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宋道医 > 第11章 玉局道观

大宋道医 第11章 玉局道观

作者:天雨欲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5:55:47 来源:文学城

“阿娘,这里好多人呀。”苏轸被程氏抱下车,刚落地站稳,抬眼就看见乌泱泱的人群。

“今日中秋,又恰逢玉局观开市,摆摊的摆摊,游玩的游玩,自然热闹了。”程氏拉着苏轸的小手,笑盈盈地解释道。

正逢年中月半,苏轼一大早就吵着闹着要出去玩,苏洵拿他没办法,又想到玉局观每逢节假日都会开市,今日观中定然热闹有趣,便做主一家人齐齐进城游玩,顺道采买中秋节礼,等到了晚上好带去老宅。

苏洵一家虽然搬到纱縠行居住,但每逢节假日,都会回老宅陪苏序一道过节。今年中秋自然也不例外。苏洵已经想好给苏序买什么节礼了。玉局观有一位道长会酿造一种养生酒,据说饮了能延年益寿。

那酒是否真有这个功效,苏洵摸不准,但是那养生酒的滋味却是相当不错,清醇悠长,饮后回甘。他与常在玉局观中摆摊卜卦的无碍子交好,去年有幸得了一小坛玉局养生酒,那滋味,让他至今念念不忘。

今日中秋,新酒上市。玉局观为了庆贺佳节,也会出售一批新酿成的玉局养生酒。苏洵早早地了消息,就等着排队买酒。

程氏拉着苏轸,苏衡牵着苏轼,采莲和青枝两个婢子也跟在后头手拉手,苏洵两手空空,等了半天,见程氏没搭理他,只好怏怏地走在前头带路。

穿过饰有日月板的灵星门,就到了悬挂“玉局观”匾额的山门殿。山门殿内都是卖花灯的小贩,其中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 ,便是玉局观道长们亲手做的莲花花灯。

这些莲花灯是玉局观的特色商品之一,只有中秋这一日才能买到。玉局观内也已经挂起了一盏盏莲花花灯,清风徐来,花灯左右摇晃,煞是好看。

“阿娘,我想要这个花灯。”美丽的事物总是最讨小娘子们的欢心,苏轸一眼便相中了一盏莲花灯。

“好,阿娘给你买。”程氏对待三个孩子总是会努力做到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生怕哪个孩子受委屈,觉得自己不受重视。买给孩子们的东西,程氏往往都会直接买上三份。

因此,尽管苏衡对花灯表现淡淡,程氏也给他买了一盏。

“谢谢阿娘。”苏衡接过莲花花灯,小心地护着它,不让花灯被旁边的游人碰坏。

苏轼原本更喜欢那个小兔子花灯,但是见兄长很是喜欢莲花灯的模样,也高高兴兴地要了莲花灯。兄长同款花灯,到手!嘿嘿~

等苏洵回过神来,三个孩子已经人手一盏莲花灯。

苏洵用眼神询问程氏:慧娘,我的花灯呢?

程氏嗔他一眼:都多大岁数了,还想要花灯。

苏家一行人过了山门殿,很快来到三清殿前的大庭院。此处才是玉局观集市最热闹的地方,货物品类也最丰富。

“瞧一瞧,看一看嘞,新鲜的石榴嘞——”

“上好的鹅梨,个大香甜,只要十文一斤,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卖葡萄咯,皮薄多汁的葡萄,不甜不要钱——”

集市的东南角汇集了许多鲜果商贩,中秋佳节,各式各样的鲜果上市,小贩们招徕客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阿娘,我想吃葡萄!”苏轼的小嗓音脆生生的,在一干粗嗓门的吆喝中显得格外清亮。

“好,阿娘给你买。”程氏笑盈盈地答应了。

“阿娘,我还想吃这个大白梨!”苏轼这个小馋猫看见什么都想吃。

“好,没问题,阿父给你买。”苏洵宠起孩子来,也不遑多让。

“我还要吃那个——”苏轼来劲了,正要开始“水果大点兵”,却听见自家兄长出声了。

“不许多吃,当心蛀牙。”苏衡的声音平平淡淡,却透着不容置喙之意。

“哦。”苏轼鼓起小脸,委委屈屈,但很听兄长的话。

采莲和青枝跟在后头,彼此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偷笑起来。果然一物降一物,要治四郎君,还得要三郎君出马。

“慧娘,你与孩子们在此稍后,我去买坛玉局养生酒,去去便回。”苏洵一抬眼,就望见三清殿前,玉局观的道长们开始支起卖酒的摊子,挂上红底黄边的酒旗。摊子还没完全支好,好酒的郎君们已经开始自觉地排起了队,就等着买酒。

玉局观卖酒摊上的两面酒旗迎风招展,一面旗上写着“仙露”,另一面上写着“琼浆”。苏洵忙大步往前,加入到买酒的队伍中去。

程氏买了石榴和葡萄,正打算就近寻个茶摊坐下,和孩子们一边吃茶一边等苏洵买酒归来,就听见一个满含惊喜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程娘子?这是在带两位小郎君逛草市呢?”来人却是凌家刷牙铺的铺主,凌大郎。

