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翠羽明珠(双重生) > 第3章 鲁班书

翠羽明珠(双重生) 第3章 鲁班书

作者:八街九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8 00:32:27 来源:文学城

郑明珠的视线并未在萧姜身上多作停留,扫过正殿前方,见三位皇子埋首于课业,没发现自己。随即转身向后,在庭院天井中找到那尊琉璃日晷。

“这是经由陛下口谕,赐给西山学宫的,皇后娘娘亦不能忤逆。姑娘不若再去库房里捡些其他新奇得趣的。”思绣认定郑明珠是想将这日晷纳为己有。

当今陛下自去年染上风疾,五日里总有三日昏睡着。如今内外两朝的政务,都由皇后把持。而郑明珠又极受皇后偏爱,近来亦愈发乖张肆意。

几位皇子也不放在眼中。

“绣姑误会了,我并非想要这日晷。”郑明珠看着琉璃石上那些细小的月氏文,心头逐渐沉重。

和梦中….一摸一样。

不远处,萧谨华抖开几案上的绢帛,扫过上头的儒经,恹恹地扔下。正是百无聊赖,倏尔听闻细小的交谈声。

他回头打量,果是郑明珠。

“怎么,郑姑娘前些日子在椒房殿没看够,病了几日也不忘跑来学宫里。”萧谨华站起身,勾唇讽笑。

众学子听见动静,纷纷望向庭院中。

郑明珠回过身,步入殿内,并未第一时间与这人呛声。

她迎视萧谨华不善的目光,沉心思虑。

当今陛下皇子不多,姑母所出的大殿下因病故去后,也只有陈王萧谨华、晋王萧玉殊和萧姜三人可堪储君之选。

萧姜的生母被陛下厌弃,又是生来目眇,能封王已是大幸,自然无缘太子之位。

未来皇帝,只能在陈王、晋王之间作选。

梦中那男子,显然对她恨之入骨。

她没罪过萧玉殊,但的确与萧谨华不睦。

八年前,郑家奉皇命驻守边塞,抵御乌孙敌寇。父亲带着大军撤离,唯独落下母亲和她。

之后,她和母亲在乌孙国流浪,盼着父亲相救。后来,她们没等来父亲,却等来一封让母亲自裁以保郑氏清誉的信。

母亲拼死将她送去乌孙都城内,尚且在乌孙做质子的萧谨华身边。

之后的几年,她与萧谨华也算相依为命。若没有后来之事,他们二人不会如今日这般,令其恨自己入骨。

若真是让萧谨华登基,她还能有顺心日子?

“大病一场,是成了哑巴?”萧谨华见她久久不应,横眉竖目,更不客气。

“多谢陈王殿下关心,您还是多留意自己的课业吧。”学宫人多眼杂,郑明珠给彼此留着三分面子。

她收回方才的想法,萧谨华若能登基,公猪都能上树。

“来人!请郑姑娘出去。”萧谨华话音方落,一直默默在旁的郑兰,轻拽他的袖口。

“姐姐一直都是这般直性子,殿下莫要生气。”郑兰话罢,又看向郑明珠,“姐姐,既然来了,便坐吧。”

郑兰坐在萧姜所在的书案之侧,重新拿起笔墨,像是在替这人誊抄书简。

“还是二妹妹心善。”

郑明珠没推诿,径自坐在晋王身侧的矮案前。在她落座那一刻,萧玉殊提笔的动作微僵,将“不自在”写在脸上。

与萧谨华的飞扬跋扈不同,萧玉殊虽在大皇子故去后受陛下倚重,寄予厚望,却丝毫没有亲王的架子。他温润亲和,善待众人,就算对她冷淡疏离,也是不折不扣的好人。

郑明珠上下打量着这人,视线一瞬不瞬。

无论怎么瞧,她也无法将萧玉殊与梦中那个坏人联系起来。

身侧的小黄门上前来,作势要替萧玉殊添茶。

“我来。”郑明珠接过碗盏。

小黄门折身后退,郑大姑娘有意于晋王殿下,这是满宫皆知的事,他早已见怪不怪。

“多谢郑姑娘,本王自有侍从,不必烦劳。”萧玉殊放下笔墨,只淡淡瞥着身侧的少女,直言拒绝。

半分颜面也不肯留。

郑明珠闻言愣了片刻,而后轻笑着将茶盏放回几案,对此浑不在意。

郑兰瞧见这一幕,起身来到二人面前,自然地替萧玉殊添茶:“正好四殿下的经书誊抄完毕,姐姐交给我吧。”

