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理寺绯闻日志 > 第48章 廷议

大理寺绯闻日志 第48章 廷议

作者:海馥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4 22:44:33 来源:文学城

谢景熙换上官服,驱车出了大理寺。寅时正刻,天边泛出一线青白的颜色。

他一夜未眠,如今到底是有些疲乏,便靠在车壁小憩了片刻。

“大人,到了。”裴真勒停了马车,转身撩开谢景熙的车帘。

黎明的天光下,街边已经有早出的百姓。几人围在大理寺侍卫拉出的界线外,凑热闹地交头接耳。侍卫拨开人群,谢景熙行过去,就着侍卫手里的火把查看起现场。

从事发到现在,正好是凌晨至黎明的时候,街上无行人无车马,车辙痕迹尚新,分辨起来并不困难。

谢景熙俯身看了看地上的血迹。

一左一右呈喷溅状,初步推断符合侍卫和车夫遇害的情景。

“这里是什么地方?”谢景熙问身侧的侍卫。

侍卫抱手一揖,“回大人的话,这里是崇仁坊。”

“崇仁坊……”谢景熙起身,回头往马车的来处看去。

王仆射府邸位于宣阳坊,王翟的马车从大明宫兴安门出来,崇仁坊确实是必经之地。只是……

谢景熙疑惑,问裴真到,“昨夜的兴安门,可是由左骁卫把守?”

裴真一怔,回了句,“是。”

“怎么?”他不解,凑过去问谢景熙,“大人可察觉什么异样?”

谢景熙没说话,抬头看了眼既明的天色,回身对裴真道:“时候不早了,先准备进宫面圣吧。”

*

大明宫,紫宸殿。

谢景熙到的时候,昨夜所有参与此案的衙门,已经全部到齐了。

王瑀面色铁青地站在御案下方,身后跟着刑部侍郎罗仁甫、金吾卫上将军秦策和左骁卫将军蒙括;与其对立的另一边,站着京兆少尹穆秋和兵部尚书杜麾。而其余四部和御史台也分别派有官员参与,众人屏息立于殿上,神色肃然。

“参见皇上。”谢景熙行至御前,对李冕俯身一拜。

“谢寺卿,”李冕目露欣喜,却强自镇定对他道:“昨夜王寺丞遇害一事,还请谢寺卿跟在场各位细说。”

谢景熙领命,言简意赅地将昨夜之事讲了。

然不等他说完,罗仁甫冷呲一声,“谢寺卿这么说的话,就有点避重就轻了吧?”

谢景熙侧头看他。

罗仁甫上前一步,对李冕拜到,“谢寺卿从头到尾都只说王寺丞遇害一事,却对此案嫌犯只字不提,这很难不让人怀疑谢寺卿的立场。”

话落,左骁卫将军蒙括拱手道:“昨夜,左骁卫有人在翰林门前,亲眼看见霍将军和王寺丞发生口角,且大打出手。”

“而且根据金吾卫的消息,”罗仁甫附和,“霍将军从回京以来,多次与王寺丞发生冲突,且昨夜王寺丞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致命的凶器可是霍小将军的匕首。”

李冕闻言一怔,问谢景熙到,“真有此事?”

谢景熙没有否认,坦然道:“此事不假。”

此话一出,殿上哗然。

李冕目光扫过王瑀,登时就有些坐立难安。

然而谢景熙话锋一转,问罗仁甫道:“不知罗侍郎可看过王寺丞遇害细节的记录?”

“当然。”

“那好,”谢景熙道:“罗侍郎可还记得凶手是如何刺杀王寺丞的?”

“从马车外,以匕首扎破车帘,刺入受害者要害。”

“既是从车外动手,凶手如何确保车里的人就是王寺丞?”

罗仁甫哂笑,“那自然是亲眼看见王寺丞上了那辆马车,而后一路尾随。”

“嗯,”谢景熙并不急着反驳,转而问蒙括到,“昨夜左骁卫在兴安门的记录里,于王寺丞之后出宫门的马或车,是什么时候的事?”

