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 第251章 搞定朱高煦

太始五年,二月二十

朱高煦带着方世玉的圣旨,乘船南下,率领他的商贸船队,从直沽口入海,至长江口,进入长江后,船队停靠在巢湖。

朱高煦踏上了南京的土地。

代替方世玉,来到钟山孝陵,祭拜太祖高殿下朱元璋,孝康马皇后。兴宗朱标后,朱高煦只是在南京逗留了几日,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乘船离开了大明。

踏上了返回好望角的路途。

北京,皇宫。

方世玉手里拿着大明帝国日报发行的第三刊,对上边的描述,赞叹不已道:“这些文人的笔,可真的是比刀子还犀利呢。”

“殿下谬赞了,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解缙躬身颔首道

关于大明朝廷和朝鲜的协定条约,条款,以及结果,从各个方面,将大明的获利层面说的清清楚楚。

虽然大明是既得利益者,却也被解缙给说的,大明是维持正义的一方,是守护和平的天兵天将。

方世玉看的自己都感觉脸红,颇有些尴尬的说道:“就是太浮夸了些,老百姓虽然认识的字不少,但文言文还是晦涩难懂。”

“这个报刊既然是尽可能给老百姓看的,以后还是都选用白话文的方式吧,方便老百姓读,也方便,不过还有一点。”

“赞美的词,尽可能控制点,有些事情说的多了,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方世玉对每一期的报刊,都要仔细研读。”

看看大明帝国日报上,是不是真的按照自己的意思,在发布一些让老百姓获利的事情,虽然少了点,但也是对朝廷的时政,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实惠,做了充分的解读。

解缙连连点头道:“嗯,微臣记下了。一定会按照殿下的意愿,好生整顿的。”

解缙绝对是大明第一个超级才子了,他的才能,放眼整个大明二百七十年国祚中,都是亮眼的。

如今掌管大明帝国日报的板块编撰删减工作,这点小事情,自然难不倒大才子解缙。

方世玉微微点头道:“嗯,我还是相信大才子的学识的,还有什么要我看的奏疏吗?”方世玉放下了大明帝国日报,这玩意已经开刊了两期,这是第三期大明帝国日报。

本期主要说的就是关于辽东变化,朝鲜战事。

解缙道:“殿下,文臣这里有一个小本子,殿下瞧一下。”

“西南战局?西南还有什么战事吗?”方世玉目光狐疑,翻开文书瞧了一眼,目光越发凝重道:“沐春在麓川惨败?怎么又特么输了。”

太始二年中旬,沐春领云南兵进入麓川,帮助常茂的中军侧翼,保证侧翼安全,他就失败了一次。

这才过去多长时间,沐春带着云南兵,在麓川又败了。

“而且这次是惨败,五万云南精锐,悉数丧尽。”解缙纠结的说道。

“按照朝廷新定的抚恤标准,三万万贯宝钞,就全当抚恤金发出去了。”解缙目光凝重,这个世界太可怕了,太恐怖了。

三万万贯宝钞啊,虽然对于朝廷不是上天的大事,可这只是直接损失,后续的招募新军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又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财力物力。

最重要的是训练,朝廷军队最注重的就是训练,一颗弹丸一颗弹丸的砸钱。

云南的五万精锐虽然比不上朝廷中央军的精锐,但实际情况相差不多,他们装备朝廷最精良的洪武二十七式线膛枪。

虎蹲炮,便携式虎蹲炮,大将军炮,不计其数。

虽然西平侯府能负担一部分军费的开支,西平侯府也是整个大明,唯一有权力养私兵的侯府了。

方世玉道:“怎么会败了呢,怎么会败了呢,这没道理啊。”方世玉目光沉重,是他下旨让沐春带兵,进攻麓川,只要拿下来麓川,大明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在西南地区,一路打穿过去。

直至拿下海岸线为止。

几年前沐春就失败了一次,现在又失败了?

“三万万贯宝钞,去他娘希匹的。沐家除了他老爹之外,怎么净是一些扶不上墙的烂泥。”方世玉气闷的直接将手中的文书捏成了一团扔了出去。

三万万宝钞,朝廷不是拿不起,也不是输不起,只是这输的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朱元璋征战天下的时候,沐英从军时,大明已经快要建立了,沐英还能打出无数漂亮的战役。

在方世玉眼里,沐英只是年纪小了些,他要是和徐达,常遇春,和朱元璋同龄,他的军事成就,未必会比这些老将们差多少。

但这个沐春,却也太特么阿斗了。

“十足的阿斗。”方世玉骂够了,目光一凝,看着解缙道:“不对啊,这个不应该是七军都督府报给我的吗,怎么从你手里送上来的?”

