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错嫁良缘 > 第12章 西苑

错嫁良缘 第12章 西苑

作者:刀上漂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4 15:54:36 来源:文学城

西苑在紫禁城以西,由北、中、南三海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辽代,昔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建都燕京,曾在城东北郊建“瑶屿行宫”,这便是西苑的前身,金代始建三海,称为太液池。

靖康之难时,金人攻破汴京,不仅将徽钦二帝掳走,还劫掠走大量金银财宝,其中就包括曾拖垮整个大宋王朝的艮岳太湖石,金人将其移运到太液池中的湖心岛上,称“折粮石”。

自成祖爷迁都北京后,便在元大都的故址上建成紫禁城,西苑作为离宫别苑,主要是供君臣游乐,但有时也用作视朝之所,比如先帝穆宗在位时,因厌恶大内,便迁居西苑万寿宫,一住便是二十多年。

正值炎夏,西苑风景宜人,太液池波光粼粼,岸边遍植垂柳,其中一株绿柳下,泊着一只小船,船上伸出一只钓竿,船上二人正下棋,一人在岸边侍立。

棋盘上高下立现,执黑一方攻势凌厉,将白子的一条大龙杀得几乎七零八落,白方的棋路显得更散漫一些,似乎是想到哪里下哪里。

“你再不认真下,就要被朕吃干净了。”

延和帝来了一手“扳”,顺便提去两子。

“不下了,没意思。”

怀钰将手中白子扔去一旁棋钵,百无聊赖地往船上一躺,枕着胳膊假寐。

延和帝见了他这懒散模样,叹道:“打小你就坐不住,让你坐着读会儿书,像屁股下有针在扎,长大了还是这毛病,看来日后朕老了,指望你安安静静陪上一时片刻,怕是不能的了。”

怀钰听了这话,睁眼笑道:“万岁爷春秋鼎盛,何苦说这话?”

“你是嫌朕啰嗦了。”

延和帝拿起钓竿,看也不看他一眼,道:“滚罢,少惹事。”

“遵旨。”

怀钰从船上一跃而起,生龙活虎地跳上岸,小船吃不消,猛烈地晃动了一下,溅起不少水花,打湿了延和帝的龙颜。

延和帝一抹脸上水渍,勃然大怒:“臭小子,你找打……”

回头一瞧,哪里还有怀钰的身影。

延和帝:“……”

延和帝给气笑了,一面摇头,一面笑:“这小子,被朕宠得不像话了。”

树下的高顺也不禁莞尔:“小王爷还小,总是不脱少年习性。”

“还小?十九了,都可以娶媳妇儿了,朕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和他父王上沙场打鞑子了。”

想起往日和兄长并肩作战的豪情,延和帝略显怔忪,一副陷入回忆的神情。

高顺提醒道:“皇上,衣裳都湿了,穿着容易受凉,要不回去更衣?”

延和帝陡然回神,低头望了眼打湿的衣襟,道:“不用,将你的外袍脱了给朕便是。”

“这……”高顺犹豫。

“快脱。”延和帝说。

高顺只得将外袍脱了下来,因为皇帝今日不想惹人注意,所以是微服出游,他也没穿蟒衣,只穿着一件简朴的青色粗布长袍。

延和帝脱下湿衣,换上青布袍,他常年习武,养出一身腱子肉,称得上虎背蜂腰,即使身着布袍也英气不减。

高顺不敢穿天子的衣服,只将那湿衣搭在臂上。

延和帝便让他不用在此服侍,先回去换衣服。

高顺告退后,延和帝继续握着鱼竿垂钓。

午后静谧,阳光透过柳树梢,洒在水面上,犹如碎金,一阵风起,柳叶翻飞,又漂在湖面上打转。

延和帝正垂头昏昏欲睡,忽然听得背后一声喊。

“老伯,你这船还开么?”

延和帝猛地惊醒,回头一看,是个小姑娘,约莫十七八岁年纪,穿着一袭豆绿对襟短衫和月白马面裙,俏生生地立在柳树下。

“什么?”延和帝一怔。

那姑娘走上前来,指着太液池道:“莲蓬肯定熟了,老伯,您能划船带我去摘么?”

延和帝扭头望一眼,太液池中芙蕖灼灼,莲叶青青,莲蓬大而饱满,正随风轻摆。

他颇有些哭笑不得:“你知道我是谁么?”