蒙括剑眉微蹙,道:“亥时三刻。”

“那敢问秦将军,”谢景熙转身看向秦策,“王寺丞的尸体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秦策怔忡,却也只能如实道:“亥时三刻。”

“啊?”旁听的官员露出错愕的表情,无声地交换着眼神。

罗仁甫反问:“可是,凶手难道不能不走兴安门,而是从其他地方尾随王寺丞出宫?”

“当然可以,”谢景熙道:“但方才大理寺已经发现了王寺丞遇害的第一现场,是在位于王仆射府的宣阳坊和兴安门之间的崇仁坊外。”

他转向罗仁甫,“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从翰林门穿过兴安门,再到崇仁坊,是一条纵贯南北的直线。王寺丞离开时是坐车,而凶手若是要绕道,至少需要骑马前往。那请问,凶手是如何带着一匹马翻越宫墙,赶在王寺丞之前埋伏在崇仁坊的?而且,凶手在杀人后驾车出城,弃车弃尸,又要赶在宴会散场之前回到麟德殿。谢某倒是好奇了……”

谢景熙一顿,视线攫住罗仁甫问:“霍将军难不成是会飞么?”

“这……”罗仁甫被问得哑口,继续强词到,“又或许凶手是藏在王寺丞的车下,跟着他从兴安门出去的呢?”

谢景熙哂笑,声音温淡,“且不说在马车已经有人的情况下,凶手还能不能藏于车下。就说若是凶手一直躲在车下,那匕首飞入的位置,就绝不该是从死者的正面。”

“如此来说,”穆秋附和,“凶手只能是提前等在崇仁坊,等到马车经过时再动手。”

罗仁甫不依不饶,“那也有可能是霍将军在确认了王寺丞的马车后,通过某种方法,向早已等在崇仁坊的凶手递去了消息。”

“嗯,”谢景熙点头,“确实有这个可能。但如果是这样,那杀人原因就从激情杀人,变成了预谋杀人。可是……”

他一顿,复又道:“如果是预谋杀人,凶手为什么要在动手前,故意招惹受害者?他既已知道受害者必死无疑,何必急着出那口气,反而给自己招来怀疑?”

此问出,现场再也无人答话。

王瑀立于百官之前,回头看向谢景熙道:“谢寺卿说了这么多,有证据证明霍将军不是凶手么?”

谢景熙思忖,片刻仍旧如实道:“没有。”

“呵……”王瑀冷哼,反诘到,“所以谢寺卿现在是空口白牙,就想为霍将军脱罪么?”

谢景熙了然一笑,“脱罪倒是言过其实,谢某只是提出此案疑点。就看王仆射是更想找到杀害王寺丞的真凶,还是只想以此为借口,牵制霍家。”

“大胆!”

猝不及防被戳破心思,王瑀怒不可遏。

他转身攫住谢景熙,沉声反问:“老臣新历丧子之痛,要求严查嫌犯何错之有?反观谢寺卿之作为,昨夜兴师动众,不惜与刑部、金吾卫动手,难道真就襟直坦荡、铁面无私?”

“王仆射不说,下官差点都忘了。”罗仁甫接话,“昨夜昭平郡主阻拦在前,大理寺冲突在后。若是下官没记错,谢寺卿与昭平郡主尚有婚约在身,而霍将军与昭平郡主又是青梅竹马的关系……”

他一顿,意有所指地补充,“这件案子交给谢寺卿主理……怕是不妥的吧?”

谢景熙并不反对,只问:“那依罗侍郎之见,王寺丞被害一案,该由谁来主理?”

罗仁甫微顿,眼神扫过在场众人,与王瑀浅浅地一撞。

“依下官之见,既然此案刑部与大理寺都牵扯其中,不便参与,不如……”

罗仁甫回头,看向众人身后道:“不如交给兵部和御史台协理,由京兆府主理。”

“什么?……”躲在一旁打瞌睡的李京兆被这猝然的一句惊醒,昏花着老眼望向罗仁甫,“京、京京兆府?”