“多谢兰妹妹。”萧玉殊神色柔和许多。

若说方才只是不留情面,这下则是直接往郑明珠脸上打。

萧谨华见她吃瘪,面色缓和。

“想来是二妹妹的手是金造银筑,添的茶更香。”郑明珠昂起下巴,站起身。既然强扭的瓜不甜,她也不在这自讨没趣。

郑兰自幼便在宫中长大,与这几人有青梅竹马的情分在。而她四年前才自乌孙国被赎回,文墨不通,悖于中原之礼。自是比不得郑兰在这些人心中的地位。

那又如何?

郑氏鼎立朝廷,晋王和陈王无论谁人登基,皆是需要郑氏的庇佑。这二人再喜欢郑兰,也得接受姑母选定的皇后。

郑明珠在殿中闲散踱步,一抹翠色引起她的注意。

在萧姜的书案上,赫然摆着一串七巧玉环。碧玉色泽清透,由金器镶补裂痕,算是美中不足。

是她在椒房殿打碎的那只。

郑兰命工匠补好送给这瞎子了?郑明珠冷笑,只怕又要编排她一通。

她款款上前,站定在萧姜面前。

青年身形单薄瘦弱,肤白而无血色。靛青色麻布遮住了双眼,徒留远山样的入鬓长眉。粗衣旧衫,无半点皇子的模样。

看着可怜见的。郑明珠也不想欺负他,可谁让这瞎子也心向郑兰呢。

那可就别怪她做恶人。

失去视觉的人,五感更为敏锐。淡淡的梅蕊香混着脂粉味扑在面前,萧姜摸索竹简刻痕的指尖微顿。

是她。

下一刻,郑明珠夺过萧姜手里的竹简,随意翻看。

“哟,我们的算命先生也来了。”郑明珠出口便如淬了毒,直挑人要害,“看什么书呢?”

萧姜抿唇,宽袖下指节掐得泛白,面上依旧不动声色。

“……郑姑娘,说笑了。”

“我从不说笑。”郑明珠冷哼,展开竹简“鲁班书…四殿下想做木匠不成。

萧姜静默半晌,唇角微扬,再道:“郑姑娘,不要再拿我寻开心了。”他伸出手,讨要竹简。

郑明珠半蹲下身子,仔细打量这人的表情,竟无半分恼怒,不禁有些失望。

“四殿下把这七巧玉环解开,我就将竹简还给你。”郑明珠侧目望向郑兰,那人像是没听见此处的龃龉一般,只专心为萧玉殊磨墨。

假慈悲,这瞎子不会真以为郑兰是真心帮他吧。

不过自己对萧姜的欺辱,倒是真真切切。也罢,待日后有她掌权的一日,就给这瞎子封王封地,聊作补偿。

萧姜在桌案上缓慢试探,而后拾起那玉环。翠玉相撞,叮当细响。因长时间抚读竹简,他的指节修长而粗粝。

几息间,玉环排列齐整,重新躺在案上。不愧于日日研读这《鲁班书》。

还算识趣。郑明珠如得了糖的孩子,弯起眼睛,笑着将书简递给回到萧姜手中。

不经意,二人指尖相触。

温而软,不似她本人,尖刺满身。

- -

西山学宫里到底是讲经论学的地界,对郑明珠来说枯燥无味。只驻足一个时辰,便回了文星殿。回去的路上,思绣跟在郑明珠身后,欲言又止。

思绣年逾四十,并无子女。跟在郑明珠身边这几年,多少有些类似长辈的疼爱。

郑明珠性子蛮横,方才去学宫,将几位殿下得罪个遍。在皇城里,如此行事,非吃苦头不可。

“姑娘,奴婢本不该多说这些,但有些话便是冒着得罪您的险,也得开口。”思绣心下一横,继续道,“您性子直,本是无妨的。但几位殿下皆有可能成为未来储君,或是分封藩王,日后怪罪下来,吃罪不起。”

