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梦殇 > 第4章 邂逅秦王

大唐.梦殇 第4章 邂逅秦王

作者:鹿筱蕾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1-03-10 20:17:23 来源:文学城

时间流逝的很快,在秦王府不知不觉的度过了一些日子。

每天的生活都是如出一辙,我已能熟练的处理自己手中的活,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依然在思念家人的睡梦中醒来。枯燥乏味的生活,令我回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可每次站在落水的地方,望着深不见底的水面,却失去了跳下去的勇气。

唯一不变的是炎炎夏日。

已到七月下旬,天气越发的燥热,清晨旭日东升,热气扑面而来。花园里的树木,树叶耷拉的挂在枝上,树枝一动不动,毫无精神的垂在半空中。

我轻摇手中的团扇,耷拉的眼皮望着窗外神游。刘总管穿着青色的长袍,肥胖的身躯一步三摇地走到案前,刘总管眼角布满浅浅的皱纹,眼睛围成一条缝笑道“二娘,秦王唤你,在书房.”

听了刘总管的话,我手中团扇忽的停住,身体微微一怔,眼神从窗外飘向刘总管肥胖的脸上,不可置信的看着刘总管。刘总管见我没有反应,温润的声音提高几度,重复刚才的话语。

我顿时缓过神,迷茫的眼神渐渐聚焦。

我忙不迭扔下手中的扇子,倏地一下起身,拉着刘总管的衣袖,纳闷道“刘总管,秦王找我是为何事”一段时间相处下来,刘总管就如大肚弥勒佛一样,身体圆润润的,嘟嘟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平易近人,许多府中婢女调度的事情全都是他亲手教我,才让我在短时间内熟悉起来。

刘总管轻摇头,含笑道“我也不清楚,你去了不就知道了.”

有缘的人不管是轮回几世,不管是怎样的擦肩而过,兜兜转转后都会遇见。

盛夏的王府处于静谧中,我和刘总管行色匆匆的行走在府内,快速的脚步遮掩不住我的喜悦,阵阵喜悦掩去了燥热的夏日,即将看到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我嘴角噙着笑意。

没走多久就到了书房门口,刘管家转身对我说:“你在这里侯着,我进去通报一声.”独自把我留在书房的门外,刘管家进去通报.

不一会便看到刘管家示意我进去,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踏进书房,跪着施礼道“奴婢见过秦王.”

半天没有动静,一室除了静寂还是静寂。在浓重的尊卑时代,没有命令,我哪敢起身,只能屏息静气的跪着。过了半晌,听到前方传来一声清脆嘹亮的声音,“起身吧”我腿已麻麻的,听到起身二字条件反射似的立即起身,站起后头微低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青砖看。

书房内此时格外的安静,不知是不是秦王太忙碌,还是忘了我这小小奴婢的存在,那清脆嘹亮的声音不再响起。心内的好奇心不断的涌动,很想看看闻名后世的李世民就是是何模样?几经思考,我终于悄悄的抬起头,用余光偷瞄前方的帝王的模样。

看到案前的男子,我不禁一愣,这就是扬名后世的千古一帝、争议不断的李世民!

只见案前坐着一男子身穿银色袍子,面如冠玉,脸庞棱角分明,浓密的眉毛,笔挺的鼻梁,,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这就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脑海里立即调出李世民的资料.

姓名:李世民 性别:男

出生日期: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民族:汉

职业: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成就:平定天下、贞观之治、开放国境、分权制度、抗击外敌、善于用人和纳谏、减轻农民赋税

正沉思中,我尚未将收回眼神收回,李世民终开口打破这沉寂的氛围 “听刘总管说,王府新查账方法是你想出来的.”

接触到李世民凌厉的目光,我赶紧低头,紧张的回道“是,奴婢见帐房先生所用之法过于麻烦”被李世民散发出的摄人的气魄震住,微低头,不敢再抬头。

“我看了以后,发现比以往帐册更加一目了然”只见李世民顿了顿,接着道:“你进王府之前都读过什么书?”李世民严峻的眼神从堂上飘过来,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我。

“奴婢自小跟叔父生活,叔父教的都是简单的书。”我拼命的保持镇定,努力的挤出一丝微笑,小心翼翼的回着李世民的话。

李世民未抬头,清冷的道 “原来如此。能想出此方法的人定很聪明,不如我来问问你”李世民修长的手指在案上咚咚咚咚的敲着,忽然手指停住,沉稳的问道“三国时期的东吴四英将是哪些人?”

