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夕阳红

从人到神·蒙昧时代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夕阳红

作者:都广建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29 18:56:38 来源:文学城

节流好解决,这些年诸部已经将节流的思路发掘到极致,什么方案都有,比较麻烦的是开源。

献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迁徙与狩猎。

将最北边那些食物越来越少的部落向南向东迁徙,南方气候比北方温暖,东边则是因为随着气候变冷,那绵延不绝的沼泽萎缩了,露出了不少可以栖息的土地,土壤还挺肥沃的。以及动物群随着气候变冷而迁徙,但迁徙只是换地方,不是死光了,既如此,合作部落可以追去动物群迁徙的地方狩猎。

考虑到距离不短,猎普通动物,还不够狩猎队路上吃,献的解决方案是:猎恐龙、猎豨、猎象这类体型大肉多的动物。

诸部对献的开源方案基本同意,只一个意见:大型动物与巨兽肉是多,但肉类是真不耐保存,别还在路上,肉就腐坏了。

献对此也有准备:用盐增加肉的保存时间。

盐池部早已加入合作部落群,也是合作部落群中唯一一个脱产的部落。

拂晓曾与盐池部约定:只要盐池部每个春秋产盐量达到多少——拂晓卡着人力极限给盐池部定的数量,并且每隔三五个春秋还会增加——大仓就会给他们多少粮食,让他们温饱。

因此这些春秋,盐池部每天不干别的,就是放开了产盐。

然盐池部人手还是太少,产的盐不足以供给整个合作部落群,因此拂晓每个冬季又会组织三五百人去盐泽煮盐,这才勉强供应整个合作部落的盐。

如今献要用盐增加肉类保存时间,对盐的需求便会更大,原本的产盐量就不够了,因此献决定将冬季产盐队的人数增至一千,增加的人力与所需食粮由诸部均摊,并且与盐池部离得近的部落,每个冬季都要去盐泽帮忙产盐——也可以让产盐队全年脱产产盐,但献计算了下那需要的粮肉,果断放弃,季节性产盐挺好的。

*

嗖嗖嗖....

三轮近万长矛如雨,差不多变成刺猬的巨兽轰然倒塌。

巨兽一倒下,众人立刻将投矛器集中到一部分人手里,拿起石刀与蚌刀爬到巨兽身上肢解巨兽。

血里有盐,要用陶罐接住,不能浪费,弄熟后充饥。

肉一部分一会弄熟充饥,大部分要迅速清洗抹重盐后放进陶罐里保存,陶罐再放到藤筐里,藤筐挂在牛背两边,用牛运输回北方。

众人忙活时,献也没闲着,飞了起来,寻找兽群,很快在一处沼泽边发现一群豨兽与麋群的踪迹,赶紧回来喊人。

“留下一百人忙活,其余人随吾来。”

体力耗费得最厉害的一百人被留下,剩下的跟着献继续跑。

豨兽群不多,只有五头,两大三小,但麋群数量很多,足有数百只,显然是多个麋群在此饮水。

众人纷纷拿着投矛器、矛与箭矢将动物群围起来,再驱赶至一处,先射箭,箭簇是石制的,重复使用的次数比矛多。用箭解决一半以上的动物,再投出矛,将那些突围的动物猎杀。

围猎结束时,数百只动物无一幸免,染红沼泽,也吸引来大量鼍。

早有准备的众人再次朝水里投矛,很快,无数鼍的血液也染红沼泽。

确定沼泽完全安全后,众人将鼍的尸体拖上来与走兽们的尸体一同装筐带。

大平原上遍地沼泽森林,难辨方向,但狩猎队的临时营地很好认,它在一株二三十人合抱粗的古树下,那株古树在这一片最高的古树,不论在哪都能看到。

众人带着猎物回临时营地,献继续寻找猎物。

东边的大平原非常不宜居,不仅仅是因为大平原上沼泽森林遍布,更因为激女河。

激女河下游与中上游,中上游是有固定河道的,而下游....固定河道?那是什么东西?

