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大汉未央 > 第104章 第 104 章

大汉未央 第104章 第 104 章

作者:冯轸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13 04:11:09 来源:文学城

窦婴求见两宫时,恰巧遇到广元长公主也在,不是为了别的,正是为了临江王后求情。

“广元命运不济,先是丧夫,再是丧女,如今唯有留儿这个外孙女,还请太后与陛下怜我祖孙孤弱,莫要因临江王之事迁怒于她。”

因着对临江王的愧疚,明知两宫对广元长公主一系的不喜,窦婴仍顶着压力跟在广元长公主之后,为临江王后陈情。

窦太后与景帝对视一眼,依着先前窦太后的意思,欲令临江王后给孙儿殉葬,也是她这个做祖母的心疼孙儿。

景帝对儿子留下的遗孀,倒未想着为难,当然,也未有太多的怜惜。因此,窦太后提出让其殉葬,他也便顺了其意。

倒是没想到广元长公主来的如此之快,又有窦婴为其求情,殉葬的打算看来是无法施行了。

窦太后压下不悦道:“罢了,怜你一片慈心,他们夫妇又无后嗣,临江国按律也当废除,你便接回她到身边照顾吧。”

“是,多谢太后,广元铭感五内。”

窦太后摆了摆手,示意她退下,本就不大愿意见她,如今她失了孙儿,她却能接回外孙女,让她心里如何能平衡。

倘使让她继续杵在面前,保不齐她就要改主意,让薄留儿殉葬,哪怕落得个迁怒,不慈的名声,她也无惧。

广元长公主自是知道自己在这母子两人面前是碍眼的存在,既已达成目的,自是早早离开为好。且她要早点回去安排人手,去临江接回外孙女。越早越好,迟恐生变。

待得广元长公主退出,窦太后立刻将怒火撒在了窦婴身上,“你好啊,你可真好,竟是和她站在一起逼得孤不得不让步。”

窦婴立刻伏身请罪,“太后息怒,窦婴并非在帮广元长公主,只是为了已去的临江王。臣毕竟教导过王,知王宽厚,哪怕身陨,也定想见到王后安泰顺遂。故有此求请。”

“你倒是重情”,窦太后虽如此说,态度明显好了不少,甚至让他起身说话。

窦婴却丝毫未动,仍是叩首的姿势,“臣还有一请,请太后、陛下降罪于臣。臣本是为临江王上疏便利,方才给予其刀笔,未曾想......一切皆是臣的罪过,还望太后、陛下莫要宽恕臣,臣......实在,心下愧疚难安......”说到最后,声音竟有了哽咽。

本来还气他多事,是造成孙儿自杀的一大帮凶,此刻见其如此,倒是没有了怪罪的意思,“你也说了,是为了临江王上疏自辩,才给与的刀笔,本因怜悯与同情,焉能想到他会如此......”

怪不得窦婴,窦太后将一切都归罪于中尉府的人,尤其是中尉府的长官郅都,“若不是他不给我孙儿刀笔,让他有申辩的机会,何至于此。他自己不给,还不让别人给,其心当诛。皇帝,你说该当如何?”

景帝没想到,火最后烧到了自己身上,他当然不愿折损郅都这个忠直且不畏权贵的臣子,只能小心地解释,“他也是职责所在,也怪荣儿行事不谨,若他......”

“够了”,窦太后直接打断景帝,“荣儿都没了,你这个做父亲的还在责备他,骨肉血亲就比不得一个郅都,让你如此维护他。孤今日就把话撂给你,郅都必得为我孙儿陪葬,你不忍下手,那便让孤来......”

景帝只能给窦婴使眼色,奈何窦婴才说清自己的事,不便在此时再触窦太后的眉头,只能低头装作看不见景帝的动作。

景帝最终无奈妥协,“听母后的,朕来下旨......”

