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萤 > 第10章 故人

从萤 第10章 故人

作者:木秋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27 11:03:50 来源:文学城

谢玄览冒雨前往青芦山玄都观。

玄都观分东西两观,太霄道人带着座下道士们住在东玄阳观,他的师妹绛霞冠主带着女冠们住在西玄阴观。

谢玄览先往东观去,太霄道人听是他来,躲在精舍里不肯露面,谢玄览逮住几个小道士,询问昨日淮郡王萧泽贞上山的事。

小道士觑着谢玄览佩在腰侧的燕支刀,只觉得煞气冲天,吞吞吐吐道:“是……淮郡王与诸位公子到后山打猎……下雨了,就来观中避雨,后来又走了。”

谢玄览问:“既为避雨,为何雨未停就走?”

小道士说不知道,谢玄览摆弄着刀柄,似笑非笑,仿佛下一瞬就要脱鞘而出。

小道士转身欲逃,却被奉宸卫拦住去路。

谢玄览说:“仔细想想,他们离开前后究竟有谁来过,抑或说过什么,你若记不起,我这刀可以帮你。”

小道士情急中又想起些细节,连忙交代道:“今日午时,西观的倚云师姐来借炭,说要烤栗子招待贵客,淮郡王说西观的栗子一向金贵,连他也讨不来,就派人去打探是哪家女眷。”

“之后呢?”

“之后我去帮师姐搬炭筐,又去柴房里劈干柴,等我忙完已是申时,正见淮郡王他们要冒雨离开。”

谢玄览抬了抬眼:“你确定是未时么?”

小道士点头:“未时是开丹炉的时辰,我正要去开丹炉,路过时瞧见他们走的。”

谢玄览不由得蹙起眉。

萧泽贞未时下山,而晋王申时中才出城,从脚程来算,他们不会遇上,晋王遇见姜四娘子时,她的马车应该已经失陷了好一会儿。

倘若没有当面撞见萧泽贞,晋王又怎知是他惊跑了姜四娘子的马。

也许是姜四娘子自己告诉他的……

这虽是唯一合理的猜测,但谢玄览迅速否定了这个念头。

姜四娘子是个能少言绝不多嘴的聪明人,凡事以避险为要,她绝不会主动向晋王诉说淮郡王的作为,既不会期待、更不愿见到晋王和淮郡王因她而生事。

她若要诉委屈,方才在城楼斗拱相见时,应该向他谢三开口。

谢玄览一时想不明白,打算顺路去西观瞧瞧。

绛霞冠主正在为年底的打醮开坛扎纸灯,仿佛早知他会来似的,宽几对面已摆好了干净的茶碗。

谢玄览端起茶碗,目光扫过她身后的龛台上的三清神像,见他们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供台上摆满五谷和瓜果,只觉得好笑。

绛霞冠主头也不抬:“三公子不打算拜一拜吗?”

谢玄览道:“你知我一向不信这些,我是听说今日姜四娘子来过,来询问她的事。”

绛霞冠主笑了:“是,她来过,龛台上的供品和香火都是她新添的。”

“她倒是虔诚,”谢玄览说,“放着皇城里的道观不去,冒雨跑到青芦山来。”

这是不信她上山只为拜神,又问绛霞:“冠主虽居云京,却不入云京,如何会与她一个闺中女子结识?”

说话间,女冠倚云端着一方漆木盘走进来,盘中放着一枚十分精致的镶金玉佩,是少见的玄鸟衔云形态。

谢玄览的目光霎时被吸引住,面上露出些许惊讶的神色。

“这是……”

这是他的玉佩,幼时天子所赐,约十年前他去许州,为救一小乞儿的妹妹而向过路商队换了匹快马。

倚云开口:“冠主,这是姜四娘子落下的,可否要遣人下山送还给她。”

“你说这是姜四娘子的东西。”谢玄览望向绛霞冠主:“莫非是冠主在许州时所得,然后赠与姜四娘子。”

绛霞冠主轻轻摇头,将糊好的纸灯摆正,提笔在纸面上写字:愿见花长在,多情谢春风。

“那这玉佩为何会在姜四娘子手中?”

绛霞冠主含笑望向他:“三公子帮我把这祈福灯挂到廊下,也许就想通了。”

谢玄览说:“这是为姜四娘子祈姻缘么,冠主自诩尘外客,竟也理会这些俗事,真是稀奇。”

绛霞冠主说:“我与四娘子是忘年故交,自然希望她好。”

忘年故交?姜家才回京不过半年,如何论得上故交。

谢玄览不借梯子,直接踩在栏杆上挂灯,寒风吹得他衣角簌簌,而他身正形稳,没有丝毫摇晃,像一只停栖的朱雀。

他将纸灯挂住檐下铜钩,忽然想起来,姜老太傅被贬往许州,姜四娘子也在许州待过许多年。

算算年纪,好像也差不了多少。

“难道那小乞丐……竟是姜四娘子?”

