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宁太子在线逆天改命 > 第2章 第 2 章

大宁太子在线逆天改命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捉襟酱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08 16:17:27 来源:文学城

昌隆二字在空室内回响,此后一片死寂。

殿外跟着赶来的年奴本想进来,听到里面的动静,止住脚步,侧身藏于门后。

国师心中怕极,磕了两下头立马又道:“太子殿下,微臣所言皆为卦象所示,并未怀有私心,也不是为了什么人妄言,更没有得什么人指使。”

“要是殿下不高兴,微臣绝对不会将今夜所卜之卦透漏给第三人知晓。”

凌青岁垂头看着国师,心中知晓他的恐慌与震惊,因为现当下,他心里震惊的分量应该与国师的差不多。

而国师的恐慌来源,国破山河凋零是一小部分,后来那一句国运昌隆才是大部分。

而他顶着风险,将两句凌青岁怎么听都不会开心的话说出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在卜卦上不愿胡诌的虔诚,也体现出这几句勘破命运的预言,究竟有几分可信。

国师年纪轻轻,能得这番道行实属不易,自他十七岁时卜出东南琼州有地动之后,便被擢升为占星台里最年轻的国师,赐紫星殿。

这少年不通人情世故,整日里就是观星算卦的,也从来不站队,总是独来独往一个人。

所以尽可以排除国师与人结党,刻意将这番话说到他面前来的情况。

况且,若是真要构陷他,给他使绊子,国师大可以将今日的卦象解读成另一番景象,而后再到皇上面前,说尽他如何不详,给大宁带来了何等不幸。

凌青岁虽然才上朝一年,也看得出这位国师大人的为人行事风格。

今日他来此,便是抱了无论算出什么,都坦然接受的决心。

得知若他不当这大宁太子,大宁国运能有转圜,这已是莫大的幸事了。

他弯腰扶起国师,“国师大人请起,本宫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国师站起来,心下还有些忐忑不安,双手揣在道袍里,时不时抬起来拭拭额角的汗。

凌青岁又道:“只是今日之事,还请国师务必守口如瓶,如此本宫才能保你平安。”

国师点头:“微臣知晓,微臣知晓的。”

凌青岁拂袖而去,国师在他身后行礼恭送。

礼毕,国师起身,看到地上的一列血印子,细碎月光透过窗棂洒下,如碎银般,攀附在血脚印周围。

国师眉头不由得皱紧,眸光深沉,刚才的惊慌一瞬褪得干净,仿若又是那个仙风道骨的天人,他兀自又沉沉叹了口气,调转方向。

血脚印的对面,三枚铜板静悄悄躺着。

继玄整理了一下衣袍,跪下,扑倒在地,行礼,恭迎。

-

凌青岁走出紫星殿,慢悠悠在这占星台上晃荡。看看天上的繁星,再看看孤寡一个挂着的悬月,内心不免感慨。

今日做的梦属实蹊跷,他只能见惨象,却无法见歹人。

故而他现在都不知那个起兵发动宫变的,究竟是何人。

当真是头痛,令他万分头痛。

“殿下。”年奴小跑而来。

凌青岁见他跟来了,唤他一声,“阿年。”

年奴没应,反而低头看他的脚,“殿下这是遇见了什么大不了的事,半夜三更鞋都不穿,就跑出来了。”

凌青岁笑着打哈哈,企图蒙混过去,或许是受到梦里火燎之后,留存下来的阴影,他还道:“这不是天热,我出来散散心,没穿鞋正好凉快些。”尽管当下才开春不久,谈不上炎热,甚至还有些料峭春寒意。

似乎为了表明凌青岁话里的荒唐,一道裹着寒意的微风拂过,凌青岁登时打了个冷战。

年奴不做声,背过身去,在凌青岁面前单膝跪地,“不如我背殿下回去。”

“殿下脚伤了,若是不想明日被皇后娘娘觉出端倪,还是我背殿下回去比较好。”

凌青岁本想拒绝,年奴仿佛知道他心中所想,将皇后搬出来压他,拒绝的话便出不了口了,只能顺着喉头吞回去。

凌青岁靠在年奴的背上,双手搭在年奴的肩上,环住他的脖颈。

年奴抓住他的脚,起身,嘴角微不可见地勾了勾。

凌青岁浑然没有察觉,只是靠在他肩头,想着今晚的梦境,还有卦盘里三枚骨碌碌转的铜板,“阿年,你说我若是不做太子好不好?”

