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女仆到女帝 > 第103章 母子

从女仆到女帝 第103章 母子

作者:青云悦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2 09:34:06 来源:文学城

太子高坐,面目阴沉的看着手中的纸张。良久才对小太监说:“今日的午膳就在太后宫中用吧。”

消息传来的时候,太后正在仆婢的伺候下看着一本话本子解闷。听到小太监传来的话,太后下意识地说:“翠荷,吩咐御膳房将昨日吃的那道鸭子汤再上一遍。”

良久却没有等到翠荷的回答,只有方才还在与太后说笑的仆婢小声说:“太后娘娘,翠荷姐姐在您的吩咐下去皇上身边伺候了。”

太后一笑:“是哀家糊涂了,那你去吧。”小仆婢去了,太后忍不住感慨:之前还没有做成大业的时候,倒是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衰老。如今成功了,心气儿卸下来,都用不着别人提醒,自己都觉得自己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也不知道翠荷那丫头差事办的如何,身边由着她伺候习惯了,如今倒是十分不适应。

赵开明踏进太后宫中的时候,有瞬间觉得心头的紧张松懈下来,似乎无论什么棘手的事情有了母后就不会再成为难题。

可是很快的,赵开明就被自己这种想法狠狠气恼到了。自己如今已经是皇上了,却岂能还是一个藏在母亲身后的人?

因着这样暗自恼恨的情绪,赵开明走进太后宫中的时候面上带了沉郁,只是很快的在进门之前敛下了神色。

母子二人共坐用膳。

太后心里明白皇上这个时候突然来找自己,定是朝堂上有了什么事,可是自己过去护在羽翼之下的孩子如今已经是一国之君,既然他不愿意开口或者说没想好要不要开口,那自己也就不会催促。

“快尝尝这道鸭子汤。昨日御膳房送来的,鸭肉软烂可口,汤色鲜美,御膳房的人说是最适合哀家这种上了年纪的人,不过哀家尝着味道极好,此汤又最是滋补,所以就让御膳房今日又送来了。皇上快尝尝。”太后笑得和善,身边那仆婢连忙盛了汤递给皇上。

赵开明接过碗,用汤勺舀上一口,果然是味道不错:“太后的汤果然是味道不错。”

太后一笑:“皇上喜欢就多用些。”

一时之间,赵开明默默喝汤,太后的眼色示意之下那仆婢不断向皇上的碗碟中夹着菜。

可惜这个仆婢却毕竟没有翠荷那样经年累月的默契在,竟是反应万分迟钝。甚至是经常会错意。太后有些无奈,那句话几乎是不假思索的问出。

“翠荷如今怎么样了?”

赵开明将一口菜吃进嘴里:“听从了母后的安排,让她去静贵人那里伺候了。”

太后看着那仆婢又一次在自己的眼神示意下将皇上并不喜爱吃的烧茄子夹进了碟中,那筷子却偏偏绕过了自己在示意的水晶冻。恰好又听到赵开明这样说,于是便吩咐道:“你先出去吧。让哀家和皇上说说话。”

那仆婢出去了,太后才亲自将一筷水晶冻放在皇上碟中,口中说着:“看来,贤贵人与静贵人之间,皇上选择了静贵人。”

赵开明点头:“不错,儿子瞧着,那静贵人更加温婉和顺些。”

太后颔首:“看起来是这样倒是没错。前两日,姐妹二人正来请过安。瞧着都是体面,模样都生的好,宰相还是有心了。”

“如今正是为着宰相的心思,才让这静贵人停了避子汤,倒是希望这静贵人争气些。”赵开明不曾对太后讲过,对于皇室来说,子嗣是最重要的。如今他已经是皇上,且权力稳固,那么对于臣子来说,下一代就格外重要了。

偏生自己还没有正妻,如今有的两个贵人和即将迎娶的皇后都是刘家女,偏生都是不能留下皇子的。若是时间久了,那些朝臣少不得要议论纷纷了。只是世事本就难以两全,这也是没法子。

“翠荷办事,皇上大可放心。这就不必忧心了。只是近来看皇上日日为政事忙碌,倒是许久不曾像今日这样好生用膳说说话了。”太后这话倒是真心实意。

如今在后宫,太后说一不二。没有人敢惹她,是最尊贵不过的人儿了,且后宫又没有孩子,只有先帝留下的几个小王爷,太后也是淡淡的,不过是承一声“皇额娘”,面子上应付就是了。

太后这段日子倒是真心的希望那静贵人洪福齐天,争气些诞下个小公主,怎么说也都是皇上的血脉。也要更亲近些。

“母子情深,是自然的。”皇上说这话的声音有些微冷。

太后蹙眉,:“可是那鲁王有信?”

