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宋科举辅导师 > 第10章 第一堂课

大宋科举辅导师 第10章 第一堂课

作者:一只呆猫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09 11:03:43 来源:文学城

霖铃一走进闻雀斋,一下映入眼帘的就是屋中一排排端坐的学生。一个个看上去不到二十岁的少年郎,大都身穿白色圆领细布襕衫,巾裹束发,充满了青春的气息。霖铃一下子被这么多古代小鲜肉注视,心里又不免有些紧张。

她走进来后,台下的学生也纷纷站起来。霖铃用眼神环视教室,发现只有靠窗角落里有个男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其他人都站着。

斋舍前方的讲台上有一张课桌,很明显是给教习准备的。霖铃走到那张课桌后,定定心神,对台下的众学生说道:“请坐。”

学生们又三三两两坐下去。霖铃暗暗吸口气,准备说开场白。

开场白,想要说什么来着...

“咳咳,”她清清嗓子:“同学们..."

刚说三个字,霖铃就看见第一排两个男学生互相交换一个疑惑的眼神,心跳又突突几下。

算了,爱咋咋地吧。

她清清嗓子,硬着头皮道:“我姓李,祖籍滨州。这次担忧各位的教习,望与各位相互指点,一同进步。”

斋舍里一片鸦雀无声。霖铃想从学生的脸上找一些反应,却啥也看不出来,心里不免有点失望。

她轻吸一口气,又说道:“祝山长任用我时,说是想让我指点一下各位的诗赋水平。不过我初来乍到,对各位的水平深浅不太了解,所以今日先做一场摸底考试。”

刚才对视的那两个男生再次互睃一眼,表情看上去更加困惑了。

霖铃强迫自己对他们视而不见,用手撑在讲台的课桌上道:“我念一个名字,念到的同学请上台来,拿一个题目下去做一首诗。”

她从布包里拿出那本生员名册和胡文柔给她写的诗句题目,照着生员名册念道:“王燮!”

第二列座位中站起来一个个子高高的男学生,走上来对霖铃行礼道:“先生,学生在此。”

霖铃抬眼皮瞅他一眼,发现他就是上次在岑观课上提问的那个男生。他脸型偏长,一双丹凤眼清亮有神,一脸的聪明相。

就是有点太聪明了,看起来不太老实。

霖铃从一沓题目中抽出一张"玛瑙杯歌"递给他,说:“你做这首。”

“是,”王燮双手接过,笑着应道:“不知该做五言还是七言,律诗还是绝句?应押何韵?”

霖铃也是刚开始备课,对这些门道一窍不通,硬着头皮道:“随...随便,你自己决定。”

“是,”王燮笑着又行一礼,拿着题目下去了。

霖铃觉得手心有点热,似乎出汗了。她定定心神,继续念道:“江陵!”

下面又走上来一个男学生。这学生长得五官很清秀,平眉薄唇,皮肤白净,一脸恭逊,到霖铃跟前深深行一个弟子礼:“学生江陵见过李先生。”

霖铃对他立刻生出几分好感,在一堆题目中挑了一首自认为比较简单的,递给他说:“你做这首‘咏梅’。”

“是,”江陵又恭恭敬敬地向霖铃行礼,拿着题目下去做。

霖铃对着名册一个一个点名。

“于竭!”

“韩兮!”

“简唐!”

“简唐!”

叫了两遍,下面没有人应。霖铃皱起眉头,又大声喊一遍:“简唐是哪一位!”

后排有个学生推一把旁边伏在课桌上的人,原来是那个一直在睡觉的男生。

他被推醒后,一脸不耐烦地走上来,对着霖铃草草拱手,也不道歉也不说话。

霖铃心里有点光火,但第一次见面也不好发作,只能板着脸口头警戒他:“下次不许这样。”

简唐耷拉着脑袋也不回答。霖铃随便挑了一首诗给他,他拿过题目转身就走。霖铃对着他的背影干瞪眼,却也拿他没办法。

小样...

她把肚子里的火气强行压下去,继续点名:

“左廷!”

“张德龙!”

“韩玉!”

走上来一个浓眉大眼,脸稍圆的年轻男孩。霖铃瞟他一眼,心里有点迷惑。

“你不是刚刚拿过题了吗?”