方世玉脑子一转,找到了一个神奇的重点。

军队的事情,向来都是七军都督府报告的,哪里轮得到他解缙来给自己说。

解缙躬身道:“殿下,这是兵部的文书,微臣担心事态紧急,不敢迟疑,这才给殿下送来的。”

“哦?你先回去吧,以后这种事情,急与不急,若是你认为急,就直接送去武英殿。”方世玉目光凝视着解缙。

微微一愣,解缙躬身颔首道“微臣告退。”

二五计划已经开始,等着二五计划结束,内阁就要换届了,下一任内阁首辅,花落谁家,至今还是个疑问事。

杨荣,杨溥,景清,解缙,都是竞争下一任内阁首辅的人选,也免不得解缙想要在这个时候,多露脸。

想当首辅的心,已经快要压制不住了

方世玉见解缙离开,迈步走出养心殿,虽是严寒,但西南兵事一败涂地,沐春一场大战,丢了五万精兵,这么大的事情,不知道的时候就那样了,等着。

现在知道了,哪怕这是解缙逾越了,那方世玉也不能在忍着等着了。

武英殿内。

似乎众人都知道了沐春兵败的消息,方世玉迈步走了进去,看着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众人。

方世玉轻笑一声道:“沐春兵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吧。”

“沐春兵败,只能说是他盲目自大,被人家钻了空子,要是我去麓川,三万精兵,一定打的麓川屁滚尿流。”

蓝田心中愤愤不平,纵观整个大明朝廷,公爵侯爵无数,那个有沐家的权力大?整个云南,大半个贵地的军政大权,全在沐家手里,朝廷几乎是放任不管的趋势。

十足的异姓藩王,甚至比秦晋燕三王的朱氏藩王权力大的多了。

沐家在云南,可以施政,可以养兵,拥有地方财政,这么高的荣耀,若是不被人惦记着,羡慕嫉妒,那就怪了。

“轮得到你说话了吗?”蓝玉瞪大一双大眼睛,目光紧盯着蓝田呵斥道。

蓝田听了蓝玉的呵斥,怯怯懦懦的缩了缩脑袋。

方世玉叹息一声,心中暗叹道:“果然是个傻逼。”

旋即,坐在主位上的方世玉,看着早已经摆在面前的沙盘地图,开口说道:“沐春兵败,朝廷要如何处置,这都是后话,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朝廷的抚恤银两能完整的发下,这件事情,锦衣卫盯紧了,别让户部和兵部的人在这件事情上一点可乘之机。”

方世玉直接开口说着,定了基调道:“麓川局势不明,他们确实没有多少兵马,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挡住沐春五万大军,还把沐春打的落荒而逃的。”

“但麓川是朝廷的另一道出海口,如今已经控制了交趾布政司,麓川那边如果不能拿下来,这对朝廷而言,会影响未来的海贸大计。”

“拿下来麓川,朝廷就可以对乌斯藏都司划府置县,加强朝廷在乌斯藏的统治力度,先说说,你们谁去麓川吧。”

“西平侯府是没能力在西征了。”

方世玉看着一众勋贵,神色沉重的说道。

只见这个时候,邓铭开口道:“殿下,我倒认为可以不打,麓川本就臣服大明,为了控制麓川,更好的靠近出海口,这是不是完全没必要的事情。”

“毕竟朝廷并不缺少出海口。”

邓铭这话说得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

方世玉面色沉重,笃定道:“拿下麓川,势在必行,东方全是出海口,西边的出海口一个也没有,拿下来额麓川,所有货物集散云南地区。

加大云南地区的发展,屯垦,从西南角落就可以直接出海。”

“乌斯藏划府置县是千年大计,它太大了,朝廷强大的时候,它不会有什么动作,一旦朝廷失利,或是朝廷不在强大,它随时从朝廷的手中分裂出去。”

“单单从地图上看,乌斯藏快要有整个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都要大了。”

方世玉说罢,一旁的颖国公傅忠开口道:“殿下,一定要拿下麓川,打通西南的出海口吗?”

方世玉点了点头道:“你们,都不愿意去?”

