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顺小吏 > 第四百三十九章 挺身而出的明社官员

大顺小吏 第四百三十九章 挺身而出的明社官员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1-26 09:16:09 来源:转码展示1

情况明确,大家都盯着岑国璋,等他下命令。

“人杰,审綦,你们整理西路和北路军团,立即进入**、和县阵地,三日后对贼军北大营发起猛攻。雨亭。”

岑国璋点了长江左路水师提督卢雨亭的名字。

“属下在!”

“你率领水师,炮击江宁城,切断江南江北的联系,确保我军对北大营的扫荡。”

“是!”

“组建明盟北方支部,明夏师兄担任支部长,抽调传良、杨金水立即北上,担任副支部长。直隶、京师、岭东、河东、辽东工委会听从支部安排。首要任务是守卫京师。要是让外夷攻陷了京师,我大顺朝的脸面就等于被人踩在狗屎堆里!”

“遵命!”

“扫荡贼军江北大营后,合并在东南各前敌委员会,组建东南前敌委员会,任命茂明为主任委员,澹然、观澜、审綦为副主任委员,统一指挥对东南平叛事宜。组建西线军团,审綦为军团长。组建东线军团,传德为军团长。”

岑国璋走到地图跟前,指着地图说道,“东南前敌委员会下一步主要工作,就是集中兵力,对方山一带的贼军南大营进攻,扫荡他们。”

这些战略部署早就确定,只是岑国璋今天把它的进程提前。

“贼军南大营扫荡后,观澜的浙江支队,切断湖州、嘉兴与浙西的联系,进而封锁贼军老巢浙西。时良的江南支队,配合西线军团,对苏州、常州等城发动蚕食战术。我们一座座的收复城池,最后目的就是孤立江宁城。”

扫了一眼,看到大家都在用心记这些的部署,岑国璋继续往下说道:“在解决贼军北大营,肃清逆贼在江北的所有势力后,我亲自率军北上勤王。抽调十二个骑兵团,以及十个步兵团,四个炮兵团。人杰,你担任军团长。”

“是!”

“晁大雄,你带两个步兵团和四个骑兵团为勤王先遣支队,后天出发。其余骑兵团按照参谋局的命令,依次陆续出发。通知海军局,立即发布命令,第二巡海舰队全体赶赴京畿海面,堵住因吉利进犯水师的后路。”

“立即派出快船,召回第一巡海舰队。他们应该在回基地的路上,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应该在东倭和硫求之间的海面上。告诉他们,值此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身为光荣的海军,应当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勇于任事的精神。稍事休息,立即投入到抗击入侵外敌的战斗中去!”

“是!”

朱焕华被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兼直隶巡抚,是他完全意料不到的事情。

正弘帝决心出京去滦平城避暑,接下来的动作非常迅速。随行人员名单不到两个时辰就出炉了。

皇后、太子,几位嫔妃,内阁四位阁老,六部部堂,都察院、五军都督府、九卿,整个大顺中枢,几乎走得一干二净。

但是偌大个京师总得有人管理和镇守吧,不战而降,把天朝的首都拱手让给外夷,朝廷的脸面就真得稀碎了。

可是派谁执行这项九死一生的任务呢?

顺天府尹!

大家刚想到他,这位杨次辅的得意门生病倒了。而且病得还不轻。嘴巴歪着,流着涎水,目光呆痴,不是五年以上的脑中风,根本达不到这种效果。

还有谁?

真没有谁了。原本最合适的武勋世家,张家湾一役,安国公以下死了十几位,能出来担点事的勋贵们,几乎都死在那里了。

很快,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工部右侍郎朱焕华。

值此危难之际,明社的人不挺身而出,更待何时!

这些年来,满朝上下似乎都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局势糜烂,不可收拾时,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明社的人,仿佛他们力挽狂澜是应该的事情。

于是朱焕华被紧急任命为兵部左侍郎,巡抚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主持直隶防务大计。

与此同时,另一位明社人员,正好押解湖广两省夏季税银,经河阴、直隶进京的江汉按察使冯义河,也被委以重任,除顺天府尹,兼提督五城军务。

虽然很懵逼,但两人确实是明社的骨干,不忧天怨人,也不自暴自弃,而是马上进入状态,展开部署。

朱焕华立即以直隶巡抚的名义,发布公告,通知京师周围府县的百姓,坚壁清野。百姓们尽可能地向京西山区转移,官府派出人手,帮助搭建营寨,暂时安家。

再征集青壮,集中在京营禁军的营地里,与调集过来的各地守备兵、乡兵一并集训。教官是仅余的两千镇戎军。

各城门大开,许进不许出,严查奸细。

京师城里执行戒严,按户籍清点人口。百姓一般只许在坊内活动。如有事出坊,需要开具路条,携带户籍纸。

组织青壮,以五城兵马司精兵干将为骨干,组成巡防营,划分区域,日夜巡逻,肃奸察贼。

一通安排下来,朱焕华忙得头昏眼花,刚坐下来没休息一会,冯义河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明夏兄,还有件大事。”

“什么大事?”朱焕华猛地一惊。敏感时期,他的心一直都是悬着的。

“通州城,还有广通桥,有几处仓库,里面的物资堆积如山。要是不尽早处理,就全便宜夷兵了。”

听冯义河说完,朱焕华猛地站起来。

这确实是件大事。张家湾一战,夷兵也损失不小,他们退守马头店和香河一带,似乎是修整后再战。也有传言说夷人吃此一役,心生畏惧。

他们冒冒失失进入大顺腹地,前面是墙高城雄,号称天下第一雄城的京师。一时半会是攻克不下的。一旦顿师城下,各地奉诏前来勤王的兵马,就能会像一群群蚂蚁,蜂拥而至。就算战斗力再不行,耗也能耗死他们。

所以夷兵首领有此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对于朱焕华和冯义河,这是难得的机会。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时机,赶紧把那些仓库里的物资运回京城里来。就算来不及运,放把火也行。总之不能济敌。

或许对于其他官员,这把火可能会犹豫不决。因为通州、广通桥这些仓库里的物资,不知道牵连着多少权贵。抢运回城还好说,放把火全部烧光,那些权贵们不得恨死你。

所以有些官员宁可装聋作哑,装作没看见,也不愿意把这个责任背上肩。但是朱焕华、冯义河这类明社骨干官员,想得却完全不同。

实在不行,必须放这把火。至于责任,等老子活下来再跟你扯皮。

但是有机会抢运回京城,朱焕华还是愿意去尝试。

“这么多物资,需要好几万人抢运。一旦我们有大动作,被夷兵察觉,很有可能就会出兵,与我们争夺。到时候只能放火了。所以,必须组织足够多的人手,在最短的时间,把两处仓库里的物资抢运进京。至少有用的粮食、布匹等物资,必须抢运回来。这些守城都用得着。”

朱焕华的话让冯义河非常赞同,只是他知道,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没有那么多人手。调集京师百姓?只怕会变成一场哄抢和闹剧。

“我们需要训练有素的民夫,越多越好,在最短的时间里去搬回京城。”

朱焕华想了一会,做出了决定,“立即通知通州的北运河劳工联合会,还有直隶转运劳工联合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搬运货物。”

陆成繁赶到因军指挥部已经是三天后,他着急地指出通州和广通桥仓库的重要。恍然大悟的波里杰连忙派出一支军队。

等他们赶到通州时,只有空无一物的仓库,还有来不及搬走的物资残骸,不大重要的它们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

波里杰等人懊悔不已,陆成繁却在知道内情,陷入了沉思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