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汉未央 > 第53章 第 53 章

大汉未央 第53章 第 53 章

作者:冯轸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5-22 05:47:59 来源:文学城

在侍女的领引下,薄未央穿过层层的庭院,终于来到了馆陶长公主所在的主院。

此时凌月正在张氏的教导下,一笔一划的写字。

张氏家中虽不是有爵位的贵族,也是小富之家,加之祖父和父亲都好读书。家中兄弟姐妹也都被教导着识了字,读了些先贤之书。

虽然距离那些真正的大儒骑着马都赶不上,但教导一个才刚开蒙的小儿还是绰绰有余的。当初馆陶长公主挑上张氏做为宝贝小女儿的乳母,也和这点不无关系。

馆陶长公主在一旁看着小女儿那极为认真的小模样,不由玩笑道:“看我儿这认真的模样,莫不是我这公主府要出个出口成章,博识古今的才女?”

张氏抿唇一笑,“翁主聪慧,道理自明。”

而被夸赞的凌月则挫败的放下笔,站起来哒哒哒地走到馆陶长公主身边,一下子扎进自己母亲的怀里,“阿母,月儿的字难看。”

“阿母又不是真指望你做一个才女,写不好也没关系,到时给你身边安排几个写的好的人,让她们代笔就行了。”

馆陶长公主没觉得是多大的事,她的母亲不就从一个连字都不识的宫侍,一步一步坐到如今所有人都仰望的位置。

可见,在她们这个地位,书读不读的好,字写不写的好都不重要,能够看清时局,掌控大势,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比起馆陶长公主一味的纵容,张氏说的倒是比较中肯,“小儿骨软,手指,手腕力量不足,写字又是精细的事,写不好是正常的。等翁主再大些就好了。”

馆陶长公主仍是不以为意,“都写了这许久了,该是休息了。”说着让人端了蜜水和几样颇让人有食欲的点心上来。

张氏欲接过,却被馆陶长公主接过木匙,一口一口地小口喂着女儿。见小女儿乖乖吃东西的模样,心中再是满足不过。

只是一小碗蜜水还未喂完,就听见侍女在帘外禀告世子夫人家的薄小郎君来拜见。

“他来作何?”随后瞥到身前的小女儿,不由玩笑道:“莫不是来见你的?”

说罢,吩咐侍女道:“请人进来吧。”

约莫过了半刻钟,就见到一个身形稍显单薄,却沉稳持重,虽还尚有些婴儿肥,却已称得上小少年的身影跪拜在堂下。

“拜见长公主”

馆陶长公主温和道:“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多礼。”能让馆陶长公主用如此和煦的态度,可见心中对面前的小少年是欣赏和满意的。

这时,端坐在一旁的凌月也开口向薄未央行礼问好。

“未央表兄安好”

薄未央依旧沉稳地回礼,“月儿表妹安好。”心中不得不再一次感叹,月儿表妹虽小,却已是言谈自如,举止有度,当真是聪慧又讨人喜爱。也难怪小皇子时时念叨着。

如此想着,薄未央也便开口道明了来意,“未央此来打扰是代胶东王来探望月儿表妹。月儿表妹突然离宫,大王甚是想念。只苦于不能离宫亲身来探望,只好让未央代劳。顺道让未央问询月儿表妹他的香囊可是做好了?”

话一出口,惹得满屋的侍女不由得掩住了嘴,小翁主和胶东王之间的趣事如今满宫还有谁人不知。这追讨信物都追讨到家中来了。

馆陶长公主好笑道:“还真是被孤说中了,是来见孤的小果子的。”然后笑骂自己的侄儿,“这小贼当得越来越趁手了。”随即又摇头失笑,如今倒是称不上是小贼了,两人有了名分,那就是名正言顺了。

不知怎的,馆陶长公主脑中就浮现了一个小男娃仰着头对着满树的果子流口水的画面。虽然好笑,但也生气。

于是对准薄未央,没好气道:“你也是,不好好在宫中读书,倒是替他干起了信使的活计。回头让窦太傅多多给你们布置课业才是。”

心知馆陶长公主并非是真的生气,薄未央也不见慌乱,低头恭敬道:“未央既然服侍大王,自然是要忠君之事,担君之忧。”

提到信使,薄未央想起最重要的一件事,随即从袖袋中拿出一块丝帛,说道:“这是大王写给月儿表妹的书信。”

馆陶长公主刚要让人接过来,就听一旁的小女儿道:“阿母,既然未央表兄是来见月儿的,月儿就带表兄下去单独待客了。”

馆陶长公主一愣,随之笑点点她的小鼻子,“我儿这是害羞要躲着阿母了。”

凌月皱了皱小眉头,说道:“刚刚你们都笑了。”

