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 第254章 环境基础

大明天子的造反日常 第254章 环境基础

作者:火星与水星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12-23 16:44:20 来源:转码展示1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童年时的悲惨经历,他对基层儒家官吏的信任度极低,因此在县以下的区域、百姓的自治权非常大。

乡老们还同时兼任着指导百姓生产、处理命案和政治犯以外其他犯罪的审判问题,乡民们没有将冤情告知乡老并得到批准,是不可以直接向官府告状的。

乡老们德高望重、对百姓们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在之前的二百年时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完全可以维持自治会的日常运转。

“你这步子跨地,直接从封建时代跑步进入康米主义了都。”

乡老们还在一旁低声交谈,雨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在朱翊钧身旁浮现。

朱翊钧丝毫没有对雨的神出鬼没感到惊讶,他已经习惯了这位恶劣的神明大人,雨这家伙就喜欢突然玩在他耳边吹气这样的恶作剧。

“别乱说嗷,我就是个根正苗红的封建暴君,而且我也没兴趣去讨论那么敏感的东西,大明在我手下连资本主义都不一定会全盘接受。”

朱翊钧毫不犹豫地否认了雨的吐槽,他吃拧巴了才会去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朱翊钧自己的八辈祖宗可都是皇帝,他自己就是大明封建帝制最大的受益者。

要是真xx了,他朱翊钧得第一个被挂路灯,最好的下场也就是在燕京动物园门口卖票。

再说,十六世纪的生产力还没有发达到那个地步,没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终究是无根浮萍,跟时代对着干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话说农业集体化什么的真的能行吗?大毛他爹的下场貌似不怎么好看哎。”

雨困惑地冲朱翊钧眨眨眼,后世很多人对农业集体化的评价并不高,作为一名穿越者,朱翊钧应该不会采取这种有争议的制度才对。

“集体化绝对是个好东西,只是看推行他的人怀着什么心思而已。”

朱翊钧仍旧微笑着目视前方、只用心声与雨交谈,正因为他是穿越者,所以他才更加坚信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

以越南人的经验而言,粮食亩产增速最快的时候就是他们搞农业集体化的时候,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几乎每年都在攀升。

而当他们恢复了小农主义的古老传统、将土地使用权分给乡民们之后,粮食产量的增长便陷入了尴尬的停滞、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倒退。

这么说吧,粮食的产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五大硬件就是水、肥、种、药、具。

水利不好就无法有效浇灌和排放,肥料和种子不好产量就上不去,没有农药就无法应对虫害,没有高效的农具、庄稼就有烂在地里的风险。

能够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是如此之多,但唯独跟积极性这玩意关系不是很大。

毕竟农民们的耕种效率到底有多高,主要还是取决于他们手里到底是握着联合收割机的摇杆还是刀耕火种的石斧石镰。

农民们又不是德鲁伊,积极性高了还能给水稻施个魔法什么的,种地说到底还是个经典的唯物主义劳动。

科技水平和生产技术才是影响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而农业集体化恰恰是推广生产经验、改进生产设备最方便的一种土地制度。

大毛他爹的问题在于居心不良,他们搞这套根本就不是为了改善农民生活,而是存着方便自己用剪刀差噶韭菜的心思,他们从初心上就很不纯良。

对于一个急需完成工业化对抗外敌、同时又穷得只剩下农业的国家而言,他们已经没有选择了。

农业集体化带来的收益没有落到乡民们自己的口袋里,乡民们反而还要承担余粮收集制和剪刀差的花样剥削,这生活水平能提上去就有鬼了。

而我大明——富甲天下啊!

虽然朝廷已经穷得叮当响、连每年官员和边军的俸禄都要拖欠,皇帝的宫殿都破破烂烂地不敢重新修建,

但大明的民间蕴藏着几乎取之不尽的财富,更妙的是:这取之不尽的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那里。

这在平常是件坏事,但对“李自成”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财富的过度集中能有效缩小义军抢劫时的打击面,贫民们也会对义军的清算行为拍手称快。

而且大明的外部环境相当良好,欧洲列强们再厉害,他还能在十六世纪从欧洲组织舰队远征东亚不成?

南洋和东亚几乎就是大明的自留地,朝廷有丰富的海外领土来转嫁内部矛盾。

种种优越的条件之下,朱翊钧完全不需要靠对内剥削来完成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自治会中的乡民们可以直接享受到自己辛勤劳动带来的增产。

而且他哪敢在明末这个节点对内盘剥,乡民爷爷们别到处爆叛军朱翊钧就谢天谢地了。

乡老们很快就理清了目前的状况:不管朱翊钧是什么人、怀着什么目的做这件事,只要自治会把土地和农具拿到手了,那自己和村里人就稳赚不亏!

别管“李自成”那个“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是真是假,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田地和农具拿到手,

反正原来占据着这些财产的士绅老爷们全家都被插在路边了,也用不着担心被报复什么的,外来乡贤们想从两百户百姓嘴里抢食吃也没那么容易。

至于为什么接受反贼划分的土地?别问,问就是被胁迫、被蒙骗了,俺们可都是大大的良民啊皇上?

什么?把地和农具还回去?吃进去的肉哪有吐出来的道理!

想明白了这一点,乡老们笑呵呵地回到了朱翊钧面前。

“您确定这件事会得到皇上的全力支持吗?”

“我向各位保证,皇帝陛下和他的内阁会不遗余力地推行新井田制和自治会,诸位在自治会中的地位也会得到来自朝廷的保障。”

朱翊钧一打响指,他身后的亲兵们就将义军的委任状呈了上来,赵风子早就为乡老们准备了几十份空白委任状,只要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就好。

朱翊钧还为此准备了一本厚厚的账册,对于每个被义军纳入控制的自治会,他都会派值得信任的军官带兵前去核实登记,务求减小与真实情况的出入。

等他说服了张居正承认自治会,朝廷还会再派官吏下乡、为每一个自治会登记造册。

到时只要以现在手上这本户籍为依据、再和官吏们交上来的户籍逐条对比,他就大概能推断出底下人有没有在用心做事、以及到底是哪个王八蛋一直在对皇命敷衍了事。

乡老们异常痛快地在委任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无论是义军还是朝廷,“皇权不下县”都是他们对待乡间政治的基本原则。

在小吏和乡绅死了个一干二净的前提下,哪怕是朝廷打了回来、朝廷也还是得靠着他们这帮乡老做事。

而且妄杀乡贤和长者可是极为残暴、容易遭人唾弃的卑劣行径,只要自治会不为义军提供参军的壮丁,朝廷就不可能用过于激烈的手段清算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