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三大原则:幼升小之前,不学拼音、不识字、不学二十以内的加减法。
“关键是要给娃娃立规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才能事半功倍。”
到底谁都懂,真落在自己身上就知道了。
而且人有百样,赵小照就是那百里挑一的反骨仔。
反正,如果让张宛自己教,她一定吃不了这碗饭。
就小兔崽子那屁股上就跟长了钉子似的,绝不肯在一张凳子上坐超过三分钟。
你让他朝东、他就朝西,你让他上房,他就揭瓦。
“人之初、性本善……”
“啊啊啊,呕呕呕——”
张宛:……
——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明明是人之初、性本恶!
“不行不行。”她捂着心口,“这里可没有医院,这样下去,我一定会一命呜呼的。”
虽然有速效救心丸,但这药估计来不及救她。
这种小兔崽子,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的。
那三个买过来的小孩子,连名字都没有的,籍契自然也是没有,不过很快就办出来了。
张宛也给他们仨取了名字,都跟着自己姓张。他们三个年龄相仿,就按照个子来。
“你就是老大,你是老二,你是老三。”
赵小照摇头晃脑:“那老四呢?”
看老妈看着他,他才恍然大悟,可有些不高兴地说:“妈妈,我是老四?”
“不然呢。”
“这不好听。”
“还挑剔上了。”
有了四个同龄人,可以一起捉虫子爬树。就算是打麻将,也能凑一桌了。
不过这三个小子在外头苦日子过久了,一时之间还不能适应。
按理说大户人家买仆从也是要尽心挑选过的,选那些被教过的省事。
“天可怜见的。”何娘子叹道,“这三个娃身子弱、年纪也小,这能干个什么事儿呀?”
“先陪着小少爷一起玩玩。”
赵小照那旺盛的经历,是得三个人轮着来才行。
“也一起读书。”
反正一个也是教,四个也是教,一起上课还算是有点气氛。
朝廷重教兴学,京城有国子监,全国各县皆立县学,又在乡村广设社学。
国子监、县学、社学都是官府出资修建,属于官学。除此之外,也有官员或他人捐办的私学或义学。
向赵小照这样的文盲,少儿启蒙是蒙学,蒙学教师多由当地的童生或秀才担任。
蒙学入龄也没有严格的限制,多为六七八岁,也就是幼儿园小学一年级的年纪。
先识字、再读经,如果有志于科举,还会进行科举作文训练。
那老秀才尚且不知道自己居然被幸运之神给砸到了。
区区一个秀才,如今居然做了帝师,这是多少文人梦寐以求的呀。
日后等赵小照当了皇帝,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你看张居正就是帝师,你以后就跟张居正是一个级别的了。
不过放心,你死了之后……赵小照应该不会……
不过他现在看着自己的四个学生,一个都不满意。
那三个嘛,明显就是这府上的下人,让他叫下人识字,这简直是浪费他这样的英才。
那个另外一个像是小少爷的,唉,身上也没有一点少爷的华贵之气,一看就是个皮小子。
他下定论——“绝对不是读书的料。”
张宛心想,没事,不是读书的料有什么干系,反正以后那些从骨子里就是读书料子的天才也得给他打工干活。
当皇帝又不是做学问,不用读书那么好,反正主要靠投胎。
“读书的真正意义,是为了明事理、知善恶、长内涵。”
陆先生伸出一根手指,把他那长长的胡须绕了又绕。
“夫人这话倒是颇有见地。”
“就算是田间不识字的老农,未必不明事理。多少饱读之士,也不过是白读书而已。”张宛认真说,“小孩子虽然是一张白纸,得首要得知道什么是对错。”
老师上课的时候,家长可不能在旁边干扰教学。
反正张宛就情真意切地他好好教、认真教、狠狠教、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这小子要是不听话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秀才:???
既然读书识字,也要强身健体。
而且,如果不给赵小照天天动一动、消耗一下他的精力,他是绝对不能安心读书的。
从前,赵小照爱在楼下小花园里踢球,一天能踢丢三个球,实在是个败家子。
张宛问何娘子:“那个……外头有买那种球的么?”
“什么球?”
“踢的球。”她比划了一下,“小男孩爱踢的那一种。”
何娘子想了想,恍然:“夫人说的是健色吧。”
张宛:“啥?”
“就是蹴鞠的鞠。”
于这些市井之间的事项,何娘子没有不清楚的。
她乱乱讲了一通,张宛才明白,虽然现在蹴鞠这项运动没有唐宋时期那么兴盛了。
但这个蹴鞠的“球”却已经出现了专门制作的手工作坊,出售各式各样的鞠,这个鞠就叫“健色”,甚至出现了一些品牌。
有一本叫做《蹴鞠谱》的书,就收录了四十多种著名品牌。
很快,蹴鞠球就买了回来。
张宛原本以为是实心的,里面填充内容,没想到竟然是空心的!
而且也是十二片皮子缝起来的,和现代的足球几乎是一模一样。
看到球,赵小照顿时两眼放光,立刻抱过去玩起来。
如此,上午便识字读书,下午便踢球玩闹,学五天休息两天。
张宛也悄悄带他出去过几次,见见外头的气息。
她掀开马车的帘子,指着外头一个招牌问:“认识吗?”
赵小照探出头,先念:“上。”
再是——“白。”
后面两个倒不认识了。
“是细面。”张宛说,“上白细面。”
就是上等雪白的精细面粉,纵然在京城这样的富贵之地,也得有身份的人家才能吃到。
她又左右看了看,旁边是粮食米麦豆行,可惜对于赵小照来说超纲了。
再旁边是纸铺,马车上坐的久了,她就拉着赵小照下来看看。
张宛从前对纸的印象除了厕纸、面纸就是A4纸。
不过在古代,纸还可以用来糊窗户。
“妈妈,这是草纸吗?”
用纸来拿干那啥,再正常不过了。
但在宫里,皇帝如厕用的并不是纸,而是四川进宫的丝帛,还是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就丢。
刚穿过来的时候,她和赵鸣都惊呆了。
知道这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没想到奢侈到这个地步了。
再隔壁是一家南货铺子,正如同南方有京货店,北方也有南货店。
听说这店里南来的火腿是一绝,但张宛不想买,见蜜饯不错,便买了一些。
趁着伙计包蜜饯的功夫,她左右看了几眼,今日天气好、这巷子里往来的人也多。
可她知道,看不见的地方一定有人暗中守护着他们俩。可她找了这一路,竟然没发现。
赵小照个头没有柜台高,垫着脚尖想看。
旁边的伙计便随手给了他一个,赵小照顿时龇牙咧嘴笑的开心。
蜜饯虽然好吃,却不能当饭吃。
正巧此时何娘子也过来了,她是出来买菜肉的,张宛见时候也差不多了,顺便就给饭吃了。
“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何娘子就指着不远处一家面店:“那一家就不错。”
张宛见招牌上写着“各色鲜鱼面”,这倒好,她吃鱼、赵小照吃面。
坐下来,何娘子就絮絮叨叨说:“猪肉倒是便宜了,每斤只七八文钱,牛肉只五文钱。”
“什么?”
张宛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牛肉比猪肉还便宜?
难道皇帝姓朱,竟让这猪价水涨船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