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萤 > 第18章 茶楼

从萤 第18章 茶楼

作者:木秋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7 11:11:07 来源:文学城

从萤将布坊卖给季裁冰后,清闲了许多,为了赚些贴补,时常抄书放到书铺寄卖。

大周虽有活字印刷的技艺,但因活字铜模具造价太高,只有朝廷文枢与大世族开立的书坊才用得起。虽用得起,四书五经、弟子开蒙尚且印不迭,更难兼顾其他书物,诸如时兴诗文等,多是由穷秀才们誊抄寄卖于小书铺。

今日从萤带了一摞抄好的经论集到文曲堂来,书铺老板一见她就喜笑颜开,延请上座。

老板说:“上回姜姑娘寄售的六册经论,已被一位贵客全部买走。贵客说姑娘的字工秀隽正,没有错漏涂抹,更兼书后小议广博精妙,想出十倍的价钱,请姑娘誊抄家中藏书。”

说罢摆开一个四方樟木箱,箱中是悉心收藏的竹简。

从萤取出一卷,甫一展开,心跳骤然加快,一向平静的面容现出了难以自抑的激动神情。

“这是……前汉秘简!”

为防错看,从萤又将剩余几卷一一摊开,检查竹简的杀青和编纂技艺、观摩每一卷竹简落款处的印章。

是真迹,可遇不可求的真迹!

“前汉与大周之间隔着十六国三百年的乱世,又有胡夷羌寇烧掠,连民间书本都流传甚少,没想到竟还能见到原刻的宫廷抄本……”

从萤轻抚着竹简,如获至宝,心里却五味杂陈。

祖父做御史前,曾在翰林院任修纂,在浩繁的卷帙中搜集《前汉秘简》的吉光片羽,冷板凳一坐就是十二年。可惜他最终也未能拼凑出《前汉秘简》完整的一卷,灰心丧气地离开翰林院,进入御史台。

被贬在许州时,又听闻某某隐士有几片竹简抄本的《前汉秘简》,冒雪三次登门,结果跌伤了腿。隐士不堪其扰,卷着抄本连夜走了,从此再无消息。

祖父将一生才学尽授于她,《前汉秘简》是祖父一生的心病,何尝不是从萤的心病。

她问文曲堂老板:“不知这些书简的主人是谁,老板可否代为引见?”

老板的目光下意识往二楼隔间瞥去,忙又收回来,幸而从萤专注在竹简上,并未觉察到他古怪的神态。

老板瞎编道:“是位富家公子,手头不宽裕,偷拿了家中孤本,要找人代抄后倒卖,并不方便露面。”

“原来如此。”从萤表示理解:“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请你代问,我是否可以自己留一份抄本。”

老板想也不想道:“自然可以,那位贵客早已提前交代过。”

“竟这样好么。”从萤虽然正脑热,也觉得这位“富家公子”有些太大方了。

书铺的二楼隔间,雅致的海棠窗半掩,推开的一条缝隙,正将从萤所在周遭一览无余。

晋王的目光凝落在她身上,看她忽而目现光彩,忽而感慨万千,忽而沉吟迟疑。

……是很少见的生动盎然的模样。

他手边搁着几本她新送来的抄本,屈指在端方的柳楷上拂过,想起一些前世婚后的逸事,不由得失笑,继而是怅然。

帮她找《前汉秘简》,是他前世应下,却未来得及做的事。

眼见那蠢老板要惹阿萤起疑,晋王正要叫侍从出面打圆场,却见书坊门外走进来一人,目光落在从萤身上,犹豫着走上前。

晋王蹙起了眉,怎么是他。

“请问这位可是姜四姑娘?”

一道温和中正的男声在身后响起,从萤转身,望见一位身着素袍的年轻男子,正同她作揖见礼。

在这里遇见,从萤不免有几分惊讶:“杜御史。”

来人正是杜如磐,颇有几分高兴道:“姜四娘子认得我?”

