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舒服服的泡了个花瓣浴,躺在铺着锦绣被褥的床榻上,胡善祥终于有心情对自己今日的离家未遂画上一个句号并给了个大大的叉号。
这是她穿越到大明的第十年,也是成为胡善祥的第十年。
随着时间的流逝,前世的记忆已经渐渐模糊,关于情感方面的回忆更是少的可怜,唯一给胡善祥残留的大概都是让自己往后余生过得顺遂的回忆吧。
这一点胡善祥没有多想,不重要的回忆留着也是无用,前世叫什么,是什么人,和她今生有关系吗?至于今生回到了古代社会,胡善祥表示在哪里她都能活的很好,除了偶尔因为没有手机觉得无聊之外,其他的也就能过的去的。
而没有娱乐项目这一点,在发现自己穿越的是小说发迹的大明后,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胡善祥从会说话之后,就热衷于读书识字,为此还在街坊四邻眼里有了一个聪慧又稳重的形象。对此,胡善祥只能说滤镜太可怕了,她努力的学习认字,真实原因不过是想看话本,给众人留一个她能看懂,不是抱着书在玩的形象,可阴差阳错的,胡善祥的聪慧贤德的名声就这么传了出去,等胡善祥从下人口中得知,再想去澄清的时候,已经晚了,只能看着谣言越传越广,把自己夸的像朵花似的。
而谣言之所以是谣言,就是因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扩大性。当谣言还小的时候无人去阻止,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就是无能去阻止了。
此时古人的想象力就显现出来了,先是邻居说胡善祥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枣树结了满树的果子,死去了好几年的石榴树也突然焕发生机、枯木逢春,几乎把胡善祥夸成了百花仙子下凡。
再到胡善祥逐渐长大,和她家熟悉的人多了,知道胡善祥也只是早慧了点而已,其他的和别人家的孩子也没什么差别,这种流言也就淡淡的没了,但胡善祥生而有祥瑞伴随却还是若有若无,毕竟对于官员来说,自己任职期间有个祥瑞也算的上是自己的政绩,至于是真是假,那就天知地知了,反正不是他干的,只是随波逐流罢了,即使最后查出来是胡编乱造的,那也和他无关,顶多一个失察之罪。
而她对此只能微微一笑,静默无言,反正说的再多街坊邻居也早就认定了,就让他们说去吧,她胡善祥走自己的路。
按照胡善祥她爹胡荣和她娘赵氏的想法,大女儿在宫里再当几年尚宫,请了恩典出宫,日后在家教导子孙;小女儿按照他们的规划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家成亲生子也是极好的日子,再没有什么奢望了。
可偏偏大女儿从宫里传了消息来让小女儿入宫,这晴天霹雳带给胡荣和赵氏的震惊不说,胡善祥听到了消息,也是如遭雷击。
是,她前世的回忆是没剩下多少,可她好歹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有些知识记住了也不会轻易忘记。
就好比她娘的嫁妆铺子里的绸缎庄子。原本那些积攒了渗水的、陈旧的布匹、纱、绸缎什么的,都逃脱不了堆积在仓库里生灰尘的命运,然而胡善祥看着心疼,他们家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她爹胡荣只是一个百户,每月的月俸少的可怜,养他一个人的吃穿还行,真拿来养家,她们一家早饿死了。
毕竟明朝官员的工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个朝代里最低的,这点胡善祥前世只是听闻,但今生是真的深有体会,她那会儿差点就被她娘带着上街乞讨去了。
就这个嫁妆铺子,还是她娘的娘家配送的,也只够她们一家简单的衣食住行,每日的生意是真的门可罗雀。因此,胡善祥三四岁的时候实在看不过去他们家空守着宝山却不会用,只能一点一点的不漏痕迹的用碎布头拼成童趣的花样,用现代的卡通绘画手法画一些花样子等等,给家里的绸缎铺子出个新鲜样子,好歹让这个他们家唯一的指望半死不活的支撑着。
等到胡善祥年岁渐长,终于有了小大人模样,总算是可以对着铺子指手画脚了。
