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的下午三点,阳光洒进福利院的图书室,顾子铭总会准时出现在走廊尽头。不是为了探望谁,只是想看着那个坐在孩子们中间讲故事的女孩。
苏雨凝刚做完化疗,脸色苍白得像纸,却仍坚持来给孩子们讲故事。起初顾子铭以为她只是随便讲讲童话,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她桌上那叠手写的故事本。
每个故事都是为特定的孩子写的,满满几大本,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个孩子的性格、经历和内心需要。
"小杰很内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她在本子上写道,"所以要写一个关于蝴蝶破茧的故事,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
那天下午,顾子铭躲在门外,听她给小杰讲故事:
"小毛毛虫总觉得自己太慢了,看着其他虫子飞来飞去,他很着急。可是妈妈告诉他:'亲爱的,不用急,你现在慢慢积累的每一分力量,都会在破茧的那一刻绽放光芒。'"
讲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轻声说:"就像小杰一样,你现在安静地看书、画画,也是在为未来的绽放做准备啊。"
小杰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姐姐,我以后真的也能像蝴蝶一样漂亮吗?"
"当然,"她摸摸小杰的头,"而且你已经在慢慢展开翅膀了。"
顾子铭看见小杰破涕为笑,心里却一阵揪痛。因为他知道,就在今天早上,苏雨凝才做完一轮痛苦的化疗。
转角处的护士站传来说话声:
"雨凝真是太拼了,医生说她至少需要休息三天。"
"可她说周末的故事会不能停,孩子们都在等着......"
后来顾子铭偷偷翻看过她的故事本。里面不只有故事,还有每个孩子的进步:
"小杰今天主动和新来的小朋友说话了。"
"欢欢终于愿意谈起她的父母了,虽然还是会哭,但至少不再把自己关在小房间。"
"天天的画越来越漂亮了,他说要把最美的星空送给我......"
字里行间满是欣慰和骄傲,就像一个真正的妈妈在记录孩子们的成长。
最让顾子铭心疼的是那个叫晴晴的女孩。她的父母在车祸中去世,从此再也不说话。苏雨凝知道后,特意写了一个关于星星的故事:
"有时候我们看不见最爱的人,就像白天看不见星星。但是他们一直在那里,像星星一样守护着我们。所以晴晴,你并不是一个人,爸爸妈妈的爱会一直陪着你。"
讲完故事那天,晴晴第一次开口说话,虽然只有简单的"谢谢姐姐",却让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顾子铭没想到,一个月后,这个故事会用在苏雨凝自己身上。
那是个特别痛苦的化疗日。她躺在病床上,浑身都在发抖。晴晴不知道从哪里得知姐姐生病了,非要来医院看她。
小女孩站在床边,怯生生地说:"姐姐,我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就是你上次讲的那个,关于星星的......"
苏雨凝撑起身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好,姐姐听着。"
顾子铭站在门外,看着那个平时讲故事的人,现在安静地当个听众。晴晴奶声奶气地讲着,时不时还会忘词,苏雨凝就温柔地提醒她。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真正的故事不是她讲给孩子们的童话,而是她用自己的生命在诠释如何坚强,如何在病痛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后来有一天,他在她的故事本最后一页,发现了一个新故事的大纲:
"这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主角生病了,很痛苦,但她在照顾别人的过程中,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她明白,自己的坚强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给同样身处黑暗的人一点光明......"
故事没有写完,但顾子铭知道,这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她把自己的痛苦化作温暖的童话,用最柔软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无论多么黑暗的日子,也要相信希望。
在医院的走廊上,顾子铭轻轻写下:
"我终于明白,
为什么要叫你希望种子。
因为你把自己的伤痛,
变成安慰他人的力量,
在每个孤独的心里,
种下希望的花。"
现在每个周末,福利院的图书室依然阳光明媚,孩子们围坐成一圈,等着听新的故事。而顾子铭,依然站在走廊尽头,看着那个虽然瘦弱却永远坚强的身影,心里充满感动:
原来最美的不是童话,而是在现实中依然相信童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