众人倒是没有退缩的意思,蓝玉开口道:“要是他们都怕了,不敢去,那就让我去吧,好好教育教育沐春那小犊子,拿下麓川。”

蓝玉率先开口,其余众人倒是反响平平,似乎对麓川,真的没有人感兴趣哪里。

方世玉笑了笑道:“梁国公刚刚老来得子,正是天伦之乐的时候,哪里能上战场,你们中要是都不请缨,那我可自己点名了。”

方世玉话音刚落,徐辉祖开口道:“殿下,您到底想做些什么?这不打北边的大患,倒是对南边的小国,那么情有独。”

“因为南边,往往比北边更重要,朝廷的北方,除了漠北草原外,就只剩下西北的东察哈台地区,这两个地方都不是那么容易拿下来的。”

“拿下了他们,回过头,还是要对南边动手。”

方世玉倒是知道徐辉祖的小心思,想去北边,他是确实想去,和草原游牧打仗,或许也是徐辉祖的一点点追求了吧。

方世玉道:“要不,常茂再走一趟?”好家伙,这些勋贵竟然没一个主动请缨的,无奈之下,方世玉只能将目光放在常茂的身上。

常茂表情凝滞,也不知是愿意去,还是不愿意去,正当方世玉下不来台时,平安开口道:“殿下,微臣愿往!”

“殿下,末将也愿前往。”

何文辉开口道。

望着两个年龄已经过了五十的老家伙,方世玉抿了抿唇道:“两位这是......”

“殿下,咱也只是个泥娃子,当年若不是太祖殿下看重,带在身边,收为义子,指不定在街头就饿死了。”

“沐春虽然败了,但朝廷却不能挫了锐气,殿下给臣精兵五万,赶赴麓川,至死以助殿下,打通西南出海口!”

平安目光笃定,他和何文辉都是朱元璋收的干儿子,不过他们的命运显然是没有沐英好的,但胜在,他们还没忘记那个老战友。

虽然老战友死了,老战友的儿子有点不堪用,但现在是考虑如何把败仗转回胜仗的时候,却不是在讨论沐春是否堪用的问题。

方世玉道:“二位既然愿往,便回府去安顿幼小,明日接了调令,去军中校场点兵,一应物资,军需,朝廷竭力供给。”

终于抓到了能不带有私心的家伙,西南战事吃紧,方世玉却是不愿意再耽搁了。

平安和何文辉离开了武英殿,按照方世玉的意思,回家安顿老小去了。毕竟事情紧急,劳师远征。

望着两个老将军的背影,方世玉笑了笑道:“西平侯兵败,致使朝廷损失惨重,七军都督府签令,停西平侯府俸禄一年,着令沐春招募当地土司,组建新军。编制八万。”

方世玉说完,拂袖而去,这帮老丘八,太始朝才第五年,就开始精于算计,一个个攻于心计,不愿意去麓川。

确实说,麓川那边的战争并不是靠着人数就能获胜的,麓川的局势,远比当年傅友德蓝玉沐英平定云南还要混乱的多。

哪里看似有一个统治当地的国家,但实际上就是一个上不上下不下的朝廷罢了,深山老林中,蛇虫鼠蚁,对大明军队实则并不算友好。

蓝田听着方世玉最后对西平侯府的惩戒,心中戚戚然,众人联名签署了公文后,蓝田跟着蓝玉路上嘟嘟囔囔的说道:“义父,殿下是不是昏了头了,西平侯损失了五万精兵,丢了无数的粮草辎重。”

“就罚他们西平侯府一年的俸禄?还让西平侯府扩招兵马到八万?这样的话,西平侯府养点私兵,岂不是有十万大军了?”

蓝田一头雾水,埋怨着方世玉是非不分,赏罚不明。

这哪里是处罚?明明是扩大了西平侯府的实力和势力,十万大军啊,朝廷帮着养八万,西平侯府瞬间就有造反的实力了。

蓝玉目光幽怨,却只能叹息一声道:“怪就怪义父也不懂这些弯弯绕,以后在殿下面前说话,小心着点。”

“你要是不想活了,自己跳河去。”

“今天所有人都在打压西平侯府,徐辉祖和常茂甚至想要削了西平侯府,将云南的内政全部交给流官去。”

“殿下估计就是看透了所有人都想打压西平侯府,他不允许这样做罢了。”蓝玉面色平静,西平侯府的势力,正迅速蹿升。

然而,徐辉祖和常茂离开皇宫时,心神复杂道:“这不行啊,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北征,要不咱俩去找殿下问明白吧?”