初时,母亲赵氏看不懂胡善祥的操作,什么折扣、买一送一啊、降价打折等等行为,觉得胡善祥这样是败家,发善心做好事也不是这么做的,正准备阻止的时候,胡善祥直接将账簿往赵氏眼前一扣,短短几天的营业额居然比从前一年的都要多,赵氏就再也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来了。
如此,胡善祥就彻底在小小年纪成了绸缎庄子的实际掌控人,又借着父亲的关系和几家关系好的商铺合作,有钱大家一起赚,省得别人看的眼红,借机会使坏。因此他们家的生意虽然越做越大,但也没有入了上面人的人,更何况她爹给上面的孝敬也不少,才让他们家的日子稳定在一个可以享受却也不扎眼的程度。
胡善祥虽然今年才十岁,但从小到大的表现早早就让不少人将目光放在了她的身上,想和她家,准确的说法是想给家里儿子娶一个生财有道的媳妇的人家多不胜数,让胡善祥早早体会了一把什么叫一家有女百家求。
但加上前世,胡善祥的心里年龄都三十多了,哪里还有心情搭理那些小屁孩,对此,直截了当的就跟她爹和她娘说了,自己暂时不想嫁人,胡荣和赵氏心疼这个老来女,也满口答应了。
胡善祥想象的很美好,但现实往往不会按照计划来行走,在胡善祥自由自在的享受自己的咸鱼人生的时候,她那个据说从小进宫,从未见过面的姐姐回来了,带着让她后半生咸鱼的躺平人生彻底炸裂的消息给了胡善祥重重一击。
虽然姐姐在家里待了一天就走了,胡善祥甚至只是和人见了一面,但姐姐眼中的柔情、评估和算计,还是给了胡善祥不详的预感。因此,趁着没人注意,胡善祥不免做了一回贼,偷听到了姐姐和父母的谈话。
“……皇上为太孙选太孙妃……太孙妃……”
“……孙妙涵……太子……”
“太子妃……说了……善祥……”
胡善祥躲在角落里听得模模糊糊的,但有些字眼传入耳中,却让她觉得异常的熟悉,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怕被人发现,胡善祥只好又离开,晚上送走了姐姐,胡善祥正准备休息,却翻来覆去的怎么也睡不着。
胡善祥的历史不怎么好,她知道自己穿越的是明朝还是因为她小的时候,爹娘说话不防着她,所以她吃奶的年纪就听爹娘说什么‘燕王朱棣登基,改年号永乐’,就知道自己穿越到了明朝,但那和她没什么关系,也就没怎么关注。
她爹胡荣和她娘就更不用说了,胡善祥只知道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姐姐叫胡善围,她还曾经担心过对方在宫里伺候皇帝,给皇帝做女官,肯定过的战战兢兢地,毕竟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是鼎鼎有名的永乐大帝——朱棣,这可是历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据说还曾经杀了反对他的文官的十族。
虽然胡善祥觉得这种流言不亚于三人成虎,但有这种名声估计本人也暴戾的很,对此,胡善祥反而是敬而远之,毕竟她一个小老百姓再怎么也不可能和对方扯上关系不是?
胡善祥觉得自己偷听爹娘和姐姐讲话简直是多此一举,但当晚上胡善祥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把思绪悄悄放在她白日里觉得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的那几个字眼上的时候,胡善祥才知道什么叫如遭雷劈。
胡善祥?
孙妙涵?
一个名字胡善祥觉得熟悉,但也没多想,但两个名字合在一起,再加上是大明永乐年间,胡善祥这下子想不多想都不成了。
胡善祥对于明朝的历史并不是太熟悉,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朱棣和徐皇后等等,还是从电视剧里了解的,也因此她虽然觉得胡善祥这个用了十年的名字莫名其妙的觉得熟悉,但也没往明宣宗皇后的身份上想。
但现在?胡善祥欲哭无泪。
你个贼老天,让我穿越成谁不好,居然穿成了明宣宗的胡皇后,她可是记得这个胡皇后在朱瞻基登基后就被废了,成了大明朝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废后,这样眼前一片漆黑的日子近在眼前,还让她怎么有生活下去的动力?