从萤颔首:“曾在祖父的画卷里见过。”

“老师他……”杜如磐话出口又犹疑,“我有些事情想问,不知四娘子可否受邀一叙?”

从萤望了一眼香樟木书箱,老板这会儿极有眼色道:“我帮姜姑娘保存着,姜姑娘随时来取。”

从萤向他道了谢,应下了杜如磐的邀约,前往距此不远的天心茶楼小坐。

晋王望着两人走远,屈指在檀木香案上叩了叩:“紫苏。”

*

被晋王留在谢府那日,紫苏险些头撞漆柱,自证清白。

却是三公子叫侍女拦住了她,他说:“无论晋王是为挑衅,还是为示好,都不是你的错。”

紫苏惶惶然道:“我不知如何暴露了身份,但我从未向谢府传过假消息。”

三公子坐在扶椅间,凝眉深思着,长指徐缓敲落在扶手上。

“我竟一时想不明白,晋王他到底想做什么……夺嫡吗?”

如他所为,却是风马牛不相及。

紫苏回忆着晋王府种种,犹疑着说道:“殿下他每次出府,似乎都与姜四娘子有关系。”

山路载行,雁西楼解困,遥望天女渠放纸舟……晋王像是日光外的影子,跟随在姜四娘子左右,只在她需要时才一现如昙花。

谢玄览听着,心里却越发疑惑。

凭晋王的身份,若是眷慕姜四娘子,有太多手段可以得到她。但他对姜四的态度如此谨慎,仿佛既恋慕她,又……有愧于她。

这太奇怪了。

因为想不明白,谢玄览没有轻易做决断,只问紫苏:“你可还愿回到晋王身边?若是不愿,我让管家另行安排。”

紫苏想了想,说:“我愿意。”

虽然她看不透晋王的为人,但留在他身边做事,成为晋王与谢府传话的桥梁,总好过被谢管家塞给另一个钱老八。

于是紫苏又回到晋王府,她以为要面对晋王的审问和责难,不料晋王跟没瞧见她似的,仍如从前,让她在观樨苑外庭候起居。

今日晋王微服出府,令她跟随,紫苏又瞧见了姜四娘子。

“去见谢三,将你方才所见,都告诉他。”晋王吩咐她道。

*

天心茶楼,从萤与杜如磐临窗对坐,面前几案上摆了一壶茶,几样时兴的点心。

杜如磐怅然回忆道:“许州与鹿州遥隔千里,这些年我与老师只以书信相通,竟不知他病得厉害。老师待我恩重如山,我本该侍奉在他膝下。”

从萤说:“祖父临终前曾说,若杜大人来祭拜他,只需聊敬薄酒,莫为他伤心太过,这是他自己的命数。”

杜如磐说:“生死虽大,人终有之,令我更伤怀的,是老师的身后毁誉。”

从萤睫毛微微一颤,搁下了茶盏。

她知道杜如磐想说什么。

十年前,姜老御史因反对谢相逼立嗣子,被寻隙贬往许州,那时清流称颂他的孤傲,寒庶争以之为首。

十年后,他忽得起用,众人都盼着他回朝再展言锋,挫压谢氏等豪族的锐气,却不想他连上十五道奏折,讽晋王尸位素餐、刺公主擅权侵政,请立与谢氏有血缘之亲的淮郡王为嗣子,待位东宫。

清流文臣为之扼腕。

从萤说:“我不能妄议祖父的是非,倘若因此事波及了杜御史的声誉,我代祖父向你赔罪。”

她起身转到杜御史面前,正要敛衽作揖,一只手却托住她的手腕,阻止她下拜,一触即放。

杜御史说:“我并非这个意思,老师待我如亲眷,我怎会怪罪老师。姜娘子,请安坐。”

他抬手为从萤续茶,袅袅茶烟里,他的眉目显得温和可亲。

“我是想为姜家打算。”他说。

这话却叫从萤不明白,她正要细问,见绀衣伙计端着一壶新茶走来,放在两人面前的小几上。

杜御史说:“我们没点新茶,上错了。”