“知道啊,”那姑娘点头道,“你不是这园中专门摇桨的艄公么?我这儿有钱,不会让你白干活的。”

她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湘妃色钱袋来。

原来是将他错认成艄公了,延和帝低头望一眼自己的穿着,心想这确实很容易误会,又想这姑娘不仅要偷皇帝的莲蓬,还要皇帝划船带着她去偷,也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他莫名生出逗弄人的兴致,也不说破,而是一本正经道:“划船带你去摘是可以,不过我不要你的钱。”

“那你要什么?”小姑娘一脸好奇地问道。

“你陪我下一局棋,你赢了,我自然就带你去摘了。”

那姑娘轻呵一声:“还以为是什么呢,这有何难?来下罢。”

说着登上小船,在棋盘前坐定。

先前的棋局未收,正是盘残棋,延和帝问道:“小丫头,你是要接着这盘棋下,还是另下一盘?”

“另下一盘罢。”

二人便拣回棋盘上的棋子,延和帝执黑,小姑娘执白。

执黑先行,延和帝在小目上落下一子,轮到白子下了,对方落子的位置却令他瞠目结舌,她竟挨着他的黑子下了一着。

要知道,在围棋中,贴着对方的棋下是自断生路,很危险的做法。

延和帝紧皱眉头,不明白这小姑娘是个什么路数。

他落下一子,采用小飞守角。

没想到,对方又紧邻着他落下一子。

“……”

延和帝抬头,眼底写满疑惑。

那小姑娘催道:“下啊,轮到你了。”

就这么你来我往地下了数步棋后,延和帝彻底迷惑了,这下的……到底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小丫头究竟是完全不会下棋,还是隐藏的棋道高手?

就在他云里雾里之时,那姑娘一拍额头,跳起来大叫道:“你输了!”

“什么?!”

延和帝顾不上左右摇晃的小船,睁大眼睛去看棋局,只见那黑子尚有数口气存活,哪里输了?

“朕……我没有输,你说说看,我怎么输了?”

“喏,”那姑娘指给他看,“我这五颗白子连成一线了,我赢了,你当然就输了。”

“……”

延和帝又气又想笑:“你这下的什么棋?你简直不会下棋!”

那姑娘口中振振有词道:“我怎么不会下棋了,我下的是五子棋呀,你只说让我和你下棋,又没说下什么棋。”

延和帝问:“五子棋是什么棋?”

“就是连成五颗子就算赢的棋。”小姑娘给他简单解释了一遍规则。

延和帝边听边点头,心道听上去倒是挺简单的,又问:“这是你自己创的,还是别人教你的?”

小姑娘答道:“我舅舅教的,我舅舅又是我娘教的。”

“你娘挺聪明的。”延和帝顺嘴夸道。

“谢谢,她死了。”

“……”

延和帝被噎了一句,忽然想起来问:“对了,我还不知道你是谁家的姑娘?”

那小姑娘掩唇一笑,眉眼说不出的灵动活泼,脆声道:“你一个划船的老伯,难道我说出我是谁家的,你就知道了么?”

延和帝举杯一笑:“你可以试试看。”

“好罢,”小姑娘眼珠狡黠一转,道,“那我告诉你,我是沈家的。”

“噗——”

延和帝一口茶水喷出来,惊诧地抬起脸:“谁?你说你是谁家的?!”

“沈家的。”

沈葭嫌弃地避开他喷出口的茶水,有些不解:“怎么了?”

“沈家二姑娘?”

“你还知道沈家有几个姑娘?

沈葭笑了,道:“对,我就是沈家二姑娘。”

原来这就是那个沈葭,延和帝一时心情颇为复杂,问:“你方才说,你娘过世了?”

沈葭点头:“嗯。”

“你几岁时没的?”

“八岁。”

延和帝点点头,唏嘘道:“倒和钰儿差不多……”

“什么差不多?”沈葭没听清。

“没什么。”延和帝摇头,露出一个宽和的笑,“荔枝好吃吗?”

“你怎么知道我吃了荔枝……”

沈葭愈发疑惑,只觉得眼前这老者怪怪的,说话颠三倒四,有些不耐烦起来:“说好我赢了你,你就带我去摘莲蓬,太阳都快落山了,这话还作不作数啊?”

延和帝笑道:“自然作数,只是上一局棋不算。”

沈葭立即反对:“为什么不算?”