激女河悠然的漫流在大平原上,整个大平原都是它的河道,它想往哪走就往哪走,想怎么走就怎么走。

虽然因为漫流的缘故,水并不深,但激女河宽啊,献飞一整天都没飞出河面范围。

这么多水的环境,再加上海侵导致土地变咸,能宜居才怪。

只是,献看着大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虽然不太宜居,但必须得说,土壤挺肥沃的,肥沃得不太正常,仿佛每个春秋清理鱼塘时挖出来的淤泥。

献有种怀疑,整个大平原在久远前是海洋,如今的大平原是激女河的淤泥淤积而成,所以才会如此多沼泽森林。

不过多沼泽森林对半耕半猎的部落不宜居,却多野兽,尤其是植食巨兽,最喜欢湿润多森林的环境,很适合游猎。

献很快找到一头在沼泽森林里采食森林顶端嫩叶的巨兽,立刻回去找人猎巨兽。

普通动物猎多了会影响到游猎部落的生存,但猎巨兽不会,这玩意太大了,走一步都是一场小地震。每次狩猎巨兽都要死很多人,若非不得已,很少有部落愿意狩猎巨兽,即便是合作部落群也是在人手多达数万后才敢大胆盯上巨兽的肉。

一口气猎了四十头巨兽,再看星图,秋季将至,献带着众人往回走,这么多兽肉搭配野菜、谷米可以吃到秋收,且秋收不及时赶回去,人手不足,粮食会烂在地里。

秋收之后还可以去南方狩猎,彼时过不了多久就是冬季,冬季天寒,不用盐,肉也不会腐坏,还可以用树段车运输,比纯粹的牛运更方便。

献心中计算着冬季时要猎多少巨兽才够吃,算着算着忍不住叹了口气。

巨兽要长大也需要很多个春秋,照这么个猎法,时间一久,巨兽就得绝迹。但愿气候早日恢复温暖,不然等狩猎能收获的食物也少了,合作部落群要如何活下去?

*

砰砰砰!

献问拂晓:“声音如何?”

拂晓摸了摸献手里的东西,陶罐的开口被刻意做得很大,口上蒙着一层恐龙皮,再拍了拍,砰砰声很响,比笛声响。

稍加摸索,拂晓便猜到了这玩意是做什么。“笛与旗不好用吗?”

“若只是修建工事、休息、寻常狩猎,是够的,但如今猎的巨兽,数十百人合作狩猎,笛声与旗便不够了,很容易发生踩踏。虽然死人很寻常,但死于同类的踩踏就太无语了。但不是所有人都想得起或想得起也来得及看旗,而负责看旗的持笛人的笛声只能做到让十来个人服从,而这个....”献拍了拍兽皮蒙口的陶罐。“吾管它叫鼓,它的声音更响,可以让更多人听到。”

拂晓道:“但要将鼓加入狩猎中,需得耗费不少时间教会诸部听鼓声。”

献点头。“很麻烦,但总好过踩踏死人。”

拂晓颔首。“那确实。”

拂晓又拍了拍鼓声,这声音很与众不同,比拍击陶罐、吹奏骨笛、弹拨弓弦的声音更浑厚响亮。“日落后,篝火旁,鼓声伴舞,必定很美。”

白昼都有活要干,但每日日落后,部落的族人都会唱歌跳舞吹笛拍陶罐奏乐缓解一天的疲惫,与鼓声一比,陶罐骨笛弓弦的声音都显得很不带劲。

“鼓声这么带劲,伴舞时舞蹈必定是激烈的,白天忙了一天后,晚上有几人会有精力跳如此激烈的舞蹈?别拿你自己举例,不是每个人都与你一般每日日落后都有力气跳舞,别人都是跳一晚,歇两晚。”

跳舞需要耗费的体力不比劳作少,只是舞蹈不像劳作般一干就是一整日,体力消耗才不明显,即便如此,跳一晚也要歇两晚,当舞蹈变成激烈舞蹈,怕是跳完就能断气。

当然,体力特别好的人另当别论,比如拂晓,每夜篝火旁跳舞的人都有她,偶尔还会跳非常激烈的舞蹈。

拂晓道。“少,但每个部落多少会有几个,大酣畅淋漓的激烈舞蹈,自己不跳,看别人跳也是一种松弛的享受。”

献道:“那就多做一些,反正不缺兽皮,让诸部夜里可以鼓声伴舞。”

讨论完了鼓的事,献又道:“吾似乎发现了无夷部落的踪迹。”

拂晓怔了下。“还活着呀?”