西风吹得人头脑忽然清明,谢玄览从栏杆跳下,急匆匆问绛霞冠主:“当年带着幼妹的小乞丐是不是她?她认得商队,也认得玉佩,所以才能找他们赎回来!”

绛霞冠主慢悠悠望着他:“你笑得这样开心,是在笑什么?”

“我笑——”

谢玄览压下嘴角:“我哪里笑了,我是说,她胆子未免太大,一个仕宦小姐竟敢往黑赌坊里闯。”

绛霞冠主说:“她只是瞧着冷淡,然而一旦对什么人挂心,总能做些惊世骇俗的事。”

那她对他算挂心吗?谢玄览不清楚。

他拿走了玄鸟衔云玉佩,倚云说道:“这玉佩如今是姜四娘子的物什,三公子就这样揣走了,我没法向四娘子交代。”

谢玄览说:“我会亲自还给她。”

离开三清殿时,谢玄览停下脚步,望了一眼方才挂在檐下的纸灯笼。珠箔纸透出的金色光焰照亮了纸上祈愿的浓墨。

如果她是许州遇见的小乞丐,谢玄览心想,也许她并不似他料想中那般厌恶他。

*

从萤乘坐谢家的马车归府时,与正要外出饮宴的三堂姐姜棠雨撞了个正着。

姜棠雨盛装端坐在双驾马车里,挑帘讽刺道:“既然回得来,何必又让车夫讨马,难道丢一匹还不够——”

话音未落,瞧见从萤身后的谢家马车,当即变了脸色。

车身以金玉镂刻百花谱、四角垂挂夜明珠,如此华丽精致的马车她只见过一次也忘不了。

这是谢玄览的妹妹,谢家六姑娘的车驾。

于是姜棠雨当即就嚷起来:“你怎会乘谢娘子的车驾回来,你到底做什么去了? ”

长房夫人蔡氏闻声被引了来,姜棠雨跳下马车,一面拦着从萤的去路,一面向她娘告状,将满头珠钗晃得叮当响。

“她骗咱们说带从禾上山看病,实则去会见谢娘子,偷偷讨她的好,防着咱们呢。”

蔡氏看向从萤,眉心轻轻蹙起。她比姜棠雨的态度和缓,然而母女两人打量她的眼神却是一般锐利。

“你到底去哪儿了?”蔡氏问。

从萤答:“去了玄都观,见了绛霞冠主。”

蔡氏问:“去玄都观,怎会坐谢娘子的车回来?”

从萤不想提谢玄览和晋王,但也不想为这等小事编谎,故说道:“山道半路惊马陷车,遇上好心人搭载回城,又遇见谢家的人,好心借了我一辆车,我没见过谢娘子。”

她护着阿禾绕进门,向长房母女告辞:“阿禾淋过雨,怕头疼,我先带她进去了。”

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只听得姜棠雨在身后嚷嚷:“娘,你瞧瞧她!表面上一家人,背地里肯定在谢娘子面前编排我,我名声都坏了,还出门赴什么宴?我不去了,不去了!”

阿禾捂着嘴偷偷笑,抬头觑从萤,却见她神色冷淡,面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过了数日,姜家大爷和大公子从江南送葬归来。

此时云京乍入冬,晨起推窗,枯黄的草木上浮着一层晶莹如盐粒的白霜。

从萤挑了个日头好的时候,将前几日收集的晚桂花铺在竹编药簟里,搬去太阳底下晾晒。因是要送去晋王府的东西,她格外经心,守在一旁,慢慢用竹夹将碎叶都拣出来。

她的母亲赵氏站在廊下看了许久,想起许多年少时的光景。

赵氏出生在许州教坊司,母亲是教坊里的乐妓,父亲不知是哪路醉宿过的王孙。

母亲为她取名汀雁,赵汀雁。她在教坊司中长大,母亲给了她沉鱼落雁的姿容,不知名的父亲却给她带来了卑贱的出身,以至于连同在教坊司里的姑娘,都能唾骂她一句“野种”。

她天生懦弱胆怯,靠卖笑乞怜过活,受了排挤也不敢声张。

八月八,桂花发,教坊司里有盛宴,舞魁娘子却点名要她去熬桂花羹。没人肯给她现成的桂花,赵汀雁只好现去桂花树下拣,拣了小半个时辰也不过一捧,正犯愁时,桂花树忽然无风而动,金黄色的桂花簌簌落下,她连忙兜起衬裙承接。

如繁星坠落,如漫天流萤,很快就兜满了。

繁密的花枝中探出一张年轻俊秀的脸,他边摇动花枝边笑道:“姑娘,听你念着要做桂花羹,我刚好饿了,也算帮了忙,等会儿能同你讨一碗么?”

