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漠祇 > 第17章 赌约

大漠祇 第17章 赌约

作者:赵小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4 12:25:51 来源:文学城

已入六月,玉殊宫花木繁盛,晚风来急。

雏鹰落到花枝上,震得花落如雪,白衣男子走在落花铺地的小院,取下苍劼脚下的信笺,一片戴玉木牍映入眼帘。

“随行抵于阗,人货皆安。

风沙席龟兹,奉兄珍重。

六月初九。”

早已熟悉的秀丽笔锋,玄盛仿佛能看到伏案握笔的女子,墨香未尽,字里行间显然不是出自他的二弟之笔。宋繇与他同母所生,玄盛是遗腹子,自幼玄盛由李氏族长带大,宋繇则是母亲改嫁宋氏之后所出。北方中原民风开放豁达,虽不比游牧民族丧夫女子被子弟继承,但也不限制她们再嫁。宋繇之父是前朝龙骧将军,娶了李暠的母亲后,没多久也去世了,母亲便将宋繇送到了敦煌,让兄弟二人彼此扶助。一晃十年,跟随他出入大漠的少年,已成了他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背面又是一行熟悉的精绝小字。

“南朝四百八十寺,楼台烟雨待罗什。”

身后有脚步声走近,稷默默站在李暠身后,见他一动未动未敢打扰。待他看到郎君转身,眉头微微蹙着,幽深的双目不怒自威,稷这才恭敬地对眼前之主行礼。

“吕光将立龟兹王弟白震为新王。”

玄盛看着夜幕繁花的美景,没有丝毫惊诧,淡淡一笑,“白纯性喜奢靡,好大喜功,整日以西域强国万邦来朝自居,不自量力,怎不招惹吕光觊觎?”

“白震受玄玉阁暗中相助多年,他上位省了我们很多事。”

李暠并无喜色,“那边如何?”

“苻坚的圣旨不日将达,玄羽衣已经护白纯离开,粮草也已备齐,只是属下不懂,白纯向来与玄玉阁不合,主人为什么如此帮他?”自从追随玄玉阁,这恐怕是稷说话最多的一次了,此番动用的辎重可谓倾城之力,即便是对李暠而言也是极大的风险。

玄盛手中把玩一支小小的木牍,“我并非帮他。”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

稷不解其意,他从未质疑过主人的决定,只是觉得主人最近多思,竟放弃原来的计划与吕光暗中结盟。

“西征大军势如破竹,白纯在龟兹本是死局,即使我们提前到达亦难盘活,不如听她所言,以制衡山之术另辟蹊径。”主人口中的她是谁,稷自然知晓。

夏至六月,商队抵达于阗,那么她也该离去了吧?

翻天覆地的龟兹,在吕光的铁腕强权中渐渐稳定下来。自吕光破龟兹后,王位之争颇受人瞩目,白纯弃城出逃,正当西征将士都以为大将军可能摄政为王的时候,大秦天王苻坚的信使及时赶到,宣读圣旨:“安西大将军平定西域功勋卓越,升任西域节度使,加封顺乡侯。”

吕光领赏谢恩,为了安抚龟兹,拥立白纯之弟白震为新龟兹王,自此西域三十六国大半归顺大秦,征西军声势浩荡。当局势再次陷入混乱之际,国师鸠摩罗什走到人前。一改往日落魄萧索,新婚七日的**师要公开坐禅**,全城哗然。

碧空万里的天山脚下,苍颉盘旋于宫宇庙堂之上,远在漠北龟兹玉殊宫的白衣玄盛,临窗而立,闻钟鸣佛音缭绕,望远处香火重燃,他对吕光的应变倒刮目相看。

两日未再收到她的信,记得那日女子面纱浸染狼血,双眼璀璨惊人,火光下已是强弩之末,却还护着身后的猎犬,一个说精绝语的孤女,一个会写诗经的祖慕祇,当真耐人寻味。

龟兹,大佛寺中。

当身着光鲜的鸠摩罗什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百姓眼神复杂,都说国师不仅坐在高堂饮酒,还与昔日的公主阿竭耶成了婚,原本没人愿意相信,直到众人亲眼见到鸠摩罗什出现在大佛寺,与鸠摩罗什一同出现的,还有身穿红衣的龟兹公主阿竭耶。

人群一片哗然,终是信了谣言。

他们身边跟着笑得邪恶的吕纂,不知从何处突然飞过来一个东西,砸到鸠摩罗什的身上,那是半块饼子,虽然砸得不疼,但是阿竭耶委屈涌上心头,她和鸠摩罗什都不再是以前受人民仰视的公主和国师了。紧接着,人群中扔出的东西越来越多,跟随而来的吕纂本来想看好戏,不知是有人故意还是被连累的,也被不轻不重地遭砸了烂果子,这才发怒下令士兵赶人。

冷眼旁观这一幕的,人群后的高台角落静立两人。老者看了眼立于他身旁的白衣郎君,讪讪道:“玄盛,好大的手笔。”

白衣人如云中皎月,浅笑令人如沐春风,身姿挺拔,足足高出段业一头,听闻后似有不解,“段大人何意?”

既然同意私下见面,混在这样嘈杂的人群里,便无需再藏着掖着,段业呵呵轻笑,手不自觉地捋着他稀疏的胡须,“延城守卫森严,玄盛这么快找到白纯,还能将人送出重围,果然手眼通天,老朽佩服。”

“说起手眼通天,段大人不遑多让。”

玄盛深褐色的深目一沉,话有所指,“听闻段大人善卦能洞悉乾坤,翻云覆雨,最近延城有匈奴人势力,段大人是否早未卜先知?”

