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大唐辟珠记 > 第169章 第 169 章

大唐辟珠记 第169章 第 169 章

作者:饭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7 21:41:50 来源:文学城

杨行简忍着腿伤剧痛,奋力敲响了立在皇城大门前的登闻鼓。

仅敲了一下,就被门前执勤的金吾卫扑了下来。

他们见这布衣男子孤身一人,骑着一头鬣毛斑驳的瘦驴,风驰电掣奔向端门,还以为是哪个疯癫田舍汉跑来作乱犯上,正要拖他到路边踢打。

杨行简举着银鱼袋大喊:“我乃京师亲王府执事!弘农杨氏出身,堂堂六品朝廷命官!我要报案!”

一名金吾卫从他手中夺过鱼袋,讥笑道:“你是朝廷命官,我还是天王力士哩。”

唐廷在东都洛阳另有一套分司班底,办公场所便是城西北的皇城,担任最高行政长官的是河南尹。皇室早已迁居长安大明宫,留在洛阳的大多数是混俸禄、等着致仕养老的闲散官员,却仍具有皇城威势。

登闻鼓摆在这里不过是个装饰,怎能容忍任何人随意敲它。要不是那驴跑的太快,没来得及阻拦,他根本无法靠近。

岂料将这疯汉拖到路边以后,他竟从包裹里面掏出了告身和乌纱帽,还有一整套绿色官服。

众金吾卫一愣,再检查银鱼袋内的鱼符,不似伪物。于是不敢继续动粗,立刻派人去通知长官。他们上下仔细打量,见这中年男子面容白净,三缕长须,文质彬彬,倒真不像是普通的布衣百姓。只是蓬头散发,腿上绑着两根木棍,看上去十分不雅。

过了片刻,当班的校尉出来了,查验过告身与鱼符之后,他疑惑地问道:“主簿既然是长安官员,怎么一个随从都没带?还需要击鼓鸣冤?”

杨行简急得浑身冒汗,叫道:“我女儿今早为贼人掳走,我也受了伤,随从去街上寻人,仓促之间只能出此下策。快带我面见河南府尹!”

清晨事发之后,韦训未能及时追回宝珠,回到院里把杨行简从井底捞出来,迅速接上断骨固定,接着提起他放在驴上,让他立刻去报官。

这一路相处下来,杨行简知道他们江湖中人忌讳与官府打交道,尤其像韦训这种武功高强又桀骜不驯的侠客,尤为鄙夷朝堂权威。这种人竟然主动低头,让自己去官府报案,可见事情真的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那驴平日里从不让杨行简靠近,如今也知大祸临头,不敢再犟,驮着他跨过洛河,四蹄翻飞,一路狂奔向皇城。

六品职事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此人又是名门望族出身,那校尉见他急得如热锅蚂蚁一般,也不敢耽搁,命属下左右架着他进了皇城,越过县尉一级,直接来到府尹窦敬办公的正厅。

然而小吏递过消息后,窦敬却命人转告杨行简,自己盂兰盆节受了邪气,身体不适,近期无法处理公事,让他有事跟参军商量。

杨行简这样老于世故的官员,当然清楚“称病不见”是什么意思。

韶王李元瑛被贬去幽州之后,韶王府的幕僚们在朝中处在令人尴尬的位置。窦敬年事已高,不想参与危险的宫廷斗争,故意装聋作哑,回避与此相关的一切事务。

连府尹的副官都见不到,杨行简痛急攻心,几乎昏厥过去。过了一会儿,掌管议法断刑的洛州司法参军于询慢吞吞地过来了,身后跟着洛阳县尉耿昌人。

大约是受了上司暗示,于询虽然面上恭敬有礼,却不怎么上心,慢条斯理地询问杨行简事发过程,连一个记录案情的书吏都没有携带。

听他说全程没有看到贼人的相貌,女儿失踪时衣物被留下了,于询心中一动,问道:“杨主簿可曾参加过中秋那夜的巡城?”

杨行简大声说:“我女儿芳歇正是在巡城中扮演菩萨的观音奴!”

于询和耿昌人皆是讶异,两人回想起巡城那夜见过宝车上的少女,确实雍容高贵,气度与众不同。

耿昌人开口问道:“杨公既然出身名门,怎么舍得让女儿当观音奴?”

杨行简道:“我们途经洛阳,暂歇于此。她去长秋寺礼佛,意外掷出圣卦,顺水推舟就去了。扮演菩萨难道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

于询与耿昌人二人对视一眼,心里对这案子已经有了答案。于询苦笑道:“杨公难道不知,观音奴在巡城之后就会升仙?”

杨行简莫名其妙:“我听说过了,那不就是个市井间的虚名?我弘农杨氏的门第,还用得着什么‘升仙家’来抬举么。”

县尉耿昌人见他一无所知,只能解释:“杨公不知,这是货真价实的升仙。历届观音奴都会在巡城过后七日之内,留下衣衫冠履,凭空消失。哪怕有家人看守,身处密室阁楼之中,从无例外。有的女孩儿飞升之后,披帛甚至会飘飘忽忽从天而降,是许多洛阳人有目共睹的奇事。”

于询道:“这是功德无量的殊荣,不过……名门之家精心培养淑女,更愿意与其他高门贵族联姻,所以只有虔诚信佛的平民家愿意送女儿去参选。芳歇娘子这般门第,居然愿意参选,也是极有佛缘之人了。”

杨行简眼看这两名官员口舌翻动,一本正经说出这些不可思议的志怪故事,勃然变色:“一派胡言!我就在案发现场,明明是贼人用计抢夺,活人怎么可能立地飞升!你们是朝廷官员,可不是迷信鬼神的田舍汉啊,岂可信口开河!”

