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三十年——
嬴政的手在平板电脑上划了一下,修长的手指之间夹着一根电容笔,看着各地呈递上来的奏章,用笔在屏幕上面圈圈画画。
他垂眼看着奏章,眼睛顺着阅读的方向移动,忽得眼神一厉,却笑出了声,用笔在屏幕上面用力一点。
他稍微换了个姿势,左手撑在自己的脸颊上,换了一个略微闲适的动作,睫毛垂下,抬手撑着自己的下巴,他看着那行字,轻声道:“儒生……”
他只是自言自语,轻飘飘的呢喃,但是皇帝一句话向来是可以随便压垮一个人的。
宫人们立刻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整个宫殿里都带着一股浓浓的压抑气氛。
最近皇帝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虽然嬴政的情绪表达向来克制,但是他们伺候了这么多年,对嬴政的心情还是有直觉的感知。
只有公主维桢敢凑过来跟嬴政。
维桢也没干什么,就是在一旁做着自己的事情。
她在听到嬴政的呢喃后,双手端起嬴政的茶杯,说道:“父皇,喝点茶水吧。”
宫人们从不指望维桢能替谁说情。
不如说,除了长公子扶苏这个铁头娃之外,嬴政其他孩子都不会对他的行为多说什么。
就算如将闾那样想要多得嬴政青睐的人往往也不会在嬴政已作出的决定上多说什么,就算真的要说,那也只是挑不重要的说。
嬴政用左手摁了一下维桢的脑袋:“朕不渴。”
维桢眯起眼睛,把手里的茶杯放下。
很多人觉得嬴政最近心情不好是因为胡亥那个大脑皮层光溜溜的家伙说了不该说的话。
据说他是看到南边孔雀王朝阿育王年轻时在王位争战中杀了几十个兄弟姐妹,举行了灌顶仪式,成为了王。
他当场发出感慨:“真好啊。”
他没多说什么,但是这一句话就足够让胡亥被胡姬拉走打了一顿,快一个多月都没有出现了。
维桢听了胡亥的发言,只觉得内心一片平静。
不愧是胡亥啊。
有谁对胡亥的智商抱有什么期望吗?
没有吧?
就连宠爱胡亥的嬴政也没有。
胡亥的定位向来很明确,就是个被宠爱的小儿子。
至于他有意杀了他的哥哥姐姐们……
维桢相信胡亥虽然没说,但是他应该也是认真的。
维桢毫不在意。
众所周知,造不成伤害的威胁就不算威胁。
维桢只想说,真的会有脑子正常的人会帮这个笨蛋吗?
维桢觉得胡亥杀死他们的概率就跟扶苏造反的概率一样,不是完全没有,但是想想就让人笑出声来。
真正的聪明人如胡亥亲妈胡姬,就转身拖着胡亥走了,据说把人暴揍了一顿。
胡姬肯定不会在意嬴政其他孩子的生命安全,她有时候对胡亥都不怎么在意,但是她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态度。
胡亥好几次想跑来找嬴政,但是完全没想到这事本身就是嬴政希望别人替他做的。
嬴政肯定也是想把胡亥揍一顿的,可是他在胡亥面前向来习惯扮演“和善的父亲”,坏人全由胡姬当。
宫人们大多认为嬴政心情差劲是因为胡亥的话,但是维桢觉得嬴政也没那么在意胡亥说那种话。
在赵太后叛乱后,嬴政对这种脑子不好的人就没多少期待了。
离谱就离谱吧,再离谱能比赵太后和情人叛乱之后得到的只是继续当太后这种奖品还要离谱吗?
维桢觉得可能自己有点笨,完全想不到事情怎么才能发展到那一步。
嬴政对胡亥虽然是“宠”,但是有多少“爱”就不一定了。
他应该是为了扶苏的事情心烦。
维桢已经很久没看到自己长兄了。
只是扶苏消失的时候胡亥高处的动静有点大,很多宫人都忽视了长公子去哪里了这个本来应该非常明显的问题。
聪明人也许会注意到,可是到最后他们也只是知道长公子是在见过嬴政之后才消失的。
可没人敢向嬴政询问扶苏的去向。
即使是扶苏的门客也不敢。
问什么?怎么问?
嬴政还能把扶苏怎么样?
亲爹还能杀了亲儿子吗?
