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明一家人 > 第23章 杀过人啊

大明一家人 第23章 杀过人啊

作者:小到中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21:25:25 来源:文学城

“去吧。”

“好嘞。”

没让许呈抱,赵小照自己噔噔噔噔挑上船,把所有房间都看过一遍后,挑了一个最大的房间。

张宛啧啧:“你还挺识货的。”

这个房间最好,视野好又开阔。

不过,你是不是还没学到孔融让梨?

“我们四个人睡。”

“行。”

“妈。”赵小照伸手拦门口,“你不能和我抢。”

“谁稀罕。”

转头张宛就专门找了一个离他们最远的。

她才不在乎这房间采光大小如何,她只想离赵小照越远越好。

要是住在小兔崽子隔壁或者楼下,从早到晚就别睡了。

“这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就请先生多替他们几个讲讲吧。”

既然是她花钱请的人,当然要充分利用。

能用二十四个小时,就绝对不用十八个小时。

果然这从前的牛马,一朝得势就暴露本性了,非要把手下人压榨的干干净净。

张宛嘱说:“你们可不要跟着小照胡闹,他要是不听话,揍他不要手软。”

——我不信你们三个揍不动他一个。

这三个兄弟的性格,她也渐渐摸的差不多了,都是小孩子的习气。

老大张翼沉稳一些,老二张尔性子最好,老三张杉跟赵小照简直是一路货色,两人实在是同胞的兄弟,一样的混世魔王。

陆先生听到张宛给他们三个取的名字之后,脸色那叫一个一言难尽。

——真是哪里来的文盲?

现在距离开船还有些时候,张宛就对许呈说——

“许师父带他们几个下去买些烧□□,听说德州的烧鸡最是有名。”

刚才他们就在码头上看到有臂挎提盒叫卖的,那味道都飘出来好远。

元末明初,随着漕运的繁忙,德州成为京都通达九省的御路。

水陆通衢,商贾云集,四乡货物都集散于此。

自有南来北往客如云,饭馆客栈多如林的局面。

所以——

“德州自然是个好地方。”

“怎么个好法?”

许呈没过脑子就直接说:“想要截杀一个从北京来南京、或者从南京到北京的人,最好的地方就是德州。”

因为无论水路旱路,都得从这儿走,一杀一个准。

“啊。”赵小照快言快语,“你杀过人啊?”

许呈一愣,连连摆手。

——没有啊、你别乱说,怎么可能……

赵小照不信,持之以恒地问:“你杀的是谁?”

就他这脑仁,大概对生和死,杀人和杀鸡都没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他连杀字都还不认识不会写呢。

“没有没有,都是听别人说的。”

许呈恨不得给自己来一巴掌,怎么一不小心,把行业机密给泄露了呢。

张宛给赵小照头上来了一下。

“胡说八道,你别去买烤鸡了,让许师父去。”

若是平日里,这小兔崽子铁定是不依的。

但这也是他头一次坐船,还是这样豪华招风的大船。

相比扒鸡、一定是大船对他的诱惑力更深,因此并未反驳。

张宛看着旁边那一艘有些“鬼鬼祟祟”的船。

这船就朴素多了,里面假模假样装了一些货,毕竟空船太过于奇怪了,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

在他们出发之后,这一艘船会跟上。

方才许呈说的没错,德州、还是小心为妙。

自古以来,皇帝离京或出巡或别的什么事的不少,但太子很少轻易离开京城。

毕竟,太子是国之储君。

一旦皇帝驾崩,太子就要登基为帝。

如果此时他不在京城,不能就地登基,那必然会引发很多风险,比如倒霉的扶苏。

若王朝同时几龙在天,那选择就稍微多谢了。

朱棣亲征漠北,就喜欢带着自己的大孙子朱瞻基,自然是有意栽培。

但太子朱高炽就得留守京城。

不然万一出了什么事,那不就被一锅端了么。

张宛对赵鸣说:“你可小心点儿,别挂了,到时候你儿子也不在,都没人给你披麻戴孝。”

“怎么可能。”赵鸣不信,“我已经把刘文泰弄走了。”

那天他阴阳怪气说了那么一番话,固然刘文泰脸皮再厚,也不得不走了。

也不能怪他和文官打的火热,毕竟、太医他也属于文官。

“只怕你宫里不止一个刘文泰。”

赵鸣不怕,自打他开启紫禁城冶金时代之后,他的积分蹭蹭往上涨,远高于赵小照那吭哧吭哧的速度了。

且积分越高,能换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也越高。

论起心理素质,也比刚来时候好多了。

上学时是——导师夸我我不信,导师骂我我不听。

上班后是——领导夸我我不信,领导骂我我不听。

穿越后是——下属骂我我不信,下属夸我我不听。

纯纯一个油盐不进的犟种。

离开京城之前,赵鸣专门出宫来看他们。

“小照,以后要挺久都看不到爸爸了……”

这小子,还没有离开他这么长时间呢。

想到有好几个月都见不着儿子了,真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故作感伤地问:“会不会想爸爸?”