伙计却道:“这是小店送二位的。”

杜御史道了声谢,叫他退下,沉吟酝酿了一番,又开口对从萤说道:“姜家如今行差踏错,既不为势利豪族所容,又不被清流寒族理解,在云京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话未说完,绀衣伙计去而复返,杜御史只好先将后话咽回去。

这回伙计端来的是一盘水晶皂儿点心:“也是赠送的。”

“贵店未免太大方,”杜如磐无奈朝伙计挥挥手,“别再送了。”

“好嘞,二位慢用!”

伙计应了一句,揣着空茶盘退下,身影消失在过道尽头的折屏后。

杜如磐继续说道:“眼下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姜家之窘局,既是我对老师授教之恩的报答,也是……也是我的一点私心。”

从萤的目光从折屏上收回,望向杜如磐:“杜御史请说。”

杜如磐的声音低了低,似试探似犹豫:“也许你可以唤我的表字,不移……这是老师为我取的。”

——磐石无转移。

从萤笑了笑,不言,只静静望着他,等着他的下文。

被那样一双明净乌亮、不惊不怯的眼睛望着,坚毅如磐石的杜御史忽然也有些慌乱,疑心她已猜透了他的意图。

可若真是猜透了……或喜或怒,不该是这样平静的反应。

越思索越难决断,杜如磐索性将心一横,鼓起勇气道:“我在寒门清流中尚有几分薄名,如今尚未娶妻,倘若姜娘子不弃——”

“二位客官,小心了!”

杜如磐的话再次被打断,绀衣伙计高声提醒着,将一铜炭盆搬上茶桌,使火钳子拨了拨里头的炭,在上面担上铜架。

杜如磐屡屡被打断,有些生气道:“不是说叫你们别再送了!掌柜何在,为何如此没有眼色!”

伙计讪笑着指指铜炭盆:“客官莫急,这不是赠送的,冬天茶凉得快,我们小店都要给上炭盆的。”

杜如磐转头看看,果然也有其他桌陆陆续续上了炭盆。

他顿时一口气梗在喉间,吐也不是,吞也不是,深深埋首抚额,半晌道:“退下吧……半个时辰内,无论何事,都莫来打搅。”

伙计喏喏应是。

从萤凝望着尽头那扇屏风许久,似看到了一角朱红,先是蹙眉,又缓缓舒展。长睫翕忽落下,遮住了眼底的波澜。

她接过话:“杜御史是想与我成婚,牺牲自己的婚姻,给姜家一个重新站队的机会,挽救吾家在清流文臣中的名声,可对?”

“是……但也不是。”

乍然被点破心思,杜御史开始说话磕绊:“这其中也有我的私心在……我读过姜娘子的诗文,一向钦慕娘子的才学,又听闻娘子登门退了谢氏的婚,敬佩娘子的风骨,所以——”

“锵锵锵!当当当!锵锵锵!”

茶楼堂间锣鼓声忽起,将满堂茶客俱吓了一跳。

杜御史难以置信地扭头看去,见仍是方才的伙计,左手提锣、右手握槌,明目张胆地站在正堂中央。

伙计高声喊道:“诸位茶友!今日是小店开业第九百六十八天,特请来耍刀的江湖侠客,为诸位舞上一段!”

