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顺小吏 > 第四百四十章 战局的变化

大顺小吏 第四百四十章 战局的变化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6 13:19:50 来源:转码展示1

陆成繁的担忧很快就成了现实。

因军再次出发,一路上遇到了无数的冷枪冷炮。

走到某座空无一人的村庄里,大队人马总会遇到火炮霰弹的扫射。等到因军以战斗队形,小心翼翼地冲上去后,才发现屋顶上方,只剩下一门松树制成的火炮。

上面刻着有字,“大盛德光十六年造”。

前盛朝亡国之君,思宗皇帝只坐了十五年皇帝。德光十六年,是盛朝灭国后第二年的事情,也是北方军民抗击末邪人最激烈的时候。

这门年龄比波里杰奶奶还要大的火炮,被附近的村民不知从哪个角落里翻了出来,用在这里,打死了四个因军,打伤十几人,已经得其所哉。就算被因军劈碎了当柴烧,也非常值得。

所以这门还冒着丝丝青烟的松树炮,黑洞洞的炮口就像是咧开大笑的嘴巴。

波里杰等人只能晦气地叫声倒霉,陆成繁却更加忧心忡忡。

“贤侄啊,听说那老不死的把京畿直隶的军政大权托付给了朱明夏。我以为那就是个书呆子,编编报纸,骂骂人是把好手。万万没有想到,操持起紧急戎事来,也如此趁手。果真是王门无庸手啊。”

隋黎檀只是静静地听他说,不发一言。

自从发现自己踏上一条数典忘祖、背弃国家的不归之路后,隋黎檀就陷入到沉默之中,仿佛后汉末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似乎这样,就能减轻罪孽。

陆成繁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而已。虽然他精通因语、珐语和倭语,但是在这支因吉利人为主,天竺西克人和东倭人为辅,有近三万人的庞然队伍里,居然找不到能说说话的人。

想来想去,还是只有隋黎檀这个贤侄,还能跟他说说话,不用担心被告了密。如此说来,这对叔侄现在确实是一根线上的蚂蚱。

“现在看来,朱明夏把京畿一带清野坚壁,百姓撤走,留下精干青壮,利用熟悉路径地形的优势,因吉利人周旋。这仗不好打了。而且我更担心,按照岑国璋行事风格,不动则已,一动就是疾如风,迅如火。贤侄啊,我们得想想逃路了。不过因吉利人只是药引子,关键在于寿王。不知道他得手了没有。”

“贤侄啊,真是没有想到,正弘这个老不死的,居然跑得这么干脆。听说是他那位新皇后进的言,怂恿着老不死的借口滦平城避暑,行躲兵峰之实。不愧是昌国公府出来的。呵呵,前朝思宗还知道死守社稷,老不死的倒好,跑得飞快。”

“虽然老不死这一出,打乱了我们的部署,不过也没关系。在塞外更方便动手。有那几份兵部的堪合,寿王的私兵,应该已经绕道出了关吧。去争吧,只要弄死老不死的,这皇位老子管他谁去坐。寿王还以为自己是黄雀,哈哈,其实他就是一只螳螂。”

陆成繁说到得意处,开心地大笑起来。

他很久前就处心积虑地想着报仇,无时无刻都在筹划着阴谋诡计。虽然在他嘴里,对数典忘祖,背弃国家毫不在意。但是读了这么多年书,很多东西在心底深处已经根深蒂固。夜静人深的时候,他的心底深处,也会涌起愧疚。

多年的高强度高压力的生活,早就把他的神智折磨得就像一张被绷到极限,变得极薄的牛皮,只要稍微扎一下,就会骤然炸开。

所以在外人看来,陆成繁和隋黎檀这对叔侄,一个是癫狂、难以琢磨的疯子,一个整天默不作声的傻子。

前面就是京师,巴里尊和波里杰感觉到大功即将告成,似乎用不着陆成繁和隋黎檀这对引路人。

于是,两人的尊敬就像廉价酒馆里的酒水,变得越来越淡。主副将如此,下面的人自然会察言观色,不再视陆、隋两人为座上宾,爱理不理的。

却不知,这正好遂了陆成繁和隋黎檀的心意。

终于,在久攻通州城不下的情况,周围的袭扰越来越猛烈,甚至出现成队骑兵时,陆成繁和隋黎檀两人悄无声息地在因军营帐里消失。

巴里尊和波里杰还沉浸在征服这座东方雄狮的幻想之中。下面的人也是心思各异,没有人关心陆成繁和隋黎檀去了哪里,就仿佛这两人从来没有来过来。

通州城被朱焕华和冯义河抓紧时间改造成一座军事要塞。

它本来就是一座以存储转运为目的的城池,坚固是它的特点。在为数不多的百姓撤走之后,这里入驻的全是军人。军器监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火器被朱焕华下令取出,尽情使用。

