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打脸夺运女配 > 第22章 七十年代女知青

打脸夺运女配 第22章 七十年代女知青

作者:半枝篖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14 11:56:47 来源:文学城

“我记得那是闵江口水库坝体崩塌导致的。”赵爱国对南市发生的那场洪灾记忆犹新,那时候他十八岁,才到部队一年,他与战友一起参与过洪灾的救援工作,那是他第一次见到那么多老百姓在灾难中丢了性命,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与并肩作战的战友生离死别的痛苦,他的眼眶微红,强忍住要流出的泪水,缓了缓,又问道,“菁菁,你怎么知道的?那时候你可还没出生。”

“我听我父母给我讲的,他们经常说起那场可怕的洪灾。”那场洪灾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那里面就有她的爷爷奶奶,他们两位老人都住在南市的老宅,没有随她父母到江市居住,所以那场洪灾让年老的他们失去了生命,也是她父母心里难以忘怀的痛楚。

“是啊,那场洪灾太可怕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慨,赵爱国无奈的道。

“我分析了,那场洪灾有大坝修筑质量不过关的原因,也有闵江上游递次加强的三次大暴雨的原因,三次大暴雨让闵江口水库的汇流递增,它的调蓄能力、坝体质量都有限,所以闵江口水库的水位不断攀升导致坝体泄洪量加大,最终坝体被汇流冲毁,洪水淹没了南市的平原。”苏蔓菁直接说道,她在空间的书房里读过些秋季发洪水的灾害案例,又根据她父母向她讲的南市的洪灾的情况进行了追根溯源,她归咎出两个主要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她准备说服赵爱国的理由。

“苏知青懂得可真多,”苏蔓菁说的有条有理,让赵爱国都惊讶了,他知道苏知青是个有知识、有能力的好青年,但没想到苏知青连洪灾成因都懂,当时为了安定民心,大坝修筑质量不过关的事情被隐瞒下来了,但他参与过救援工作,见过被冲毁的大坝,他多少还是知道一点的,他嘱咐道,“这话可不能乱说,你说的大暴雨有具体的证据吗?”当时事情没给出具体的说法,但也有学者说是降雨的原因。

“书上记录了学者对那段时间的降雨量记录,一九五二年十月二日至四日、十月六日至八日、十月十日至十二日闵江上游雨量分别达到九十毫米、一百零六毫米、一百零二毫米,分别产流十六亿立方米、七十亿立方米、七十四亿立方米,十二日内总共产流一百六十亿立方米,是历史同期均值的三倍,其中十月六日至十月十二日最大六天洪量是九十四亿立方米,甚至超过了秋季四十年一遇的九十一亿立方米的洪水标准三亿立方米,闵江口水库上游七天的洪量甚至超过了一九三二年秋季云市的大洪水水量,这和降雨量息息相关。咱们小岚湾没有修建水坝,但是大量的降雨也可能引起四周的河流泛滥成灾,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苏蔓菁把书翻到指定页面递给赵爱国,再向他一一解释道。

赵爱国以前没读过书,他只在部队上过八年的扫盲班,学术性的知识他不懂,但上面的数字、结论他还是懂的,而且这两段都是苏蔓菁特意标注了的,一段就是苏蔓菁说的降雨数值测定,另一段就是文章结尾的结论说明,上面明明白白的写到降雨引起了南市的洪灾。

赵爱国看了作者的名字,是他没听说过的,上面的介绍写到作者是研究气象学与地理学的,令他耳熟能详的学者也就一两位,有他没听过名字的学者很正常,但能在书上登出文章的人,想必都是了不起的人才。

他合上了书,神情严肃的问道,“苏知青,你认为小岚湾会发生洪灾吗?”支援建设的知青懂知识,还会拿他们的知识解决问题,拥有他们这些只能依靠常识、经验的人没有的能力,知青提的意见,他们都会慎重考虑,而且苏知青说的有条有理,还有学者著作的辅证,他不能不重视,若是真的会发生洪灾,提前预防肯定是好的。

“我觉得会,这雨下了三天了,还有逐渐加大的倾向,我很担忧出现洪灾。而且提前防御总是好的,洪灾的危害性太大了,若是在洪灾发生后才想如何解决问题,那就太晚了。没有发生最好,如果发生了,我们提前防御肯定会减轻损失。北方旱灾问题刚缓解,如是我们再陷入洪灾,社会的安定肯定会受到波及。”苏蔓菁冷静的分析道。

苏蔓菁知道就算是提前的防御也是需要劳师动众的,很可能让村民们对赵爱国的决定心生抱怨,但是她还是要劝说赵爱国进行防御,这是关于小岚湾村民生命的大事,马虎不得。

她敢肯定只要说服赵爱国防御洪灾,凭赵爱国在众人心中的威望,防御工作就能顺利开展。

但苏蔓菁如何肯定她能说服赵爱国做出预防洪灾的决定呢?凭的就是她对赵爱国的印象,赵爱国是有远见卓识又喜欢防微杜渐的人。他有颗赤忱的心,任何对组织、对人民有危害的事情,他都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的去铲除。