两人寒暄了一番,凌大郎这才蹲下身来,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苏衡:“三郎,这是我前段时间根据你给我的方子,调配出的牙粉。熟客们用了都说洁牙效果比旧的牙粉好了太多。这一盒是我做出来品质最好的牙粉,给你带回家用。”

苏轼好奇地凑过来,吵嚷着让兄长打开看看。

“此处风大,回去再看。”苏衡不为所动,收好牙粉,礼貌地向凌大郎道谢。

“客气什么!多亏了你俩,我铺子里的小刷牙卖得很好,最近甚至还有邻县的人慕名来买呢。”凌大郎厚实有力的大手重重拍了拍苏衡的肩膀。

苏衡眉梢微动,神色不变。

反倒是一旁紧紧挨着兄长的苏轼皱起了眉毛,大声指责道:“凌叔叔,你别那么用力呀!我阿兄都被你拍疼啦!”

“哎哟,实在不好意思,我都没注意。”凌大郎忙收起手,挠着头讪讪一笑。

苏轼皱皱鼻子,煞有介事地叮嘱:“这还差不多,下次要注意!”

“是是是。”凌大郎连声答应,看向程氏,笑道,“程娘子,你家三郎和四郎感情可真好啊。”

程氏掩唇轻笑:“轼儿从小黏着衡儿,连我都要往后靠的。”

“阿娘,阿父怎么还没好呀。我想尿尿。”苏轼今早出发前喝了不少温水,现下起了尿意,五官难受得皱成一团。

“过了这三清殿,西侧的角落里就有一个茅厕。程娘子,您还要看顾八娘,不如我带令郎过去吧。”凌大郎主动提出想要帮忙。

“那就劳烦您了。”

“我想要阿兄陪我去。”苏轼拉着苏衡不肯放手。

苏衡:“……”

程氏笑骂:“就去个茅厕的功夫,这也要拉上你阿兄。怎不见你那么黏阿娘!”

“阿娘……”苏轼撒娇。

“行了行了,快去吧。”程氏没好气地摆摆手,“衡儿,辛苦你陪这黏人精走一遭了。”

·

苏衡陪着苏轼,在凌大郎的带领下去了趟茅厕。苏轼上完茅厕提裤子出来,一边洗手,一边东张西望,竟被他发现一扇虚掩的角门。

“阿兄,那里有扇门哎,我们过去看看吧。”苏轼好奇宝宝上身,缠着苏衡要去一探究竟。

“看一眼便回去,否则,阿娘和阿妹她们要等着急了。”苏衡拗不过苏轼,只好依他。

“没事,有我看着呢,四郎丢不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此处还有一个隐蔽的角门,去看看花不了多长时间的。”凌大郎开口道。

三人走至门前,轻轻推开虚掩的门,只觉一阵清风拂面,门后竟是一群身穿道袍的道长,动作整齐划一地在做操。这一派闲适悠然的情形,与三清殿前热闹的集市形成鲜明对比。

苏衡一眼望去,发觉玉局观的道长们在练的功法竟十分像后世的“八段锦”。只见道长们两脚张开,与肩同宽,双手徐徐上托,又缓缓落下。

“阿兄,道长们在跳舞!”苏轼吃惊地瞪圆了眼睛,凑在苏衡耳边小声嘀咕。

“四郎君,这可不是舞蹈。道长们这是在练功呢。咱们快走吧,偷看道长们的功法,若是被发现了可就糟了。”凌大郎也压低了声音,带着苏家兄弟速速离开。

“阿兄,道长们练了这个神功是不是就会飞了?”在回茶摊的路上,苏轼兴奋地和苏衡探讨。

“不是。”

“啊——?那练这个有什么用呢?“苏轼很是失望。

“不知。”苏衡垂下眼帘。

前世收养他的老道士也有打八段锦的习惯。受老道士的影响,他对八段锦的一招一式都了然于心。比如方才他们匆匆一撇,看见的那一式,在后世叫做——双手托天理三焦,这组动作可以拉伸手臂与肩背,能够通畅三焦,调和气血。

长期练八段锦,可以强身健体,防治病痛,因此八段锦才有了“千年长寿操”的美名。其实他一直想让苏家人养成打八段锦的习惯,不说延年益寿,至少能提升身体的免疫力。但是他又没办法解释这套功法的由来,只好作罢。

这次出来,没想到撞见玉局观的道长们在练功法,颇有后世立式八段锦的雏形。也许,可以借这此机会……

“阿兄?阿兄!”苏轼见苏衡没反应,加大了声音。

苏衡回过神来,才发现竟不知不觉间回到了茶摊。苏洵也终于买到了心心念念的玉局养生酒,回到茶摊与他们会面。

“既然苏二郎君回来了,那我便不打扰了。在下告辞。”凌大郎之前被苏洵“凡尔赛”式炫儿给炫怕了,从此远远见着苏洵便抬腿就走。方才是看见苏洵不在,这才敢上前搭话,把按照苏衡所赠揩齿贝齿散方做成的牙粉送给苏衡,当做谢礼。

“吓死了,差点被苏明允拉住。”凌大郎后怕地拍拍心口。

不过话说回来,苏三郎的确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就已经能读会写。别人看闲书就是打发时间,他看闲书却能从书中发现实用的方子,还能想到用那方子来做牙粉。

真是后生可畏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玉局道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