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唐逍遥地主爷 > 第466章;若是给我些好处,肯定办的更好啦

第四百六十六章;若是给我些好处,肯定办的更好啦

看着热闹的场景李钰现在台上欢喜不禁,刘琪忙着统计数据,萧统带着一群人在院子里奔走记录,忙了好大一会儿这才带着众人过来桌子边。xinghuozuowen

李钰和萧统正在说着小门户的情况,钱得海再次出来;

“启禀县伯,圣人有话要说。”

“哦好,总管这边来请。”

两个人走到一个角落里四下无人了,钱得海这才如实相告;

“方才圣人答应了重臣们,把今日所得的银钱,义仓和江南水患各用一百五十万贯,然后朝廷自留一百万贯,

剩下的县伯拿走酿酒的那两成,再给上次出份子钱的大臣们捞回去一半,剩下的全部交给杜仆射拿去装备十六卫兵马的铠甲和兵器。

然圣人也没想到,今日竟然能弄这许多出来,可是君无戏言,更何况圣人已经说过三次斩钉截铁,如今也不不好反悔的。

时有长孙尚书献出计谋,叫来问计于县伯,可有什么另外的法子,再圣人下的私库和朝廷的国库多少再充盈一点,一百万两百万都可,不知县伯您是否有妙计良策。”

李钰眼珠子一转顺口就说;

“哦这样啊,没问题,总管可以去回复陛下了,可惜没有奖励,要是有些奖励就更好了,我的本事也能多弄一点出来,大家都好快活一番岂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钱得海可不敢接这话的,小心翼翼的说道;

“若是县伯有法子那咱俩就去回禀圣人了,可好?”

“可以的,总管尽管去吩咐就是,待我办理了此事,剩下的就都交给户部处置了,我就可以回去歇息喽。”

钱得海欠了一下身子,匆匆离开李钰这里,回到上房屋里。

“启禀圣人,李县伯回说没有问题,这会儿便处置圣人交代的事情,然后就要回府歇息了。”

“歇息什么,这里的事情还没有处置完毕呢,他就着急着要走,真是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回圣人的话,奴婢不知,不过县伯方才嘀咕着若是给他些好处,便能下些功夫多弄一些出来,奴婢想着若是能多弄一些出来肯定是好的,当然了还得圣人定夺之。”

“还给他好处?我就知道只要牵扯上他的事儿,他就会一门心思钻进钱眼儿里去,没有好处的事儿?他恐怕是不会尽心的!

唉……若是不计较这些市侩的性格,他到还真是个好孩子,可是一听他说话就叫人忍不住又要痛恨起来,一句话都不想和他说的。”

一听说李钰又想要些好处,所有人都笑了,长孙无忌笑着劝导;

“陛下容禀,自古以来找谁办事儿不得给些好处?臣子们的俸禄不也是好处吗,陛下想开些就是了,若是给他些好处多弄出来一些也无不可,陛下不如通融一番,且看他有多大个本事?”

李世民不耐烦的摆摆手,对着钱得海吩咐;

“得海你再跑一趟,就说另外弄出来冲实国库的那些,不与任何人瓜分,只给他两成,这回他该满意了吧?”

“诺,奴婢这就去。”

李世民狠狠的甩了一下衣袖,嘴里重重的地哼了一声,不甘心的嘀咕着;

“真是见钱眼开的东西……”

钱得海匆匆又来到外头,看着李钰忙碌着安排着那些小门户,一个挨着一个的上来办理签字画押的手续,台下那些大门户们都三三两两的找了熟人,说些旧情往事,压根儿就没有什么为了圣人冲实国库而行动的风格。

钱得海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想着这位主可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呀,来到李钰面前站定,钱得海在继续耳边嘀咕了几句,把话说开就站在了一边,并不着急着离去。

他是想着有自己盯在这里,李县伯也好有个催促的概念,免得他不把圣人的事情当做一回事儿。

李钰看着忙碌着签字画押的一群小门户,都是笑的合不拢嘴,李钰压低了声音和萧统说话;

“兄长,陛下如今又是要鼓励给天下各县修造义仓,还要购买粮食往义仓里储存,说是担心以后得百姓遇到什么天灾,就不用再流串成为难民流民了,当真是仁义至极呀。”

“萧统很有颜色的回答;

“是啊,陛下真乃千古明君纳,为天下子民考虑的真是周到,就说这命三省专门修定行酒令的律法,保护一些小门户的事儿,也是周到至极的。

要不然没有律法保护,这些小门户就是买了几个县回去,等将来买卖红火了,那些没有参与进来的世家门阀,豪门大户岂能甘心,到时候没有朝廷律法的保护,可不得被大户们欺负死了?”