听到三国时期我慌乱的心情顿时消除,李世民过于自负,竟出如此简单的问题。曾痴迷于三国志,怎会回答不出如此简单的问题。初见李世民的紧张感已消去,笑容浅浅的浮现在脸上,自信的回着“回秦王,东吴四英将是东吴孙权的手下,他们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李世民微微闪过吃惊的神色,深邃的黑眸见不到底“没有想到你一介女流之辈竟然知道,诗经有没有读过?”

话刚说完,我脑内警铃顿时大响,真想抽自己一大嘴巴,不该这么锋芒毕露,一时的大意使我忘了,在古代女子由于的礼教限制,怎会知道在我们现代女子中是如此简单的问题,心中暗自的后悔,这题该怎么回答,是该装傻充愣,还是如实回答,时间真是难熬,我咬了咬嘴唇,小声道“回秦王,奴婢略知一二”

李世民修长的身影斜倚在榻上,黝黑的眼神已由审查转为探究,长长的睫毛垂了一下,轻描淡写问道“那你喜欢哪一篇?”

怪异的气氛流动在书房内,李世民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语,着实让我冒了一身冷汗,再加上炎热的天气,古时又没有空调,顿时额头上汗滴层层,小心的擦拭额头的汗滴,可我此刻很想离开这房间,无奈的道“回秦王,奴婢喜欢桃夭。”

李世民深邃的眼睛微微一眯,嘴角不经意的噙着笑,夷然不屑的道“为何,桃夭只不过是女子出嫁时的心思,有何值得喜欢。”

我听了不由得一愣,这叫什么话,我虽不是倾城的大美人,但怎么看也不像是男人,我是个娇滴滴的女人,当然会喜欢。李世民不屑的语气使我这个生活在21世纪的人火气渐长,在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的确不咋的。我抿着唇,眼里闪着隐约的怒火,不卑不亢的道“回秦王,桃夭字面上虽平平淡淡,但从侧面上却表达了真善美。女子不止要面貌美,还要内外兼修。”

沉默、沉默还是沉默。

忽来的寂静使我胆战心惊,真不该逞一时之快,差点忘了这里可不是现代,难不成刚才的话语把李世民得罪了。默默的回想刚才的话,没有任何纰漏,没有不当之处怎会如此的安静。

台上的李世民微微的扬起眉,没有丝毫的怒气,俊逸的脸上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着堂下,虽是这样,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还是令人捉摸不透。

片刻之后,听到轻微的脚步声,华丽的圆头重台履映入眼帘。李世民已从案前走下,慢慢踱步到我的跟前,淡淡的道“从明日起到书房当值”字虽少,话语中却是命令的语气,不容质疑。

我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这几天早已厌倦账房枯燥乏味的生活,既然是未来的天子金口一开,何乐而不为,想到这儿,我盯着李世民的重台履,犹豫一下,终是开口问“那奴婢以前当值还要去吗”

“以前是何差”

“奴婢主要是管府中婢女调度,何在账房当值”

“我会跟刘总管说声,账房你安排个人过去,至于府中婢女调度,你还是接着管吧”

“是”

李世民的圆头重台履转了个方向,渐渐的离开我的视线范围,只听见一阵嗦嗦的脚步声,不一会便听到李世民问“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燥热的天气使我似乎有点恍惚,愣是半天才回道“回秦王奴婢叫崔芸熙。”

“嗯,好。你下去吧。”

“ 喏,奴婢告退。”

退出书房,轻轻的呼出一口,悄悄的擦拭手中的雾气,一番交谈下来,虽没有好好的瞧瞧李世民,但我深知应尽量远离李世民,即使他是日后的皇帝,误打误撞的到了这里,终归不属于这里,还是安守本分做好婢女的角色。

我看着一旁一声不吭的刘总管,脑内一闪,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忙向刘总管打听李世民的喜好。刘总管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说来说去都离不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得逾越本分。

次日晌午,慵懒的午后,阳光懒洋洋的照射大地。雍华的秦王府迎来了一群智慧超群,骄勇善战的幕僚齐聚于书房。

按着李世民的吩咐,我把青釉茶碗一一的放在文官武将的案上。初次见到秦王府的幕僚,乘着奉茶的空隙,我细细的打量在场的每一位幕僚,他们可是日后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唐朝的繁荣昌盛倾尽一生的智慧。李世民面无表情对我挥挥手,我朝李世民行了行礼,静悄悄的退出书房,在门外候着。

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在玄武门之便中起主谋作用。受到李世民的信赖,不仅参与贞观之治,李世民过世后辅佐李治多年。成为唐初时期的重要人物。

李孝恭:李渊之堂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一介武夫胆识不凡;李世民登基后喜游乐退出政权中心。

杜如晦:唐初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深受李世民的重用,也在李世民的玄武门之便变中扮演重要角色,与房玄龄被后人称为房谋杜断。

房玄龄:唐初开国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拥有高超的智慧受到李世民的重用;善于谋略在玄武门之变中主谋之一 ,其夫人是有名的妒妇,也是亘古未有的贤相

尉迟恭: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与秦叔宝是门神的原型,传说中面色跟黑炭一样在玄武门之变中为李世民打下帝位

因天气的缘故,堂下的臣子们都静静的喝茶。李世民抿了一口茶,扫了一圈,遂出声询问道“今日早朝,父亲大人几日后去仁智宫避暑,要世民与四弟陪同前往。派太子留守长安,诸位有什么看法?”