“母后圣明。那鲁王上书来请求接他母妃去往封地。”

太后放下筷子:“在后宫里的时候,鲁王和陆太妃母子情深就是有目共睹的。如今鲁王有了自己的封地,自然是想要接自己的母妃去享享清福的。”

说罢,看皇上没有回应,又继续说着:“我们早已经定好了陆家的结局,皇上不会顾念兄弟之情忘记了的吧?”

赵开明这才开口:“自然不会。朕已经写好了回信,告诉鲁王,如今南疆初定,想来鲁王也是有许多事要处理的。就不必让陆太妃受此颠簸,先帝新丧,陆太妃悲伤过度身子不适,先好生在宫里休养着吧。”

太后点点头:“皇上处理的很不错。”

赵开明用帕子轻轻擦擦嘴角:“后宫的动静还要拜托母后替朕盯着了。”

太后一笑:“亲母子之间还说这话,如今哀家倒是挺希望静贵人能够为皇上生下一个小公主,也好让哀家早日享享怡儿弄孙之乐呢。”

皇上离开的时候心满意足,初来的时候他还在为自己已经是皇上了,可是遇上事的时候却还是下意识寻求母后庇佑而恼怒,其实方才太后问的时候,那对鲁王家书的回信自己并没有写好。只是突然之间心思一动,就有了这样的回答。

赵开明是为着自己的果断而满意。

坐在桌前,赵开明提起笔,挥毫而就的肺腑之言正是方才对太后说过的话。

单看这信,谁又能不为当今圣上殚精竭虑的周全而感动?

只是这信一路传送到南疆的时候,鲁王只打开看了一眼,就沉下脸来。

当今圣上的虚情假意还在做太子的时候,他就领教过了。所以,不管这信里写的如何感人肺腑,鲁王还是透过那字字句句读懂了一句话:皇上不愿意让母妃到封地来。

只是为什么呢?信上说母妃为先帝驾崩而伤心欲绝,鲁王是绝对不信的。

母妃不爱先帝,鲁王还小的时候就知道。每每先帝到母妃宫中来,母妃都万分忍耐。

信上还说皇上是为自己考虑,怕自己处理南疆事宜照顾不周,鲁王还是不信。

皇上怎么会如此为自己考虑?

只是鲁王想不通,赵开明已经登基了,自己不过是发配到偏僻之地的小小藩王,且南疆贫瘠,又对赵开明有什么威胁呢?赵开明何必如此与自己母子过不去?

再多的原因,鲁王想不到也想不出,只能是长叹一声后心中想着:当今圣上气量如此狭小,恐怕舅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舅父夺了他外祖家的军中地位,不管怎么来说,外祖父定是要更亲近些,就连自己远在南疆都知道,近来京中有两个人十分出名,听说是跟在孙鼎身边的义子,由孙鼎一手培养而出,如今放在军中,却不落官职,只是军中威信极高。听说一个是大力士,能举鼎,另一个则是一手好枪法。

鲁王不信这是孙鼎培养出的义子,若说是专门造势来夺舅父军中地位倒是可能。

当初舅父要随自己一同前来平定南疆,路上,自己就已经对他说过:“舅父如今贸然离开军中,太子把持朝政监国,恐怕等到舅父回来的时候,这军中又要是孙家人的天下了。”

舅父倒是十分平静:“军中地位本就不是我的所愿。当初在军中做事,本就是因为皇上纳了你母亲进宫。我们陆家落魄潦倒,你母亲在宫中受尽欺凌,却在于我的家书中丝毫不提,还是你舅母进宫探望的时候发现端倪,回来悄悄告诉我的。男儿保家卫国,本就是为护着自己家人,若能力大,就护着一国之民。陆家家传兵法武艺,正是为此该派上用场。”

舅父即便不说白,鲁王也明白:只怕当初父皇迎娶母妃,并非是喜爱,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制衡陆家,胁迫陆家人为他的江山出生入死。

“鲁王殿下不必忧心,本就不是我所追求的,失去也就失去了。只要能保得住鲁王、你母妃、子规平安喜乐,失去的那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父皇给了他生命和皇子的荣耀,却更像是一种枷锁。说起来,那些关心疼爱父皇给的却远不如舅父给的多。

鲁王本是想写信给舅父的,却转念想到,只怕舅父的处境也不会太好。倒不如先忍忍,待到自己将南疆完全治理好,再向皇上上书。

到时候,就不会再是请求,迎接母妃的事,鲁王志在必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