李钰点了点头继续小声说话,也没去注意旁边一群人都不再多说话,都在偷听着两人的谈话内容。

“可不是嘛,有了这种明君主持公道,将来即便是哪个不开眼的大户要去欺负那些小门户,小门户也能有陛下的庇佑了。

咱们这位陛下可真是悲天悯人纳,这不是嘛,方才钱总管于我说呢,说陛下又要给南方的水患下拨银钱修造河道,又是一大笔银钱绢帛要撒出去的。

还听说陛下要为天下十六卫的儿郎,全部更换一次铠甲,兵器,好叫儿郎们在遇到战事的时候,能保全自己的性命,以往的朝代哪个皇帝能想到儿郎们的生死大事儿?

所以我才说咱们得陛下真是个大大的好人呐,说起来这些了兄长,今日这些拍卖的银钱,本来就只有陛下一半的,剩下的还要拿去酿酒呢,

不酿酒的话以后天下的售卖烈酒之门户如何生存,总不能无有烈酒可卖吧?所以这一半的银钱绢帛可是不能乱动,唉我也是没有办法了,尽管知道陛下缺钱我也不能把这一半买谷子酿酒的钱给了陛下使用吧?”

“贤弟说的也是,今日收了售卖烈酒门户的银钱,当然要赶紧酿造美酒出来的,然后所有门户就能正儿八经的做买卖了,这买谷子的钱可是不能乱动一个的,贤弟你可千万不能胡来。”

“兄长放心,我也不是三岁孩子,怎么能不知道轻重的,这一半的谷子钱我绝对不会乱来的,只是作为臣子如今君父有难处,我等臣子却帮不上忙,这真是心急如焚啊!”

“贤弟……愚兄有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不说吧忍不住,说吧又怕得罪人……”

“嗨,兄长今日这是怎么了,还跟我客气上了,有话尽管说来便是,咱们兄弟之间还要鼓励什么?但说无妨。”

“那愚兄可就说了啊,若是不当之处,贤弟可不要生气才好。”

“兄长请言。”

“好,既然如此愚兄可就直言无讳了,说实话贤弟你说的这些我也清楚,有心想要出个力气,奈何你也知道愚兄家里的情况,只看着那点俸禄养活一家老小,就是心有余也力不足的。

贤弟你就不同了,你家大业大,又有几个空闲的余钱,陛下乃是圣明君主,一心想着天下的黎民百姓,别的不说,就说这给天下十六卫儿郎更换铠甲一事,就是个悲天悯人的想法。

一方面保家卫国,抵御那些异族番邦的欺负,一方面大大的保证了富户子弟们的性命,真是英明至极的决定!

贤弟既然家里有些余钱,愚兄的意思是,若是不伤及筋骨的情况下,拿出少于来,资助朝廷给十六儿郎使用,也算臣子的忠心赤胆,

也算全了贤弟的美名,若是贤弟有心再约上一些兄弟,也能多一些人马出力,为朝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流芳千古,愚兄胡言乱语,若是贤弟觉得不对,就当玩笑一场好了,莫要和愚兄一般见识。”

李钰假装思考一会儿,就开心的说道;

“兄长言之有理,我等为臣子的,为家国计,资助朝廷一些物事,也算题中应有之义不算框外,谁个家族没有几个子弟在军中乎?

我一个人出钱确实也是力量微薄,若是按照兄长所说,约上一些人马出来,大家一块随意,多少出一些力气,也算是为朝廷做一些分内之事了。

就按照兄长所说的这般进行吧,我去禀报一声陛下,先说个大概,也好叫陛下别再寝食难安。

看着陛下和一群重臣整日里愁眉苦脸的,说实话我也心疼至极,边关的儿郎们若是能穿上厚厚的铠甲,拿着锋利的铁槊,也能保护我汉人子民长治久安不是。”

“大善。”

李钰说完就匆匆而去,来到上房的屋里,行了礼之后简单说了自己的计划,然后站着不动等陛下回应。

李世民犹豫再三的问道;

“叫百姓给咱们集资?这是什么道理?这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吗,这怎么行得通?”