延和帝慢悠悠道:“上一局我不清楚规则,你也没告诉我是下五子棋,所以不算数,咱们再来一盘,这盘我若输了,这池子里的莲蓬,你要多少就给你摘多少。”

沈葭哼一声:“好大的口气,以为这池子是你的么?”

延和帝只是微笑不语,可不就是他的么?他觉得眼前这姑娘越发有意思,难怪怀钰喜欢。

沈葭揉揉鼻子道:“好罢,那就再来一局。”

先前她确实是故意不告知她下的是五子棋,不是围棋,因此有几分心虚,再下一盘也行,反正她既然能赢他一次,就能赢他第二次,沈葭是这么想的,谁知这第二局棋,却是她输了。

沈葭瞪大眼眸,十分的不可置信:“怎么可能?”

“五子,连成一线,”延和帝指给她看,“不是这样么?”

沈葭摇摇头,眼中多了几分敬意:“老伯,你真聪明,当初舅舅教我的时候,我学了好几天才学会呢,你一次就能下赢我了。”

延和帝哈哈大笑,不是头一次有人拍他的马屁,但从未有人比沈葭拍的马屁更令他舒心。

沈葭扭头看向身侧的荷花池,那莲蓬她馋很久了,第一天来西苑就想摘了吃,所以今天才摆脱了辛夷她们跑过来摘,可规矩就是规矩,愿赌服输,她输了棋,自然也就不能让人家划船带她去摘了。

沈葭叹一口气,略觉可惜。

夏天最适合吃莲蓬了,从前还在金陵的时候,表兄们就常带着她去玄武湖泛舟,采莲摘藕,放声清歌,何等快活!

正伤感着,忽觉小船动了一下,水面荡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沈葭疑惑转头。

延和帝双手摇着船桨,微笑道:“被你说的,我也想吃莲蓬了,一起去摘罢。”

“!!!”

沈葭大喜,要不是担心船翻,简直想跳起来欢呼!

小船荡开清波,进入藕花深处,莲叶擦着二人的身畔而过,扑鼻都是莲子清香,沈葭一面采摘莲蓬,一面清声唱起了江南采莲女都会唱的歌谣:

江南好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下,鸥飞莲叶边。

莲叶莲花耀洲渚,桂楫兰桡下长浦。

采莲采叶忘采花,隔水停船共君语

……

君语不还顾,妾心将奈何。

回船向明月,月照江水波。

江水照妾影,明月知妾情。

郎心得似此明月,兼照莲花与莲叶。

……

吴侬软语,唱起歌来似在软声撒娇,下半段又像在控诉情郎薄情冷待,如泣如诉,哀怨缠绵,听得人骨头也酥了。

歌声惊起停栖在沙渚上梳理羽毛的几只鹭鸶,双翅一拍,引颈飞向天际。

云霞漫天。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二人划舟归岸,更衣回来的高顺早就在岸边等候着,见到小船靠岸,立即上前去扶:“皇……”

“咳咳。”

延和帝握拳抵在唇边,干咳几声,用目光示意旁边的沈葭。

高顺是个人精,立马领会出皇上的意思是不要暴露他的身份,便微微一笑,没说话了,只在沈葭下船时,虚扶了一把。

待沈葭登了岸,延和帝笑着问:“小丫头,摘的这些够了吗?不够可以再摘。”

“够了够了。”

沈葭抱着满怀的莲蓬莲花,笑得眉眼弯弯:“老伯,你真够意思,等我做好了荷花糕,带来给你吃!”

一旁的高顺听到“老伯”二字,嘴角的笑险些没挂住。

延和帝朗声笑道:“好,那我可就等着你了。”

当下二人约了下次见面的时辰,还是在这株柳树下,沈葭道过别,便抱着莲蓬兴高采烈地回去了。

等她走后,延和帝收了笑,对高顺说:“她就是沈如海的二女儿。”

“!!!”

高顺满眼讶异,心道难怪圣上对一个小丫头这么和颜悦色呢,还以为是看上人家了,想收进后宫做妃子,高顺庆幸自己方才没胡乱说话。

高顺堆着笑说:“沈二小姐伶俐活泼,又生得明眸皓齿,与小王爷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延和帝点点头,眼神变得柔和,似回忆起了什么久远的前尘往事,道:“她让朕想起一位故人。”

关于西苑的资料部分来源于百度,诗词是明代孙蕡的《采莲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西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