于询知道他一时不肯接受,假惺惺地恭维道:“观音奴得道升仙后侍奉菩萨,从此脱离人世苦海,那是出家修炼都修不来的福气。杨公以后有天上的女儿护佑,想必福寿绵长,今后飞黄腾达有望了。”

杨行简火冒三丈,猛拍了一下桌子,大骂道:“放屁!我家芳歇是韶王下过定的侧妃,此番经过洛阳就是送她去幽州成亲,还用得着你们祝老夫飞黄腾达!”

于询一愣,心中咯噔一下。心道上司窦敬格外交代过,尽量不要跟那位贬去边疆的皇子扯上关系,既然只是个幕僚,那虚与委蛇敷衍过去就算了。如今他本人的侧妃在洛阳消失,这可怎么搪塞这个便宜老丈人?还能跟菩萨把人要回来不成?

他脑筋飞转,脸色一变,叉着手恭恭敬敬地说:“失敬失敬,既然是韶王的妃子,那是非同小可,我们一定好好查访。”接着向县尉耿昌人使了个眼色。

耿昌人赶紧站起来,拍胸脯保证这就派衙役去坊间寻访。两个人一边叉手鞠躬一边退下去了,独留杨行简在公堂上。

杨行简愣了一会儿,意识到他们根本没有问过失踪之人的形貌特征,没有画像,又从何处着手找人?不过是敷衍塞责,走个过场。

他浑身发冷,走投无路,缓缓从椅子上滑了下来。可公主为贼人所掳,生死攸关之际,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杨行简把心一横,干脆留在公堂上,任谁来劝都不肯走,想用下策将窦敬本人逼出来。

他硬是在公堂地砖上躺了一夜,然河南府尹稳如泰山,竟差人送了枕头被褥过来。

杨行简摔断了腿,年纪也不轻了,生生熬了一夜,到第二天鬓角都发白了,瘫在地上爬不起来。

耿昌人带着四个衙役,用一乘肩舆把他抬回慈惠坊。他那头驴像是认路一样,不用人牵,跟在肩舆后面溜达回来了。

耿昌人见这老父万念俱灰、悲痛欲绝的模样,也是于心不忍。洛阳县尉虽然只是从八品低阶官吏,但负责的职事却很重要,城中缉捕盗贼、维持治安都是他管辖。想到这失踪少女与韶王的关系,耿昌人深埋心底的一点野望浮了起来。

将人送到地方后,耿昌人递给杨行简一支拐杖,悄声对他说:“我也是信佛的人,总觉得每年都有人升仙有点不对劲。只是窦府尹向来以清静无为治下,民间无人报案,我们也不敢多生是非。但既然是皇室的事务……”

听了这话,杨行简死灰般的眼睛突然冒出一丝火星,他死死握住耿昌人的手,激动地说不出话。

耿昌人低声道:“下官位卑言轻,做不得主。不过我会叮嘱门吏,留心八个城门来往行人,只要令媛还在人间,那必出不了洛阳。”

杨行简对他的目的了然于胸,坚定地道:“公门之中好修行。善因结善果,耿县尉将来必有福报!”

两人心照不宣,不再言其他,互相叉手一拱,就此别过。

驴自己走回院子里,再次原地蹦跳嘶鸣,不知是索要食物还是发脾气。杨行简自顾不暇,哪里有余力管这犟脾气的孽畜,撑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屋里。

韦训不见踪影,门前的两只石鼓不知为何摆在正厅。一个黝黑胖壮、面如悍匪的男子立在屋里。他见杨行简进来,上下扫了他两眼,杨行简登时脸色发白,吓得瑟瑟发抖。心里觉得此人有点眼熟,却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幸而十三郎从侧室走进来,对那凶悍男子叫了一声“四师兄”。

邱任对十三郎说:“转告韦大,那赁驴的店肆通往南市,我已把那周围的商号与坐街乞丐问了一遍,没人记得有个扛着毛毡的汉子从店里出来。既然有这样明显的特征,居然没人注意到,也是奇怪。”

十三郎点头记下了。他因伤不能活动,如今待在院里,为师兄师姐传递消息做中转。邱任说完之后,他转头看向杨行简,满眼的期盼。

杨行简垂头丧气地叹气,“已报官了,他们敷衍了事,结果难料,只能保证贼人不能带着她逃离洛阳。”

邱任转身欲走,走之前又扫了一眼杨行简的断腿。

十三郎瞧见他的眼神,连忙劝说:“主簿身上若有金子,快给四师兄。”

杨行简不敢置信,睁大了眼睛,心想这熟人帮忙还顺便抢劫?他在冷地上熬了一夜,心力交瘁,不敢多说一句,哆嗦着掏出一小块黄金递给邱任,只当是官场索贿。

邱任接过,掂了掂重量,笑着说:“很识时务。”

说罢把杨行简推倒在石鼓上,伸手撕裂裤角,在他的惨叫声中,把断骨重新接了一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9章 第 16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