年奴背着他走下台阶,他没有走那条鹅卵石小道,转而绕了较远的那条大道。

他回答:“好。”

凌青岁:“当真好?”

年奴:“若是你真心不想当,没什么不好的。”

他是真心不想当吗?

凌青岁闻言反问自己。

其实他面对朝堂之事向来头痛,明知那是一滩搅浑了的水,面上平静,里头争夺鱼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事情比比皆是。

平素里,但凡他逢着一点浑都瞧不下去,他父皇偏偏还教他,这朝堂之水,就得叫它浑着。

所以凌青岁头疼的很,明知这个六品官贪了一点银两,却得装作不知道;明明这个在包庇那个,他也不能明面拆穿。

烦死了烦死了,当真是烦死了。

如今天命所归,他不能当太子了。

这么想来,他倒是可以顺其自然地将这个担子丢给别人了。

那他岂不是可以做个闲散人,再也不用拘束着顾这顾那啦!

想到这一层,凌青岁眼珠子一转,一改愁容,笑起来。

妙哉,妙哉啊。

-

未来的半年里,凌青岁尽其所能学纨绔,压着朝堂学业之事于不顾,来让自己头顶上这个太子易主。

只是凌青岁的太子之位非但没丢,他的母后还给他办了三场法事。

第一件法事是在凌青岁脚伤快好,却依旧借故不去上朝之时。

那时凌青岁就已经开始不顾学业了,颓废之势让皇后觉着十分不对劲。

低头瞧瞧被他包裹严实的左脚,皇后听闻过那日太子不管不顾跑向外面的事情,也派人去占星台过询问国师。

国师跟凌青岁统一了口供,对外是一个说辞——都说未曾见过对方,国师忙着占星,太子忙着透气,谁也没遇见谁。

但夜里光脚奔跑这种事发生在凌青岁身上,已经很是不寻常了,不寻常地有些疯魔。

有夜半当差撞见太子夜奔的宫女太监借此编排,故事越传越离奇。

不过没人怪他不务正业,反而开始同情起他来,都说当今太子一代治世之才,一朝被鬼怪附体,不学无术了。

大宁极其看重鬼神之说,巫祝占卜师等人,在大宁享有很高的地位。

于是第一场法事主要是给凌青岁的脚做的。

因为他亲爱的母后,大宁尊贵的皇后娘娘认为,邪祟一定是从破裂的伤口进入的。凌青岁的伤口在脚,重点自然是脚。

那日他的脚被纹饰繁复精美的布匹吊起,他只能靠在凭几上,剩余那只健全的腿盘起。

一堆穿着繁重服饰,头顶插着光鲜漂亮羽翎,脸上涂画了神秘图案的巫祝对着他的脚,又是“嘛哩呜哩”地低声吟诵,又是翻白眼跳大神的,有没有起到驱邪的作用,凌青岁是不知道,但他知道,这番折腾下来腿很酸,人很困,屁股很疼。

所以凌青岁学聪明了,害怕自己那刚好不久的腿再遭苦,他取下了厚厚围着的纱布,开始同从前一样正常行走。

皇后和皇上一见,大喜,重赏了那群巫祝。

不过他们没高兴多久,又开始发愁了。

因为凌青岁还是不理朝政,不顾学业,面对朝臣的追责甚至上了奏折,自请卸任太子之位。

皇上当然没给这份奏折批阅答复,一直压着。

于是凌青岁锲而不舍地自请,皇上锲而不舍地装瞎。

终于皇后看不过去了,请来巫祝给他做了第二场法事。

这次她认为,上次的邪祟没有清理干净,到了凌青岁的脑袋里了。

这回凌青岁盘腿坐在一个蒲团上,身边的巫祝换了一群,服饰与上一群不是很像,这回的巫祝,身着黑袍,头顶银冠,项戴银圈,在他周围晃荡,银器摇晃作响,声音悦耳动听。

整场法事做下来,凌青岁的感觉是,比上回的可观性更强些,也更舒服些。

皇后和皇上等着凌青岁身上发生的奇迹,但是等啊等啊,毫无起效。

唯一变化的,就只有不再呈递上来的奏折,还有一张开始说浑话的嘴。

每每皇后去瞧凌青岁,凌青岁便“咿呀”,“啊呀”地喊叫,“母后,我的好娘亲,我当真没法念书做太子了。”