韩玉撇撇嘴,似乎有点厌烦这个问题。这时台下站起来一个男生,对霖铃拱手道:“先生,弟子韩兮,已经领过题目了。韩玉是我弟弟。”

霖铃对比一下韩兮和韩玉。这亲哥俩简直长得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有头巾颜色:韩兮束了一条深蓝色幅巾,而韩玉选了一条红色的。

霖铃从来没见过长相这么复制粘贴的哥两,忍不住对韩玉笑说:“那你就做和你哥哥一样的题目,看你们两谁做的好。”

霖铃以为这个提议会被人叫好,谁知韩玉一听就隐隐皱眉,语气不满道:“先生,我能否另做一首?”

霖铃一愣,问他:“你想做什么题目?”

韩玉有些愤愤不平地说道:“只要与他人不同便好。”

看来这兄弟俩感情不怎么样。霖铃叹口气,将手边一张题目为“秋风引”的纸递给他:“你做这首,可好?”

韩玉行个礼,拿着题目下去了。霖铃对着他的背影叹口气,没想到古代学生这么难带,看来自己有的罪要受了。

点完最后一个名字,所有的题目也派发完毕了。霖铃对在座学生道:“各位都已经拿到题目了。请大家按题目做一首诗,做完把卷子交给我,就可以下课了。”

听到指令,学生们纷纷开始行动。霖铃站在讲台上俯瞰斋舍里的动静,只见这些学生各有各的状态。有的学生托着腮苦恼地望着窗外,有的在咬毛笔杆,有的已经开始磨墨,有的写了几个字又把纸翻过来重新写。

霖铃看着这些小孩儿,思绪突然飞到多年前的高中,自己也像他们一样坐在下面。当时她的班主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在霖铃记忆中,她总是戴一副黑框眼镜,颧骨高高的,脸上很少有笑容,对学生说话也是冷冰冰的。她还记得当时同学们给她取绰号,叫她灭绝师太。

霖铃当时很不喜欢她,但现在和她站在同样的位置,霖铃竟然对她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同身受。难道自己在这些学生脑海中也是这个形象?

她忍不住打个激灵,自己怎么能变成灭绝师太?要变也要变成小仙女,人见人爱的那种。

正在胡思乱想时,她看见那个叫简唐的学生朝她走过来,把一张写有四行诗句的纸塞到她手里。

她刚想说两句,简唐回头走到自己座位旁,又一头趴下去。

霖铃:...

**

等收完所有学生的作品下课,霖铃一分钟也没有耽搁,立刻骑马赶回曹娥镇的客栈,找李之仪帮忙。

李之仪还躺在床上,但脑袋,手,小腿等一些关键零部件已经可以活动了。不过他看霖铃的表情气鼓鼓的,把头别过去不跟她说话。

霖铃有点错愕,胡文柔连忙过来打圆场,说李之仪大病初愈,让霖铃不要跟他置气。

霖铃问了半天才知道,原来李之仪已经知道了她冒充自己去书院教书的事,对霖铃的行为很不满意。

霖铃心里有点委屈,对李之仪脱口而出:“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舅舅的病?要是舅舅身体安好,我又何必费那么大的力气坑蒙拐骗?还要惹舅舅不高兴!”

霖铃说这些话只是想发泄一下情绪,谁知李之仪一听,胡子一抖,竟然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这下可乱了套,胡文柔和肉哥儿赶紧跑过来,一个帮李之仪拍背,一个帮他擦眼泪,手忙脚乱地安慰了好久。

霖铃在一边都懵了。她没想到李之仪一个三四十岁的大男人,心理竟然这么脆弱。不过说不后悔也是假的,毕竟李是个病人,霖铃作为护士深知不应该和病人计较。

霖铃只好哄李之仪:“好了好了舅舅,我知道错了。但是我也不得不这么做,不然舅母和肉哥儿两个人,你让他们从哪里筹得这么多的钱?如今就先这么混着,大不了等舅舅病好以后,我亲自去向祝山长赔罪,然后把他发的薪钱都还回去,这样总可以了吧?”

听霖铃这么说,李之仪终于不哭了,脸色也稍稍缓和过来一点。霖铃赶紧凑到他脸旁边说道:“舅舅,我昨日上了一堂课,给我斋中的学生布置每人做一首诗。我不知道这些诗写得是好是坏,你帮我看看?”

