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唐辟珠记 > 第170章 第 170 章

大唐辟珠记 第170章 第 170 章

作者:饭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7 21:41:50 来源:文学城

一夜之间,东都洛阳地下黑产被一伙儿如狼似虎的江湖邪道逐一击破。也不知是谁招惹了这伙无法无天的魔头,他们不管什么井水不犯河水的江湖规矩,不与人盘道,更不怕结下梁子,手段狠辣至极。

这伙人对私盐贩、赌坊、高利质铺都没有兴趣,专门挑妓院、牙行之类买卖人口的地方下手,凡有胆阻拦的,排队下去跟阎王报道。匪帮地痞一视同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从定鼎门一路杀穿到铜驼巷。一时之间,九流之人风声鹤唳,南市里专门贩人的铺子纷纷关张以求自保。

然而翻天覆地地找了一夜,依然没有头绪。

拓跋三娘翻上墙头,见荒院的歪脖树上倒吊着一个人。脚踝高高拴在树干上,颈侧拉开一条小口子,血已经放干了,树下一大片瘀紫色泥土,恰似肉铺里处理活猪活羊的手段。

韦训坐在附近一块圆石上,眼神空洞,沉默注视着这具已经僵硬的**,脑子里不知在想什么。从放血到死透约莫半炷香时间,正好可以逼问真话。但尸首依然挂在这里,看来并没有问出什么。

拓跋三娘精研此道,却从未见过韦训如此行事,心道这小疯子犯起病来思如泉涌,不比老疯子差。

韦训麻木的眼神从尸体移至拓跋三娘身上。

她简洁地说:“许二问出牙行进货的渠道,人藏在城东一座地窖里。里面有个头发特别长的小姑娘,瞧背影有几分眼熟。”

死灰般的眼底突然亮起一丝星火,韦训立刻起身,随她往城东奔去。

地点隐匿于民宅内,院子里飘着一股呛人的硫黄气味。地窖门上覆盖着厚重石板,牙侩又在石板后堆放重物,据守不出。许抱真爱惜那身从皇帝手里坑来的天师袍,不愿重拾旧业掘地道,便将老五叫来炸开了窖门。

三名牙侩被从地底揪出来,为首那人趴在地上哆嗦,颤声辩解道:“这都是亲生父母自愿卖掉的,并非拐来的,她们留在家里也是饿死。但求各位英雄好汉大发慈悲,放小人一条生路……”

罗头陀啐了一口,怒道:“嘴怎么那么脏,骂谁英雄呢?”提起锡杖,将那人砸得脑浆迸裂。

地底传来惊恐的抽泣声。韦训从罗头陀那取了火种,点燃蜡烛,跳入地下。地窖内肮脏恶臭,关着二十几个作为货物的少年男女,有些幼儿还不会说话。今年水旱天灾接连不断,典妻卖儿的人极多,说不清这些人来自何处。

角落之中,一名少女抱膝对墙,身后拖着四尺多长的黑发。因衣不蔽体,她将散开的头发披在肩头遮羞,看背影确实极像宝珠。

韦训手中的火苗微微颤抖。他慢慢走过去,张了张口,却未敢喊出声。不知因为恐惧还是因为耻辱,她对着墙角,把脸深深埋在膝盖中。韦训将蜡烛置于一边,蹲下身子,伸出血手轻轻捧起她的脸。

那是一张沾满泪痕的陌生面孔。

韦训从地窖里爬了上来。许二、三娘和罗头陀凝视着他,他麻木地摇了摇头,众人默然。

过了片刻,许抱真沉声说道:“或许是找错了方向。捋一遍事件经过,引诱大师兄外出的一个人,加上入室劫持的两人,一共是三个。假装货郎叫卖毕罗的人必是轻功高手,打伤老幺的拳脚功夫高深,才能一掌破了他的外功,又不即刻致命,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这三个人虽不是大师兄对手,但智计手段都出类拔萃,普通牙行不该有那般高手。罗刹鸟在玉城叫破了师父的遗言,传闻自关中扩散至中原,如今黑白两道无人不知。未必是为了人,也许是觊觎那件‘颠覆大唐、祸乱天下的’虚空之物,才盯上了她。”

韦训又何尝想不到这一层。只是倘若宝珠因此被掳走,敌人必然会使出各种残酷手段逼她说出东西的下落。可是遗言中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她又能说出什么?