胡善祥一把用被褥蒙在头上,霎时间眼前一片黑暗,她觉得自己未来的人生就和这片黑暗似的,一点也看不到尽头。眼看挣扎无望,只能沉沉的睡去。
虽然晚上仍旧睡的香甜,但胡善祥可没忘记逃离未来无望的人生。
她爹是个官迷,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鸡犬升天,但胡善祥可没有圣母到拿自己的生命和自由人生去给他人做得到升天的梯子,于是,胡善祥把主意打到了她娘赵氏身上。
“娘,后妃无子可是要殉葬的,女儿当然不怕死,就怕您白发人送黑发人,到时候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呜呜……”
胡善祥没说什么不想入宫的话,因为在她娘的认知里,女子终归得嫁人,不然就像姐姐胡善围那样进宫做女官,这两个选项胡善祥暂时都不想选择,因此就把话往严重了说。
“这,这……”赵氏也想起来了大明确实有这么一个律法,并且不少人家的女儿进宫之后得宠却无子,皇帝死后被殉了葬,赵氏霎时间觉得身体一凉,讷讷的说不出了拒绝女儿的话。
赵氏静默了片刻,仿佛被胡善祥口中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未来吓到了,她知道自家的两个女儿向来都非常有主见,大女儿想让小女儿入宫自己拦不住,但小女儿胡善祥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无论如何都不能眼看着小女儿走上那一条死路。
“那,善祥,要不你先出去躲几天?等你爹和姐姐打消了送你入宫的念头,你再回来?”
赵氏向来以夫为天,能出这么个主意已经是绞尽脑汁了。她拧了拧帕子接着道:“这样,你就先去你舅舅家里躲几天,等风声过了,娘再接你回来。”
成了。
胡善祥瞬间止住了装哭的眼泪,和赵氏商量怎么瞒着她爹胡荣跑路。
现代想要离家出走,胡善祥直接拿个手机,再带上身份证就好了,但这一招在大明可行不通,虽说万变不离其宗,但上哪都得拿上户帖,也就是古代版的身份证,碎银子胡善祥倒是不缺,但她的身份证可在她娘赵氏那里,不拿到手那是真的寸步难行。
就这样,胡善祥带着一个驾车的仆人,就准备先去她舅舅家避避难。
然而一出门,胡善祥才发现她低估了自己在济宁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前面说了,胡善祥自小传出来的名声经过加持后传的她自己都不敢置信,再加上他们家平日里时常做善事,还有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因此一出门胡善祥做的马车就被路人认了出来,好些百姓都上前去打招呼。乡里乡亲的,赶车的仆人也知道主家的性子,不敢随意驱逐行人,只能一点点慢慢的让马车挪着走。
胡善祥是用过晚膳后才出的门,原本打的主意是她趁着城门关闭之前出去,她爹即使发现她离家出走了,想再追上她也来不及了,因为城门一关闭必须要第二天才能打开,她爹即使想派人追也来不及,如此已经领先一个晚上,再想追也不一定能追上。
然而这一墨迹,胡善祥和胡荣派来的拦人的仆人就直接在城门口撞在了一起,守城的官兵拿着胡善祥的户帖无奈的道:“胡家小姐,胡大人吩咐了,您年纪还小,让小的们注意别让您一个人随意出城。”
眼里明晃晃都是,小孩子别胡闹,赶紧回家去吧。
胡善祥无奈,只能吩咐车夫折返,一个人坐在车里默默生气。
淦,居然有先手。
如果不是亲爹,胡善祥真想给他一辈子鄙视的眼神。
新书求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