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明珠与逆臣安禄山 > 第3章 要去宫外玩!

大唐明珠与逆臣安禄山 第3章 要去宫外玩!

作者:梦寐华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04:59:07 来源:文学城

八年后。

作为大唐的都城,长安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街市上行人旅客来而又往,叫卖声络绎不绝。

正午时辰,长安城最负盛名的一家酒楼内,几个高大英武的男子步入其中。

这些人皆身材健硕,不怒自威,看起来极不好惹,而且大多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想来是刚从外地赶来的长安,身上的衣料不甚名贵,但看起来也算殷实。

唯有为首的那个男子,约莫四五十岁的模样,面容带笑,衣着名贵,气度不凡,一看便知是某位勋贵。

店小二见状急忙迎上前来,脸上露出恭敬的笑容:“几位客官是想在楼下凑个热闹,还是到楼上找个清静些的包厢?”

他这般说着,却在看到那几个男子中,其中一个长得尤为高大,体型肥壮,胡人长相的年轻男子时略微愣了一下。

继而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哟,胡人啊。

即便这轻蔑的眼神一闪而过,但还是被那个年轻男子敏锐地注意到了,只是他在心里淡淡地冷笑了一下,懒得理会。

话落间,为首的那个男子含笑道:“去楼上。”

一行人跟着店小二上了楼梯,到了二楼的包厢。

中途,为首的那个男子扭头看向身侧另一个年岁相当的中年男子,笑着道:“守珪兄,你们自幽州远来一趟不容易,今日我必要尽一尽地主之谊。”

而被他称作“守珪兄”的那个中年男子,也客气地笑了一下:“那就有劳利贞兄了。”

说话的这两人,说要尽地主之宜的那位名张利贞,官居御史中丞,乃朝廷命官;而自幽州远道而来的那位,名张守珪,乃是当今的幽州节度使,戍边将领。

两人早年于官场相识,又是同姓,一直为故交,此次张守珪带领亲信前来长安参加公主的生辰宴,张利贞特意亲自招待。

等着几人到包间落了座,店小二给他们几人挨个倒茶。

只是茶倒了一圈,却唯独漏了那个胡人长相的年轻男子。

这时,张守珪忽地感慨道:“我年轻时也曾于长安待过数年,和今日的热闹相比差得不知凡几,想来是在圣上的恩泽下,这长安也是愈加繁华了啊。”

闻言,张利贞笑而不语,反倒是倒茶的小二笑着道:“客官您有所不知啊,这长安自然是一日比一日繁华的,可是要说这几日嘛,那可是格外得热闹呢!”

“哦?”张守珪不由得挑眉,“这是为何?”

店小二笑了笑:“几位客官自幽州远道而来,想来是不知晓,明日便是长安公主的生辰了吧?”

“这个我们的确是知道的。”张守珪答道,“不过我们单是知晓,明日圣上在花萼相辉楼为公主举办生辰宴,可这公主的生辰,竟还能使全长安都热闹起来?”

闻言,那店小二笑得愈加灿烂:“那是自然的!”

“诸位客官有所不知啊!”店小二笑着解释,“长安公主乃贵妃娘娘所出,贵妃娘娘独宠后宫,公主殿下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满长安城的百姓都知道,八年前的五月,全长安的牡丹花结花苞后全都引而不发,直至十五那日夜里,公主衔玉降生。”店小二说着,眼里是挥之不去的向往,“那一夜啊,满长安城的牡丹一同盛放,为公主的降生而欢呼。”

“大家都觉得,长安公主定然是牡丹仙子转世呢!”

在店小二的叙述中,众人的脑海中无不映现出万千牡丹一同盛开的景象,真正的百花齐放,那该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唯有那个胡人长相的年轻男子诧异道:“公主是衔玉降生的?!”

他话落间,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捂住自己的胸口。

更确切的说,是他一直随身放在胸口的玉佩。

“没错!”

“公主贵为天命之女,据说一落地啊,陛下连名字都还没给公主想好,就先把封号定下来了,可见其宠爱之盛啊!”那店小二的语气中是难掩的兴奋,他这般说着,举起手里的茶壶,给那个年轻男子倒了一杯茶,“来,客官!”

那个年轻男子接过店小二倒的茶,不由得抬起头看向后者,却见对方原本眼里的那一丝轻蔑已经全然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满眼的兴奋和热情。

这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让他不禁觉得有些神奇。

而更让他觉得神奇的,还是那位同样衔玉出生的公主。

“传闻贵妃娘娘倾国倾城,想来长安公主也定然是花容月貌吧。”

闻言,张守珪倒是微微一笑:“明日公主生辰宴,你也是要随我同去花萼相辉楼的,届时不是还要给公主献舞么?”