只是景帝到底还是玩了个心眼,明面上下旨将郅都罢官还乡,随后立刻派使节将其任命为雁门太守,不必来长安领旨,直接去雁门上任即可。

临江王的事算是告一段落,除了寡居的临江王后以及其母栗姬走不出失去丈夫和儿子的悲伤,其余人叹息几句,也就逐渐淡忘。

栗姬从听闻儿子死讯的那刻,便一直魂不守舍,常挂于嘴边的就是“报应”二字。不知是想到了被她害死的其他姬妾的儿子,还是自己亲手除掉的自己的孙子。亦或者两者皆有......

前朝这边还没安稳几日,就发生了十几名朝臣被刺杀的骇人听闻。包括袁盎在内,皆是反对立梁王为嗣,坚持父传子,最终令太子之位落在刘彻头上的大臣。

如此明显,便是刺客还未有捉拿归案,景帝便已锁定梁王。

更何况,追得刺客之后,确实得到了受梁王所指派的证词。

景帝犹豫了一下,先是派人去梁国按查此事,后亲自诉与窦太后,梁王与佞臣羊胜、公孙诡的密谋。

“阿启,他是你弟弟,宽宥他这一次吧。你要怪就怪阿母,阿母总是盼着你们兄弟皆在身边,才想着你能立他为嗣。谁曾想会令他想岔了,生出怨愤之心。阿母...早就不争了,你可曾听到过,彻儿被立为太子之后,阿母再有任何的不甘吗?”

对于窦太后的偏心,景帝向来只是在心里不满,从未说于口,这次,终于压不住心口的愤怒,“阿母,梁王今日敢刺杀朝中众臣,焉能知晓他日,会不会刺杀于朕?他触犯的是我大汉律例,朕若轻轻揭过,该如何向满朝臣子交代?”

“阿启,只要你想,这事就能揭过,你是不想,还是不愿?还是非要置你弟弟于死地?”

“阿母,哪怕只有一次,您将我放在阿武之前呢?”

母子两人到底是不欢而散。

窦太后日夜忧虑梁王被指认触犯律法而性命难保,景帝虽是对自己的母亲撂下狠话,实则仍旧顾念着骨肉至亲,忧心若真得到梁王的罪证,自己当真能杀他以谢天下吗?届时他与太后母子间又当如何自处。怕不是母子即刻变成仇人......

也是前去梁国调查的田叔等人意识到景帝的为难之处,烧掉查来的梁王罪证,将一切推说给幸臣羊胜、公孙诡。两人既已伏诛,对外也算是有了交代。

又有梁国属臣韩安国、邹阳为梁王在长安各处奔走,不管是馆陶长公主,还是受景帝信赖的宠臣皆为梁王求了情。

景帝便借着众人搭的梯子,不再深究此事。

梁王知晓景帝的态度,又得知窦太后为他日夜忧心,心下难免愧疚不安,便想回长安侍奉在太后跟前。

次日就向景帝上书请朝。也很快得到了景帝的准允。

与往年梁王来朝见时一样,景帝派使臣至关迎接梁王,只是使者只见到梁王的车队,并未在王驾中寻到梁王,问随驾之人,竟无一人知晓梁王的下落。

使者紧急报与景帝,景帝如何担忧不说,一旁一心盼着见到梁王的窦太后,情急之下竟说道:“帝果杀吾子!”随即是一阵哀泣之声。

就在宫中一片混乱之时,馆陶长公主与凌月见到乔装而来的梁王俱是惊讶不已。

“你怎会做如此打扮?见过母后与陛下了?”馆陶长公主直接问出了凌月也想问的。

“阿姐,你可得救阿弟啊。”梁王一脸惶急道。

“莫要急,慢慢说来。”

梁王刚要开口,注意到凌月也在这里,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月儿出去顽吧,舅舅与你阿母有话说。”

凌月不仅纹丝未动,甚至拿出了以理服人的话术,“舅舅莫不是以为月儿还是无知小儿,不足以讨论大事吗?舅舅有话不妨直说,兴许月儿自有一番道理呢。”