长孙无忌忙放下手中的茶碗,起身双手抱拳道“秦王放心,臣等愿意陪同前往仁智宫。”

李世民转着手里的茶碗,略有所思,过了一会眼神扫过堂下的几位,道“尉迟恭与房玄龄陪我前往,其他诸位留守长安,看看东宫与齐王府有何异常。”

“请秦王放心,在下已在东宫布置眼线,有任何风吹草动,内线便会前来报告的。秦王放心与陛下前往仁智宫避暑,长安城,我们会盯着。”杜如晦不愧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做每件事情如此的滴水不露。

“那世民在此谢谢诸位,世民以茶代酒,敬诸位一杯。”李世民拿起案上的茶碗,一饮而尽。

堂下的幕僚也纷纷拿起案上的茶碗,看到李世民饮完,同声道“谢秦王,愿秦王此次出行平安归来。”

话说李世民得天下,这些忠心耿耿的跟随者功不可没,没有他们的忠心也许历史又是另一番景象。看着驰名后世忠臣的身影渐渐远去,转身踏进书房悄无声息的收拾案上的残局。

“芸熙,帮我拿件披风。”“是”我快速的拿来披风,披在李世民的肩上。

看着眼前挺拔的身躯,虽权力在手,却感受不到一丝的愉悦。或许这就是生在帝王家的悲哀,不管是哪个帝王,终究高高在上,既然选择了就要独自享受位居天下第一的寂寞。,帝王之位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李世民坐在垫上,拽了拽身上的披风,闲适的问道“听刘管家说你昨日还破了一个小小的案件,看来你不比房玄龄,杜如晦两位先生差啊?”

“秦王这是折煞奴婢,奴婢不敢与两位相提并论,奴婢只不过是略微的动了动脑筋,两位先生可是治国理国的贤臣。”我抬手招招门口的婢女,婢女低头快步而来,把我手上的茶杯端走。

李世民眉头一抬,好奇的问道“芸熙,既然熟知历史,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想都没想直接说到“回秦王,三国时期的荀彧是我的偶像,我可是他的忠实粉丝”

李世民打断我的话“你说的偶像是什么?粉丝又是什么?”

我这才发现口误,那时还没有偶像、粉丝这些新新词汇,咬了咬嘴唇,赶紧解释道“偶像是我家乡的方言,就是敬佩的意思。奴婢太喜欢荀彧,急忙之中方言就出来了。”

李世民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我还想从哪冒出这些奇怪的词语。”我抬头瞄了一眼李世民的神色,暗暗的松了一口气,终于蒙混过关,不用我太多的解释。

我看李世民不再吱声,悄悄的退于门边,许久之后李世民喃喃自语道“荀彧乃王佐之才,看破世事,还能洞察人心,的确是个人才”顿了顿,话语中充满无奈“荀彧至死都是汉臣,多可悲,他一手成就曹魏权势,算尽天下,却唯独没有看清自己,亦算错了曹操”

我听完李世民的话,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或许早就萌生夺江山的想法。世人都晓得江山注定落在你手上,只是时候未到罢了。步步为营的代价,是失去亲情的回报。或许兄弟情早已泯灭,或许是替李渊打下半壁江山,权利的野心逐渐扩张,本是清心寡欲,却因贪恋王位,永远沦落。

李世民抬头,直直注视着我,道“我问你,同是复兴汉室,为何荀彧不去辅佐刘备”

“奴婢不知”

李世民闻言,柔声道“但说无妨”

我想了想,不知该说还是不说为好,抬头一瞥,见李世民正看我,只能硬着头皮回“奴婢认为,刘备虽是宗室末枝,但并不出名,论实力的话,在荀彧眼里曹操能成大事”

我这回答中规中矩,并不突出,说完不安的看了一看李世民,见其脸色并未有任何不悦之色,才略安心。李世民点点头,不再继续追问,若有所思的看了我一眼后边低头看案上的书籍。

在初唐称呼皇帝为“圣人”宫中和皇帝身边身边的则称呼皇帝为“大家” 怕大家不习惯改为陛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邂逅秦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