“吾不确定,只是在几个部落里看到了陶器上的蛇纹,无夷部落喜欢在陶器上绘蛇纹,可他们部落的传说中并无关于无夷部落的记忆。”

“那也不能确定一定是无夷部落留下的,南方的部落北迁并不少见,它们都很喜欢蛇。”

“但很像。”献道。“南方诸部皆好蛇纹,但不同部落的蛇纹有细微差异,而吾见到的那几个,与无夷部落的蛇纹很像,似是一脉相承演化而来。”

拂晓想了想,问:“他们如今是如何生活?”

可别再来一场人类生态性灭绝了。

“吾未见到兵,也没有臣妾,他们人数很少,每个部落约二三十人与五六十人,在大平原上游猎为生。”

“游猎?不种地?”

献点头。“不种,大平原适合种地的地方不多,且都是气候变冷后才出现的,还没发展起来。”

拂晓若有所思。“看来无夷虽不愿放弃做主人的希望,对当初幸存的那一支族人却很务实。”

献不解。

拂晓道:“无夷部落的臣妾来自于兵的强大,没了兵,也没了陨石造新兵,幸存者便只能如寻常部落一般生活,如同一滴水落入大河,再也无法区别出来,无法区别出来,便不会再被吾等找到。”

杀死无夷后,合作部落群也没想过放了剩下那支,只是始终没找到才放弃。

献嘴角抽了抽。“聪明的人,就算作恶多端,结局都能比愚钝的好人好点。”

拂晓摇头。“越是聪明,越容易在错误的方向回不了头,无夷自己就是活例子。愚钝的人可以放弃做为主人的一切活下去,聪明人却不会,只能随着主人的一切一同沦为口中食。若吾没猜测,当初另一支分开逃走的人,必定是无夷精挑细选的人选,只有放得下的人才会被她放进另一支,放不下的人必定被她带着。”

只是无夷大概也不会想到,不过五六十个春秋,后人便完全遗忘了过去,除了陶器上的蛇纹,什么记忆都没保存下来。

献问:“要做什么吗?”

拂晓摇头。“已过去五六十个春秋,如今还活着的必定是无夷部落毁灭后出生的人,既然他们如寻常部落一般生活,什么都不记得,没必要。”

她当初对无夷部落进行毁灭性打击,一半原因是诸部对无夷部落的仇恨,另一半原因则是无夷部落对人类族群造成的生态性毁灭太可怕,不赶尽杀绝无法令人安心。但对大平原上泯然众人的游猎部落继续赶尽杀绝,没必要,也浪费时间人力物力。

献对要不要赶尽杀绝并非坚定心态,提起也只是当初的生态性灭绝太恐怖,有点不放心,但拂晓这么一番劝,她也觉得犯不着,便点头同意拂晓的意见。

拂晓换了个话题:“吾准备远行。”

献惊讶:“这么快?”

拂晓道:“吾已一百二十余春秋,还能有多少春秋?远行这种事越早越好,留到如今只是担心汝,如今见汝做得很好,吾便可放心远行了。”

献想开口挽留,但看着拂晓脸上对远行的期待,又咽了回去,改为祝拂晓远行平安。

拂晓接受了献的祝福,并决定远行的第一个方向是南行,秋收之后献也要带着诸部的人去南方狩猎巨兽,正好同行。

只是诸部不会跑得太南,跑得太远,回程时需要耗费更多食物,甚至食物不够路上吃,更甚至不能在冬季结束前回到激女河,那肉就可能在路上腐坏,因此最多跑到淮海之北。

拂晓却不同,在狩猎队的狩猎结束,要趁着冬季没结束,气候还严寒时将兽肉运输回去时,拂晓同狩猎道别。

“若吾能活着回来,必定会带回更南方的情况,若来日气候更严寒,北方不宜居,南迁时也有个方向。”