话一出口,不仅馆陶长公主笑得更开心了,就是屋内的其他人也同样掩起了嘴。

唯独薄未央表情依旧。

凌月就觉得这满屋子就只有未央表兄是最可靠的。于是站起身说道:“表兄,月儿带你去别处。”

薄未央看向馆陶长公主,馆陶长公主笑摆摆手,“去吧,替我照顾好月儿。”

薄未央行了一礼,就跟随凌月走了出去。

馆陶长公主随之吩咐乳母张氏还有侍女,“你们远远跟着就行,不用靠近,未央那个孩子是个可靠的。”

众人齐齐道:“诺”

待人都走了,馆陶长公主靠在凭几上,对青娘道:“你说一母同胞的姐弟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未央这个孩子聪明毓秀,却又不张扬,温文沉稳,书读的也好。可他阿姐恭顺是有,这点和她的姑母,我那弟妹倒是一样,就是怎么说呢,软弱心思又重,撑不起宗妇的担子。这些年也未生下一儿半女。孤倒是有些担心,这子嗣缘上她也和我那弟妹一样......”

虽知馆陶长公主说得是事实,青娘也不好过多置喙,只能安慰道:“世子夫人到底年轻,还要长公主多加教导。至于子嗣,世子夫人身体也没有问题,说不得明年就让您抱上孙子。”

馆陶长公主却没这么乐观,只嘴上应了一句,“但愿吧。”

随后心中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你说将阿娇许给未央如何?这孩子我着实是喜欢,爵位人品都有,比起那些空有爵位,却顽劣不堪的王世子,侯世子好上太多了。”

青娘迟疑道:“薄小郎君各方面的确不错,就是比阿娇翁主小了些。”

馆陶长公主叹了口气,有些失望道:“你说得不错,年龄是差了些,眼看着阿娇就快十五了,不好再拖了。”

青娘道:“不如问问太后?”

“阿母比孤更着急,若是有合适的人选,早派人来诏孤前去商议了。罢了,这事急也急不来,总不能随便扒拉个人就把阿娇嫁出去吧。还是要仔细着些。”

这边,凌月领着薄未央到了自己寝室的外室,终于只有他们两人了,说话便方便了。

凌月直接道:“未央表兄,以后表兄再让你做这种事,你就直接拒绝他。你只是伴读,又不是替他做这些杂事的。”

薄未央笑了笑,“无碍的,也是大王信任我才会将如此要事交给我。”

凌月嘀咕,“只是传个话,算哪门子大事。”

薄未央笑着摇头,“在大王心里,月儿表妹的事就是一等一的大事。”

凌月无奈道:“未央表兄,你可不能因为与表兄待在一起时间长了,就被他带偏了。不然以后你再来,我就直接令人将你挡在门外。”

薄未央失笑地做出一副讨饶状,“还望月儿表妹担待。”说完将那封绢帛交到凌月的手上,“我这也算是完成大王的交代了。”

凌月望着手中的绢帛有点不想打开,但看未央表兄催促的眼神,凌月还是无奈打开看了起来。

薄未央看着蹙着眉头,认真读着的凌月新奇道:“上面写的什么,月儿表妹都看得懂吗?”

凌月点点头,同时不忘评价,“他可真啰嗦。字倒是写的很飘逸。”

“上面的字,月儿表妹也都识得?”薄未央有些不可置信。

“大部分,一两个不识得的也能猜出是什么意思。”通篇下来就是小皇子在抱怨她为何不告知他一声就出宫,他很不满不高兴,同时提到他读了哪些书,识得了多少字,里面不乏炫耀之感。最后也没忘了再次提一下他的香囊以及问她下次入宫的时间。

然而最显眼的,还是盖在绢帛上写着胶东王彻的红色印章。

凌月不由得多看了两眼,鲜艳的颜色就像小皇子的人一样,肆意张扬,充满了不安分......

薄未央见凌月眼神放空,似乎在想什么的样子,不由地叫了她两声,“月儿表妹...月儿表妹......”

凌月回过神,将手中的帛书折起放在一旁的几案上,然后从案上抽出一个书简,说道:“未央表兄难得你来,月儿读书有几处不明的地方,想要向你请教。”

“愿尽力。只是月儿表妹,你不给大王回个信吗?”

凌月沉默了半响,考虑到她写的字有些丑,就有些抗拒。但如果她不回信,说不得下次小皇子会写一封更长的书信来指责她。

想到这里,凌月无奈地让人取来一张绢帛。略思考了一下,便提笔往上写。

至于写了什么,薄未央还没有偷窥的癖好,自然是不知道。

只记得小翁主交代,香囊的事她记得了,会在合适的时机拿出来,让某人放心,不用拿出来一遍一遍提醒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