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大宋庄园主 > 第8章 入学

大宋庄园主 第8章 入学

作者:玄北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10 03:31:40 来源:转码展示1

下了朝,赵祯得意的直奔福宁殿,结果半路上被人给拦截了。kanshushen

这宫中能拦皇帝的还能是谁?

赵祯恍然,之前他就在想有什么好像忘了,原来是忘把这件事告诉张贵妃。

想到这里他也不急着回福宁殿,而是转身去了张贵妃那儿。

同样打算请官家的慈元殿宫女慢了一步,咬着牙跺着步子看着官家被张贵妃的人请走。

她回去小心禀报,完后又小心翼翼道:“娘娘,这万一张娘娘要将小皇子归其名下可如何是好?”

曹氏摇头,“子虚乌有的事,别说小皇子身份未明,就算真的是那宫女朱喜儿为官家诞下的皇子,别忘了朱喜儿是被张贵妃运硬弄出宫的,小皇子流落民间受了这些年苦可是把张贵妃所赐。官家不可能同意,就算官家同意了,百官也不会同意。”堂堂正宫娘娘还在,怎么可能将唯一的皇子记在妾妃名下。

曹氏叹了口气,原本请官家过来问一下小皇子准备搬去哪个殿,她该提早准备起来。

福宁殿毕竟是官家的寝殿,不适合小皇子久待。

只是如今张氏来这一出,大概又得延后。

皇后想到的,不可能张贵妃想不到。

昨日听说官家出宫带了个孩子回来,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左右跟她没关系,岂料只过了一夜就变样了,这哪是跟她没关系,分明是有大关系!

只一夜,有关小皇子的身世就传遍了后宫。

张贵妃早不记得什么朱喜儿,她只记得当初刚受宠的时候为了打压曹氏确实赶走过她宫中的宫女,她怎么会知道被赶走的宫女里有受过宠的?

现在好了皇后硬生生将这盆脏水往她身上泼,她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见到官家,张贵妃委屈的哭了出来,“官家,我冤啊,我根本不知道当初赶出宫的宫女里有受过宠幸的,更加不知道那宫女怀孕了。皇后就是故意的,她自个儿宫中要放出宫的宫女怀孕了她都不知道,现在还赖到我头上。”

赵祯看张氏哭得梨花带雨,有些心疼的将人搂在怀里。

“好了,别哭了,我又没怪你。”这事也怪不着皇后,那宫女出宫才怀上几日,任神仙也难查。

只能说爱妃跟皇后较劲儿,那宫女受无妄之灾。

赵祯偶尔也会想那宫女,明知道怀了龙子还不向当地官府禀告,任由皇子流落民间,是不是有报复他的意思……

只是人都亡了,再多揣测又有什么意思?

“那,那小皇子会不会恨我,要不是我他也不会流入民间?”张贵妃靠在赵祯怀里小心翼翼的问。

赵祯搂住了她的肩,“别瞎想,景儿是个善良的孩子,怎么会恨你,要怪……要怪只能怪天意弄人,或许……正是孩子流落民间才会活下来。”