拂晓同献拥抱道别。

献抱着拂晓哭得稀里哗啦的。

拂晓劝道:“别哭了,就算吾回不来,那也是吾自己的选择,要为吾欢喜。”

拂晓不劝还好,一劝,献哭得更稀里哗啦了。

在献哭累了,哭得身体水分跟不上,总算不再哭时,拂晓乘着独木舟,牵着一头牛,带着一大堆干粮向南而去。

虽是冬季,但越往南越温暖潮湿。

在行至第十日时,拂晓见到了无夷曾提过的淮海。

淮海的名字非常对得起它的名字,水是真多,感觉与献提过的大海不差多少。

拂晓乘着独木舟沿着淮海顺流而下,在路上翻了两次舟楫,七次被鼍围攻后,有惊无险的行至淮海入海口。

拂晓看着天上的星象,掰着指头算了半天,确定一件事:现在还是冬季。

但淮水入海口的冬季是不是太与众不同了?

一片雪花都没看到,热得她都将衣服脱光了。

拂晓只能如此惊叹。“天下真大,真多样。”

惊叹的拂晓愉快的将所见所闻刻在树皮上,再用浸过桐油的油布包起来。

记载完了新的见闻,拂晓摸了摸开始造反的肚子,撒下渔网捕鱼,然后受到两个惊喜。

第一个惊喜,雨网下水没一会便捞到了鱼。

第二个惊喜,鱼很大,目测比她身高还长,力气也更大,大得将她拖进了水里。

拂晓最终松开了鱼网,任大鱼带着鱼网远去,自己游回岸上,肚子也更饿了。

翻了翻剩下的食物,肉干和干粮还剩不少,但目前没看到别的部落,便没有补充的地方,拂晓思考片刻,还是拿着矛去扎鱼。

扎鱼时拂晓谨慎多了,挑选小鱼,虽然因为环境关系,所谓小鱼也有手臂长,但总好过那些能将她人拖下水的大鱼。

用尖锐的石头刮去鱼鳞,再将鱼肉切成薄片送进嘴里。

只咀嚼一口,拂晓便愣住。

这味道,怎么吃起来这么像当初无夷的肉?

也就是献提过的海鱼,没有任何土腥味。

说起来,拂晓看向自己方才游回来的方向,刚才游回来时也喝了几口水,说起来,刚才这水是咸的吧?

“吾漂到海边了?这就海?”拂晓站起来眺望着远方,无边无际的水蔓延至极远处。

拂晓又看向独木舟。“不知这独木舟能否出海。”

想起献曾经提过的海上大浪,拂晓还是打消了这个疯狂的想法,就算要出海,也不能靠这种舟楫。

吃鱼脍吃了个饱,拂晓将剩下的鱼脍扔回海里喂鱼,没办法,鱼肉鲜美,保质期却比兽肉更短,她吃不了,还不如喂鱼。

睡了一觉养足精神,拂晓操舟贴着海岸行驶,遇到海湾之类的地形,便进去看看有没有部落,有便换点干粮与酒、干净水,更甚至一起生活几日。

南方诸部对拂晓一个老妖精的远行非常震撼,但在这个智慧生物地广人稀的时代,在确定这个陌生人没恶意后,部落对拂晓也没恶意。

拂晓发现,可能是因为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蛇虫的关系,南方诸部真的很喜欢蛇,见到的每个部落中都能看到蛇纹饰。

再就是,南方更适合种稻,因此部落与人口都比北方多,至少河流下游肥沃的三角洲平原上是如此。

只是三角洲平原土壤肥沃,却也会受到海浸与水患的困扰,必须修建大型水利才能避免哪天睡梦里整个部落喂鱼了。

拂晓见到的最大的部落有六七百人,修建水利修得非常勤快,除了觅食以外的时间,都在修水利,但以前还好,随着小冰期到来,南北都在被气候毒打。

北方越来越冷干,南方则相反,水患越来越勤快。

诸部再怎么勤快修建水利,也赶不上水患的频率与强度加强。

拂晓在大部落居住时体验了一回水患,以及一次大潮,看着铺天盖地的洪与潮,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若不能修建更大型的水利,这个部落迟早走向消亡。

