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 第35章 第 35 章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第35章 第 35 章

作者:鱼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2 23:07:16 来源:文学城

“我就在山坡上,打几只兔子,好久没吃兔肉了,还怪想的。”

“兔肉有什么好吃的,又老又柴。”柳巧娘不愿意做那玩意儿,废柴火。

“咱们用酱油烧,指定好吃,我再去拔几根笋子,一起炒了,灶上多煨几刻钟肉就软了。”笋子是家里竹林里可以现挖的,春笋没有冬笋鲜甜,但是味道也不差。

巧娘松口了,毕竟如今家里也没什么事,养鸡喂鸡有赵青青翠翠两孩子一起帮忙,过了年后,王小红可能是想着能少两张嘴吃饭,只把姐妹俩往这边一送,闹的俩孩子羞愧不已,巧娘倒是没说什么,照样对俩孩子跟以前一样。

前不久家里水井也打好了,连担水都不需要了,洗衣做饭都方便,家里没什么活,故而,巧娘也不想把汉子整日拘在家里了。

赵丰年今日适逢休息,听完也起了一点兴趣,赵来贺索性带着他一起去。

今年也有不少人挖芫花去卖,不过可能前两年收的太多了,几乎都是贱卖了,但是对于庄稼人而言,哪怕就是一文钱,能赚到手里就是好的。

遇到父子二人,大家纷纷打招呼。

“来贺,这是带儿子进山呢?”

“没呢,去外围瞅瞅,掏兔子去!”

赵来贺带着赵丰年去了林子外围,还没看到兔子,倒是先看到了蘑菇,赵来贺去掏兔子洞了,赵丰年认出了这是一种可食用的蘑菇,索性摘了几朵,采得投入了,跟着蘑菇走,又发现了一根布满黑木耳的枯树。

树已经倒在了地上,木耳却生长得越加旺盛。

赵丰年找到了乐趣,摘得停不下手。

那头,赵来贺拎着两只兔子顺着痕迹找到了儿子,见他蹲在树干旁摘木耳摘得不亦乐乎,当即就笑着加入了进去。

父子俩忙了一下午,出了林子才发现天下起了小雨,赵来贺背上背篓,直接将儿子扛起来,“走喽,回家喽——”

春雨润如油,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五月农忙结束,赵家一家去县城赶集,这次竟然发现了酱油的声音。

“几位客官瞧一瞧,这可是府城来的新货酱油,炖肉的时候来上一小勺,好家伙,那味道,能把人香晕过去!一斤只要六十文!”

“六十文,这也太贵了!”

“这位客官,一点都不贵,这里头有盐呢,而且府城里的人都在吃,您打点回去尝尝就知道多值当了!”

“可以少称几两试试吗?”

“自然是可以的!”

一想到家里新晒的两大缸酱油,巧娘就心头一阵火热,不过那些拿来送礼也不错,再说,他们家要开始做豆油了,宝儿可说了,那是比酱油还要好的东西。

古法榨油不光能榨黄豆油,还有花生油、菜籽油,只是赵丰年目前还没在怀江府发现种花生跟菜籽的,许是这个时代没有,又许是还没传到怀江府来。

榨豆油的步骤不少,大致是要先清洗,而后小火炒干豆子,碾碎,再将豆子粉末蒸熟,又要不能蒸太熟,然后压成豆饼,放到榨油的槽里,用木楔榨,通过力的撞击,将油榨出来,这些步骤听起来简单,但每一步都需要摸索,前几个月赵丰年一下学回到家里就跟赵来贺一起琢磨,休息日更是一步步的实验,经过几个月的实验,才终于确定了每一步的细节,只等赵丰年放农忙假就要开始榨油了。

赵丰年放了农忙假了,巧娘便也让赵青青赵翠翠两个孩子归家了,不是她不相信两个孩子,只是事关重大,她只得做一回“小人”了,还是听赵丰年说过的那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学来的。

赵青青从来不刻意打听她四叔四婶家的事,就怕知道多了她娘王小红又要问,这些日子她也隐约赵丰年在忙着什么大事,本来还担心农忙假赵丰年成天在家一不留神就撞上瞧见了,因此巧娘一说让她们农忙家去不必过来,当即心里就松了口气。

头一回榨油,准备了一百斤的豆子,最后得了三十斤左右的油。

看到清澈透亮的油出来,巧娘每看一遍都觉得新奇欢喜。

这出油量已经很不错了,在此之前,刚刚实验的时候一百斤豆子只能得二十来斤,就是十来斤的时候也有,因此赵丰年也是不断改进榨油工具。

柳大前几个月别的活没接,尽紧着替外甥忙活了,是以,得了一坛油后,赵来贺赵丰年一致决定先送给柳家尝尝新油。

而后几日,一家人不断摸索,终于让出油量维持在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一百斤出三十五斤的豆油。

