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宋小厨娘 > 第1章 毒杀

大宋小厨娘 第1章 毒杀

作者:张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21 10:39:04 来源:文学城

元丰八年,神宗仙逝,太子继位即为哲宗,而此时朝中大事还是高太后定夺。

自神宗去了,高太后掌权后朝中便频频震动,而这震动也远远的波及到了一个小山村。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春日阳光灿烂,可是清晨的阳光却并没有让人不适,山间的小路上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妇人正走着,旁边蹦蹦跳跳跟着的是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小女孩手中提着细竹编织的篮子,这篮子一看就知是自家手工编织,篮子里放着的是一个小小的铁铲,铁铲上已经有些泥了,原来两人是趁着好春光,来山上挖野菜。

那妇人虽穿着粗布衣裳,头上只插着木簪子,可是面容姣好笑容灿烂,手上拿着在山间偶然摘得的野花,边走边唱着山间的小曲,自有一种快乐。那小女孩也粉团子般,呵呵笑着,和妇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娘,昨日村中小书生又笑话我。“

“他笑话你什么?”

“他笑话我的名字,一直喊我刘盐巴刘盐巴,我就气得跑开了,只是娘,为什么要给我取名盐啊。”

那妇人也不恼,只是蹲下来,平心静气的说道:“母亲没有读过书也不曾识字,可是娘平日相伴最多的便是食物,娘想,做饭的时候,什么都可缺,可是没有了盐,这菜却不成味道,所以盐才格外珍贵,你在我心中便是最珍贵的,所以我才取名为‘盐’。”

那小粉团子般的面容立即又笑开了:“原来是这样,那娘我懂了,以后他们再嘲笑我,我也不着急也不哭了,我知道娘取名,是因为我重要难得,他们不懂。”

“是呢孩子,做人只要不负心中最珍视的人,知道自己的价值,别人说什么都不重要,不然这一辈子路还长,别人说什么你便哭便要去改,却不知道自己内心最重要的什么,这样活着也没意思。”

那小女孩重重点了点头。

“娘,我懂了,我是娘心中的宝,随他们说什么去。”

那妇人也笑了,牵着小女孩继续向前走去。

春日山中有一味名叫荠菜的野菜异常鲜美,而母女两便是在山上趁着时节寻这味野菜,不一会儿,两人挖了大半筐,见日头也越毒辣,两人便手牵着手往家走去,走了一会儿,远远的便看见家中的小茶摊,已经坐了一些在此歇脚的人,这里是进出城的必经之路,来往赶考、贩货人也多,父亲便在此处支了一个小茶摊,赚点小钱。

村中的茶,味浓、提神、便宜、大碗,茶叶也是从山中采得,每天都要起个大早熬煮,以供疲惫的行人歇脚。

待母亲和刘盐走近,便听得茶摊临时聚集的一行人正在议论着什么。

“这皇帝老儿去了,据说现在太后见不得王相公的人,王相公的走狗们也得消停消停了吧。”

一个卷着裤腿的老头说道,鞋上还粘有早上下地的新泥,他口中的王相公乃是神宗年间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这话头一起,茶摊坐着的人们可是立即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王相公变法,乃是为国为民,只是他用人不当,让手下人钻了空子,若是能知人善任,如此下去,乃是利国利民大事。”

再看这人,乃是村中的一个秀才,在此歇脚便也加入了讨论。

“如此下去,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就说现在,平白又多交了一份‘免疫钱’,搞得百姓越发艰难,那些狗腿子见又能在百姓身上多搜刮一份,更是无法无天,想方设法从百姓身上弄钱。“

……

讨论越来越多,一行人却都没有注意到旁边一个老者,默默饮茶,一直没有加入大家的讨论,他听着只是叹气,老者旁边的年轻人,脸上却有些怒色,似乎有些按奈不住。

那老者只是低声说道:“听听就好。”

“这些人又懂些什么!在这里胡说八道。”

年轻人无比愤懑,那老者却想,王安石只要他人认同变法,便给予高官,这其中又有多少投机之人,却也是事实,那些人获得一官半职之后,却用来欺压百姓,也是事实。

茶摊的一行人在获得了短暂的闲适之后便继续赶路了,这茶摊瞬间便只剩下了那个老者和旁边的年轻人,那年轻人似乎还是有些余怒尚在,老者却依然是一脸平静。

小女孩也不懂旁人都在说什么,只是在茶摊如常般玩耍,那老者便来逗这个可爱的小姑娘。

“小姑娘,你叫什么呀?“

“我叫刘盐,妈妈说我比盐还珍贵呢。“

“是吗?这倒真是个好名字呢。”

那老者又招呼小女孩父亲过来。

“店家,早上我们出来得匆忙,现在肚中饥饿,可否麻烦给我们两人下一碗清汤素面,吃完我们好继续赶路。”

