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秦 > 第15章 小吝啬鬼

大秦 第15章 小吝啬鬼

作者:肥皂有点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11 18:31:51 来源:文学城

楚国人的确是来兴师问罪的。

楚国近几年大旱,粮食收成巨减,饿殍遍野,他们靠着抢劫燕国土地和粮食才得以缓解。

而燕国子丹名义上是被质于赵,实则是想说服赵王出兵退楚。

他们百般拦截,于昨日差一点就将公子丹击杀,没想到横生枝节,突然半路闯出一个秦国人,将事情搅合了。

气愤之余,他们也想来试探一下,秦燕关系到底如何。

气势汹汹的一群人,那楚公子熊,也不听范雎细言,直接拿起腰间那青铜号角,“嗷呜嗷呜”的吹响,声音嘹亮而深沉,听得人特别上头。

公子熊身后那只黑瞎子,拍着胸,满口戾气,似要向范雎冲来,凶狠残暴得将撕毁一切。

原来这只号角能指挥得了这黑瞎子。

范雎就那么站着,微笑着看着激怒的公子熊,手向大门外指了指,一个眉头深皱的老者不知道何时无声无息地带着一队赵国带甲站在那里。

范雎:“无需虚张声势,若你们敢跨过赵国人动手,昨晚就不会在赵国人干涉后,选择撤退。”

楚国人:“……”

范雎:“不如进来聊聊,其实你们不用刺杀公子丹,因为赵王是不可能出兵的。”

一群人都给说迷惑了,六国关系复杂,各国连纵早有先例,赵王为何不可能出兵?

他们正是担心赵王出兵,所以才这么急切的想要杀死来赵国求援的公子丹。

范雎说完向后退去。

其实范雎内心扑通扑通的怎么也控制不住的乱跳,那可是明晃晃的刀,只需要向他一刺,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还有那黑瞎子,力气估计能掀翻一辆小轿车,一巴掌能将人打得血肉模糊。

即便是现代人火拼,也没这般吓人,时代的框架让任何人都知道,杀人者需命尝,但这个时代不一样,杀人不过头点地,是忠勇和忠诚的象征,刀和鲜血就是见证。

公子熊皱了皱已经有些英气的眉头,又看了一眼赵国的那位将军扈辄,然后对跟着的人道:“你们且等在这,我去听听那秦人如何狡论。”

其实,他们很清楚,他们不可能在赵国那位守将扈辄眼底下动得了这位秦人,至少扈辄手上的那盏青铜灯一点燃,公子熊就得晕倒,事情将变得更加混乱,况且这里是邯郸,赵国人主宰的邯郸。

他们刚才也仅仅是想吓唬一下那秦人,没想到那秦人看得倒是透彻,并不惊慌。

众人点点头。

旁边院子的公子丹刚才也听到了那号角声,楚国公子熊的那只名叫“走兽”的地母器皿。

嘴里含着饼,翻上了墙。

跟着的仆人担心地提醒,那饼还没有验毒,怎能直接就放嘴里。

公子丹摇了摇头,若那秦人要杀他,昨晚上不救他便是,根本用不着偷偷掩掩在饼中下毒多此一举。

赵政也一蹦一蹦的回来了,见到门口这么多人,小脖子一缩,撒腿就往院子里面跑,躲在范雎身后,伸出个小脑袋一探究竟。

公子熊也走了进来,看了一眼院墙上坐着的啃着饼的公子丹,冷哼了一声。

秦燕果然沆瀣一气,公子丹手上的饼和那秦人正端出来的一模一样,看看,燕国人都吃上秦人的饼了,要说没点关系他都不信。

范雎想了想,看了看守在外面的赵国守将扈辄,拿了一块饼出去。

范雎:“扈将军,昨夜和刚才都多谢援手,我看将军一大早就守在这了,想必有些饿了,不如先吃块饼果脯。”

那老者冷漠着脸,并没有正眼看范雎,而是伸手打落了范雎递过去的饼。让他守卫秦人,本就是他一生的耻辱。

若非那些蠢货相信了这秦人进城时的诓言,这秦人早已经被分//尸邯郸。

范雎:“……”

看来也并非所有人都相信他说的话,赵国朝廷上有分歧。

至于这老者眼中毫无掩饰的憎恶和仇恨,范雎倒是十分理解,因为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个秦人。

长平之战,秦俘虏赵国40万士卒,设计诱惑其放下武器投降,但在这40万人卸甲投降后,秦人头裹白布以区分敌我,冲入人群,恣意击杀。

那日,杨谷之水都被鲜血染红,滚滚血河至今还被称为丹水。

那一役40万赵人仅数百人存活,因为要放这数百人回邯郸,散播恐惧。

消息传入赵国后,史书上记载:“整个国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孙,妻哭夫,沿街满市,号痛之声不绝……”