扶苏那同母的亲弟弟天天在家睡大觉,都完全没有问嬴政自己哥哥去哪的意思,他们这些外人更没有插手的余地了。
.
嬴政把手从维桢头顶上拿下来。
维桢的胆子一直都不错。
算是除了胡亥之外唯一一个不仅想粘着他,还敢粘着他的孩子。
只是看着维桢,嬴政就忍不住想到扶苏。
扶苏已经离开了快一个月了,因为扶苏是回到嬴政的过去,所以他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联系的手段,所以他到现在都不太清楚扶苏的现状。
嬴政敢把这件事情交给扶苏也是知道扶苏在他的孩子中是综合能力最优秀的人。
嬴政不着急立太子,但是他一直都是把扶苏当成自己的继承人培养的。
扶苏是他第一个孩子,也是他投入最多心血培养的继承人。
嬴政不得不为他担忧。
嬴政觉得自己如果哪天把扶苏丢到边境他也不会担心的,毕竟那是大秦之内,毕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都是在嬴政控制范围内。
可是扶苏回到的是过去,回到的是他最无力控制一切的时间,着实让嬴政放心不下。
嬴政清楚自己之前派人去调查九鼎的情况却一无所获,那群不知名的人收拾得很干净,而扶苏就算回到过去,能力再出众,想要找到和九鼎相关的线索起码也得几个月。
区区一个月不回来那实在是太正常了。
更何况嬴政是以自己设为锚点——这也是最稳定的选择。
如果扶苏碰上小时候的他,那他肯定要缠着扶苏让他把他从邯郸带出去。
四十三岁的嬴政知道过不了多久子楚就会来接他,但是七岁的自己就算听了这种劝说也不会相信。
等待子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他接回来固然是一条路,但是那未免也太过于被动了。
带着七岁的自己离开邯郸……
四十三岁的嬴政觉得七岁的自己稍微有点碍事。
这大概也是他挥师攻破邯郸之后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所以才看开了。
不过嬴政就算是觉得自己有点碍事,大概他对七岁的自己能做的最大的打击就是给现在的自己一巴掌了。
嬴政揉揉太阳穴,让自己继续看那些奏章。
虽然状态不是很好,但是为君三十年,绝大多数政务他都不需要多么费脑子就能处理。
他把奏章看的飞快,只要满脑子都是工作就不需要思考其他的事情了。
就在准备在一份奏章下面写下回复的时候,嬴政的笔停顿了一下。
好像有什么东西猛地插进了他的脑子里,有一种强烈的异物感,但是这种脑子好痒好像长怪东西的感觉也只是一闪而逝,他的本能非常顺滑地把这个东西归为自己的东西了。
速度非常之快。
饶是嬴政也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自己多了一段新的记忆。
聪明脑袋向来不能理解笨蛋都能给他们长什么见识。
注:
我看世界通史的时候说阿育王杀死了九十九个兄弟姐妹,但是我觉得这九十九实在是太凑巧了,阿育王本身就和佛教很多典籍相关,也是当年我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那个把佛教定为国教的孔雀王朝国王,所以这九十九更像是带着宗教色彩修改的,但是杀兄弟姐妹应该是真的。
不过在看到这段的时候就有一种“还有高手”的感慨。
阿育王和胡亥当年的经历还真有几分类似,都是亲爹死了但是没立太子。
阿育王本人也是杀人成性,还专门设立了人间地狱,只是他在基本统一印度之后,被尸山血海震撼到了,选择皈依佛教……讲真,我觉得这像是政治手段,传递一个“之后绝对会休养生息”的信号,至于大受震撼这种事情听听就罢了,毕竟杀兄弟姐妹的时候没皈依,打仗过程中也没皈依,把所有人都打爆了之后忽然悟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听着就像是“偷了自行车之后向上帝忏悔,然后就可以感谢上帝赐予的自行车”一样,真就瞅着被他弄死的人不会爬出来掐死他。
但是胡亥和阿育王相比起来真就风评差得一塌糊涂,主要还是胡亥又恶又废,阿育王能给自己收拾烂摊子,他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给整个国家来个急转弯,胡亥纯属从头到尾都只想要皇位,而且还是被人帮着拿到皇位的,当了皇帝之后脑子一团浆糊,把亲爹的遗产全折腾没了。
对于这种统治者来说,真不怕人恶,就怕人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