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悠:“大姑,7号汉武帝的爷爷XH05汉文帝在位期间曾改元一次,是因为听信了术士之言。那7号的老爸XH06汉景帝呢?他在位期间两次改元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姑:“史料中没有找到记载,但在‘知乎’上关于‘汉景帝汉景帝为何俩次改元?’的问题中看到了一个合适的回答(‘作者:欲出世的入世者’),是这么说的:
景帝有过两次改元,《史记》没有给出明确原因,但是在孝景本纪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七年冬,废栗太子为临江王。十(二)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丞相青免。二月乙巳,以太尉条侯周亚夫为丞相。四月乙巳,立胶东王太后为皇后。丁巳,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注:当时还是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月,所以一年中先有十二月,再有二月)
这年发生了重大事件,废栗太子刘荣,立刘彻,同时还发生了日食。可能是诸多事件促使景帝改元。这是第一次改元。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见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阳共王、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分为五。封四侯。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内史为大农。以大内为二千石,置左右内官,属大内。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中六年又发生了日食,景帝再次改元,可能不是巧合。这一年梁孝王死了,他是景帝的亲弟弟,吴楚之乱立下大功,在窦太后的支持下,有争夺帝位的行动。景帝分梁国为5小国,明显是削弱梁国实力,和武帝的‘推恩令’是一个意思。同时在中央政府,景帝进行了官制调整。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变化,景帝于次年改元也算有道理。这是第二次改元。”
小悠:“XH06汉景帝两次改元,都是发生了大事,并伴有日食,怎么感觉跟XH05汉文帝一样,也都是迷信的产物呢?
不管是不是迷信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XH06汉景帝当时会改元,应该也是学的他老爸XH05汉文帝,所以7号汉武帝建年号和频繁改年号,根子上还是从爷爷XH05汉文帝那学的。XH05汉文帝改年号,真的只是因为迷信吗?”
大姑:“史料说是的。”
小悠:“那话题到这,就聊死了,没什么可讨论了。”
大姑:“未必。那个时候的人,大多都这样,为什么到XH05汉文帝时,却想到‘改元’呢?”
小悠:“对!那个时候的皇帝都迷信,但迷信到要‘改元’却只有XH05汉文帝,所以他在迷信的背后,肯定还有别的原因。但在讨论这个背后的原因之前,我有一个别的疑问要解决,那就是‘以十月为一岁之首月’是什么意思?一岁之首月,是‘正月’呀!怎么这里说是‘十月’呢?他是不是写错了?”
大姑:“不是!汉朝初年,都以‘十月’为一年的首月,到7号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改历,使用太初历,才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即农历正月)。此前的《颛顼(zhuānxū)历》以建亥为岁首(即农历十月),因此太初元年前一年的十月到十二月也算在太初元年里,这一年共有15个月。共442天。”
小悠:“颛顼历?”
大姑:“颛顼历,秦朝历法,是中国古六历之一。相传‘颛顼历’在周朝末期已经制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行全国,以十月一日为元朔。颛顼历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自号始皇帝)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共行117年。”
小悠:“古六历?”
大姑:“古六历,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朝时期制定的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种历法的合称。”
小悠:“哦!顾名思义,黄帝历是黄帝制定的,颛顼历是颛顼写的,对吗?”
大姑:“不是!古六历的原本早已遗失,其中《颛顼历》也只是在考古中发掘到一些资料,其余五种历法,至今只留存一些片断资料。根据这些资料不难发现汉代初期曾流传的所谓‘古六历’并不是黄帝、颛顼、夏禹等人编订的,而是周朝末期的托古伪造的。
根据现今的研究,认为六种历法都是以365又1/4日一回归年,因为分母中有4,所以又称古六历为‘四分历’。古六历以29又499/940日(29.530851日)为一朔望月,在19年中设置7个闰月。古六历中各历的差异主要是历元、实行地区和岁首不同。”
小悠:“古六历的岁首不一样吗?”
大姑:“不一样。《史记-历书》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这是指夏朝岁首是正月初一,殷商岁首是十二月初一,周朝岁首是十一月初一。”
小悠:“颛顼是黄帝的孙子,生活的年代是在夏朝之前,所以古六历的‘黄帝、颛顼、夏、殷、周、鲁’是按照时代排序的。
其中,夏为一月、商为十二月、周为十一月、秦为十月。各朝代顺序依次是‘夏商周秦汉’——汉随秦制,很多都没改,历法也是直接沿用的秦代历法,若是改的话,我觉得‘汉朝’会以‘九月’为岁首。以此类推,那古六历中的前面两历的岁首,应该是黄帝历三月、颛顼历二月,这样就排好了。”
大姑:“你忘记了,之前说过,颛顼历就是秦朝所用的历法,以‘十月为岁首’。所谓‘古六历’并不是黄帝、颛顼、夏禹等人编订的,而是周朝末期的托古伪造的。”
小悠:“这么说来,‘古六历’其实从本质来说,就是一种历法,只不过用了不同的名字,而这六个不同名字的历法,最大的不同是一年的起算点不一样,为什么起算点会不一样呢?”