那女孩的父亲答应得也爽快:“好嘞,你们先坐着,我马上去弄。”

母亲此时也将早上拾得的荠菜端出,另拿着一个小筐子让刘盐过来帮自己择菜,那老者看到早上刚从地里挖出的荠菜,还带着露水的芬芳,不知为何便馋了嘴,便笑着问道:“你们这菜是准备怎么做呢。”

“这不过是山中的一个野味,等洗的干净了,再烫熟,过凉水,加点盐、醋、姜,拌匀了,最后再撒一点点村中每日现磨的芝麻香油,就非常好吃了,你们哪里看得上这乡野之味。”

那老者却说:“在京城多年,想起来小时候,母亲也会做荠菜粥,等白米粥混着荠菜熬煮得透了,最后上面撒些干虾米盛起来,小时候常常吃了一碗再要一碗,惹得一家人笑话,我这么大年纪了,山珍海味都吃过不少,不知道为何总是想起母亲的这一碗荠菜粥,你这早上刚采的荠菜可是让我馋嘴了,不知可否中午加个菜,钱倒是好说。”

“这要啥钱呢,马上我给你弄。”

转眼间,母女俩便将早上采得的一筐荠菜收拾干净,父亲也进屋开始生火烧水,柴火很旺,将一锅水倒入铁锅,再盖上锅盖,等着水烧开就可以开始准备下面了,父亲正操作着,突然远处跑来一个农人叫上了父亲。

“刘师傅,村里的牛跑出来了,不知道怎么发了疯,现在田里乱踩呢,新插的秧苗可不能给踩没了,现在咱村里的男人都帮忙去赶牛,刘师傅,你也去帮帮忙吧。”

父亲看了看屋里烧着的水,又看了看正在和面的妻子,便叫来了刘盐。

“姑娘,你在屋里看着点水和柴火,若是火太旺水烧干了,你就记得加水,你娘要帮手也帮个手。”

“嗯嗯。”

也是,这点小事倒是难不倒这个小姑娘,父亲一走,就只剩下了母亲和刘盐,这时候外面又来了一个赶路人,在屋外先看了一眼老者和旁边跟着的年轻人,又往屋里望去看到了刘盐和母亲,然后找正对着门的一个位置坐下。

“我也喝口茶。”

母亲便停下手中的和面,进屋给他端了一碗凉茶,刘盐坐在炉灶前面,有些无聊,正用小石头在地上画画呢,那人见刘盐无聊,便拿出了一个木制的风车,那风车一看便知是城中匠人制成,用嘴一吹便叮叮当当转动,又好听又好玩,刘盐一看便迷住了。

眼见刘盐的眼睛盯着那风车不动了,那人便招手让她过来拿。

“过来,这个就送你了。”

母亲正背对着刘盐和面,听到便转身看着刘盐,刘盐不知道该不该去拿,那人却对着母亲说:“这个也不值几个钱,孩子不要,过一会儿我也扔了,不行就这顿茶钱免了吧。”

母亲倒有些不好意思,刘盐眼看母亲没有反对,便出门跑去去拿那风车,孩子毕竟是玩性大,拿着风车便整个人全在风车上,站在门外吹个没完,突然锅中的水烧开了开始往外涌去,那人便又顺势往里走去。

“孩子要是喜欢玩就玩会儿吧,我帮忙加个水了。”

那人倒也不认生,刘盐在屋外玩着风车,他便自己去木桶提了一桶水,倒在了锅中,母亲虽不好意思,但是又心疼孩子,便又转身和面去了,母亲一看就是常做面食,这面在她的手下,立马变得精道起来,再在面板上洒上面粉,将和好的面团扔到面板上,再用一又长又重的擀面杖细细撵去,一团面就在面板上变成了一个薄薄的面饼,再洒上面粉,用刀细细切去,就成了一条条细细的面条。

这种做法自然是比不得城中,但是却自有一种乡间天然的味道,不一会儿父亲回来了见水也烧开了,两碗清汤素面便也下好了,荠菜也端了出去,乡间待客,自然是客人先吃,那老者便和那年轻人一人一碗,就着新鲜的荠菜吃了起来。

那老者不知道为何,一筷子荠菜下肚,想起了宦海沉浮,内心有些感叹,自神宗去世之后,朝中朝政乃太后把持,高太后不喜新党,再加上朝中政敌设计陷害,眼见就要酿成大祸,他便一力承担了所有罪责,现在被贬岭南,一路颠沛流离,他想未来定是不能回京了,未来之路又在哪里,将来又是否有人为他翻案,难说难说。

想到此处,心口便开始疼痛,他扶着胸口喘了一会儿,突然他一口鲜血喷到了面上。

对面的年轻人眼神的惊讶已经是藏不住,看着老者,刚想站起来看看他的情况,突然自己也体力不支倒在了桌上。

两人突然意识到,他们被人下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