玄玉阁在大漠的势力深不可测,没想到在吕光的眼皮底下,他的眼线也无处不在。

“在下不过一个小小参军,玄盛何出此言?”

他捋着胡子,望向身边清贵的后生,面上泰然。

玄盛一笑,“大人谏言大将军,释放鸠摩罗什坐禅**,此举甚妙。”

“段某素来信道,无论道家还是佛法,修心度人,大善也。”段业看着好像光风霁月之人,没承认也没否认。

这时,游行的人传来一阵骚动。

原来被吕纂士兵击打的人群中有个少年,捡起一坨骆驼粪,朝台上丢了过去,鸠摩罗什忙挡在公主身前,然而骆驼粪并未砸中他们,却刚好丢在一个征西军士兵的头上。

鸠摩罗什挺直背脊,双手合十在原地,“阿弥陀佛。”

一瞬间,场面骚乱起来。

征西军挥动着鞭子,朝那孩子抽去。更多的士兵不得不上前制服骚乱的人群,现在大佛寺塔楼之上的二人,冷眼旁观这场面,一时无语。

段业居高临下地看着人群被扭压跪地,老人和妇孺唉声求饶,兵士正甩着鞭子,一下下抽在闹事少年身上,少年毫无章法地挣扎反抗,用龟兹语咒骂着一切,他身边没有父母护着,只是一个家破人亡的可怜人。

段业看了眼那孩子,说:“你看那孩子的眼睛。”

玄盛没有立即搭话,他知道这场面不过是为了羞辱鸠摩罗什,同时杀鸡骇猴,教训这些亡国奴,作为旁观者的玄盛不由皱起眉头,“道尽途穷,非上策也。”

话未落,瘦弱的少年突然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一头将强壮的士兵撞倒,毫无章法地攻击侵占他们家园的征西军,慌乱中竟然让他得了手,少年双眼冒出嗜血的杀意,瞬间几把刀剑袭来,少年毫不畏惧,撞上刀剑,血花四溅,瘦弱的身躯应声倒下。

四周风吹树动,百姓暴乱,反被无情镇压,亡国奴役般的悲戚声,到处是血红。一丈开外的拥挤人群中,鸠摩罗什缓缓唱诵起经文:

“大悲陀罗尼,

十方师即来为作证,

一切罪障悉皆灭,

一切罪恶悉皆尽。

一花一世界,

一草一天堂,

一叶一如来,

一砂一极乐,

一方一净土,

一笑一尘缘,

一念一清静。”

随着唱经声起,人群中应和之声越来越多,众人应和着诵经,仿佛回到了和平繁华的昨日。静心佛法安抚了喧嚣和愤怒,骚乱渐渐得到控制,征西军停下杀戮,龟兹人从嘶喊到哭泣,默默地像往日一样高声颂喝,感禅悟道,世间皆苦,万物因果。

百姓的尸首被拖了下去,满地血腥。

高台上的二人看着这一幕,仿佛看到了千百万熟悉的画面。乱世百年,玄盛轻叹:“这世间,或乱世枭雄,或羸弱少年,或传道法师,都可能拥有比钢刀利刃所不能战胜的力量。”

段业显露出一副悲戚的神情,长叹一声。

“段某昨日占了一卦,大秦与东晋淝水一战,危矣。”

玄盛看着他神色微敛,“段大人,慎言。”

吕光西征西域气势正盛,大秦在中原势力如日中天,八十万大军讨伐东晋残兵,志在必得,李暠不由得想起那女子飞鹰送来的预言。段业看不出他的心思,直言:“主上一统北方前燕、仇池、凉州,南下灭晋,轻敌却是大忌。”

他眼神看向端坐法座之上的鸠摩罗什,“龟兹王虽然败走,但是只要这位国师还在,龟兹国就不会真正灭亡……南朝司马曜虽年少即位,东晋偏安江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些年远离北方战乱,又有谢安等老臣运筹帷幄,然而大秦大军各自为营,此番跨长江天险攻打旧朝,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处。”

玄盛明白他的意思,“骄兵必败,轻敌恐亡。”

眼前威严俊美的玄玉阁阁主,有几分郑重神色,段业也不再绕圈子,“段某昨日所占之卦,乃水山蹇卦,‘大雨倾地雪满天,路上行人苦又寒,拖泥带水费尽力,事不遂心且耐烦’。上卦有水下卦山,水流而下,身在此山岂不危乎?依老夫所见,眼下东征凶多吉少。”

玄盛是极少数没有立刻嘲笑段业的人,任谁也不会相信,八十万大军会败给东晋的七万军队。

“大秦兵强马壮,然军心涣散,背水一战的晋军,反而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输赢确实有悬念。”

段业捻起一捋胡须:“天下归心,为时尚早。鱼不可脱于渊,所谓孤掌难鸣,玄盛何不相约同行?”

玄盛未置可否,“一命,二运,三人为。既然命在前,自然先要看天道。”

段业笑道:“那是自然……既如此,倒不如你我打个赌,若段某赢了,那你我同道就是天意。”

这人拉拢之意明显,可话中却暗藏歧义,“你我同道”而非与吕光同道,玄盛深深看了眼段业这人一眼,其人年纪不惑,不过是吕光麾下的谋士幕僚,李暠以为他是吕光的说客,既然“无心”妄言,那便是有意为之了。

“倒是有趣,段兄想赌什么?”

从段大人到段兄的称谓变化,可见玄盛不反对联盟之意,段业眉开眼笑,故弄玄虚地说:“占卜卦象,东胜西降。”

玄盛问道:“段兄的卦象,似乎缺了名目。”

老头一笑,“自然是……东晋赢,西域降,如若卦象不假就算天意促合,如何?”

“甚好,击掌为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