赵祯其实怀疑这宫中的风水不好,从先帝开始子嗣就很艰难。

要知道太宗那会儿可是不缺儿子,太宗一系子嗣,除了他爹这一脉其他叔叔伯伯也不缺儿子。

要说有何不同,那只能说,先帝的孩子大多是未入主皇宫前所出,那些叔叔伯伯也在宫外。

而先帝和他却是一直生活在这宫中。

太医为景儿诊断过,虽然营养跟不上,个子比平常孩童矮许多,不过补一补是能补回来的。

然而尽管这样,景儿的身体也比宫中所出的皇女健康的多,这不得不让赵祯多想。

为何宫中养的孩子,还没民间来得健康。

赵祯的想法无人所知,张贵妃确认官家没有怪罪她,便喜笑颜开了,张嘴讨了帮小皇子不知宫殿的任务,只说是让她为小皇子做些事,这心里会安稳些。

赵景的住处,赵祯已经在盘算了,等展昭查明回来,他昭告天下后,才会将赵景迁走。

至于分配给他的宫殿,赵祯还在思考,总不能放在后宫,可前朝也没有合适的宫殿。

十岁以前,他住在杨娘娘宫里,中间两年倒是搬出来住过,登基后才搬到福宁殿。

只是以前住过的宫殿早改成了给老臣歇脚的地儿,总不能再改回来。

赵祯想给儿子最好的,对于张贵妃跃跃欲试的自荐有些头疼。

好不容易敷衍过去,赵祯出了后宫回了福宁殿,见儿子乖巧的过来请安,他喜得心花怒放。

嘿,原来这就是有儿子的感觉。

赵景一早上也没闲着,系统又发布了任务,虽然功德值不高,但聊胜于无,他跟内侍请教了一些规矩,一点功德值就到手了。

嘿嘿,这任务一点也不难。

“景儿,爹为你挑了位夫子,乃是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好好学,争取帮上爹的忙!”

“中级任务:学有所成(任务时限两年),奖励功德值两百。注:完成度由本系统判定。”

赵景一下子傻了眼,啊,怎么还要上学?还有系统你捣什么乱啊?

他一个学渣,最不爱学习了好不好,以前家里强压着,考进艺术学院后他终于解脱了,哪想一不小心穿越千年前还得上一回学。

呵,这负心的世界;呵,这负心的系统。

……

不管赵景再怎么抗议反对,读书这件事已成既定。

下午内侍就在侧殿阁出了一个小书房,搬了一堆书进去。

好在赵景是会毛笔字的,他家学渊源,老爷子是省级书法家协会成员,书画同源,他学绘画之前就先练字,练得一手好字,没法跟大家相比,一手字好歹能唬人。

但是他最擅长的是瘦金体,可他穿早了,发明瘦金体的宋徽宗还没出生,他没抢人家的意思,这一世退而求其次,专研楷书。

至于绘画,老爷子最先教他国画,可他却想尝试其他画画,高考之后没报专门的美术大学,反而跑去了艺术学院学油画,中间又走歪了,被漫画这个小妖精勾引走,画起了漫画。

还小红一把,光漫改费就不愁吃喝。

可却把老爷子气的不轻,直接不认他这孙子,后来……

赵景拍了拍头,要说油画是他本命,漫画就是他真爱,为了真爱,他甚至跑到表演系去蹭课,也是为了塑造好各个角色。

然而国画却已经融入到骨子里,从小学到大不是那么容易抛弃的。

赵景叹了口气,作为一个大宋“文盲”,却不能露出他会书画这个破绽。

然而无论哪个时代的官员那都是人精,他自认跟人精相比嫩得很,说不得几句话就被人摸清了底。

这又不是他亲爹,有亲子光环在,怎么看怎么顺眼,就算有不对劲,也能够自己脑补圆回来。

赵景瘫坐在桌上,还得想个办法离宫,到时天高路远任鸟飞!

宋府,宋庠自下值后就待在书房,连最宠爱的小妾送来汤水都没理会。

宋庠不是没有收过弟子,可到他这个级别,哪有功夫亲自教,最多出个题,批阅后再将人叫到府里,连自己儿子他都没时间拜了他人为师。

这下突然要给一个黄口小儿启蒙,难免生出大材小用的郁气。

可这黄口小儿身份不简单,他再多的不满都只能埋在心里。

隔日宋庠三更就起床,五更时才入大内,好在官家体贴,给他准备了膳食。一想到每日都得早起,小老头就愁眉苦脸,吃不下去了。

赵景睡眼朦胧的被抱了起来,任由人摆布,等清了牙,洁了面,坐在桌前才看到对面穿的整整齐齐,等待他一起用膳的赵祯。

他清醒过来,尴尬道:“爹,你也来了。”又看了看天色,“今天也上朝吗?”

赵祯给夹了块馕,“那倒不是,双日才上朝。快吃,都五更了,你夫子都等外面了。”

宫中的食物都做得小巧精致,这种葱油羊肉烧饼才巴掌大一块,刚出炉,又香又酥。

赵景却顾不得吃,他一脸震惊,五更?那现在岂不是还没到五点?

