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翠羽明珠(双重生) > 第9章 皇位

翠羽明珠(双重生) 第9章 皇位

作者:八街九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7 18:30:02 来源:文学城

双目失明,毫无前途,年过弱冠尚且未封王的皇子,与出身世家大族的权臣之女,何谈天造地设。

不过是在郑明珠心中,同被视为草芥蜉蝣的两个人,被归作一类。

毫不掩饰的恶意,淋漓赤.裸,又有几分无差别的一视同仁。

萧姜唇角微扬,不喜不恼,如任搓揉的面团。

“郑姑娘说什么,便是什么。”

他张开手掌,讨要被抢走玉雕。

“这么说,你是承认对二妹妹的心意了?”郑明珠摆弄手中的兰蕊玉雕,轻声笑着。

“雕好之后,搭着碧色的细丝绦,二妹妹定会欢喜。”

她对萧姜逆来顺受的模样十分满意,将玉雕塞回这人手中,甚至还真心实意地告知了郑兰的喜好。

萧姜持刻刀的指节微顿,随后淡然答:

“多谢郑姑娘。”

天凉风冷,郑明珠未与萧姜道别,便自顾顺着游廊方向,前往行宫住所。刚才还无知觉,这会是站太久,昨日脚腕的扭伤又隐隐作痛。

“嘶….”

郑明珠扶着廊椅坐下,隔着裙衫轻揉脚踝。那太医令不是说,韧筋复位后便可痊愈九成吗?

歇了片刻,她重新站起身,低头扶着廊柱缓缓挪行。

忽而,高大的身影站定在她面前,将折来的日光遮住,笼罩出一片阴影。

郑明珠抬眸,与萧谨华居高临下的审视目光相对。在其身后,萧玉殊与郑兰并肩而行。

太庙祭祀方结束,这两人俱是一身赤色深衣黑青外袍,缨束天冠的亲王冕服,凭添几分威压。

总是在狼狈之时撞见厌恶的人算什么?

算她倒霉。

“百丈山崖,竟还能活着回来,你倒是命大。”萧谨华的视线落在她微微弯曲的膝前,又迅速移开。

“陈王殿下都还平安康健,我怎么能先去阎罗殿。”郑明珠直起腰身,反言相讥。

“常于悬崖绝壁间行走,粉身碎骨是注定的事。”萧谨华倾身向前,压低了声线,“今日侥幸留住性命,明日却未必。汲汲营营于本不属于你的东西,到头来竹篮打水,空空一场。”

萧谨华这话,意有所指。

短短一日,他便弄清了坠崖之事的真相,李家消息倒灵通。怎么,也觉得她不该阻了郑兰的路?

这人可未必能做皇帝。

反击的话咽回腹中,郑明珠哼笑:“这番话,原封不动地送回给殿下你。”

厌胜一事,圣上并未重罚李夫人,姑母已是暗恼不已。来日得到机会,大概率对萧谨华及母家赶尽杀绝。

萧谨华筹谋登基的风险,并不比她想入主中宫小。

半斤八两,谁也别笑话谁。

“长姐,落崖后可有受伤?今日繁忙,还未来得及去探望你。”郑兰上前一步,询问着。

郑明珠不答,越过众人,自行离去。

郑兰满面落寞,转而道:“二位殿下,我们也走吧。我命宫人做了些精致素食。”

“嗯。”

三人亦向着尽头的殿宇去。

萧玉殊放慢脚步,随后停驻,回身望向游廊尽处微跛的身影。

直至那道影子消失在暗处。

- -

才回到殿中,郑明珠便被两三个宫娥架回榻上。

思绣走近,看着郑明珠怡然闲适的模样,也不敢多说什么。昨日她几乎以为大姑娘回不来了,如今保住性命,总该爱惜身子才对。

静默良久,殿外忽有宫人来报。

“姑娘,晋王殿下遣人送东西过来。”

郑明珠拧眉,侧目看向殿门:“进来吧。”

萧玉殊还能有上赶着招惹她的时候,着实令人意外。

随即,一名年纪稍长的黄门手持锦盒,盒中安放着一枚小瓷瓶,散着淡淡的草药苦味。

“见过大姑娘。”老黄门将瓷瓶转交给思绣,随后解释,“昨日二位姑娘与四殿下不慎坠落山崖,晋王殿下特送些丸药过来。”

思绣查看着瓷瓶,笑意盈盈道:“大姑娘扭伤了脚,正需要这五黄散,多谢晋王殿□□恤。”

老黄门笑了笑,临了又补充了一句:“并不单为着大姑娘,老奴还要前去二姑娘与四殿下居处,这便退下了。”

思绣面上笑意僵住。

待人离开后,郑明珠忍俊不禁,她抬手拿起思绣手中的瓷瓶,道:

“晋王殿下这是生怕我自作多情,绣姑你也不必与那大监计较。”

萧玉殊礼遇众人,他们三人昨日出了大事,他作为兄长,自要循例关心。

不管怎么说,这五黄散是难得的药。思绣轻声叹息,将药膏涂抹在少女的踝骨上,边道:

“您上回好歹也算是帮了晋王殿下,本以为关系会有所缓和。”

“不想还是如此生分。”

说句难听的,郑家三个女儿,皆是要嫁入宫中的。郑明珠若是入主中宫,倚仗当今皇后与郑家,倒尚能与皇帝相敬如宾。

若是兰二姑娘成了皇后…..