“我一想到我要做太子,这喉管不知怎得好像就变细了,儿臣就有些喘不过气了。”说到尽兴之处,他便开始拼命地咳,咳得满脸通红,咳得俯身下去弯了腰,眼见着就要咳倒在地,皇后才松口哄他,“行,我们不当了,什么大宁太子,我们青岁不当了。”

凌青岁每次这么演,皇后每次也是这么哄。

演来演去,哄来哄去。凌青岁的话术从喉管变细到夙夜难寐,再到心口绞痛,食难下咽,皇后的话术依旧如此,“行,我们不当了,什么大宁太子,我们青岁不当了。”

而废太子的圣旨连个片影都见不着。

于是皇后忧心之下,凌青岁迎来了他的第三场法事。

这回法事做的是全身,皇后娘娘认为,邪祟歹毒,无孔不入,已经密密麻麻遍布凌青岁全身了。

巫祝听完也是好愤慨,端着法器誓要替凌青岁将邪祟捉拿干净。

于是这回的法事,是个巫祝大混杂,穿着各色衣袍的巫祝塞满了他的太子殿,他依旧坐在蒲团之上,迎接着跳大神,翻白眼,念咒语,低声吟唱,画符贴咒的轮番上演。

好不容易两个时辰过去,他们终于跳累停下来,凌青岁却早已坐麻了。

这场法事一结束,他攀着门沿冲出太子殿,去到他母后的宫里,在他父皇和母后的见证下,端起茶盏,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而后双目呆滞,望着前方。

皇上和皇后正在用膳,见状手里的筷子一停,双双扭头,四眼瞪大了看向他。

凌青岁余光瞥到他们的视线,捏着茶盏的指头一松,茶盏叮当落地滚到一旁,而他双手反扣扼住咽喉,“父皇,母后,儿臣,儿臣,不行了,实在……实在做不了这大宁的太子了。喝口水,水都能被呛着,实在,实在是难当大宁太子,为父皇……母后分忧啊。”

皇上从前还没见凌青岁这么舞到他面前来,一时间被吓住,手里的筷子放下,挥手招来旁边的太监,想要传太医。

可皇后冷静地出奇,见凌青岁说完没了下文,双手扶在脖颈处依旧在抖,她重新动了筷子,指指正中央的那碟菜,“闹完了就过来,今儿有你最爱的醉蟹。”

太监刚才行至皇上跟前,等候发令,皇上听完皇后这番话,又看了看自家的皇子。

凌青岁见掀不起风浪,果然不装了,双手垂放下去,很是气馁的样子。

他稳住身形朝两人行礼,叫过“父皇,母后,儿臣来给你们请安了”,就走到桌旁。

皇后叫来贴身侍女崔令给太子添了副碗筷,凌青岁坐下。

皇上看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愣愣问了句,“岁儿,这是……好了?”

皇后替他答话,“皇儿这不是前段时间伤了脚,邪祟作怪,未曾好全呢,需得我们做家长的,时不时威吓一下。”

皇上懵然点头。

一顿饭结束,凌青岁陪皇上皇后说了说话,就自行离开了。

皇上看着凌青岁远去的背影,面色沉重,“也是青岁刚刚在,朕不好开口说。青岁这阵子性情大变,不愿上朝也不愿念书,整个人都不似从前那般上进了。请了这么多场法事还是不见好,不知当初我儿尊贵无比,是一统天下,让大宁国运昌盛的帝王之才的预言,是否有了变数。”

说完皇上起身欲离开,“需得请国师再来替朕算算了,毕竟事关大宁的未来,马虎不得。”

“不过这事也不急,皇后,”皇上转身看她,“这阵子你还是多在青岁身上费些心思,叫他快快好起来才是,皇儿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皇后神色微动,笑意挂在嘴边,看上去是恭敬和顺,垂下的眸里,却尽是防备的精光,她答道:“是,臣妾一定会好好照看岁儿,教他早日振奋起来,替皇上分忧。”

皇上闻言甚是满意,“那朕先走了。”

皇后起身行礼,“臣妾,恭送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