“到时候你大可亲眼看看公主长什么样子。”

此言一出,那店小二大惊,不可思议地看着那个年轻人。

“客官要去给公主献舞吗?!”

明日公主生辰,圣上在花萼相辉楼设宴,的确是万民同享,可是,普通人也充其量就是站在一楼,做个凑热闹的观众罢了。

可是那些能登台为公主献舞的,若非勋贵世家,那至少也是有些势力和背景的啊!

他自然是能看出这一行人来头不小的,可是他没想到眼前这个胡人出身的年轻男子,看起来身材肥壮、其貌不扬,竟是也能为公主献舞的。

看来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这般想着,他看向对方的眼里竟还增添了一丝钦佩和艳羡的狂热。

“那可真是太好了,据说贵妃娘娘和长安公主啊,母女两人的相貌可抵全长安的女子,客官明日便能一睹贵妃母女的风采了!”

末了,店小二记下了这行人点的菜,笑着退了下去。

等过了一会,小二们又陆续端着饭菜走进包间,等所有的菜都上齐了之后,原本的那个小二含笑道:“客官们点的菜都上完了,小的就在包间的门外守着,客官们若是有什么需要,招呼一声小的就在。”

“哦对了,当年为了庆贺公主生辰,陛下特许每年的这个时候,全长安免七日宵禁,万民同欢,今夜是最后一夜,长安各处的夜市尤为热闹,各位客官若是感兴趣,可以夜里去看看。”那小二说着对这一行人抱拳行礼,“小的在此祝各位客官长安此行吃好喝好,玩得尽兴!”

等到店小二退下以后,张守珪不禁道:“这小二真是有意思。”

话能多成这样,胆子也是真不小。

张利贞笑道:“哈哈,守珪兄你有所不知啊,公主恩泽,万民同享,公主生辰的这几日啊,不管你是勋贵还是平民,是本地人还是外邦人,除非是做了什么太过火的事,否则大家都一视同仁。”

“那这长安公主可当真是当今的掌上明珠啊。”张守珪感慨。

“何止是当今的掌上明珠?”张利贞道,“依我看啊,说公主是大唐明珠都丝毫不为过。”

他话音刚落,忽然周围响起了一阵“咕噜噜”的声音。

“什么声音?”

众人不禁左右张望着,去寻找声音的来处。

最后发现声音是从那个胡人长相的年轻男子的肚子里发出的。

张利贞哈哈大笑:“瞧咱们关顾着说话,给贤侄都说饿了,好了好了,那咱们就快些动筷吧!”

那个年轻男子如蒙大赦,却还是等着东道主张利贞和义父张守珪先动了筷,这才举起筷子给自己夹了道菜。

这时候,张守珪有些威严地瞥了他一眼:“安禄山,你也少吃些,瞧自己都胖成什么样了。”

安禄山闻言,连忙点头应道:“是,义父。”

见此,张利贞不禁劝道:“哎,守珪兄,孩子想吃就让他吃呗,咱又不缺这几块肉。”

“这自然不是缺不缺的问题。”张守珪指着安禄山道,“他都快胖成球了,瞧那脸蛋和下巴上的肥肉,又胖又丑的。”

“胖成这样,到今年都弱冠了,连个媳妇都没讨到,他爹娘不管,我这做义父的总得帮着管管吧?”

此言一出,张利贞也不禁有些惊讶地看向安禄山:“都二十了,还没有婚配?”

早在开元年间,圣上便修改律法,男十五、女十三即可婚嫁,如今这孩子都二十了还没娶上媳妇,那确实有些... ...

“那也不应该啊?”张利贞不禁疑惑道,“贤侄虽胖了些,可如今官居幽州节度副使、兼任平卢兵马使,大丈夫成大事者何须看重长相,贤侄有如此功勋,不可能连个媳妇都讨不到啊?”

安禄山低头喝着茶,不敢言语。

难道是他不想娶媳妇吗?

娶媳妇就得行纳采、过六礼,过六礼就得把他的母亲和继父请过来。

如今他官居在外,远离营州,也远离了他那不祥之子的出身,日子才能有了几分安稳。

可若是把他那恨不得他早点死的母亲和继父请了过来... ...