大潮后,拂晓找到部落首领,说了自己的观察,询问首领有没有什么想法。

首领听得饭都吃不下去了,脸上的表情比蛇胆还苦。

拂晓看了眼首领碗里的稻饭。

与合作部落群稻黍粟都吃不同,南方部落以稻饭为食,但稻脱壳非常耗费人力,吃得稻饭都是简单加工掉了最外层麸壳的粗稻饭,除了这位首领,她吃得稻饭是精加工的,稻的谷壳脱得只剩下非常少的一点,食用与消化更易。

虽然在见过的部落中,这么吃的首领不足半成,大部分首领还是与族人吃一样的食物,但拂晓看着这种场景,仍旧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

首领很干脆的问:“拂晓有何教吾?”

拂晓好歹也在本地生活这么久,大家都熟,知道她不会无缘无故来找自己说这事。

拂晓的目光从稻饭上收回,对首领道:“首领也可想过与其它部落一起合作修建更大的水利?部落人虽多,但能挤出的人力不足以修建更大的水利,可数十乃至数百的部落一起出人,必定可以修建更大的水利。”

首领想了想,道:“可其它部落凭什么帮助吾等修建更大的水利?”

拂晓答:“只要他们也能受惠于修建而起的水利,必定是愿意的。”

大家住在距离相近环境也一样的地方,水患与大潮可不对诸部区别对待。

比起如何说服诸部,最大的难题反倒是交通。

她能将近千个部落连接起来,靠的是献的飞行能力,往来与传话都很方便,南方诸部没有献,交流上便会困难,而要一起出人出粮修建大型水利,不能解决交流问题,工事效率能慢成蜗牛。

拂晓一时半会也想不到办法,但首领很快就解决了。

南方多水,乘坐舟楫出行不仅比陆路快,还安全,只是以前没那么多舟楫需求,才造得有限,但如今有需求,那就大量造舟楫。

舟楫往来诸部虽不如献的飞行快,但也比只靠两条腿快。

拂晓没等着看完后续,在首领带着族人开始造更多舟楫时,她便驾着独木舟继续南行。

一路南行到气候热得能热死人,蚊虫更是一团又一团,拂晓理智的往回走,再回到那个有六七百人的大部落时,舟楫已造好,正在与其它部落联络,离得近的部落已经给出回复:可以合作。

拂晓本来想尽快回北方,但突然染了疟疾,未能成行。

疟疾是不治之症,所幸,她年纪大,命却硬,硬生生熬了过去,但能明显感觉到痊愈后身体素质下滑,又养了两个月才继续北归。

PS:原始公社的特色:虽然你是首领,但你得和族人吃一样的食物,穿一样的衣服。

类比的话,原始公社里,你是首领,你需要做更多的事,承担更多压力,而在饮食上,你胃口很大,别人吃两碗,你得十碗才能饱,那你可以吃十碗,如果你胃口很小,一碗就能饱,那你只能吃一碗。但不论数量有多少差异,你吃的食物质量和族人是一样的,而不能族人粗粮,你吃细粮。

而进入私有制社会,你是首领,你需要干的活和前面那个差不多,但压力更大,因为需要防范私有制副产品,也就是贱人群体的造反,但有个好消息,你的待遇提高了。伙食上,你和别人的胃口都只能吃两碗饭,但别人只能吃一碗粗粮,而你可以吃十碗细粮,吃不完?没关系,可以倒掉,可以喂你养的猫猫狗狗。

若私有制社会进一步发展,你做为首领,几十年不上朝都可以,至于有没有压力,那就看你自己的心态。而衣食住行上,那就更精致了,不同等级的人吃不同等级的食物,等级越高,吃得越好,你是首领,不会有人比你吃得更好,如果有人吃和你一样的食物,那一定是你将自己吃剩下的食物赏给了贱人。

有没有发现,代入首领,原始公社里,干得多,压力大,居然和别人吃一样的食物,太反人类了。而跟原始公社的反人性一比,私有制是那么的温柔体贴考虑人性,原始公社活该瓦解,不瓦解都没天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夕阳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