李钰赶紧解释;

“启禀陛下,臣就是提个引子,绝不会强迫哪个,都是自愿进行的,况且臣方才也说明了,

咱们可以在长安城里找一个空闲之处,做一个大大的石碑,写清楚今日资助朝廷的人的姓名和出处,还有钱数。

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下来,对出钱的人来说也是一份殊荣不是,臣想着肯定有人会来出钱的,这怎么能叫搜刮民脂民膏呢?”

长孙无忌赶紧出声劝导;

“启禀陛下,臣觉得李大朗的计策可行,肯请陛下可将此事交给李大朗全权处置。”

“臣等附议。”

“臣附议。”

一群重臣都开始点头同意,长孙无带头说道;

“陛下,臣愿出资一千贯,资助朝廷之大事。”

杜如晦眼珠子一转也跟着说道;

“陛下臣也是忠心的,也想跟着长孙尚书的脚步走路,也出资一千贯,资助天下之大事。”

“陛下,陛下臣等也出资一千贯。”

李世民心里那是高兴的不要不要的,表面上却愁眉苦脸;

“这怎么能行,诸位爱卿都不宽裕,朕怎么好意思来拿这些?”

“房玄龄笑眯眯的说道;

“陛下容禀,陛下仁义心系黎民,又以天下百姓之事为重,我等臣子也想出一份力气,做个圣主的贤臣,求陛下成全。”

“求陛下成全。”

看着一群文武大臣争前恐后,李世民长叹一口气;

“天幸我有诸位重臣相助,先是有老兄弟们帮衬着得了至尊之位,这会儿遇到难处了,又有老兄弟们再次出手相助,还要拿出俸禄米石为我,真是感激不尽,心中也为没有做好这个皇帝羞愧至极也。”

陛下千万莫要如此说,陛下之圣明千古难有,谁人不遇到一点挫折,还请陛下莫要自责……”

李钰看着假惺惺的李世民,心里嗤之以鼻,明明心里想要的厉害,偏偏还要这样做作,真是醉了,后世的人们多数都是这种样子,还想要这样那样,还想要矜持的不行……

“好吧,那就将此事全部交付给李大朗处置好了。”

“遵旨。”

李钰又看了一眼皆大欢喜的君臣,离开上房的门口,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些大臣们都是朝廷新贵,几乎没几个有钱有家底的,这会儿争抢着往外出钱还高兴的不得了……

嗯!人家今天要回收一半的本钱,往外拿出一些资助皇帝,也算是叫皇帝心里痛快了,要不然皇帝亲眼看着你往家里拉钱,多少要有些不舒服的吧?

想好了一切的李钰又匆匆回到台上,一群签字画押好的小门户,并不下去,赶紧凑了上来,其中一个老头说道;

“启禀县伯,老朽一共生有七个儿子,其中老三和老五两个,都在边关的军中效力,

老朽方才偷听县伯与萧郎中对话,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老朽家中产业虽然不多,但是也有些许余钱,愿意资助朝廷两千贯,给我的两个儿子打造那厚厚的铠甲保命,万请县伯成全。”

李钰看着穿着确实不错的老人,也相信他家中确实有些产业,嘴上却还在客气道;

“丈人有如此美意,令人钦佩至极,然不可一时心血来潮,把家底都拿来做资助之钱。

朝廷已经把此事交给了我全权处置,可是我也不能盲目进行,搜刮民脂民膏,方才陛下可是十分的不同意此事,说是再难也不能来逼迫百姓臣子,再难也不能搜刮民脂民膏,还是一群大臣苦谏陛下才勉强同意此事,但是再三叮嘱我,要进退有据,不能胡乱进行,我可不敢收取你太多的。

这样吧,就收取丈人一千贯吧,方才一群大臣也是各家拿出是一千贯资助正在难处的朝廷,干脆也收丈人一千贯好了。”

那看着着急着说道;

“县伯容禀,老朽也不是糊涂虫,并非拿着全部家当出来资助朝廷的,两千贯确实不伤我家的筋骨,肯定县伯成全于我,若是我两个儿子都能穿上厚厚的铠甲,老朽心甘情愿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