“问明白?”常茂叹息一声,摇了摇头道:“他估计现在正在气头上呢,等气消些,再去问吧。”

养心殿。

方世玉手里捏着云南传来的战报,将心中的无奈化作声叹息,沐春上表请罪,将战败的事情,完全归咎在他一个人身上。

当然,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道理方世玉是懂得。

但麓川的事情,绝对不只是这么简单。

“沐家还是太安逸了,在云南这么多年,也会让人嫉妒厌恶。”方世玉突然发出一声嗤笑,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利益永远处于第一等,所有人都在追逐着。

云南沐家,游离在文臣武将之间,不走向任何一方,又有皇室在背后全力支持着,难免会引来其他人的不满之心。

凭什么沐家可以世镇一地。

要知道,当年平定云南的时候,傅友德是主帅,蓝玉和沐英都只是副将。

这时,李婉走进养心殿,躬身作揖道:“殿下,您唤我来养心殿,是有什么事情吗?”福了福身子,一脸迷茫的看着方世玉。

后宫不得干政的大牌子,就立在坤宁宫的大门前。

而养心殿又是前宫,李婉作为后妃,自然是不能随意前来的。

方世玉放下手里的奏疏,开口道:“我饿了。”

“饿了?”李婉微微一愣,犹豫道:“殿下是想吃臣妾做的膳食?”

“嗯,要你亲手做的,尚膳局的厨子们,太差劲了。”方世玉不堪重负的说着,尚膳局的厨子,真的是没法说了。

或许是老朱就喜欢那口,但方世玉是真的吃不惯。

李婉道:“殿下不理政了?想吃些什么??臣妾这就回去准备~”脸上带着笑容,方世玉已经很久没有去李婉的宫里了,现在突然让她准备膳食。

这不是说,或许今晚方世玉就留宿了

“看你心情吧,处理完这些,尽早在申时过去。”方世玉指了指一旁的奏疏,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他这个代理皇帝亲力亲为。

让出去的政权再多,决策权决不能让出去,不然的话,这代理皇帝真的就可以做个吉祥物了。

而一旦大明的代理皇帝成为吉祥物,无下限的文官们打着代理皇帝的名义,收刮民脂民膏,天下太平时,对代理皇帝歌功颂德,天下大乱时,一切的罪名都推在了他身上。

他们换个主子,也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摇身一变,成为新朝的官员,继续他们的行径。

敲骨吸髓。

李婉刚刚躬身准备离去,方世玉道:“做好了让人过来通知一声吧。”

“臣妾遵旨~”李婉面带笑意,转身离开了养心殿。

正当李婉走到门口时,卫宏才在养心殿门外,低着头往里走,见到李婉,连忙躬身行礼道:“奴婢拜见静妃!”

“免礼了吧!”

李婉脸上的笑容没有半点消散,离开了养心殿,看的卫宏才一脸茫然,心中暗道:“静妃这是得了什么好事情,怎的笑的如此开心?”

然而卫宏才终究只是一个太监,对于这种事情,他是没能力去体验去认识了。

站在养心殿的大厅,低头对方世玉的方向叩拜道:“奴婢卫宏才,拜见天雷王殿下!”

“起来吧。”

方世玉一边看着奏疏,也不抬头,直接开口说了一句。

卫宏才从大厅内爬了起来,亦步亦趋的走到方世玉身旁,躬身道:“殿下,人都带来了。”

“带来了?”方世玉笑了笑道:“既然来了,那就让他们进来吧。”

“诺!”卫宏才躬身应声,转身来到养心殿门外,高声喊着道:“宣,沈阳候察罕,兴中卫千户孟特穆觐见!”

“宣:沈阳候察罕,兴中卫千户孟特穆觐见!”

“宣:沈阳候察罕,兴中卫千户孟特穆觐见!”

只是片刻间,外边已经传遍了太监那公鸭一般的喊声过不多时,两名穿着大明官服的粗狂男子走了进来

在养心殿的大厅中,察罕站在孟特穆的前边,双手叠着,扣在脑门上,跪拜道:“臣沈阳候察罕,(兴中卫千户孟特穆)拜见天雷王殿下。”

方世玉听着二人的声音,看了眼孟特穆道:“你刚才叫我什么?”