有经验的镇戎军,以及小部分自愿遵循军人准则的京营禁军们,对这种杀敌一百,自伤八百的火器,印象深刻。原本是弃而不用。

某一位曾经接受过淮军训练,在淮东打过几仗,现在不知为何进入北运河劳工会担任理事的义勇。他提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这些火铳当特殊的手榴弹用。

拼命地往枪膛里塞火药,再用东西把枪口塞死。在引药池插上引线,点然后往城下的因吉利人群里一扔,就能收获到火光一闪,炸翻十几人的成果。

于是,军器监这些耗费了数百万两银子造出来,却没有人敢用的火器,终于发挥了作用。它们在伟大的京师保卫战中发出耀眼的光芒,立下赫赫军功。

得知到这些情况,那些伴驾前往滦平城避暑的军器监大佬们,洋洋得意地上疏,要把属于他们的那份功劳,讨要到手。

通州城久攻不下,因吉利人变得有些急躁。反倒他手下的两只狗,表现得却各不相同。

西克人是天竺人的奇葩,也是异类。

他们仿佛是天生的军人。勇敢、服从命令。因吉利人叫他们打仗,他们就冒死往前冲。要他们休息,就老实在军营里休息。当然了,他们并不是“圣雄”,也有部分人按捺不住**和兽性,外出去烧杀抢掠。

不过西克人整体的表现,勉强过得去,尤其是在东倭武士们的衬托下,显得他们更有军人的荣誉感。

天竺人应该感谢这些西克人的表现。在大顺朝后来的秋后算账时,天竺人因为这些西克人的表现,使得大顺朝高抬贵手,在获取足够的赔偿后,居然大力支持天竺人争取独立、反抗殖民者的正义事业。

在最后,还支持赶走泰西殖民者的天竺人,因地制宜,按照不同部族、宗教、语言、区域各自建国的要求。

天竺人应该感谢西克人,使得他们能够用血与火去争取自己的自有和独立,获得世界其它民族的尊重。他们变得更加务实,不会再有从主子手里接过恩赐的家产、还要继承主子荣光的幻想。

东倭武士们却表现得要恶劣得多。

他们把传统技能-“乱捕”大顺朝的直隶地区发扬光大。打仗是没有什么心思了,他们更多的心思是摸清楚周围的情况,然后有计划有步骤的烧杀抢掠。

朱焕华和冯义河早就使用强力措施,及早地把京东地区的百姓们悉数向西、向北和向南撤离。

但是百多年的太平,还是让很多百姓忘记战争的残酷性。他们嘴里念道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真知灼见”:不管谁坐天下,都要纳税交粮的。打仗是当官的事情,跟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他们跟官府派来的差役和兵丁斗智斗勇,悄悄留了下来。他们得意不已,觉得自己能斗赢官府的人,自然也能斗赢海上过来的外夷大兵。

只是他们想错了。这些外夷大兵,尤其是东倭武士们,不想坐天下,也不要纳税交粮。这些禽兽只要现成的钱粮,以及奸淫杀戮的快感。

偷躲下来的百姓不多,藏得钱财也不多,但是对于一向苦哈哈的东倭武士们,却像是穷窘老鼠钻进了粮仓。让他们更加热衷于烧杀抢掠,犯下的血债也更多。

他们的累累罪行和血债,使得大顺朝在秋后算账时,对东倭采取了最严厉的惩罚。五千个东倭武士的头颅,被一个不少的送回东倭,垒砌在长崎港的某处高地上。

承担主要责任的东倭天王和明智幕府受到了严惩,现职被勒令切腹。后续的东倭天王降格为东倭国公,明智幕府降为镇国将军。此后东倭国不得与大顺以外的国家往来,闭关锁国,四处港口只准大顺的船只进出...

这些东倭武士们目前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行要引起多大的后果。他们只是发现,自己的抢掠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有一支骑着马,使用火枪的军队,出现在他们周围。这些人来去如风,但是战斗力极其强悍,使用火枪、手榴弹等火器,运用奔袭、伏击等各种战术,让东倭武士们损失惨重。

得到报告的波里杰,直觉告诉他,大事不好。

此前,他和巴里尊觉得自己在那座巨大城池外面待了十几天,并没有什么危险。毕竟这个国家如此巨大,其它地方的援军赶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足够他们搞定一切。

但是目前的情况似乎不对。波里杰想找尊敬的陆先生和隋先生来咨询,却被告知,两人在两三天前就不见了。

波里杰更加觉得大事不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