他慢声慢语,温文尔雅,并无轻佻之意,然而赵汀雁还是吓得脸色惨白,掉头就跑。

宴散后听姑娘们闲聊才知道,今日各县官员联合宴请新任许州通判,也就是今科状元郎赴宴,那状元通判走到门口,道了句“脂厌粉腻,难登大雅之堂”,转头不知溜去了哪里,宴罢时方归。

那时赵汀雁心想:既然是状元通判,以后便不会再撞上了吧。

“母亲。”

从萤的呼唤令赵氏从往事的沉湎中回神,见女儿目露关切,赵氏笑了笑,说:“没什么,只是想起你父亲。你刚出生那会儿,他急急忙忙从公廨里赶回来,两肩落了桂花,想给你取名为桂,又嫌此字太俗,坐在庭前想到半夜,后来……”

“后来他见桂花树里金光浮动,似有流萤飞舞,一拊掌,决定为我取名为萤,闺字落樨。”

从萤接下了后半句。

这段逸事她听过许多遍,初听尚十分动容,后来就渐渐淡了。

只因母亲每次提及,必然是另有意图。

“母亲因何事来寻我?”从萤问她。

赵氏确实有事。

她说:“咱家城东那两处布坊,昨日有人来问价,愿意出十二万两银子一起买下,这可比每年三千两的进账可观多了。”

从萤说:“布坊是祖父留给咱们的生计,我从来没有卖的打算。”

赵氏说:“官宦人家的正经生计是朝廷俸禄,沾染太多商贾习气,会令人看不起咱们。”

赵氏出身低,与姜家二爷私定终身,进入姜家后,自觉不敢与出身名门的长房蔡夫人并肩,又受过底下奴仆许多白眼,因此对身份十分敏感。入姜府七年来,一举一动都以高门贵妇为模范,战战兢兢,十分辛苦。

从萤知道她为难,不与她在此番道理上争执,只问她:“母亲要换这么多钱,是有什么用处么?”

赵氏说:“仍是为了给你弟弟拜老师的事。”

拜师束脩花不了这么多银子,从萤望着赵氏不说话。

赵氏叹息一声,只好实话实说道:“你伯母要腾出十五万两,给你堂兄在户部买个官。等这件事办妥了,你堂兄在朝中有了人脉,自会安排阿谦拜当朝大儒为师。”

从萤问她:“你不怕伯母收了钱不办事吗?”

赵氏说:“眼下毕竟没有更好的路子,你伯母的为人,咱们不给钱,更加讨不到好处,你年纪也不小了,就听娘一句劝,把两处布坊卖掉,留在家里等着说亲吧。”

如今姜家家产大都握在从萤手里。

除却祖父的偏爱,也是因为祖父早早就分好了长幼两房的家产,属于长房的那份,在伯父成婚时置办成了聘礼,属于二房的财产,没有经赵氏的手,直接交给了从萤。

她点灯熬夜,在账本里摸爬滚打许多年,才有了如今的起色,可是母亲轻飘飘几句话,就想让她交出去。

从萤耐着性子同赵氏商量:“小弟他读书慢,如今连启蒙四书都没有学透,与其推他到大儒面前挨训吃罚,不如先请几位耐心的私塾先生回家,教他把基本功做好,待将来他学问有了长进,再循序拜几位有名望的老师。”

赵氏说:“你不必欺我无知,旁人都愿意拜大儒,难道他们个个都比你弟弟聪明?我知道你舍不得,可是姑娘家,该修的是德貌,嫁入高门比什么都重要,你别忘了——”

你别忘了,若非我生下了你弟弟,咱们如何在姜府立足,你如今还能享受官家小姐的吃穿用度,都该感激你弟弟。

这些话,从萤也听得烂熟于心了。

她缓缓攥紧掌心里的桂花,态度温和却坚决:“这两处布坊,我是绝不会卖的。”

“唉,你……”

赵氏还想说什么,对上从萤泛红的眼睛里失望的目光,一时也觉得心中难过。

阿萤的主意太大了。赵氏心想:有儿如此是福分,有女如此,以后恐只会带累娘家。

姜从萤,字落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故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