“啪,啪,啪~”孟特穆直接在养心殿的大厅里,疯狂的抽了自己两巴掌

跪在孟特穆前边的察罕,一脸嫌弃,厌恶的表情看了眼孟特穆,对这个野人一样,奴性未改的家伙,察罕真的瞧不上。

在大明,没有人等划分吗?表面上看去,似乎真的没有,但蒙古人,女真人,在大明真的没有多高的可能。

察罕能爬到沈阳候的位置,是他爹纳哈出的功劳,察罕又是朱标的嫡系班底,至于孟特穆,他?

方世玉道:“既然你这么喜欢当奴才,那明天就把你们兴中卫女真都打成奴籍,男子去西南充军,女子送去教司坊,我秉着善心,善举,成全你们!”

方世玉心中厌恶至极的看着孟特穆,这家伙从朝鲜到北京,这么一条路,竟然还没有改过来。

孟特穆连忙向前爬了爬,哀求道:“天雷王恕罪,末将罪该万死,罪该万死,请天雷王饶恕兴中卫的族人。”

卫宏才在一边上前踹了一脚,挡住了孟特穆的动作,盛气凌人的喊道:“狗奴才,去大厅跪着去,内殿也是你能进来的?”

说着,一脚踢在了孟特穆的胸口上,也不知他这个太监有多大的力气,倒是将孟特穆踹的向后滚了两圈。

又跪在了察罕的身后。

一脸黑线的察罕心中暗叹道:“我特么真倒霉,跪一下就能起来的事情,怎么跟这个傻逼一起来的。”

吞了吞口水,跪着说话肯定是不舒服的,但这个时候,察罕又不敢说话。

方世玉挥了挥手道:“沈阳候起来吧。”

察罕闻言,赶忙开口道:“谢殿下!”说话间,察罕站起身,卫宏才退到一边,低着头也不再说话。

方世玉道:“给沈阳候赐座。”

“诺!”卫宏才连忙应声,向着偏殿走去。

察罕心中大喜,脸上带着一丝笑容道:“多谢天雷王恩典,微臣惶恐。”

卫宏才提着凳子放在察罕的身旁,轻声道:“侯爷可以坐了。”察罕笑着坐了上去。

养心殿内,方世玉不再说话,画面也随着静止,沉闷,两极分化比。

方世玉坐在桌子前翻阅着奏疏,卫宏才站在一边研墨,沈阳候察罕坐在大厅,只有孟特穆跪在大厅,膝盖都开始疼了,却也不敢有半点动静。

过了半晌,方世玉放下奏疏,站起身开口道:“朝廷迁到了北京,辽东近在咫尺,朝廷是要大力发展的。”

“不过最近西南地区战事不断,西平侯接连惨败,致使朝廷损失惨重,我已经让平安,何文辉两位老将领七万中央军南下,奔赴麓川。”

“如今正是春暖花开之际,西南战事,平安同何文辉赶到麓川,都要年末了,所以在这之前,我需要沈阳候领军北伐。”

“如今中央军有骑兵十一万,战马三十万匹,火器配备齐全,兵马训练有素,沈阳候认为,北伐需要多少兵马,耗时多久?”

方世玉看着察罕,开口询问道。

北伐,势在必行,茫茫草原,他可以没有人生存,它可以变成荒地,就像东西伯利亚那样,大明不需要它,但大明又需要它没有人生存。

旦草原势力强大起来,终究还是大明的隐患,至于说火器,这东西确实对骑兵有着很强的杀伤力。

但真正拿到战场上,目前的火器,最终还是要靠精确严密的布局规划,重机枪才是骑兵的噩梦。

显然,大明还没能力搞出来重机枪。

便是工业生产,大明还处于摸索阶段,什么时候能成型还不知道呢。

察罕心中一惊,愕然的看着方世玉道:“北伐??”

“没错,北方的鞑靼,瓦剌,屡犯边境,侵扰朝廷漠南草场,抢夺马匹,残害边民,这些事情已经持续许久了。”

“漠北草原已经不适合生存,他们想要漠南草原,但朝廷又怎么能放弃漠南草原这么一大片的牧马场。”

“一战,解决鞑靼部,剿灭瓦部,吞并兀良哈部,拆解所有小部落。这个任务,很沉重呢。”

“沈阳候生在马背上,有信心领着朝廷的军队出征嘛?”

