的看着我,我不解,李世民视线一瞥,我顺其视线一望,我的手正抓着其手,我猛地一惊,脸色微红慌忙把手松开,尴尬的起身退后一步,一时该不知如何是好。

李世民低头嘴角沁着笑意,将靴子穿好,起身看到愣住的我又是一笑,朗声道“回宫”我拿着扇子,跟在他身后朝着离宫方向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