他们那个时代教育局都有规定小学生八点以后才上学,起太早是长不高的。

一想到以后天天起这么早,赵景神色就有些萎靡。

见他爹大口吃饼,赵景幽幽叹了口气,“爹,起太早是长不高的!”

赵祯放下筷子,“明天学子三更读书多的是,也没见谁长不高。乖,我们只读半日,下午随便你玩。”

赵景掰着手指头数,然后跟赵祯讨价还价,“我不介意下午也读书,不如早上推迟两个时辰天色大亮再读,下午午休后继续读,长时间灯下看书眼睛会坏的。”

赵祯迟疑了,“有这个说法?”他也经常夜间批折子,确实眼睛没前些年好使,可这不是因为上年纪的原因吗?

“爹啊,眼睛也要休息的,长时间看书也会累了,你看读书人有几个眼睛好的,民间一些老汉都六十岁了还能老远就看到自家田的光景。”他再接再厉举栗子想打消他爹的念头。

赵祯啼笑皆非,把这当做儿子不想早起的因由。

他读书那会儿也不想早起,亲政之前,有刘太后把持朝政,他每日的任务也只是读书。

时间一长,看到书就厌烦。

想到要是逼儿子,他厌学了该怎么办?

反正是开蒙,晚点就晚点,再大点,觉出读书的好处了,再改早些就是。

咳咳,他绝对不是耳根子软。

“行,就听你的,不过爹不会手软,会定时考你。要是不行,这时间还得改回去。”

“爹,你尽管来考!”赵景拍了拍胸向他保证,哎呀,刚上学能学什么,最多也就学学《三字经》《百家姓》。

然而赵景并不知道,《三字经》还要一两百年才会出现,《百家姓》虽已出现,却只在小部分地区流传,没有人专门收录,这两本书都等明清时期才会成为孩童的启蒙书。

所以他面前摆着的是一本千字,两眼呆滞的跟着面前的小老头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好在这老头每读完一句都会给他解释每句的意思,虽然一天只学两句,这进度委实慢了些。

上午的学习结束,赵景觉得这样不行,得给自己找个乐趣打发时间。

想了想还是拾回自己的老本行。

不愧是三元及第的状元,天文地理张嘴就来,只是说宇宙像鸡子他同意,大地是宇宙中心,他就呵呵了。

赵景没打算在这上面相争,他打算以千字文为剧本,以连环画形式将里面的蕴含的小故事都画出来,借以打发这枯燥无味的宫中生活。

不能画国画,油画没有原料,他打算画碳画。

之所以选择碳画,是因为碳笔所需的柳枝随处所见。

宫里不缺少柳,福宁殿外就有水源,岸边种着杨柳,这个时节是杨柳生长最旺盛的时候,翠绿的柳枝倒映在水面上,风吹摇摆煞是好看。

赵景想爬上去亲自折,却被周围的内侍宫女拦截了,好声好气劝说后,得知赵景只是需要杨柳枝,就有机灵的小内侍飞快窜上树掰了一大把下来。

有了杨柳枝,接下来就想办法制成碳,这个简单烧成炭就行。

这涉及到火,内侍就不敢随他胡来,禀告了赵祯。

赵祯听儿子要火,顿时笑了,果然是孩子心性,早上还说下午也读书,这会儿倒是玩起来了。

不过,宫中禁火,源于宫中几次大火。先帝时的大火将皇宫付之一炬,而天圣十年那场大火,崇德殿,长春殿,延庆殿具被烧毁,若不是王守规将他从火中背出来,这大宋早就变天了。

自那以后,宫中对于火的管控更加严紧,取火用火都有规定。

怕赵景把皇宫烧了,赵祯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政务,打算亲自劝告。

赵景后悔了,早知道还不如不进宫呢。

用个火都不行,做什么都有宫规管制。

等赵祯一来,他直接说,他要出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