如今老爷子都死了一年了,这帮家伙也开始搞事情,明里暗里的和方世玉争权,西南沐春战败,损失惨重。

他们没人愿意去西南,就是一个信号。

方世玉也懒得理他们,察罕虽然没有被清算,但因为蒙古人的身份,黄金家族后裔的血统,也被朱元璋给排挤在外。

徐辉祖想北伐?回家做梦去吧,方世玉就是放弃北伐,吞并草原的百年大计,也不可能让北伐的功劳落在徐辉祖,亦或是蓝玉的头上。

察罕顿了顿,一脸狐疑道:“殿下,微臣何德何能,敢承殿下如此青睐!”察罕感觉自己终于要时来运转了。

北伐草原,将整个草原收下,消灭鞑靼和瓦剌,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民族观念,中央朝天天下正统。

能给中央朝廷卖命,自然要比给草原部落卖命的好。

最重要的是,朱家已经统治这片土地三十多年了,那些直在反抗朱家皇室统治的阶层,人群,不是被驱逐,就是被老爷子咔嚓了。

三十年,两代人。

许多人甚至已经忘却了暴元是如何残暴的统治华夏的。

方世玉打量着察罕,沉声道:“这件事情,我认为,只有你能做好了,朝中的那些老将,都上了年纪,不适合劳师远征,你去的话,我许你同云南沐家,永镇漠北。”

此言一出,察罕直接一屁股跪在了方世玉的面前,恭敬道:“殿下,微臣何等何能,敢同黔国公相提并论。”

“怎么?这个许诺,沈阳候也不愿意去?”方世玉目光凝,沉声道:“沈阳候若是不愿意去,那我就只能自己去了!”

说着,方世玉转身便要退回去,刚走两步,察罕连忙开口道:“天雷王天恩浩荡,末将岂敢不效死力!”

“微臣在,又岂能让殿下亲涉战场险乱之地!”

察罕说的言辞切切,跪在大厅内,神色激动。

永镇漠北,漠北可比漠南大多了,哪里能养多少骑兵???

方世玉道:“沈阳候刚到北京,先去国宾馆歇息,稍晚些我会让人把旨意送去,黄金家族,就应该重现黄金家族的荣光才是。”

“铁木真是个汉子,我敬佩啊,先下去准备吧!”方世玉见察罕同意北伐,脸上带着笑容,扶起了察罕,开口安慰着道。

“察罕重现祖上荣光,永世为大明天朝北疆藩篱!万事以朝廷为主!”察罕已经万万没想到,自己来到北京,就遇到了这么大的好事。

重现祖上荣光,成吉思汗。多么让人向往。

只是察罕似乎忘记了,大明朝廷对草原的打压,怎么可能允许,在北疆出现一个统一的草原超级部落。

不过这些,察罕都没有想到,或许他也想到了,可人终究是有侥幸心理,云南沐家虽然才传承到第二代,却依然圣宠不衰。

哪怕他们久居西南,在朝廷几乎没有说话的人,朱氏殿下就是那么相信沐家。

察罕应声告退,准备回去等待调兵圣旨。

看着还跪在大厅里的孟特穆,方世玉道:“我听说,你最初是爱新觉罗氏,在建州为爱新觉罗氏造反的时候,给朝廷报信有功。”

“后又改为海拉氏,因海拉氏也参与造反的事情中,在朝廷对辽东女真部落实行汉名汉姓时,以孟为姓?”

“你这做法,让我想到了一个最近非常火的人!”方世玉看着孟特穆道。

只见孟特穆连连点头道:“天雷王明察秋毫,孟特穆誓死效忠天雷王殿下,绝无二心!”

“你们要是有二心,你也不会出现在养心殿了,我也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罗贯中写的三国通俗演义,吕布这个人,你知道吗?”

方世玉饶有兴致的看着孟特穆,他在翻阅孟特穆的信息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个。

“天下第一武将吕布?”孟特穆心中一惊,开口道:“末将尺寸之功,岂能担得起。”

“是啊,天下第一武将的名头你是担不起,三姓家奴的名头,你学的有模有样呐!”方世玉坐在椅子上,只见孟特穆闻言,好似吃了苍蝇一般。

然而,他却也不敢有半点的异样,在大明皇宫,最没有权势的太监都可以对他随意打骂,孟特穆在大明连条哈巴犬都算不上。

真的算不上。

“殿下若是愿意赐姓,奴才也可以做四姓家奴。”孟特穆语出惊人的说道。

噗!

方世玉刚刚喝在嘴里的茶水一口喷了出去,细细打量着孟特穆,犹豫道:“你倒是,行,行,不过我没有给人改名字的癖好,回驿馆等着,察罕出兵之后,我会见你!”