“对。”罗仁甫点头,“京兆府本就负责京兆地区的案件,与王仆射和霍将军都没什么私人交情。故而臣以为,这样的安排最为合理。”

一席话说完,殿上再度陷入寂静。

事到如今,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王仆射明知插手此案不成,剩下最好的选择,便是让谢景熙和昭平郡主也不能插手。

而正如罗仁甫所言,京兆府立场最为中立,将它推出去,谢景熙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再加上李京兆本就胆小怕事,如今已然年过花甲,为了明年的顺利致仕,他也不敢不卖吏部和王瑀的面子。

故而现今来说,李京兆当真是王瑀最好的选择。

李冕当然知道王瑀打的什么算盘。

可对方有理有据,他一时也不知如何反驳,只能转向谢景熙,欲言又止地问:“谢寺卿,你怎么看?”

“依臣看,”谢景熙当真思忖了片刻,“此方法可行。”

“什、什么?”李冕挑眉,神色愕然。

谢景熙面不改色地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只是末了话锋一转,转而对李京兆道:“那就劳烦李京兆多多费心,一定要护好霍将军的安危。”

都是官场上的千年狐狸,李京兆立即听出谢景熙的弦外之意,慌忙追问缘由。

谢景熙举重若轻地道:“也没什么,只是昨夜罗侍郎和秦将军围捕霍将军的时候,有几个刺客混入侍卫当中,导致霍将军因此受伤。”

李京兆闻言当即白了脸,却听谢景熙继续道:“且后来郡主和霍将军在宣阳坊附近,遭遇了二十名刺客的伏击,若不是大理寺及时赶到,后果恐不堪设想。”

他言讫一顿,看着额角冒汗的李京兆叮嘱到,“不管王寺丞之死,凶手是不是霍将军,有人想借朝廷之手除掉霍将军却是不假。想北庭侯霍连将军统率十万大军,前有三子命丧沙场、为国捐躯。如今霍将军是霍侯唯一血脉,若是莫名其妙地死在了京兆府……李京兆这可是,没办法向霍侯交待了。”

一语毕,李京兆已经面如土色。

他颤颤巍巍地往殿上一拜,然而话没出口,人就已经先“识时务”地晕了过去。

李冕骇然大惊,慌忙配合地让福公公宣太医署前来看诊。

罗仁甫没料到李京兆这只老狐狸还能使出这一招,气得鼻子都歪了,却也只能无话可说。

大殿里一阵骚乱,一场廷议就这么不了了之。

紫宸殿的廊道外,谢景熙辞别同僚,走下台阶。

王瑀悠缓地走在后面,直到目送那个紫色背影从视野里消失。

“大人……”罗仁甫跟上来,甫一张口,就被王瑀挥手制止了。

他知道罗仁甫想说什么。无非不过就是宽慰他两句,说点什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种毫无意义的废话。

本以为沈傅死后,沈党会如一盘散沙、不攻自破,却不曾想半路还能杀出谢景熙这么个意外。可他一向最不喜的就是意外……

王瑀冷笑,转而问罗仁甫到,“从吾儿遇害到你拦截霍起,你说……他谢景熙是如何总是这么快知道消息的?”

罗仁甫闻言大惊,张皇解释到,“大人!这、这您可不能错怪下官了!您就是借下官一百个胆子,下官也万万不敢……”

王瑀挥手打断了他的话,“本官若是怀疑你,便不会同你说这些。本官只是好奇,分明你和秦策都是本官同时知会的,他偏偏等到谢景熙插手后才姗姗来迟……”

罗仁甫骇然,看向王瑀半晌无声。

“千秋节的点灯仪式,是在七日后吧?”王瑀问。

“回大人的话,是在七日后的亥时。”

“嗯,”王瑀眸色沉冷,声音温淡地道:“不能为己所用之人,该当如何?”

罗仁甫怔忡,愕然失语。

不待他答,便听王瑀继续道:“谢景熙不能留,而秦策……”

王瑀一顿,继续道:“点灯仪式就是个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