“您虽有皇后娘娘疼爱,但凡事留一线,才是皇宫里生存的本分。得学学兰二姑娘的做派才是。”

郑明珠轻笑,随后开口:“当年,是我从乌孙国带回廊都城防图,才给了大魏兵马修养生息的机会,破乌孙如履平地。”

“我是大魏的有功之人,如何任性,都是应该的。”

见劝诫无功,思绣摇摇头,不再开口。

思绣跟在姑母身边近三十年,更是自小在皇宫里长大,建言不无道理。

可思绣却不够了解姑母。

尝到权力滋味的人,不会再愿意退居后宫,做个安享晚年的太后。待当今陛下驾崩,姑母必然会择一个听话的天子,和不会与她争权的皇后。

郑兰心思细腻,是八面玲珑的通透人,在宫中颇具声名,城府深深。

而她郑明珠,蛮横无理,与各皇子相处不睦,十足十的草包。

聪明人,都知道该选谁做大魏下一任皇后。更何况,她本就是如此刻薄的人,郑明珠心道。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陛下病重,姑母有意择晋王萧玉殊为太子,必然要防备陈王及其背后的势力。

郑家虽如日中天,但萧谨华背后的李家在朝中有四成势力。稍有不慎,郑氏便会被李氏反扑。

越到这势均力敌的当口,越需要郑氏拿出底气来,威慑朝廷众人。让原本支持李家的人忌惮,动摇。

而郑明珠,理所当然地站出来当这招风的旗帜。她越是任性妄为,便越能证明郑家底气。

郑明珠抛开脑中这些复杂的事,回到文星殿,安坐在妆镜前。

在外折腾一整日,也是瞧见镜中苍白的面容,才意识到自己大病初愈。

她不由得恼恨未来要做皇帝的那人,只单靠那怪梦,就将自己害成这样。

晋王、陈王,二人势均力敌,尚不知哪位会是储君。无论他们两个谁做了皇帝,若是敢如梦中那般待她……..她便鸩杀之。

皇后还是太后,一字之差罢了,郑明珠不介意。

宫娥上前来,替少女换上柔软轻薄的寝衫。灯烛灭了几盏,郑明珠拉起锦被准备入睡。

“姑娘,出事了!”思绣自殿外走进内寝,步履匆忙。

是甘露殿,陛下忽添急病,咳血不止,太医令几番救治也不得好转。

怕是不好。

“什么时候的事?”郑明珠披上衣衫,心头涌上一股不安。

若这时候陛下不测,郑家还未做好准备。真让萧玉华做了皇帝,郑明珠怕自己做了皇后也得吃苦头。

主仆二人皆是惶惶,等待着消息。

一刻钟后,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流钥突然造访。

流钥面上带着轻松笑意,手提着食盒,温言:“见过大姑娘。”

“姑母可是有事吩咐。”郑明珠皱眉。

“皇后娘娘说,今夜陛下忽发急症。怕三位姑娘担忧,特命奴婢前来宽慰。”流钥将食盒交到思绣手中,而后语意幽深地一句:

“陛下今夜,不会有事。”

陛下的病,原是姑母所为。郑明珠只当听不懂:“那就好。”

流钥又接着道:“今夜皇子们会前去甘露殿侍疾,食盒中,是晋王殿下所喜的汤羹。”

“皇后娘娘看中大姑娘,劳烦您一个时辰后,送去给晋王殿下。”

- -

奔波一整日,夜里又不能睡个安稳觉。郑明珠的怨气,比伥鬼还大。

甘露殿外,几位太医令商讨药方,黄门与宫娥进进出出,忙个不停。

“晋王殿下,可在里头侍疾?”

郑明珠话音方落,便有男子悄无声息站在她身后,用只有彼此能听见的声音:

“郑明珠,你这般讨好晋王,不就是想做皇后。”

“你不如来谄媚于我,日后若我登基,也能念着旧情,封你做个昭仪娘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鲁班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