大姑:“可能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古老的、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都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新年的时间,这种现象即便到现在仍存在。例如:汉族的新年在农历正月初一;壮族的新年是在每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哈尼族的新年,是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
小悠:“夏为一月、商为十二月、周为十一月、秦为十月。所以咱们汉族随‘夏’,壮族随‘周’,哈尼族随‘秦’。”
大姑:“我觉得说汉族随‘汉’比较合适,因为7号汉武帝太初元年,改‘正朔’,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即农历正月)。”
小悠:“又出了个新名词‘正朔’,这又是什么意思呀?”
大姑:“古代改朝换代时新立帝王颁行的新历法,后亦泛指历法。但这个词,有另一种含义,即‘正统’,象征着一个王朝统治的合法性与唯一性。”
小悠:“这个历法上的词汇怎么成了‘正统’这种条条框框类的概念了?”
大姑:“两者什么时候划上等号的不太清楚,但最少在汉朝的时候就应该产生了关联。因为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
董仲舒是西汉学者,专治《春秋公羊传》。秦汉以前古书记载有夏、商、周三代,董仲舒认为改朝换代只不过在历法和礼仪上作形式上的改换。
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三代的正月在历法上规定不同,故被其称作‘三正’。
寅月时‘天统,气始通化物,物见萌达,其色黑’,于是夏朝的朝服、车马仪仗等都尚黑,是黑统。丑月时‘天统,气始蜕化物,物始芽,其色白’,因而商朝尚白,是白统。子月时‘天统气始施化物,物始动,其色赤’,于是周朝一切尚赤,是赤统——这就是‘三统’。
董仲舒的‘三统三正’是一种循环论的历史观,他从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出发,认为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就是为了纠正前代帝王对道的过失,而并非改变道本身。”
小悠:“统?正?道?——这都什么些东西呀?大姑,我头晕!”
大姑:“历史课上没讲过吗?”
小悠:“讲过吗?没有啊?大姑,我理科生!”
大姑:“哦!那这要补的课就太多了!一时补不了那么细,而且我现在也是零基础,就算‘失忆’之前,我应该是主修天文,辅修数学,人到中年改修的历史,或许还不如你这个理科生,那咱们老办法,‘强行解释’。”
小悠:“可以这样呀!太好了!”
大姑:“在‘强行解释’之前,我想问你,听过‘论据’一词吗?”
小悠:“当然!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
大姑:“嗯!能举例说明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吗?”
小悠:“好的!比如,我今天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摆摊卖苹果的,他立了一个牌子,写‘不甜不要钱’。我当时心想,只要我能空口白牙证明这苹果不甜,我不就可以吃苹果不花钱了吗?——想想就开心。
于是我就开始打腹稿,准备发表一篇题目为《这些苹果看着就不甜》的演讲。很明显,这是一篇议论文性质的演讲稿。
论点就是‘这些苹果一看就知道不甜’;论据就是‘专家说,这种外观、色泽的苹果一定不甜’;论证方法不用说明了,明显是‘引证法’,即引用权威言论增强说服力。
最后我得唠叨一句,这个‘论据’和‘论证’两者的区别我到现在都没太明白,所以是不是这样划分,我也没把握,大姑,我这样举例对吗?”
大姑:“说句实话,我也没理顺,所以才想着让你举例子!没想到……唉!小声地说,我个人觉得议论文三要素有点多,论证和论据可以合而为一,有两要素就可以了。”
小悠:“对!三要素头好晕!两要素就够了!”
大姑:“说句题外话,‘空手套苹果’这种想法不太好吧?”
小悠:“我也就是想想,真让我做我也不敢,怕挨打!但我觉得肯定有人会这么做的,毕竟摊主这么做多少有点‘无底线营销’,带有‘怂恿’的效果,‘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
大姑:“嗯!话说回来,我觉得,董仲舒的‘三统三正’其实就是他给自己找的‘论据’。”
小悠:“那他的论点是什么呢?”
大姑:“大一统!”
小悠:“大一统?网上对于这个词语的解释是:‘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该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更从政治、军事、经济起到地缘互补的巨大优势效应。’——大姑,我没看懂!”
大姑:“我也看晕了!”
小悠:“那能再‘强行解释’一下吗?”
大姑:“嗯!我的理解是,当时董仲舒的‘大一统’观点可能没这么复杂,就是在一个‘郡县制’与‘分封制’谁优谁劣大辩论的背景下提出的主张。”
小悠:“我懂了!‘大一统’可以强行解释为‘郡县制’,那么董仲舒所面对的反方观点就是‘分封制’!”
大姑:“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