再有一种可能。假如将宝珠活埋的凶手再次开启公主陵墓,察觉她死里逃生,定会派高手从长安追来斩尽杀绝,而后将遗体当作战果带回去。若是如此,她便已经不在人间了。

究竟缘起何处?残阳院在江湖中横行无忌,树敌太多,而她的皇室血脉更如同隐藏在脚下的火药,随时可能引爆。重重仇怨隐患交织在一起,溯本求源简直难上加难。

以往那些案子全靠宝珠才智过人,众人联手破获,一旦她被俘失踪,自己便束手无策了。想到她此时可能遭受的折磨,韦训只觉肝肠寸裂,几欲呕血。

拓跋三娘幽幽地说:“老陈真是个祸害,人都死透了还能为祸人间。”

罗头陀咕咕哝哝诵了几句经,将剩下两名牙侩一杖一个戳死了。

众人默默思索之时,慈惠坊方向突然升起一簇烟火,韦训如利箭般疾飞而去。那是与十三郎约定好的联络信号。

回到小院之中,杨行简昏昏沉沉躺在榻上哼唧着。十三郎神情萎靡,对韦训说:“杨主簿报官回来,四师兄重新给他接了骨,他疼晕过去了,如今才醒。我依稀听他嘟囔着有新线索。”

韦训听闻,用上三分力气,一把掐在杨行简虎口合谷穴上,他如垂死的鹅般干嚎了一声,神智略清醒了些,虚弱地说:“观音奴……观音奴……”

韦训倒手再掐他手腕内关穴,杨行简受其刺激,精神一振,断断续续将从官府里得到的消息传递给他。

“每个人都失踪了?!”听完杨行简的叙述,韦训师兄弟皆震惊不已。

杨行简叹道:“贞元十年,蜀中女冠谢自然得道成仙,白日飞升,此乃千古奇闻,先皇曾下旨褒扬。可这些洛阳少年从来没有修行过,公主更是意外才参与进去,历年来每一届观音奴都能飞升,却没人追究真相,此事尤为诡异。”

韦训站了起来,想起选拔观音奴的地点,亦是这一系列诡异事件的源头:长秋寺。他拔腿飞奔出去。

巡城已经结束,人声鼎沸、烟雾缭绕的长秋寺也复归平静。入夜之后,香客们带着未竟的祈愿逐一离去,比丘尼准时关闭山门,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

韦训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潜入寺内,掠上大殿屋顶,轻飘飘落在屋脊阴影中,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他以轻巧手法掀开一角瓦片,没有发出一丝动静,接着透过缝隙,向殿内窥视。

断尘师太盘腿坐在蒲团上,仰头望着观音像,怔怔地出神。

韦训耐心等着。过了许久,老尼姑似乎才想起自己手中捏着犍稚,心不在焉地向木鱼上敲了一下。又过了片刻,虚掩的殿门开了,外面陆续走进来一男一女。女子是姚家班的舞姬姚绛真,男子则是洛清帮的掌门曹泓。

断尘师太扭头看了一眼,问:“你们俩一起来的?”

姚绛真摇了摇头,轻声说:“刚在寺外遇到的。”

曹泓则对观音像更为关注,顾不上与断尘打招呼,疾步迈向莲座,在微弱的供灯光芒照耀下,仔细数了数供奉在莲台上的人偶。

“又多了一个……”他茫然若失地喃喃道。莲台上,那些憨态可掬的陶俑已经变成八个。侍奉观音的捧珠龙女,以及善财童子,一个又一个。

断尘师太点了点头:“自巡城那夜之后,我一直坐在佛前等着,依然没能察觉究竟是何时多了这个人偶。”

姚绛真从香案上拈出三炷香,点燃之后插进香炉,双手合十,俯身向观音礼拜。

“看来今年的那位已经去往菩萨身边了……”她眼神迷离,柔婉的轻语如同袅袅而升的香气,很快便消散在空气之中。

曹泓凝望着观音像沉静而美丽的面容,竭力想从她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却一无所获。他茫然自语道:“这当真是菩萨的旨意吗?”

两人沉默半晌,在断尘师太身边的蒲团上坐下。三个人没有再聊什么,只是并排打坐沉思。大殿之中弥漫着某种如堕云雾般的恍惚气氛,偶尔传出几下木鱼空空的敲击声。

明净月光被乌云所吞噬,阴冷夜风拂过黑暗中的树丛,沙沙声一浪接一浪,如同无数人在阴影中窃窃私语。

韦训从瓦片缝隙之中俯视着殿内的一切,终于意识到巡城之前那股没来由的违和感从何而来——莲座上的人偶是三彩陶俑。

这种陶器向来只作为冥器用于陪葬,并不会摆放在活人的家中。

唐三彩的釉色是低温烧制的,虽然很漂亮,但有重金属铅残留的问题,不适合作为家用器具,多用于陪葬冥器(感谢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位讲解员告知)

四川女道士谢自然白日飞升的事正史有详细记载,唐德宗曾下旨赞扬,立碑纪念。唐朝确实是个传奇志怪并行的诡丽年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0章 第 170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