呵呵。

“这谁能知道呢?”张守珪没好气道,“没准他就是个天煞孤星的命。”

“但不管再怎么说,胖成这样也不是件好事,让他少吃些,减减身上的那个肉,对他也好。”

张利贞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

一行人在长安的酒楼里吃着饭,而与此同时,在兴庆宫的新射殿。

整个兴庆宫的宫人们都知道,新射殿是贵妃娘娘的寝殿,长安公主则是住在母亲的偏殿。

而在新射殿偏殿的后面,有一个专门扩出来的小院子。

那里面种满了各色的牡丹花,如今五月牡丹花齐放,宛若仙境一般。

那是独属于长安公主自己的小院子,是皇帝李隆基专门下令,给牡丹仙子转世的女儿扩出来玩耍的院子。

此时此刻,这座开满牡丹花的小院子里,正中放着一把摇椅,在摇椅的后面则站着两个宫女,两人各举着一把足有一人高的大芭蕉扇,撑起了一片阴影。

而在那扇子撑起的阴影处,一个身着浅蓝色襦裙,身形娇小的女孩子正坐在摇椅上,晃动着一双白皙而又细嫩的小脚丫,显得惬意十足。

那女孩子约莫七八岁的模样,明明是一张五官尚未长开的小脸蛋,却已能令世间无数女子自惭形秽。

七八岁的女孩子自然无需施粉黛,可这个小公主显然也是不喜欢过于打扮的,秀丽的黑发上只用两三个簪子挽成了一个简单的发髻,唯有那颈间戴着的翠绿色玉石煜煜生辉。

正是明日便要在花萼相辉楼过八岁生辰的长安公主,李婉宁。

如今正值仲夏,天气有些许炎热,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宫女正手执团扇,给李婉宁扇着风。

而坐在摇椅上的小公主本人呢,却是有些百无聊赖。

天知道,当一个现代人发现自己居然穿越成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女儿的时候,到底是一种什么新奇的体验啊!

真真是从小就被当做掌上明珠宠着啊,要什么有什么,就算没有,她阿爹也一定能给她弄来!

小的时候,堂堂开元盛世的缔造者甚至还给她当马骑!

即便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八年了,有的时候仍旧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梦幻。

自她转世的这八年来,哪哪过得都好,除了... ...

远离电子设备的生活,着实是少了许多意思。

这般想着,李婉宁忽地打了一个喷嚏。

小宫女吓了一跳,连忙掏出手绢替她擦了擦白皙的小脸蛋:“殿下,殿下您没事吧?!”

李婉宁有些无奈道:“打了一个喷嚏而已,能有什么事?”

因这个喷嚏,声音中还带上了些许鼻音。

只是她话音刚落,身后便响起了一道声音:“没什么事的话,那想来是殿下的小身子也知道,现在该吃药了。”

此言一出,李婉宁那张精致的小脸顿时皱成一团。

她眼看着伺候她的大宫女巧织拿着枇杷膏走了过来,当着她的面拧开装枇杷膏的罐子。

顿时,一股浓烈的枇杷味扑面而来。

李婉宁捏住自己的小鼻子:“唔……巧织姐姐,我都已经快好了,不用吃药了。”

“就是因为快好了,才需要吃药的。”巧织说着用勺子在药膏挖了一勺枇杷膏,举到李婉宁的嘴边,“太医说了,若无意外,这便是最后一次吃药了,殿下乖啊,吃完这勺,风寒大抵就能好了。”

闻言,李婉宁撅起自己的小嘴,忸怩了好半晌,才终于张开口,把那勺枇杷膏吃了下去。

“唔……”

好难吃。

见到公主乖乖吃完了药,巧织这才露出了几分笑意。

她冲着身后的小宫女招了招手,随后从小宫女手上接过了一盘荔枝,举到李婉宁手边。

“这是今年第一批早熟的荔枝,今日刚从宫外运来的,殿下尝尝?”

这荔枝长自岭南,每年从岭南运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运来的也不过一丁点。

因此,整个皇宫里,也唯有陛下、娘娘和小公主三人可享用罢了。

李婉宁闻言低下头,看着盘子里的荔枝。

为了让荔枝半路上不会坏掉,这从岭南到长安的一路,都是不停地取用冬日地窖里封存的冰包裹住这些荔枝。

一盘荔枝这一路所消耗的冰,恐怕都能比得上大户人家一整年所用的冰量。

而此时这些荔枝被放在盘子里,鲜红的果皮上竟还隐隐约约散发着水雾。

她拿起一个荔枝,冰冰凉凉的。

这些是今日刚从宫外送进来的... ...

李婉宁忽地福至心灵。

她那双琥珀色的杏目微微发亮,兴奋道:“我要去宫外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