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焦大是贾府的老家仆,曾跟着第一代宁国公贾演上过战场,甚至还曾救过贾演的命。
可以说,如果当年焦大没将贾演从死人堆里背出来,就不会有后来的宁国府。
且不说做奴才的本份是什么,只冲着焦大立的这份功也不应该对他呼来喝去,甚至是让他一把年纪再干那些粗使活计。
天天说什么长辈身边的阿猫阿狗都得敬着,可真正做出来的事却极为让人寒心。
要乌林珠说,对待这样的功臣忠仆都如此刻薄寡恩,也就别怪其他下人欺上瞒下的算计主子了。
乌林珠自认不是什么好人,但若是让她处理焦大这件事,那她肯定会先给焦大说一门亲事,给焦大一份没办法豁出去的牵绊,让他说话行事都有个分寸尺度。
之后再用明升暗降的方式将焦大一家安排到金陵养老,也或是去看护江南,关外等地的庄子。若是不嫌麻烦,也不怕养出个白眼狼的,那还可以放了焦大的奴籍,将人送到军中去。
既给了焦大一份前程,还圆了主仆情谊。保不齐给贾家在军中提前埋下一份人脉同时,又可以让贾家的其他下人看见忠心为主的好处。
可以说,就算焦大居功自傲,不懂急流勇退,也有的是办法安置他。
如今就这么将焦大那么个身份背景的人放在宁国府里各种作践,也不怕家下人等唇亡齿寒,做出更多背主的事。
真不知道是不是贾家祖坟出了问题,这一个个都跟脑子有坑似的。
想到这里,乌林珠就不由摸了一下自己的小腹。
哎呦我去,听说傻|逼基因会遗传呢~
╮(╯▽╰)╭
收回跑马的思绪,乌林珠先是问了一回到哪了,听说已经进了宁荣街,便直接出声让车夫将车赶至宁国府的西角门。
车夫不做他想的将骡车赶了过去,之后跟车的小厮在马车停好后直接去角门那里自报家门。
雍亲王府,荣国府大姑娘。
宁国府角门上的下人早就听说过西府的大姑娘入了雍亲王府当差,虽不明白她为什么不回自家却来他们府上,却还是立即打开角门,又安排软桥将乌林珠迎了进去。
不过乌林珠在入宁国府前却又给了小厮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乌林珠后来买的二进小院,一进有五间倒座房,二进除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外,还左右各有两间厢房。如今那个小院里却是空空如野,什么都没有。
二进正房要买一整套家具,被褥铺盖给她用。一进倒座房也要收拾出两间住人的屋子,一间待客的堂屋来,另一间厨房,一间柴房。
也因此,除了家俱铺盖,还要再买些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等物。总之就是居家过日子的东西都需要采买回来。
好在买院子时就强调了院中要有水井,不然买了那种没水井的院子更麻烦琐碎。
将自己的要求与小厮和车夫说了,乌林珠眼珠子转了转又让那车夫和小厮再买一头骡子,一架车厢回来。
贾敬住在城外,往来没个代步的骡车可不行。要是将焦大累到了,再减了战斗力,岂不违背了她的初衷?
←_←
少时,车夫跟着小厮去采买东西,粗使婆子和小丫头则跟着乌林珠进了宁国府。
宁国府的现任当家人是贾珍,其妻尤氏是无子继室,也不得贾珍这老色胚的爱重。好在尤氏会做人,手里又有管家权,到是能在这宁国府里有几分体面。
可以说,同样是无子继室,同样娘家不显,同样嫁了个糟心玩意儿,但没有管家权,却有恶婆婆刁妯娌的荣国府大太太完全不能跟她相提并论。
此时尤氏从下人那里听说乌林珠过来了,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大面上却不会错了一星半点的起身迎了出去。
下人们小跑着去给尤氏送消息的时候,乌林珠就坐着软轿往垂花门去。等到尤氏走出正院时,突然造访的娇客也已经顺着垂花门走到正院不远处了。
贾珍与乌林珠是同辈人,所以尤氏与乌林珠也能算得上一句姑嫂。此时姑嫂见面先互相行了个家礼,随即尤氏才笑着问便宜小姑子,“大妹妹打哪儿来?刚还说要去给老太太请安呢。”
“早起跟二格格请了半日假,下晌得了空便回来了。”一边与尤氏牵着手往屋里去,一边笑着回她,“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特意寻大嫂子帮忙来了。”
寻我帮忙?
等下!
大丫头不是在四福晋院里侍候,怎么家来还要跟二格格请假?