方世玉放下了茶杯,今天他算是长见识了,在这个时代,为了活下去,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三姓家奴算什么?如果连换五姓能得到殿下的宠卷,怕是孟特穆会连着换十次。眼睛都不眨一下。

孟特穆告罪谢恩后,离开了养心殿。

卫宏才见人都走了,这才跪在方世玉的桌子前,俯首跪拜,也不说话。

“怎么?有什么不敢说的吗?”方世玉闲庭信步的起身走着,开口询问道。

“宦官不得干政,奴婢本是宦奴,但奴婢认为,还是要提醒殿下,哪怕殿下要杀奴婢,奴婢不吐不快,望殿下三思后行!”

卫宏才豪气干云的说着,方世玉挥了挥手道:“说吧!”

“殿下,漠北重地,现在的情势本是很好,朝廷扶持良哈,瓦剌,对抗鞑靼,漠北草场三分而治,只要朝廷运用得当,他们三家永远没有可能同流合污!”

“如今殿下却要在北疆建立黄金家族的荣耀,那黄金家族可是暴元的前身,奴婢虽是阉人,却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理。”

“在北疆亲手创造一个势力,对朝廷百害无利。那察罕岂能同黔国公相提并论!黔国公是太祖殿下的养子啊!!!”卫宏才声泪俱下,似乎是想打消方世玉的这个念头。

嗤笑一声,方世玉道:“自己下去领廷杖五下,以儆效尤。你知道的,我怎么会不知道!察罕带着朝廷的军队,漠北拿下了,黄金家族也要灭族了!”

卫宏才愣住了,迷茫的目光看着方世玉的背影,心神沉重道:“既然是要杀察罕,为什么还要让察罕做领军大将去北伐??”

“万一败了呢......”

卫宏才一时间想不明白,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去想了,耷拉着脑袋,去领罚了。

作为殿下身边的内侍大太监,大明朝廷的廷杖就很厉害了,他们可以一百棍子下去,毫发无损,也可以一棍子下去断两条腿。

虽然不能有这么夸张,但也相去无几。

裕景宫。

方世玉同李婉吃了晚膳后,夜晚留宿时,李婉开口道:“殿下,前些日子姐姐说,想要送王子去读书,也找不到个大儒教他。”

“不过听马姐姐的意思,好像是想要把他的文坚送去民间学府入学。庆慎也说想让孩子去民间入学,只是这好像同礼制不合。”

李婉神色凝重的看着方世玉道,索性她现在还没有孩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也可能这一辈子都赶不上了。

方世玉道:“送去民间也挺好的,也别让他们在京师入学了,直接送凤阳去。在凤阳入学几年,肯定要比京师的好。”

李婉连忙开口道:“可是,凤阳的老师力量?”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天下老师讲的都是一样的课本,学着一样的东西,没什么高低好坏的。”

最重要的是,去凤阳可以让他们知道体会民间疾苦。方世玉点了点头道:“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去和紫怡说!”

“殿下,可是文墐是王子啊。会不会......”李婉犹豫道,方文墐好歹也是嫡长子,就这么混在民间,真的好吗?

“别弄得他生下来不是人是龙一样,没什么特殊的。睡觉吧!”方世玉心神平静,随口说了一句,转过身便沉沉睡去!

......

司天监。

方世玉刚刚进门,一众官员纷纷跪拜道:“拜见天雷王殿下!

“免礼!”

方世玉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平身,迈步走到主位落坐,回头看了一眼监正道:“阎诉,这都三个月的工夫了,事情办的怎么样?”

阎诉连忙躬身道:“殿下,时间太紧张了,而且,自从殿下让这洋人写了他们的历法之后,西牛贺洲的国家,都以一个叫耶稣的诞辰为世界诞生的第一年。”

“而他们的历法,至今正好是一千四百年整,但若是向前倒数一千四百年,天朝正处于两汉相交时期。”

“两汉之前,秦,战国,春秋,周,商,夏,虞,按照记载,至少要推算向前三千年之久。”

“一千四百年?耶稣生的也够晚的了!”方世玉摇了摇头,目光一转,看向人群中,怯怯懦懦的瞄了自己一眼的贝尔梅蜜。

那个亡国的公主。

“知道他们为什么用耶稣的诞生记为第一年吗??”方世玉开口询问道。

方世玉开口询问道。

自从朱元璋死后,编撰天下书籍的工作并没有停下来,甚至方世玉还在大力编撰实用词典,一心想让天下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来学大明的文化。

毕竟汉字无论是书写,言语,都比较难,学会难,学得好更难。

在华夏,说话是一种智慧!而且是非常高的智慧!

