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大宋朝的官场上混个风生水起,首先就要求举为先,也就是要有进士出身。xiaohua1000高俅是佞臣,上位靠的是踢球、奉承与谄媚,根本就没参加过科举,所以赵佶再喜欢他也不敢提拔得太高,只是依靠混军功勉强爬到太尉的位置上。
退一步讲,就算不为了当官,为了面子也得想办法在殿试上得个好名次。何况田十一先后得了解元与会元的名头,殿试若是不能名列前茅的话,那就不仅仅是丢人那么简单了,梁师成和朱勔之流很可能会借机发难,指责田十一在解试与省试作弊。
虽然解试与省试确实作弊了,但却不能公之于众,所以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高中状元。四书五经是没读过的,想要凭本事考中状元是不可能之事,自然要想些办法才行。
在秦桧与欧阳澈眼中,大诗人西楼先生自然是学富五车的,对于田十一能高中状元毫不怀疑。
两个人提前恭贺了田大人的状元身份,便告辞各自回家了。一来不需担心田大人考不上,二来时辰确实不早了。
两人走了,田十一开始琢磨起如何在殿试上蒙混过关。到不是之前没想过,只是这件事根本就是无解的,想多少次都一样,除非一个人肯帮忙。
这世上能在殿试上帮助田十一之人,也就唯有赵佶一个了。
赵佶很混,但不是笨蛋,想让赵佶放水,一定得付出大代价才行。虽然刚刚送了十几樽玻璃杯外加三个调酒师两种鸡尾酒,但那只是见面礼。想要在殿试上蒙混过去,估计一樽玻璃杯是不够的,总要有点别出心裁的玩意儿才行。
正琢磨着,却有人禀报说门下待郎许将来访。
许将是少宰王黼的亲信,上一次拜访,在十一哥这里讹走了龙怀,如今就在艮岳的琉璃殿中摆着的。这次来,估计又是王黼那老贼生出什么贪念来了。
按理说田十一初到汴梁应该去拜会一下王黼的,人家毕竟是副宰相,官大一级都能压死人,何况这中间大了不知多少级。可田十一偏偏就没去,一来是因为与王黼有井水不犯河水的约定在先,见与不见也不会改变两个人的关系。就像王黼让许将之前捎到的话一样,大家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那便没必要走得太近。
二来是因为王黼的儿子王镐,消息至今还没有传回来,之前是在天赐盟扣着的,大家见面多有尴尬,还是等到王镐安全回到汴梁之后才好沟通。到时你一句不计前嫌,我一句多有得罪,你来我往假惺惺一番,也算圆了官场上的规矩。
只是,许将乘着夜色而来,又会是什么目的呢?田十一觉得,一定与三日后的殿试有关。
许将还是老样子,滑不溜秋老泥鳅一条,一句话要是不转上三个圈,都嫌说得太直白。
打太极一样与许将说了半天的废话,田十一这才弄明白许将的来意,王黼竟然盯上了昌国水师。
这世上有一些人是真的聪明和有智慧,终其一生也不会做一件蠢事,这种人在聪明人中称得上万中无一。还有一些人也是真的聪明,但却不时会做出一些傻事来,王黼就是这种。
大多数的聪明人都与王黼一样,让人拍案叫绝的事做过不少,让人苦笑不得和捂嘴偷笑的事,同样做了一箩筐。
许将隐晦提出,少宰王黼想要在暗地里接管天赐军,还说这也是官家的意思。报酬嘛,就是将殿试的题目改一改,咱们不做文章也不写策论,大家比赛作诗。
如果殿试考作诗的话,估计全大宋所有人都会达成共识,田十一完全可以免试录取。
见田十一坐在椅子里发愣,许将连忙又加了把火,声称想要高中状元,走上去是不行的,必须一脚一脚踩着别人的脑袋上去。还说身为朝廷命官却手握私军,这是犯了大忌讳的事情,若不是田大人剿灭叛乱有功,估计早就问罪了。官家让王少宰暗地里接收天赐军,既有给田大人留脸面的意思,又有想要重用田大人的想法。
许将说得口沫横飞,田十一却突然笑了起来,像大灰狼一样,吓得许将惊愕地张大着嘴,不知道田府的夜宵会不会是他许将的肉。
既然要跻身汴梁官场,手握私军就行不通了,总要把这罪名甩掉,却又不能真的交出天赐军。田十一来之前想了许多法子,最靠谱的就是一个“拖”字诀,只是却需要机会,还需要个肯背锅的人,没想到这就来了。
殿试需要人帮忙,手握私军这事需要有人顶锅,王黼还真是可爱的家伙,竟然一下子帮田十一解决了最棘手的两大难题,真该发给他个最佳顶锅奖。
许将本以为田十一是恼羞成怒了,没成想却收到了一张昌国水师官军花名册。花名册这名字有些新鲜,但田十一给许将的册子上,就是这么写的。
手里捧着花名册,许将好半天回不过神来。来之前本以为艰难无比的事情,真的如此轻易便做成了?
田十一信誓旦旦,声称自己来汴梁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王少宰只需派人去接收昌国水师就可以了。
许将连连摇手,说这是官家的意思,暗地里接收昌国水师明面上是少宰大人,实际上却是要掌控在陛下手中的。王少宰一介文官,肯定不敢私自拥有军伍的。
还没等许将说完,田十一只是一招手,那花名册竟然生了翅膀般从许将的手里飞了出去,重新落回到田十一的手中。
就在花名册飞起那一刻,许将的目光捕捉到了一条丝线。那花名册上竟是绑了根极细的透明丝线,丝线的另一头一直握在田十一手中。
看了张嘴错愕的许将一眼,田十一装作没好气地说道:“宰相大人好没诚意,田某人是看在王少宰的面子上才忍痛将昌国水师交出来的,若是让水师落于旁人之手,那还不如直接解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