一时各种思绪在心头转过,但尤氏却仍旧面上不显的与乌林珠闲话家常,“管他什么天大的事,妹妹只管打发人说一声,哪里用得着自已来回奔波。纵使我办不了,还有老太太和太太呢。这毒日头底下,万一中了暑气岂不叫人心疼。”
乌林珠一听这话,便知道尤氏怕自己一会儿要麻烦她的事不好办,特意给自己留了个活扣。不过她也不介意这些小心思,只笑道:
“大嫂子说笑了,我如今又算哪个牌面的人呢。也就是王爷和福晋瞧我还有几分成色,又懂规矩,又识大体,才让我日常陪着二格格进学罢了。”
尤氏闻言,瞬间就想到了贾母和王夫人。
这婆媳俩在知道乌林珠进了王府后,便将目标放在了四爷的后院。亲王可以有两位侧福晋,而四爷后院就只有一位生育有功的李侧福晋。四福晋没有嫡子,府中庶子皆可继承爵位。若乌林珠成了亲王侧福晋,再生下一个健康得宠的庶子继承爵位,也算变相的完成了让她进宫提携家里的目的。
如果乌林珠还是四福晋院里的丫头,那成为四爷的女人也不算坏了名声规矩。可乌林珠成了二格格的伴读…哪个当爹的都不会动闺女跟前的丫头。
那都不是坏规矩,而是丧心病狂了。
总之就是贾母和王夫人的如意算盘又了崩珠子。
这一刻,尤氏都可以想见隔壁知道后,会有多闹心了。
╮(╯▽╰)╭
一时,姑嫂进了屋,又分主客分坐炕两侧。丫头们上了茶水瓜果点心,乌林珠没动茶只挑了带皮的葡萄吃了两粒,这才将来意道明。
“你要焦大?”
以为是什么难办的事,不想竟是这种,尤氏一时间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
“对。我要焦大。”乌林珠颔首,“节前老太太赏了我两个庄子,我手里也没什么人可用。正巧听说你们府上能人多,也用不上焦大,便寻思着将人要过来使。
我也知道焦大死人堆里背出了老祖宗,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人。大嫂子不妨问问珍大哥哥,若家里实在不缺套马跟车的老粗使,就将人给了我。”
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做为宁国府的管家大奶奶,尤氏太知道怎么给自己规避风险了。于是垂眸听罢,尤氏倒还真没为难自己的派了身边丫头去前面问贾珍的意思。
贾珍一如往常,正带着人在前面花厅吆五喝六的玩乐呢。听了这事也全然没放在心上,只让管家赖二带着焦大给乌林珠送去。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回焦大的年纪了。
焦大是跟着宁国公贾演的老仆,贾演是荣国公贾源的长兄,而贾源则是贾代化的老子,贾母史氏的公爹。
就问辈份表一出来,焦大的年纪能轻了吗?
当然了,这时候贾宝玉才三岁,贾母也没多老就是了。
宝玉十三岁时,贾母对七十五岁的刘姥姥说‘大了我好几岁’。而转年,就是贾母的八旬之庆。
八旬之庆并非八十大寿。一个是在七十岁的时候过,一个是在八十岁的时候庆。
所以贾母今年也才五十九岁。
但焦大却是真七十多岁了。
看着面前穿着粗使衣裳,七十多岁的焦大,乌林珠心里竟对宁荣两府最后会落到那般境地生出了一种理应如此的情绪。
尤氏还不曾说话,赖二就先给乌林珠行了个礼,将贾珍的话带到,又转头对焦大说道:
“大姑娘看得你,这才要了你去使。打今儿起好好跟着大姑娘,别辱没了府里的名声。”
“这话说得中听!”听到赖二这么说,乌林珠直接笑了,“快跟我说说,你们府里都有什么好名声?”
赖二没想到乌林珠会这么问,一时间有些蒙,看看尤氏,再看看乌林珠,犹豫着要不要说几句奉承话。
不想乌林珠压根没给他这个机会,而是笑容晏晏的笑道,“算了,我也不为难你了,毕竟你能说出来的那些,怕是你自己都不信。我知道,你祖上肯定也是为主子立过不世之功的,不然也不能有今天这等体面。对了,你就跟我说说,你们府上有多少跟着祖宗上战场的老家仆吧?”
笑着看了一眼尤氏,然后又似笑非笑的看向赖二,“应该挺多的吧?”
赖二:“……”
感觉这话风不对,赖二直接缩了脖子不敢言语了。
见他这般,乌林珠又对尤氏笑道:“世人都说物以稀为贵,定是背着祖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忠仆多如牛毛,所以才显不着焦大的。我说的可是这个理呢?”
尤氏:这人咋拿了卖身契就翻脸不认人了呢。
既然卖身契都拿到的手了,那她干点卸磨杀驴的事又有什么关系?
至于说现在就杀驴会不会太早了?
呵,只要她混得好,今天的事就是小姑娘使性子,无伤大雅。可若是她以后没混出来什么…只看贾珍一家怎么待惜春就知道一二了。
“都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来,”顿了下,乌林珠实话实说道:“十笔八笔的肯定能写出来了。”
尤氏:“……”
焦大:“……”
赖二/其他丫头:“……”
清了清嗓子,乌林珠看向焦大继续说道:“我自来就不是个孝顺有良心的。不瞒你说,在这一点上,我不光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是集贾史王三家之卑劣于一身。
贾家的不肖子孙多不胜数,也不差我这一个。我那里也不是非你不可,所以你也别想拿当年背着宁国府老太爷出死人堆的功劳要我的强。我呢,是半点不介意送你去侍候老太爷的,至于你介不介意,那就看你自己心里有没有数了。
今儿要了你去打理庄子庶务,自有一份体面给你。退一万步说,肯定比留在这里被人作践强。若是乐意跟我走呢,只管收拾行李去。若是不乐意,只当我不曾登门,以前如何以后还如何。”
没喝酒的焦大:果然是…青出于蓝。
被乌林珠这一身逆鳞反骨惊到的尤氏:真不愧是…贾家人。
四爷:懂规矩?
四福晋:识大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 2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