阎诉道:“从她们的说法中,应该是因为这个耶稣是个传教士,而且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教主。”

“在西牛贺洲世界,宗教的教皇凌驾于王室帝皇之上,看上去,倒像是教皇封的藩王镇守在各地。”

阎诉坦言道。

在他研究西牛贺洲的历史,虽然这只是一点点拼凑出来的东西,但通过贝尔梅蜜的解读和介绍。

阎诉对西牛贺洲的各国之间有了大概的了解。

“所谓的教皇,更像是整个西牛贺洲最强的,最有权力的。这在华夏,是绝对不可以允许的,微臣建议,若是更变历法,以更方便的记载年月,应当以太祖高殿下的诞辰为起,”

“子孙百姓,永记太祖高殿下之丰功伟绩才是!”

阎诉倒是没有瞎说,在华夏,宗教的势力再强,也不可以凌驾于皇权之上,特别是大明朝的殿下。

在华夏有史以来,还没见那个教主,敢将自己的权力盖过殿下的,一旦宗教的发展出现畸形,朝廷便会竭力打压。

譬如白莲教,这个一直在造反,从来没成功的教会。

说来,白莲教倒是挺有意思的。

他们在元朝的时候造反,要掀翻暴元的残暴之政,在明朝的时候,他们疯狂招收信徒,聚敛财富,曾在明史上爆发过唐赛儿起义,徐鸿儒起义。

当然,明朝还算好的,白莲教内,虽然有造反的,也被朝廷定为邪教,但相对而言,白莲教内部对于大明朝廷的态度并不一致。

更多的只是想赚钱罢了。

而入清以后,那是实打实的走街串巷,鼓动造反。

这也是深受反清复明的理念影响的结果。

只是在华夏,宗教造反?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方世玉听阎诉的话,微微点头道:“大明历法,既是大明历法,自然要以太祖高殿下为准,这样吧,以太祖殿下诞辰为大明历的第一年,延续至今,极致千秋万代,太祖殿下诞辰之前,统称为公历前。”

“钦天监早些把事情办好,做干净了,颁布新历布告天下,周边藩篱,遣使闻之!”方世玉对于用老爷子的诞辰来做纪年,是没什么不愿意的。

大明宝钞上,印的还是老爷子的画像呢。

终究人家是开天辟地之君,这些待遇,也都是应该有,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方世玉都想把老爷子的画像挂在午门外的城墙上,以供天下百姓瞻仰了。

阎诉道:“殿下,若是如此的话,那年号纪年又要如何?”

“以公历为主,年号为辅,你们弄好了,就按照这个格式。大明历第一年,戊辰龙年,暴元泰定五年。”

“大明历四十年,戊申猴年,洪武元年!”

“对,就按照这个格式来记,我粗略推算一下,从太祖诞生,到今天是七十五年,大明建国三十五年了。”

“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吗?”方世玉心中欢喜,老祖宗又不是不会,不懂天文历法,相反,老祖宗的农历法,阴阳结合,是靠着太阳和月亮的运转轨迹,代代积累的经验算出来的。

就因为年号纪年太不方便了,直接套用人家的公元纪年,吾辈之耻辱也。

以前的自己没有机会改变什么,现在有了,还是这个世界,最强的帝国,最有权势的王爷,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那这王爷还做着有什么意思。

“殿下定下格式,微臣便知道要如何做了!”

阎诉躬身作揖。

这时,那贝尔梅蜜见方世玉要离开,却是开口道:“殿下,奴婢可否问殿下一个问题??”

回头望了一眼,方世玉道:“来大明多久了?”

“一个月。”贝尔梅蜜直言道

方世玉嗤笑一声道:“在大明,向来只有君主问臣子的,还没有几个臣子问君主的,你这是嫌弃自己在司天监活的太舒服了?”

贝尔梅蜜闻言连忙躬身跪拜,一旁的阎诉瞪大一双眼睛,他监正才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贝尔梅蜜连个主簿都算不上,干脆说她是个白帮工的奴隶都不为过。

“想问什么,说吧!”方世玉见贝尔梅蜜一脸殷切的目光,似乎是很想知道答案,而方世玉倒是也想知道,这个亡国公主想问些什么。

至于回答与不回答。。

“殿下可听过上帝之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