那猿背蜂腰的江湖侠客“呛啷”一声拔出双刀,就地舞了一段花刀,众人惊讶之余,渐渐有人叫好,安静的茶楼里一时热闹如沸。

单是这弄鬼的伙计,从萤尚不敢确定,待见了这位江湖侠客,却是什么都明白了。

祖父出殡、晋王复生那日,从萤在金甲奉宸卫里,见过这张脸。

“简直岂有此理!”杜御史屡屡被打断,终于确信这伙计是故意为之,正要起身上前理论,从萤却先一步拦住他。

不能让杜御史与奉宸卫起冲突。

杜如磐道:“这茶楼简直邪门,咱们换个地方吧。”

从萤说:“不过几句话,请杜御史稍安听完。”

杜如磐正襟危坐,稍稍前倾身体:“姜娘子请说。”

从萤的音调徐缓温和,在锣鼓与双刀的碰撞声里,却如一涓淙流,依然听得清楚:

“当年,杜御史因弹劾谢氏族人强占民田,被贬到了鹿州做刺史,耽误了这些年的仕途。此番再被起用,想必是贵主力排众议,将阁下从鹿州调回了云京,贵主的赏识,杜御史应当珍惜。”

杜如磐说:“我虽承了贵主的情,却并非公主府的幕僚,婚姻嫁娶是我的私事。”

从萤缓缓摇头:“吾家已将贵主得罪透了,你若是娶我,既是挑衅谢氏,更是背叛贵主。倘这两方都视你为目中钉,杜御史在官场该如何立足?这进退维谷的境遇……我知道是什么滋味。”

杜如磐本是跽坐着,闻此言直起了身,几乎要举掌起誓:“我杜如磐绝非明哲保身之人,哪怕再被贬到鹿州——”

话音未落,一道刀光凌空落下,“哗啦”一声劈烂了旁边的空桌。

杜如磐气得面红耳赤:“我看你们就是故意的!”

那绀衣伙计与耍刀侠客过来赔罪,态度虽好,句句却是胡搅蛮缠,有意无意将杜如磐与从萤挡开。

从萤默然听了一会儿,突然站起来,并不理他们,径自走到行廊尽头,屈指在拐角的屏风处叩了叩。

“谢三公子,叨扰了。”

折屏后,茶盏搁在桌面上,发出一声清响。

茶楼满堂里顿时哑了声,绀衣伙计见事不好,茶钱也不收了,忙开始清场赶客。

从萤望着那折屏,山川明暗,水墨淡淡,边缘探出一只修长冷白的手,将屏风一推,山水层层叠起,露出后面的小茶间。

以及红衣滟滟,照得素庭生辉的谢三公子。

谢玄览望着她,幽深的瞳眸里浅笑淡淡,似浓寂长夜里飘落的一弧雪光,隐约照见无边春色,又仿佛只是一种错觉。

他将一锭金元宝抛给绀衣伙计,伙计道了谢,与扮成刀客的奉宸卫一同退下。

他对从萤道:“巧啊,四娘子也来饮茶。”

杜如磐什么都明白了,恼怒地走上前来:“谢玄览,你故意捣乱,未免欺人太甚!”

谢玄览比杜如磐高些,倚在屏风边,长睫微微垂落,与他对视,含着笑如沐春风:“我确实是故意的,杜御史要参我不成?”

“谢三公子。”

从萤站在两人之间,阻止了他们起冲突:“可方便移步一叙?”

谢玄览说:“不必移步,就在这儿。”

说着侧身请她进去。

折屏隔出的小间并不宽敞,临窗放置一张尺宽的小案,若两人对坐,恐连第三人也站不开。

如此亲近的距离,只应在夫妻亲眷之间,未婚男女,实在失礼。

见从萤仍站在折屏外,谢玄览似笑非笑道:“你不敢么,是怕我对你逾矩,还是怕杜郎吃醋?”

“那就没什么可叙的。”

说着便要将折屏关上,叫奉宸卫把杜如磐扔出去,此时一只素手按住了屏风,谢玄览的目光落在从萤莹润的指节上。

“杜兄先走吧。”从萤望着谢玄览,话却是对杜如磐说的:“我与谢三公子,确有几句不得不说的话。”

“我不能走,简直岂有此理——呜呜——”

奉宸卫极有眼色一把捂住杜如磐拖到了一边。

从萤为他叹息一声,走近了折屏内。

2月10日入v,当天万更,欢迎订阅,感谢支持正版[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茶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