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女译语 > 第7章 上山

大唐女译语 第7章 上山

作者:阿申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6 01:09:32 来源:文学城

两辆马车并驾停在汉书苑门口,其中一辆,车檐下挂着几串竹管,风一吹叮啷作响,如此花里胡哨,自然不会是大世子的马车。

这玩意是高木秧教扶余岐做的,不曾想他正经汉语不学,对这些东西倒是上心。学着自己鼓捣了一堆,恨不得到处挂。

唐观闻声望去,斜了高木秧一眼,冷冷道:“挺有闲情逸致。”

高木秧一听便知是他误会了,以为这些风铃是她做了送扶余岐的。

先前在长安,闲来无事她就爱摆弄些新奇小玩意儿,追唐观时更是费尽心思,送了不少。可他每每收下后,都要赐她一句“不务正业”。

不过现在,高木秧并不想解释,只要没耽误差事,她做什么又与他何干。她哂然一笑:“唐少卿谬赞。”

扶余义慈站在马车前顿了一下,正思量着该怎么安排座位,不料高木秧拉着扶余岐,从他身侧绕过。

“大世子与唐少卿坐大马车吧,我去岐世子那儿。”

扶余岐乐意得很,本来就不想和大哥一起,屁颠跟着师傅上了自己的马车。

“这…”

扶余义慈见唐观没出声阻拦,只好微笑,伸手示意。唐观颔首,黑着脸踏上马凳。

坐进马车,唐观便双手环胸,闭目养神。扶余义慈倒是想说两句话,奈何语言不通,大眼瞪小眼也聊不出什么。他用扇子挑开车帘,吩咐手下驾车前往扶苏山城。

车轱辘转动,清脆的风铃声传来,唐观咬紧后槽牙和皱眉的动作没逃过扶余义慈的眼睛。

这边悄无声息,那边热热闹闹。

“师傅,扶苏山城我也没去过,这次可要好好玩玩。”他献宝似的拿出大包袱,打开里面一堆点心盒子。“我带了好多吃的,都是师傅喜欢的糕点。”

“等会你背。”高木秧言简意赅。扶苏山城戒备森严,等会只放他们四人进去,她本身就带了画具纸笔,小身板可承受不住再多个包袱。

扶余岐不假思索道:“当然是我来背,师傅只管品尝就好!”

看岐世子单纯无害的笑脸,高木秧顿觉自己没礼貌且冷漠,简直和唐观一样,想到这里,软下声来。

“多谢岐世子。”

少年见阳光便灿烂,笑眯了眼,递过去一块糕点,“师傅,我不喜欢唐少卿。”

高木秧早饭没吃多少,接过糕点咬了一口,嘴一动脑子就不转了,“唔,我也不喜欢。”

“真的吗?”扶余岐眼睛一亮,凑过来。

高木秧被他突然的动作一惊,糕点糊住嗓子差点噎到,梗着脖子咽不下去。扶余岐连忙掏出水壶递过去,高木秧灌下几口水才感觉好点儿。

“什么真的假的,”她岔开话题,“岐世子为何对唐少卿有偏见?”

扶余岐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他看师傅的眼神,我不喜欢。”

“什么眼神?”

扶余岐认真思考了一番,貌似在回想什么,“他看师傅,就像,像荒原上的豺狼见了猎物。”

高木秧心想:可不是吗,三年再见,她没有向他认错求饶,要不是现在还需她传译,唐观只怕恨不得将她撕碎。

“岐世子慎言,唐少卿位高权重,哪里会将一个译语放在眼里。”

马车经由都城,穿过泗沘王宫,抵达北后苑。

四人下了马车,面前是一堵石砌城墙,入口有几名官兵把守。扶苏山城就在墙后,不算高,但树木茂盛,遮挡了视线,看不清山上有什么。

高木秧往里探头,墙内,山前平地,有三两矮屋,许是官兵值宿歇息的住所。

“发什么愣?”唐观走到高木秧旁边,压低声音,“待会进去,务必记下每条路的走向,还有山内各处殿阁的位置,但不要落到纸上。”

高木秧疑惑,直接画下来不是更稳妥,何必费脑子记?不过,唐少卿吩咐,她照办便是,“好!”

士兵仔细检阅高木秧手中的文书,确认有武王的盖章才放四人进去。

“唐少卿,高姑娘,这便是扶苏山城,乃我百济工匠历时多年建造。”扶余义慈向二人介绍,“武德八年,两位带我游历长安,如今,到本世子有幸做东了。”

算算都五年了,那会高木秧方进典客署,唐观也没成为唐少卿,只是典客署令。

高木秧传译扶余义慈的话,唐观听完,看向她,眼神复杂,显然也想起了那段回忆,但他很快调整过来,伸手向扶余义慈礼貌示意。

“那便劳烦大世子带路。”

扶余义慈走在前面,高木秧与唐观并排而行,边走边四处张望,嘴里念念有词,试图将沿途一草一木都记入脑中。

扶余岐背着大包袱落在最后,他喘着气,向上面三人招手:“师傅,大哥,等等我啊!”

高木秧闻声,叫住扶余义慈,“大世子,在前面亭子那里等等岐世子吧。”亭子在半山腰处,刚好她可以在那儿回看来路,略微画个草图。她又对唐观说,“唐少卿,你伤未愈,不可过于劳累,在亭子里坐着歇会儿?”