梁王用询问的眼神看向馆陶长公主。

馆陶长公主笑着点点头,“月儿既然想为你分忧,你就莫要拂了她的好意了。也毋须担心她小儿不晓事,月儿心里有分寸。”

有馆陶长公主的保证,也因此事确实急切,梁王顾不得其他,立刻将袁昂与十几位朝臣被刺杀之事与如今他撇下随行队伍,乔装先行来到馆陶长公主宅邸等等捡重要的说了。

“不瞒阿姐,阿弟的确想岔了...一些事。心中早有悔悟。陛下愿意宽宥,阿弟铭感心中......”

“那为何梁王舅舅有此举动......”,凌月不等他说完,就已忍不住问道:“明知皇帝舅舅令使者相迎于关,却当众消失,令使者空手而还?现下外祖母与皇帝舅舅不定如何忧虑?外面不定如何流言纷纷。”

梁王尴尬道:“皆是属臣的提议,舅舅自事情发生起颇有些六神无主,失了最基本的判断。”他当然不能说心底深处确实对自己的兄长存了丝疑虑,恐他面上宽仁,背地里欲系治其罪。

“月儿觉得...舅舅做的不妥?”梁王小心问道。

未等凌月开口,馆陶长公主先拍案怒道:“你觉得妥当?刺杀朝廷重臣,若不是陛下有心饶你,你还能在我这里讨主意?”

梁王小心赔笑,“阿姐息怒,阿弟是真的悔悟了。也是...旁有佞臣蛊惑...方才做下了错事......”

凌月也示意母亲稍安勿躁,“不管过程如何,皇帝舅舅既然对外宣称是梁国属臣自作主张犯下大逆不道之事,梁王舅舅并不知情。那梁王舅舅就只能是不知情的。”

“既然不知情,顶多算是失察。舅舅你当光明正大的接见使者,将自己对属臣刺杀大臣的不察与悔悟当面说与使者。使者回去陛见时,焉能不提你的悔过之心?在场听闻一切的侍从陪臣也岂会吝啬于宣扬梁王知错能改的善举?如此既向皇帝舅舅低头谢罪,也将自己的愧悔之心展示给了天下人。今后再有人说起梁国属臣引发的或事,无论如何也攀扯不到舅舅身上。正是该在使者面前示弱,该表现出情真意切令天下动容的时候。却偏偏有些人自作聪明,简单的一件事,倒弄得现下这般不好收场。到底是怀疑皇帝舅舅容不下自己的血脉手足,还是何居心?”

梁王看着气势完全不输自己阿姐的外甥女,身形不知怎么就矮了半截。更是不知该从何处开口。

馆陶长公主见状,再是严肃的氛围,也忍不住扬起了嘴角,“好了,你也稍微冷静一下吧,方才还令我稍安勿躁,怎么这会儿也坐不住了。”

凌月叹了口气,对梁王说道:“舅舅,回去之后梳理一下梁国的属臣和门客吧,亲贤臣,远小人,擢能臣,退庸碌,何时都是正理。”

梁王忙不迭地应道:“舅舅晓得。”说完,才有些迟疑地看向馆陶长公主,“我这是...被自己的外甥女教了一遍道理。”

馆陶长公主先是笑,继而没好气道:“瞧瞧你做的那些事,有令人高看一眼的地方吗?罢了,我若还像从前一样骂你,倒显得我不知分寸了。”

梁王颇有些沮丧道:“阿姐骂我,倒让阿弟品味出一些东西来。那些总是顺着、捧着你的,未必就是真心为你,那些骂你的,未必就是心存歹意。”

馆陶长公主冷哼一声,说道:“活到这个岁数,你总算明白了一次。阿母的偏心,我和阿启的维护,纵的你...失了分寸......”

“阿姐,月儿还在,给阿弟留些薄面......”

“罢罢,当务之急是如何解释你晾了使者,避到我这里,以及向陛下请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4章 第 10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