李之仪板着脸看外甥女一眼,喉咙里发出“哼”的一声。

这应该算是答应了。霖铃赶紧从布包里拿出那沓学生的“作业”,清清嗓子念道:“第一首,《秋风引》:

秋风秋雨何所知?小园篱黄蘸露湿。归耕农夫虽无酒,晚来茅屋起烟迟。

砌下黄叶空凌乱,檐前冰溜压欹枝。饭罢闻杵三两声,若若空音惹秋思。”

霖铃读完,小心翼翼地问李之仪:“舅舅,这首诗做的如何?”

李之仪微微皱眉,张开嘴巴想说话,却只能发出啊啊的声音。

霖铃还想追问,胡文柔在旁柔声说道:“我来说罢。这首诗做得还可以,字句用典虽简单了些,但好在清新朴实,且无苦味,读来倒是与别的悲秋诗有些不同。不过...”

胡文柔一边说,霖铃在旁一边用铅笔记录。听到胡文柔顿住不说,霖铃的笔一停。

“不过什么?”霖铃抬头问。

胡文柔呆呆地看着霖铃手里的笔,疑惑道:“这是什么笔?”

“木头笔,极其好用,舅母你要不要试试?”

胡文柔:...

她尽量不去注意外甥女用的那些古怪玩意儿,对霖铃道:“不过此诗用的意象还是平淡了些,如黄叶,杵声之类,都是寻常意象,到底落了窠臼。”

霖铃只会“哦哦”。胡文柔又说:“还有中间两句,归耕农夫虽无酒,晚来茅屋起烟迟。农夫无酒和起烟有何关系,是有酒便不做饭了?农夫再贪饮也不会误了做饭,这么写便是不符合常理了。”

“有道理!”霖铃一股脑儿全记下来,又转头去看李之仪。

只见李之仪闭着眼睛微微颔首,显然很赞同妻子的点评。霖铃赶紧在那首诗的旁边写个“良”字。

写完后霖铃又继续念:“第二首:赋得江边柳:

纤纤玉手栽,为盼春风来

娇姿逞柳眼,何须百花开。”

她还没念完,李之仪就皱起眉头,念完后更是躺在床上轻轻摇头。

霖铃回头问胡文柔:“舅母,这首写得不好哇?”

胡文柔没直接回答,而是扭头问肉哥儿:“肉哥儿,你来说说,这首诗如何?”

肉哥儿歪着小脑袋想了想,奶声奶气地道:“这首诗题目是写柳,但读上去和柳树没什么关系。”

“是了,”胡文柔满意地笑道:“此诗像是咏美人,像是咏花,却独独不像咏柳。而且题眼中的‘江边’二字也未顾及,可见破题功力一般。不过此生语感不错,用字琅琅上口,以后略加调教,应当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霖铃一字一字都认真记下。她发现自己从现代书里学到的知识还没有胡文柔教她的多。如果胡文柔跟在身边当她的教学助理就好了,可惜不可能。

她记完胡文柔的点评,又继续拿起第三张答卷。

"这一首——《咏梅》:

昨暮轻疾雪,晨起掩柴扉。万籁银裹素,一树红絮堆。才将寒夜去,乍疑春色回。向来恶穷冬,忽此展笑颜。”

她读完以后,忽然看见李之仪的脸上破天荒地出现一丝笑容,嘴里支吾几个含糊不清的音节,好像是“不错”。

她眼睛一亮:“舅舅,舅母,这首算是好诗吗?”

胡文柔笑着说:“此诗用字典雅,意境也不俗。尤其‘乍疑春色回’两句,颇有孟襄阳‘以情入景’之妙。虽是写梅花,诗者脾性亦是跃然纸上,堪称佳作。”

霖铃高兴坏了。她读到这首诗的题目时,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副清秀谦逊的眉眼。在闻雀斋这么多学生中,江陵给她的第一印象是最好的。她忍不住想,应该只有最好的家教和生长环境,才能培养出这样皎皎君子一般的男孩吧。

她毫不犹豫地在江陵的答卷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优”。

1. 孟襄阳:孟浩然。

2. 文里非原创诗词会特意标注。

3. 求收藏~求勾搭~求宝子们陪我说说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一堂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