扶余义慈无奈摇头,不好意思地和唐观解释,“岐弟有父王母后宠着,懒怠惯了,让唐少卿见笑了。”

本来唐观听到高木秧的建议,以为她在关心他,可等她传译完扶余义慈的话,才回过味来。

哼!原是心疼她那小徒弟,瞬间眸色沉了下来。

奈何高木秧全然不知,跑到亭子里快速架好画具,抄起毛笔就开始作画。

唐观和扶余义慈落座,从亭子往下看,泗沘城尽收眼底。

“高姑娘不止传译快,作画也非常细致。不知唐少卿可看到高姑娘所作城图,可谓将整座泗沘城搬到纸上,分毫不差。”扶余义慈对高木秧赞不绝口,“唐少卿将高姑娘纳入麾下,实乃识才之举,造福大唐啊。”

高木秧手上动作没停,不带感情地传译这些夸自己的话,也没看唐观一眼。

唐观虽欣然认可,面上波澜不惊,他看中的人自然是最好的。

“译语,拿纸笔过来。”

高木秧心下一喜,赶快从包袱中找出纸笔,送到亭中石桌上摆好。

“大世子,唐少卿要和你笔谈。” 她总算可以轻松点了。

这时,扶余岐呼哧呼哧地来了,高木秧与唐观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岐世子,你来帮我看看画得怎么样。”

扶余岐卸下包袱,屁颠颠地就去画架那里看画。

唐观见扶余岐走远,正欲提笔,不料高木秧又折了回来。她将包袱打开,在里面挑挑拣拣,拿出一盒糕点,放在他面前。面对扶余义慈疑惑的眼神,她讪讪笑道:“二位边吃边聊。”说完就回到画架前,继续勾勒山脉。

扶余岐不满,小声抗议:“师傅,那是我给你带的糕点,我都还没吃呢。”

“乖,帮我研磨。”

“好哎。”

唐观打开盒子,看到是桃花酥,微微愣神,他手捏紧盖子,力气传到伤口处,一阵刺痛袭来。

扶余义慈刷刷写了几行字,将纸推到唐观眼前。“唐少卿?”

唐观压下心中的烦闷苦涩,将桃花酥的盖子盖上,认真看纸上的字。

“父王已约见金庾信,秋夕前后抵达,届时可追责倭使遇刺一事。”

金庾信,新罗将军,前几月边境打了胜仗,拿下了高句丽一座城池。他在新罗不仅根基颇深,且花郎出身,武力出众,听闻如今正跟随德曼公主。

新罗真平王膝下无子,年老病弱,近几年新罗上下对王位继承人争论不休,德曼公主多年辅佐朝政,又是唯一圣骨,群臣百姓对她极为推崇。而百济王后,曾为新罗善花公主,则是德曼公主的亲妹妹。

唐观盘算着时间,眼下距秋夕不足十日。新罗到泗沘,快马加鞭赶过来也要七八日,再加上双方通信时间,武王定是在遇刺事件前约的金庾信。舟车劳顿,金庾信若提早启程,兴许已在百济境内。

这么说的话,羽毛若非善花王后所执,便可能是金庾信,总之,与新罗脱不了干系。

唐观提笔,“羽毛之事,世子为何瞒而不报?”

“未彻查之事,不想无端引祸于母后。”善花王后并非扶余义慈生母,思虑如此周全,怪道他以孝闻名。

唐观顺着他的话道:“既未彻查,追责便无从说起。倭使暂留百济,新罗可知晓?”

既然线索指向新罗,那必然是消息泄露了。

扶余义慈摇头,“除大唐外,百济并未同外藩提及,但不知倭国那边……”

唐观嘴角一勾,扶余义慈果真是个老狐狸。百济没透露,倭国不知情况,那大唐呢?

若要表明百济信任大唐,何必添那句除大唐外?不过,大唐鸿胪寺办事,何须向外藩自证清白。唐观不屑于回应,径自在脑中迅速推演刺杀事件的前因后果。

若说是新罗特意在百济境内刺杀南田御,目的无非两个,一是破坏倭与百济两国交情,二是期望大唐降罪百济。南田御若死,对百济百害而无一利,而百济若促成倭与大唐交聘,既在大唐前露了脸,又巩固了与倭的交情,这对新罗无疑是个隐患。

既如此,百济只怕恨不得将倭遣唐使在泗沘的消息瞒得死死的,那消息为何会传给新罗呢?

唐观紧皱眉头,看来,谜题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落回善花王后身上。扶余义慈见唐观久久未下笔,并不催促,起身去看作画的高木秧。

“高姑娘,图画得如何?”

高木秧拍掉扶余岐作乱的手,笑道:“岐世子不捣乱的话,早就画好了。”

扶余岐憨憨一笑:“不是师傅你让我来指点的吗?”

“不如登至山顶再画,视野更开阔些。”扶余义慈提议。

高木秧执笔看向唐观,他背对着这边,似乎没听到她的传译。她走过去,见依然他怔坐不动,在他眼前打了个响指。

沉思中的唐观吓得肩膀一哆嗦。

“哈哈哈哈哈哈你怎么还这么胆小!”

高木秧掩嘴狂笑,都没注意到毛笔划到了脸上,弄上了几道黑印,直到看到唐观愠怒的眼神,她倏然敛去笑容。

“唐少卿,我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