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唐公主传 > 第73章 常乐公主(二)

大唐公主传 第73章 常乐公主(二)

作者:首甲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31 08:48:03 来源:文学城

永徽年间,我已经是皇姑,被加封为大长公主。但我的年纪并不大,甚至还比已逝的皇帝哥哥的公主们年岁小。新皇帝是一个仁慈的君主,我的四姐姐高密公主在永徽六年过世,八姐姐九江公主在流放途中病亡,九姐姐、十姐姐、十一姐姐又先后亡故,父皇的十九位公主已去世了大多半,因此,皇帝陛下对我们更是优待。

我嫁给赵瑰后,先是诞下一女,女儿长大后倒是贤名远播。一日,皇帝陛下又再次召见我们这些皇姑,席间,皇帝陛下询问我的女儿,我便猜到了,皇帝陛下是要为自己的儿子选王妃。我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后,十分踌躇,陛下有数子,我的女儿到底应该嫁给谁呢!

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大志向,看到孩子们生活的安稳,我的心里就很满足了。那时候,朝中已经是二圣临朝了。女人一贯是懂女人的,我知道,武后的势力不容小觑,如果真的要将女儿嫁给皇子,那么,选择武后的儿子才是我的女儿日后生活的保障。毕竟,王皇后、萧淑妃的死还历历在目。

武后有四个儿子,太子李弘饱受皇帝陛下的宠爱。太子殿下文质彬彬,大唐最知名的文臣武将,如于志宁、许圉师、刘仁轨等都为太子宾客。而据说,太子殿下更是仁孝温柔。曾经,太子率更令郭瑜在跟太子讲解《左传》商臣弑父的故事时,太子直接放下课本,掩面哭泣。这样的太子着实是好,但却不是良婿。

我又将目光转向了潞王。潞王也很好,但却颇好声色,这样的人也不是良配。看来看去,我最终将目光放在了周王的身上,周王作为武后的第三子,他倒是老实本分,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很好。但英王作为武后的儿子,我心中又不免担忧起来,但看到英王孝顺恭敬,我便将那份担忧抛至脑后,是啊!太子在,潞王在,他们几个兄弟之间一向要好,我实在是多想了。

盛大的成亲仪式在不久后举行,我看着女儿成为王妃,心中着实的欢喜。也因为这层关系,皇帝陛下对我更是礼遇有加。

上元二年,年仅23岁的太子李弘,却突然一命呜呼。太子的事情我一直有所耳闻,他是个仁孝的,但上天却没有眷顾他。太子去世后,皇帝陛下非常悲痛,他亲笔为太子写下了《孝敬皇帝睿德纪》,称太子“天资仁厚,孝心纯确”,并按古谥中“慈惠爱亲,死不忘君”的标准,破例追封其为孝敬皇帝。

李弘仙逝后,太子之位就顺延给了武后的次子李贤。早在龙朔元年时,潞王李贤徙封沛王。在庆贺沛王封爵的仪式上,皇帝陛下特命朝中五品以上部门长官前往献礼祝贺,并奏九部乐,以示普天同庆。这等举动,我就明白,皇帝是真的宠爱他与武后所生的几个孩子。

李贤与哥哥李弘的“志虑忠纯”,如出一辙。况且李贤身子健壮,我想,日后若是李贤上位了,作为弟弟的英王日后的生活定然不会太差,我的女儿也能够安稳度日。

然而,我却忽略了一个女子的野心,那便是武后。

最开始,二圣临朝的时候,我还以为武后只不过是在帮助自己的夫君,却没有想到,等她真正的掌握朝政之后,她开始露出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武后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皇帝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待到武后得志后,她便专作威福,皇帝要做什么,她便要强行控制,十分霸道,最后,皇帝都不胜其忿。麟德元年时,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皇帝深思后同意,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谁料到,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后,武后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使皇帝陛下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皇帝陛下又担心武后怨怒,因此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从此每当皇帝陛下理政时,武后便“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当新太子逐渐胜任太子之时,皇帝陛下便开始遵循当初培养李弘的做法,放手让太子李贤监国。

可这对于一向想巩固自身势力与地位的武后来说,却是坏消息。李贤代父监国时,武后已经意识到,新太子即将成为武氏权位之路的一块“绊脚石”。

自古帝王之家最是无情,幼时,我便从皇帝哥哥玄武门之变中明白了这一点。但好在,我的女儿嫁给了周王,算是远离了是非。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和我的女儿早就处于是非漩涡之中。

上元二年四月初七,这个日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武后以我的女儿对她不够恭谨为由,下令将她废黜,关进内侍省的女牢。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立刻赶往了宫中,却始终不能见到皇帝陛下一面。我在宫中等了半日,却只等来了武后的另一道旨意,武后将我夫君赵瑰驱逐至括州担任刺史,并严令我随行。

当我走出长安城后,我才得知,武后将我的女儿关进内侍省后,所给饮食都是生的。数日后监者见没有炊烟升起,打开牢门查看,发现我的女儿尸体都已腐烂,她早被活活饿死了。

这笔账,我始终记在心中,从未忘怀过。我的女儿死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她如此惨遭伤害,我自然对武后恨之入骨。后来,我与夫婿又被贬到寿州。

仪凤元年,我得知,皇帝亲笔下诏表扬太子:“皇太子自留守监国以来时间不长,但留心政务,抚爱百姓,非常尽心,对刑法所施也细审详察。加之政务之余,能够专心精研圣人经典,领会深意。先王所藏书册都能研讨精华。好善正直,是国家的希望,深副我所怀。命赏赐绢帛五百段。”

仪凤四年,我得知,武后宠爱的明崇俨被强盗杀害,却又迟迟抓不到凶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