赵小照摇头:“不会。”

赵鸣:……真是小没良心的……

“你这次和妈妈出去玩,钱可都是你爹我出的。”

赵小照满不耐烦地说:“爸,你养孩子是应该的。”

——不给我花钱,你想给谁花钱?

——不给我妈、你老婆花钱,你想给谁花钱?

“爸,我真的想做飞机去。”

赵鸣为难:“这个……恐怕不行。”

“为什么不行?”

“你爹我目前还在炼铁中,从炼铁到造出飞机……儿子,我怕你活着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赵小照这穿越后遗症,经常嘴上没个把门。

好在他胡说八道的次数过多,负负得正。

大家都从一开始的惊诧万分、到莫名其妙,再到习以为常了。

何嫂子就知道——“小孩子,满嘴没一句真话的。”

也难怪陆先生看他就头疼。

“先生,这次南下游学,可以做飞机吗?”

陆先生:“坐什么?”

“飞机。”

赵小敏还做了个“咻”的手势。

“很快就到了。”

陆先生:“什么飞机,我从未听说过,咱们是走旱路水路。”

“高铁吗?”

“什么高铁?!”

“就是哐哧哐哧哐哧。”

高铁早就不哐哧了,小子这是游乐园的小火车坐多了。

陆先生问另外三个:“他说的是什么?”

三个同学纷纷摇头,表示不能理解。

陆先生问赵小照:“你从前住在哪里?是怎么来京城的?”

赵小照老实说:“睡一觉就到了。”

窗外,张宛走过,心想、这倒是真的,穿过来的么。

反正,陆先生觉得这小子是来砸他饭碗的。

要不是束脩给的多,他早不干了。

——真是活难干,屎难吃。

张宛很能共情于他,为表同情,只能给他涨工资了。

“出去玩吧。”

赵鸣拍了拍儿子屁股,“我有事跟你妈说。”

等张宛进来,他献宝似把带出来的一个长盒子打开。

张宛眼睛一亮:“这是……鸟铳吗?”

明朝早就有了火器,也有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神机营。

她知道,如今京城神机营用的多是火铳。

火铳发明于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

单兵用的手铳,城防和水战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和多管铳。

大明,也有专门制造火器的部门——军器局和兵仗局。

制作的铳身上都刻有铭文,包含造铳地点、监造人员、匠人、用铳卫所、火铳重量、造铳年月等,火器也一直在改进之中。

倒到了嘉靖时期,鸟铳逐渐取代了火铳。

鸟铳本是舶来品。

嘉靖二十七年,明军收复了被葡萄牙人和日本人占据的双屿。在战利品中发现了一种没见过的武器。

这种武器不同于以往所使用的火铳,就是鸟铳了,于是开始了仿制。

至于为啥叫鸟铳?

是因为这种枪前端装有准星、后部装有照门,构成了早期的瞄准装置。

因此,它的射击精度十分高,可以说是“十有**”,可以射落飞鸟,故名鸟铳。

不过鸟铳装填火药十分缓慢,每发射一次,要经过一系列繁杂的动作。

——装药、捣实、装铅子、捣实铅子、开火门、□□、闭火门等。

不过好在精准度高,而且射程远,于是在明军中迅速推广。

宋应星《天工开物》、戚继光《纪效新书》中都中有对于鸟铳制作的详细记载。

到了崇祯时期,明军中至少也有十万支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种轻型鸟铳,也就配3钱火药,远距离是很难破甲的,应付不了建奴的重假步兵。

而当时欧洲的重火绳枪,弹丸普遍能够达到四五十克,几乎可以搞定任何重甲。

就是太重了,不方便徒手操作,得用支架辅助射击。

明朝后期,也引进了这种重火绳枪斑鸠脚铳。

不过装备仿制量少,没有大量推广。

张宛被各种铳闪的眼花缭乱。

她是分不清这些铳的区别,她就知道火绳枪、燧发枪、滑膛枪。

看鸟铳这装填火药的模式,就知道是火绳枪了。

“这不是火绳枪?”

“不是,这是燧发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杀过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