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唐谜月录 > 第21章 师父之命岂能违

大唐谜月录 第21章 师父之命岂能违

作者:晕死的貂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30 18:29:56 来源:文学城

一个月五百钱,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那见钱眼开的甄氏见到这么多银钱,能不见钱眼开吗?

难怪自从自己因病住在阿姊家之后,甄氏来闹过两回,之后就不见来了,她还以为是阿姊的钱封住了她的口,没有想到,她那是攀上了一棵大树了。

再看卢纨,可不正是一个居心叵测之徒吗?一面之缘的时候就给自己留了诗,如今又早有预谋地与甄氏签下了这个典契。

这步步为营的功力,出其不意的招数,若说他别无所图,黄口小儿也不会信吧。

“要我去做学徒,光我嫂嫂按了手印也不行,我还有兄长,得他发了话才算数。”

谢姮仔仔细细地翻看着那纸私契,发现上面并无兄长的名字,这才稍稍安了心。

“这便就是你兄长的意思。”没想到那卢纨还有后话。

“他说了,若我能收你为徒,不要钱也使得的,是你嫂子非得银钱两讫,我嫌她啰嗦,就付了她一整年的典钱。”

谢姮一口气横在心口,吐又吐不出,吞又吞不下,“你几时同我兄长有了这般交情?”

“从今往后,得叫我师父了。”卢纨又捋了捋胡须,笑道:“谢家大郎在北里的一个书肆做了账房,这书肆离这也不远,你可以去看看那叫什么名儿。”

“兄长的书肆我自然去过,也熟地很,不就是卢家书肆么,什么!”

她话一出口,便震惊地叫了起来,“那卢家书肆是你开的?”

“不然呢?”卢纨看了小丫头一眼,得意起来。

“我同你兄长,少说也有四五年的交情,他肯把你交给我调|教,你还有何不放心的。不是我自夸,大唐有多少名门子弟想拜我为师,我收了吗?迄今为止,我就你们俩徒儿。你们可得给我争气,别砸了我的招牌!”

谢姮终于明白,为什么她每次见了卢纨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不就是活脱脱的私塾里的夫子嘛。

“可是师……父,”对于这个陌生的称谓谢姮极其不习惯,“我一个女儿家,又不要考科举博功名,你收我为徒做甚啊?”

“谁说要你去考科举了?”卢纨笑地越发神秘起来,“那日在酒肆里一见,便想着,这不正是我找了许久的笔墨娘子嘛。看吧,如今,我身边书童、丫头都有了,往后行走江湖便方便地很啊。”

书童?说的是张东渐吗?谢姮疑惑地看了看张辞一直苦着的脸,明确了心中的这一猜测。

“师父,做您的学徒,也不是不可以。”谢姮突然想到了一个法子,巧笑倩兮起来。

“可我那阿嫂实在可恶,这么大的事情,也该同我商量一番。这一回您让她尝到了甜头,她必然就食髓知味了,改明儿谁出了高价,便把我典到别处,那我岂不是终日悬心?若您真想做我师父,便得帮我想个法子,让我不受那妇人掣肘。也能体现体现师父的本事嘛。”

“你这鬼精灵,别当我不知你打的什么主意,不过你说的也确实是个麻烦,好吧,为师就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替你解决了这件心事吧。”

卢纨确实也真的有本事的,谢姮本是想拿这件事为难为难他的,可不出三日,卢纨带着神色依然厌厌的张东渐,又造访了长乐酒肆,还带来了一叠文书。

谢姮瞪大眼睛看着上面加盖了官府印鉴的文书,白纸黑字分明写着:谢姮的终生事宜,皆由养父卢纨操持,此后一概与谢家并不干涉。

此外,还有一份收养文书、一份户籍过户文书、中人的见证词,零零总总,不一而足。

这,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她兄嫂就这么一句话都没有交代过便将她过继给了卢纨。

“你怎么让他们同意地?”

“以后卢家书肆就改姓谢了。”卢纨说得好像只是分了陌生人一个烧饼似的,“你阿嫂如此爱财,投其所好便成了。姮娘啊,你以后可要叫我父亲了。”

谢姮兀自沉浸在惊诧中难以回神,只听得卢纨又道:“姮娘,为师想过了,反正我这辈子必然孤独终老、孑然一身了。若我们师门兴旺,便没什么,可我算了算,今生也只得你们俩不成器地徒儿。索性就认你做了义女,将来也有个人给我打灵幡。”

“那个,师父啊,您究竟多大岁数了?”

“三十五啊。”

“你看我们刘掌柜吧,今年都五十好几了,两个月前还娶了一房妾室呢,听说一个月都没到就怀上了。你身体没事吧?”

谢姮小心翼翼地问着,毕竟天天在市井之地,各种小道消息她还是听了不少的。

“姮娘你不懂,为师与你师公有约,今生这男婚女嫁之事,是定然不许碰的。君子岂能言而无信?”