“行,我这就召他们开会讨论。苏知青,你能把这本书借给我吗?”赵爱国犹豫了一瞬间就同意了苏蔓菁的提议,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说服村里的其他几个干部,这才好做村民的动员工作。

他明白,这只是一个猜测,若是做的不好,他可能工作都要丢了,而且洪灾是否会发生真的很难说,但他不敢赌,一点可能性都不能忽略。那都是鲜活的生命更是组织稳固的基石,他不能赌,他还要去和王书记说一声,最好能做到全面的防御。

苏知青说的很对,若是真发生了洪灾,他们就握住了先机,这能拯救无数的生命,他一定要说服他们一起加入防御工作中,赵爱国在心里坚定的想到。

“行的,队长,你有任何疑问都可以问我,虽然我懂的也不多,但我会尽力想办法的。”苏蔓菁认真的说道。

“没问题,苏知青。”赵爱国很感激苏蔓菁的主动帮忙,苏知青懂的这么多,他可以预想到工作开展之后肯定有很多事需要麻烦到苏知青。

以前听淑华提过苏知青对开垦村里闲置田地的看法,他也正有此意,他打算明年春种时就开始实行,他那时就看出苏知青是个内心有谋划的年轻人,现在听了苏知青的一番话,他觉得苏知青不止是个有远见卓识的年轻人,她还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懂得居安思危,还懂得用知识化解危难,他钦佩这种人!

苏蔓菁婉拒了赵爱国留她吃饭的好意,抢在李淑华出来挽留她之前离开了,她可拗不过李淑华的热情劲儿。

苏蔓菁回屋后就进了空间,简单吃过早饭,她就去了书房,她得把如何做防洪工作以及如何做洪灾的善后工作梳理明白。

苏蔓菁看了书房里的各种洪灾案例及各项应急预案,又找了有效的治理经验观摩,分析了导致大洪水形成的不同原因,她打算从小岚湾的具体情况入手,制定出适合小岚湾的洪灾应急方案。

苏蔓菁根据她翻看的内容,准备从思想认识、堤防加固、分蓄洪水、预测预报、灾后防疫入手写出适合小岚湾的洪水应急预案,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

思想认识上要强化领导意识,村里的干部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感,监督应急管理措施的每个环节都能高效执行,群众要听领导的指挥,群防群控,整合力量对抗洪灾。干部要随时注意群众的思想,关怀受灾群众,也要防止群众在灾后出现抢夺粮食或者危害安定的情况。

预测预报上面要做到准确预测,随时报备险情。苏蔓菁准备由自己完成雨量的测算工作,由队长组织人夜以继日的轮流进行河流水位的巡查工作,及时报备险情,为民众逃生赢得时间。

分蓄洪水上面要做到及时疏通堵塞的河渠、挖掘的洪道,减缓河道过流风险,村民屋前屋后的沟渠也要疏通,保证流水通畅。

堤防加固上面要做到加高河堤,修筑河堤的断面,使堤坝稳固更适合行洪、排涝,再夯实堤坝根基,进行严防死守。

灾后防疫上面苏蔓菁写到了灾后的瘟疫的成因、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的措施,其中还提到要集中村民手中的菘蓝,洪灾过后熬成汤药给村民喝。

苏蔓菁把大方向确定后就开始誊写书上好的防洪抗灾经验,从大方向的防洪抗灾工作到小方向的个人急救措施,她都清清楚楚的记录在纸张上,如何分工、如何进行管理指导工作、如何选择逃生地点、如何运用逃生工具……,每项她都根据小岚湾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她足足写了十五页纸才把她把她脑海中想到的方方面面都记录好。

她放下手中的钢笔,轻甩了甩胀痛的右手,她心里踏实多了。

苏蔓菁准备把防洪抗灾预案和晒干的菘蓝都交给赵爱国,便于赵爱国开展工作,她逃生时也可以轻松点,那么大的一背篓的药材,让她背挺费力的。

苏蔓菁集中精神和力量整理资料,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个小时,虽然她进书房前是吃过饭的,但现在她又饥肠辘辘了,与在田地里上工一样,学习花费的力气也很大。

苏蔓菁吃过饭后就出空间了,这会儿正好到上工时间了,她先把应急预案带过去交给队长。

苏蔓菁并没在上工的仓库看到赵爱国,而且其他干部也不在。

赵爱国并没有去上工,他正在村部和其他干部们争论,一个个都争的面红耳赤,都在劝赵爱国别听信谣言。

他们是很相信赵爱国,但赵爱国想让他们相信小岚湾会发生洪灾,那就是不可能的,秋季怎么可能有洪涝灾害?汛期早都过去了。

而且那还是赵爱国从苏知青那儿听的,一个小姑娘懂啥洪灾,他们可不信,也不愿意浪费精力陪着一个小姑娘瞎胡闹。

赵爱国还说苏知青是知识分子,懂的多,但他们可没听到其他知青说要发生洪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