刻骨之仇,深入骨髓。

从他们如何对待甚至都还不知事的赵政,就可见一斑。

范雎心中叹息,煎饼外交失败。

其实这仇恨又有谁能说得清,道得明,长平之战,秦国也战死了一半人,未必就是战争的胜利者。

兴衰谁人定,战争留下的,不过是累累白骨,受益的却是那些践踏着英雄尸骨者。

范雎将饼捡了起来,拍了拍上面的灰尘,还能吃,对着扈辄笑了笑,重新返回院中。

扈辄的眉头皱得更厉害了,这秦人……着实有病,病得不清。

范雎回到院中,将赵政和褚太平安排在小凳上继续吃饼,这才招呼楚国这位公子熊。

至于墙上的公子丹,范雎也没让对方下来,因为他担心公子熊真不管不顾一刀把对方砍了。

公子熊漫不经心递伸手拿饼,范雎看了一眼,拿的是一块断饼,这块饼刚才赵政扯下了一角,正吃得开心,赵政手小,一次拿不了一整块,都是撕下一块慢慢吃。

范雎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大咧咧的外表下,却十分的谨慎。

当公子熊将煎饼放入嘴中,却愣了一下,酥软油香的饼皮,正适口的温度,还有那内有乾坤不知道什么做的馅,这个时代的饼还没有馅这种说法。

这秦人做的食物倒是十分可口。

其实各国质子的日子都紧巴巴的,虽然肯定比赵政过得好,但并不会特别优渥。

一是离故国太远,送来的物资有限,二是……离开故国太久,又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惦记着他们。

他们得到的消息,基本都是父王又纳了多少妻妾,自己多了多少兄弟。

兄弟多得,他们的父王都未必能一一记住,更何况他们这些背井离乡远离之人。

估计连他们的父母都不记得他们的模样了吧,若……若他们在他们父母心中真的那么重要,又怎会舍得将他们像物品一样质于异国他乡。

质子质子,一个质已经说明了他们的用途。

公子熊眼睛都眯了一下,这饼是真的香。

然后愤愤地道:“你道即便燕国向赵国求援,赵国也不会出兵?”

墙上的公子丹,微风吹拂着长发,也不由得竖起耳朵聆听了起来,他多次求见赵王但都被拒,这内里本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范雎恩了一声:“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个世界的消息传递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临近的村子,很多人甚至都不认识都不互通消息。

这就导致了,甚至相临的村子,都有不同的语言体系,相近但有区别。

像这些朝廷的贵勋和公子,关于各国的事情知道得肯定比普通百姓多,但和范雎那个时代,消息一体化,地球是一家,什么消息都能在网上找到蛛丝马迹有很大的差别。

也就是说,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有信息差的。

而范雎所讲的历史,将是无数代入,佐证,总结,分析,修正后的统一口径的内容。

虽然未必都那么保真,但范雎敢保证,十分有说服力,因为凡是有疑惑有说不通的地方,早就被人将bug修复好了。

范雎身体一正,说道:“长平之战,赵国损兵40万,不得不休养生息,赵王许诺割让六城请和,秦应,然……”

“然赵王一边答应割让六城议和,一边又以此六城贿齐,联齐抗秦,秦国大怒,遂出兵……”

接下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邯郸之战,秦国打到赵国邯郸门前。

范雎所讲,倒是让公子丹和公子熊听得聚精会神,虽然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他们必然也得了些消息,但从未有人能像如此这般总结陈词,干练地将最紧要最关键的地方细说,让他们对时局更加的清晰。

“邯郸危机,破城几乎就在瞬息。”

事态之紧急,兵临城下,几乎任何人都觉得,赵国怕是要迁都了,邯郸要破。

但也是如此危机之时,历史著名的,复杂到难以想象,甚至堪称经典的立盟约,抗猛秦的连纵时代到来,迫使秦国数年不敢动弹,国策动摇。

范雎继续道:“赵王向诸国求援,经周旋,楚魏联军奔袭千里而至……”

“更有信陵君“窃符救赵”……”

“春申君率军阻断秦国后援……”

一场复杂的大国博弈,多方联动,最后才有了邯郸之危得解,秦国大败,战死20万士卒,不得不退兵,甚至国力耗损到不得不改变策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国策,对六国的全面打击策略彻底告破,秦国国策动荡。

这是东方诸国合纵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胜,也开启了真正的诸国合纵的局势。

也就是现在,相对而言的,难得的和平时期,各国休养生息的时机。

范雎说道:“各国合力,才有了邯郸之危得解,其中楚魏联军实打实的以最直接的方式帮助了赵王。”

范雎看向公子丹:“邯郸之危历历在目,在这种时候,你想求助赵王,让赵王劳命伤财出兵并反咬楚国的可能性有多大?”

时局或者人心都不允许赵王此时对楚国用兵。

范雎又看向公子熊:“所以,无论公子丹见不见得到赵王,结果都不会改变,你截杀他,不过是多此一举。”

墙上的公子丹恍然若失,那么他来赵国的意义何在?他燕国深陷战火,又有谁救得了他赵国?

难到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故土化作楚国人践踏的焦土!

不由得眼睛都红了。

范雎倒是问了一句公子熊:“你楚国为何非得这时候攻打燕国?现在各国都在保存实力,谁都知道谁先折损了兵力谁先完蛋。”

公子熊若有所思,这个秦人对诸国的分析颇有些独到之处,答道:“无它,干旱无粮,若不抢,楚国人就得饿死。”

范雎眼睛一个劲闪动,《史记·楚世家》中的确有记载,这个时间点楚国正面临大旱,如此情况的话,范雎心道,公子熊也能成为他归秦计划的一环!

范雎赶紧拿起一块饼递了过去:“吃饼。”

赵政偷偷拉了拉范雎的袖子:仙人,他都吃好几块了,饼都快被他吃光了,他嘴巴可真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小吝啬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