“可你见天地往青楼楚馆住啊,这事师公他老人家知道吗?”张辞实在是忍不住了,插了一句嘴。

卢纨却也不恼,笑吟吟地说道:“我正要说起这事。如今,我们师徒三人算是齐整了,这拜师礼还得在咱们自己的地盘上行,总不能在游仙居找那些花娘做见证吧。既然如此,你们就随为师家去吧。姮娘,这长乐酒肆地活你就辞了,东渐,那平康坊的宅子你就给卖了。”

“师父,你有家?”谢姮与张辞都吃了一惊,不过自从与这位探花郎君攀扯上关系,吃惊这件事,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这岂不是废话,为师难道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不成?”卢纨一副孺子不可教地眼神瞪着俩徒弟。

二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在心中感慨,真不知道这位探花郎君的肚子里藏了多少的匪夷所思啊。

今年春天,就在彷徨与骤变中渐渐远去。当美人蕉的花骨头越发地鲜艳起来,池中那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羞涩地绽放身姿地时候,夏日就这样不约而至了。

姮娘抱着一个水色花菱布的大包袱,伴随着长安城四围响起的阵阵晨鼓,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生活过的这个小小的卧房。

长乐酒肆的一切,算起来是她走向新生的一个因由。

她曾是一个连家门都走不出去的无知少女,却因为长乐酒肆,自己非但当垆做了酒娘,每月拿着一份辛苦得来的俸禄。

而今,更是要离开此地,去奔赴愈加扑朔的前程。

不知为何,面对茫茫的未来,她心中并不害怕,或许她天性里就有不安的魂魄,否则又则能患上离奇的离魂之症呢?

最后再看一眼长乐酒肆飘扬的酒旗,谢姮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借着东方鱼肚白的一丝微光,从腰间的荷包里拿出一个揉成一团的纸团,那是义父家的地址,按照上头写的,寻去就行了。

那纸上写地分明,从长乐酒肆正门向左拐三拐便是。

谢姮顿时看呆了去,拐三拐,这话怎么听上去这般熟悉。

那时她正好在酒肆里做当垆娘子时,一个古古怪怪的红脸汉子同她说过的,若想知道自己离魂之因由,前头往左拐三拐便能见个分晓。

这一模一样的遣词用句,莫非,莫非义父卢纨便是那红脸汉子让她去找的人吗?

姮娘的心中一阵激动,只觉得心口砰砰跳个不停,这还是生平头一回,她觉得自己的奇症有药可医了。

恨不得这就插上翅膀飞到卢纨身边,向他问个痛快。

谢姮抱着那包袱走着,一边心中暗自懊悔,当日那红脸汉子明明同她说了这话,可自己就是不肯去琢磨,哪怕多走几步路,去看看从酒肆往左拐三拐究竟是个什么地方,也不至于饶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

平康坊的宅邸,除了北里的勾栏和酒肆,便是过去的达官显贵住的。

如今,大部分的贵族都搬去了洛阳,长安的老宅便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守着。譬如眼前的这一个宅子,也是如此。

姮娘呆呆地看着那门前气势迫人的石狮石象,整个宅院占了整个巷子,毋庸置疑便是那红脸汉子所说的地方,亦是卢纨说的他的家。

那精美绝伦的浮屠石雕,那色彩艳丽的朱漆大门,那龙飞凤舞的匾额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崔府两字。

门柱上一副楹联,则写着“千百祖德宗功,培根固本,先世文臣学士、武将王侯;三万川源河岳,毓秀钟灵,后人黼黻簪缨、垂绅缙笏。”

这便是崔府,那个五姓七家当首的博陵崔氏。

这怎么回事,师父明明说,这里是他的家,可他姓卢啊。

正当姮娘伫立在门前,实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那扇朱漆大门吱呀一声开了,四个小厮抬着一顶肩舆稳稳当当地从门槛上迈了出来。

肩舆上坐着一位雪白披风的男子,清俊的眉眼,淡淡的唇色,他的神色慵懒,显然对这一大早便兴师动众的出行并没有太大的兴致,明明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始终流露出一种高深莫测的意味。

谢姮只看了他一眼,便觉得浑身发冷。

他,他不就是崔家五郎吗?那个对她出言侮辱又对她出言调戏的人,她的仇人。

可恨崔府门前竟连一个能避身的地方都没有。她便只能垂下脑袋,闭上眼睛心中暗自希望他没有看见自己。

过了一会儿,谢姮听见远去的脚步声,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她睁开双眸,抬起头来,视线却正好撞入了一双深不见底的黑眸之中。

那人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是许久未见的老友一般,指了指她怀中的包袱,道:“看来我猜的不错,你果真对我有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师父之命岂能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