这个比例,放在古法榨油上已经很可观了,赵丰年也很满意。

巧娘早就用豆油做上了菜。

“一点乱七八糟的味道都没有,比猪油好多了,颜色也漂亮,炒出来的菜也香着,这谁能瞧出是大豆做的,再说,一斤豆子才多少钱,一百斤也就四钱银子,猪油可要卖三十文一斤,咱们这豆油就算比不上荤油,只买它十五文钱,三十五就是五钱二十五文,都能赚一钱二十五文呢!”

假设他们两天做三十五斤,一个月就有五百多斤,差不多能赚七八两,一年就有近一百两,而巧娘养鸡差不多一年也就赚五十两左右,甲鱼倒是多的,只不过场地有限制,往后儿子考科举,去了府城乃至京城,那甲鱼就养不了了,这榨油的手艺可是一门能代代相传的手艺!

赵丰年也理解赵来贺巧娘,在他们看来掌握一门手艺总是要比地里刨食养鸡养鸭有出路,才算是正经的手艺,事实上,如今也正是这样,柳家就是因为父子俩会木工,生活比大多数人家轻松不少。

这个时代,手艺那是轻易不外传的。

赵丰年也没打算广而告之,只是他没告诉赵来贺巧娘的是,他想开个榨油工坊,乃至工厂,将成本压低,形成产业链,提高效率,往后,榨豆油的赚的钱绝对不是养甲鱼比得上的。

只不过,这些都是后面的事了,眼下该考虑的是怎么让百姓们知道这是好东西,成功卖出去。

“嗨,这有什么难的,能吃的油,还比那猪板油便宜,大家伙都会买的,换做是我跟你爹,就算是头一回听到,也会买些回来做菜尝尝,等大家尝过了,知道了它的好,那就是回头客了。”巧娘对自家的油很有信心,赵来贺同样如此。

赵丰年这才想到,自己是陷入了误区了,平头百姓一年到头能吃几次猪肉,又能买的起几次猪油,有便宜的油自然是会买的,多少是沾点油水。

大豆油最后定价为二十文,比猪板油便宜十文钱,为了掩人耳目,也是为了有个好寓意,起了个“丰收油”的名,倒是也契合是庄稼做的油。

买油的事赵来贺起巧娘没让赵丰年沾手,只让他专心读书去,等赵丰年在学堂里听到有人议论最近出现的“丰收油”,便知道他爹娘是成功了。

“那油晶莹剔透,透着淡淡的金黄色,闻起来还带着清香,关键是便宜,我爹娘住在镇上,还让我今日下学的时候务必打二两回去呢。”

听着同窗的议论,赵丰年内心也逐渐放松下来。

又过了几个月,赵家村里也有人说起县城出现的新油,赵来贺巧娘在吆喝了几次散油后,便花了些银子寄放在粮铺搭着卖,是以村里人暂时还不清楚这油就是出自赵家村。只听见过的人将那油如何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心里也火热着,想着什么时候也要去县城买上一斤半两回家炒菜试试,要是真有那么好,以后也不必花三十两买猪板油了,这个便宜十文钱,能买上两斤糙米了。

但是,很快村里就知道了这是赵四家新弄出来的东西了。

无他,起先赵家放在粮铺寄卖的丰收油卖得火热,连带着粮铺的生意都好了许多,两家粮铺的主事不约而同来了赵家村拜访。

赵家村这下又沸腾了,他们议论了几个月的好东西竟然是赵四家做的,那些县城的大老爷们居然还亲自上赵四家门,对赵四客客气气的,他们上县城买东西的时候什么时候见到那些管事掌柜的这样的好脸色,当即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而机灵的人已经从家里取了油罐上村西头赵家去问价了。

“都是一个村的乡亲,我还能诓你们不成,是真的没有了,下一批得等五天后了,你们也知道,我们家人少,这东西做起来又费时费力的,也就赚个辛苦钱了,这样,等后面有了,一定先通知大家如何?”

“来贺,你家这丰收油真的二十文一斤?比猪板油便宜一半?”

“你们家这油怎么来的?也是猪肉上的?”

“都是一个村里的,能不能便宜点?”

众人七嘴八舌问开了,赵来贺忽略掉那些问制作方法来源的人,只说会给乡亲们便宜几文钱就关门回家了。

留下众人还在议论这事。

赵家丰收油彻底火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来了,产量跟不上销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