以郑明珠的脾气,怎么挣得过呢。进了皇城的女子,没有天子的重视怜惜,此生便没了指望。

“姑娘,您是否思虑过….若兰二姑娘入主椒房殿….”思绣不敢再劝下去,越道声音越低。

郑明珠并不是没想过,那场近乎九成是预兆的梦境,不就昭示了她的结局。

可那又怎样,最差的状况,也不过是被圈禁于一隅。只要没丢了性命,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没有人,能拿走属于我的东西。”

思绣摇头,沉默着替郑明珠涂过伤药后,退至外殿。她将五黄散同太医令送来的其他丸药收整到一处。

关上柜门的一刹那,思绣忽然想到:

昨日落崖,萧姜与郑竹皆安然无恙。唯有郑明珠扭伤了脚。

可五黄散,是专用除淤祛肿的。

- -

第一日的祀礼结束后,圣上赐宴席于行宫,宴请自长安跟随而来的一众公卿。

这宴来得突然,与圣上拖着病躯来到行宫一样反常。毕竟不是出宫游乐,祭祀期间也只能吃些简单的素冷之食。

大张旗鼓设宴,实为不妥。

圣上近年来脾性愈发古怪,太常寺那些礼官也是欺软怕硬,并不敢在这些小事上进言。

在宫里这些明争暗斗中浸淫久了,哪怕事无反常,也能嗅出些风雨欲来的前兆来。

宴前,皇后早早地将郑明珠她们三姐妹唤了过去,也并未吩咐什么要紧事。只是询问了三人对李夫人厌胜一事的看法。

郑明珠不答,因为无论怎么答,都不够稳妥。

珠链后的华贵女子在铜镜前抚摸自己鬓边的几丝银发,面上隐有忧虑之色。

三个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能懂什么朝政,皇后也不过是想听几句宽慰的话罢了。

一番收整后,郑明珠等三人跟在皇后身侧,前往行宫别处赴宴。

往年中没有设宴的安排,这次圣驾又是匆匆而来,行宫内没有过多准备。宴内一切以精简得体为主,不失了皇室风度便好。

安排宴饮事宜的少府太官不敢怠慢郑氏女儿,便着手将三人安排在皇室小辈席内,紧挨着几位郡主皇子。

郑明珠落座席间,左侧是郑竹,右手是一位不熟识的郡主。

前方…..是萧玉殊。

这人一身素青长裾,并无华美珠玉缀饰,自背后看去,宛如长安城内质朴求学的儒生。

仿佛如此便能躲过天家权欲的沾染。

郑明珠回想起晨间那瓶五黄散,弯起双目,不由生出坏心思:

“多谢晋王殿下今日送来的药。”

“我就知道,殿下还是在意我的。”

少女声音不高不低,恰能让彼此听见。为了膈应人,她夹起嗓子,柔得能掐出水来。

不是怕她自作多情吗?这就让萧玉殊知道,什么叫事与愿违。

男子闻言,微微侧目。

“郑姑娘多思了,照拂兄长幼妹,是本王该做的。”

“换成旁人,也是一样。”

“殿下最是嘴硬心软,我都明白的。”郑明珠顺着这人的话,继续曲解。

不可理喻。

萧玉殊缄默良久,没再开口。

郑明珠终于忍不下去,抬手半遮面孔,不令旁人瞧见她因笑意而失态的模样。

一刻钟后,圣上自殿后姗姗而来。年逾五十的老者已是满头华发,举步蹒跚。

“众卿….不必多礼。”老者声音虚浮,如枯木断裂般嘶哑。

皇后上前,亲自端着汤药碗,为圣上侍药。

百官见状,谁也不敢喧哗多言,只闷头在面前的几道素冷上。

祭祀期间,为示尊天敬地,不可食热食荤。

冷灼葵菜,渍腌生笋,香芹素团。郑明珠看着眼前这一片绿,更没了胃口,动几筷子便搁置下。

“朕….病重之时,高祖入梦。言道,大魏今夕百官秩整,国泰民安。唯忧乌孙外寇卷土来犯,须派贤能之臣镇守于边关。”

圣上突然说起前些时日的梦。到底是不是梦,无人敢质疑。

乌孙国兵强马壮,大魏一向在战事上吃亏。自前些年前,郑明珠带回要塞城防图,方大破敌军。到如今,两国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高祖之言,不可不为之警醒。”

“陈王萧谨华骁勇善武,在乌孙多年为质,可谓知己知彼。今日便将其分封蜀中,两月后前往蜀地就封。”

“常胜大将军李永,往武阳关驻守,即日启程,不得有误。”

圣上话罢,众人皆为之一震。

陈王分封巴蜀,便意味着再没机会成为太子,登上皇位。

本来尚在李郑二氏族间摇摆的大臣,顷刻悬心落肚。

萧谨华面色凝重,快步其身谢恩。若与郑氏殊死搏斗,胜算并不大,退守巴蜀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只是……不甘心。

他看向席间那抹身影,嗔恨骤起,愈烧愈烈。

事情来得突然,郑明珠也没料到,困扰多日的问题,这么快就有了确切的结果。

萧谨华,无缘皇位了。

哈,前些日子不还气焰嚣张,仿佛皇位是唾手可得之物。

这才没多久,就被封去蜀地。

郑明珠幸灾乐祸之余,也认识到一个问题。

未来的皇帝,只能是晋王萧玉殊。

她抬起头,看向前方安然端坐的男子,心绪此起彼伏。

萧玉殊是梦中那个幽囚她的人。

他能做出这种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